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

口腔颌面部为颜面部的组成部分。颜面部的解剖范围,上界起于额部发际,下界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通过眉间点水平线和鼻下点水平线,临床上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份。口腔颌面部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颌面部主要由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腭骨、泪骨、下鼻甲和单个的下颌骨以及颞下颌关节、血管、神经、淋巴组织、肌肉和唾液腺等组成。

一、颌骨

颌骨可分为上颌骨和下颌骨,它们分别是上颌和下颌面部的主要骨架。

(一)上颌骨

上颌骨(maxilla)发育自第一鳃弓,与鼻囊的发育关系密切。胚胎第7周,鼻囊外侧的上颌带状细胞凝聚区开始骨化,形成上颌骨骨化中心。上颌骨从这个骨化中心向上形成上颌骨额突;向后形成颧突;向内形成腭突;向下形成牙槽突;向前形成上颌的表面组织并与前颌骨的发育有关。上颌骨成对(图1-1),为面中份最大的骨骼。左右两侧对称,于腭正中缝处连接。上颌骨形态不规则,由一体四突所组成,即上颌体和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图1-1 上颌骨

1.上颌体 上颌体是四面体,内含上颌窦。

(1)前外面(脸面):上方以眶下缘与上壁相接,在眶下缘中份下方约0.5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为眶下管的开口,眶下神经及血管从此通过,其为施行眶下神经麻醉的部位。在眶下孔下方骨面有一深窝,称为“尖牙窝”,提口角肌在此起始。尖牙窝主要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此处骨质甚薄,常由此开窗进入上颌窦施行手术。

(2)颞下面(后面):常以颧牙槽嵴作为前面与后面的分界线,其后方骨质微凸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上颌结节上方有2~3个小骨孔,称为“牙槽孔”,有上牙槽后神经和血管通过。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3)眶面(上面):平滑呈三角形,构成眶下壁的大部分。其后份中部纵沟为眶下沟,向前、内、下延续通眶下管,该管以眶下孔开口于上颌体的前外面。眶下管的中段发出一牙槽管,向下通上颌窦的前外侧骨壁,有上牙槽前神经及血管通过。眶下管的后段也发出一牙槽管,通上颌窦的前外侧骨壁,有上牙槽中神经通过。眶下管麻醉可同时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及眶下神经。眶下管长约1.5cm,注意进针不要过深,以免伤及眼球。

(4)鼻面(内面):构成鼻腔外侧壁。在中鼻道有上颌窦裂口通向鼻腔,施行上颌窦根治术和上颌骨囊肿摘除时可在下鼻道开窗引流。

(5)上颌窦:呈锥形空腔,底向内,尖向外伸入颧突,底部有上颌窦开口。上颌窦壁即骨体的四壁,各壁骨质均薄弱,内面衬以上颌窦黏膜。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前磨牙的根尖紧密相连,有时仅隔一层上颌窦黏膜。当上颌前磨牙及磨牙根尖感染时,易穿破上颌窦黏膜,导致牙源性上颌窦炎。在拔除上颌前磨牙和磨牙断根时,应特别注意勿将牙根误推入上颌窦内。

2.四突

(1)额突:为细长的骨板,位于上颌体的内上方,与额骨、鼻骨、泪骨相连。额突参与泪沟的构成,在上颌骨骨折累及鼻腔和眶底时,应注意鼻泪管的复位和通畅。

(2)颧突:粗短呈三角形,向外上与颧骨相连,向下至第一磨牙形成颧牙槽嵴。

(3)牙槽突:又称“牙槽骨”,为上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厚而质松,两侧牙槽突在正中线相连形成蹄形铁的牙槽弓。每侧牙槽突上有7~8个牙槽窝容纳牙根。牙槽窝的形态、大小、数目和深度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其中,以尖牙的牙槽窝最深,磨牙的牙槽窝最大。牙槽窝的游离缘称“牙槽嵴”。牙槽突的唇、颊侧骨板薄而多孔,施行上颌牙及牙槽骨手术时,有利于麻醉药液渗入骨松质内,达到局部浸润麻醉目的。

(4)腭突:牙槽突内侧伸出的水平骨板,后侧接腭骨的水平板,两侧在正中线相接,形成腭正中缝,将鼻腔与口腔隔开。腭突下面略凹而粗糙,构成硬腭前3/4,该面有多数凹陷容纳腭腺。腭突下面在上颌中切牙的腭侧、腭正中缝与两侧尖牙连线的交点上有切牙孔,向上后通入切牙管,其内有鼻腭神经与血管通过。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时,麻醉药即注入切牙孔。腭突下面后方近牙槽突处,有纵行的沟或管,其内有腭大血管及腭前神经通过。

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腭大孔,有腭前神经通过。一般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顶至腭正中线弓形面的中点,但在覆以黏骨膜的硬腭表面,标志则为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正中缝连线的中外1/3的交点上。

上颌骨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易愈合,化脓感染时易于穿破引流,较少发生颌骨骨髓炎。上颌骨与多个邻骨相连,当头面部遭受较大外力时,上颌骨和邻骨均可发生骨折,甚至合并颅底骨折和颅脑损伤。上颌骨存在骨质疏密厚薄不一、连接骨缝多、牙槽窝的深浅及大小不一等特点,这些特点形成解剖结构的一些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则是骨折易发生的部位。其主要有三条薄弱线:从梨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

(二)下颌骨

下颌骨(mandible)发育自第一鳃弓,与第一鳃弓软骨即下颌软骨有密切关系。胚胎第6周,下牙槽神经侧方的间充质细胞及基质明显聚集,即细胞凝聚区,这是下颌骨的始基。细胞凝聚区分化出成骨细胞,形成骨基质并骨化。从骨化中心逐渐扩展,形成下颌体的内外侧骨板、下颌支、髁突(又称“髁状突”)和喙突。下颌骨形成后继续向多个方向生长,同时也受继发性软骨和肌附着的影响,继发性软骨主要是髁突(髁状突)软骨、喙突软骨和联合软骨;肌附着主要是翼内肌和咬肌。

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能活动的较坚实的骨骼,以关节与颅脑骨相连,在正中线处两侧联合呈马蹄形,可分为下颌体和左右2个下颌支(图1-2)。

图1-2 下颌骨

1.下颌体 呈弓形,有内外两面及牙槽突和下缘。外侧面正中的骨嵴称“正中联合”,为胚胎时期下颌骨左右两侧愈合的痕迹。在正中联合两旁近下颌骨下缘处,左右各有一隆起称“颏结节”。从颏结节经颏孔下延向后上与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称“外斜线”或“外斜嵴”,有降下唇肌及降口角肌附着。在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骨上、下缘之间稍上方有颏孔,有颏神经、血管通过,为颏神经麻醉注射的部位。下颌体内侧面上部凸隆,下部凹陷。正中线内侧有上下两对小棘称为“颏棘”,为颏舌肌和颏舌骨肌的附着部。颏棘下方斜向后上与外斜线相应的骨嵴名内斜线或内斜嵴,有下颌舌骨肌附着。内斜线上方,颏棘两侧有舌下腺凹,与舌下腺相邻。内斜线下方,中线两侧近下颌骨下缘处,有不明显的卵圆形陷窝,称“二腹肌窝”,为二腹肌前腹的起点。二腹肌窝的后上方又有下颌下腺凹与下颌下腺相接。下颌骨牙槽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相似,但下颌骨的牙槽窝均较相应的上颌骨牙槽窝小,牙槽突内、外骨板均由较厚的骨密质构成。除切牙区外,很少有小孔通向其内的骨松质,下颌拔牙和牙槽骨手术时,除切牙区采用浸润麻醉外,一般均采用阻滞麻醉。下颌体下缘又称“下颌下缘”,厚而钝圆,向后外方移行于下颌支的下缘。下颌骨下缘常作为颈部的上界及颌下区切口的有关标志。

2.下颌支 又称“下颌升支”,为长方形的骨板,可分为内、外两面及喙突、髁突(髁状突)。

(1)外侧面:平滑,在下部有一粗糙面,称为“咬肌粗隆”,为咬肌附着处。

(2)内侧面:在中央稍偏后上方有一孔,称为“下颌孔”。孔的前方有薄而锐的小骨片,称为“下颌小舌”,为蝶下颌韧带附着处。孔的后上方有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此沟进入下颌孔。下颌神经沟相当于下颌磨牙img平面上方约1cm。下牙槽神经口内法阻滞麻醉时,为避开下颌小舌的阻挡而接近下牙槽神经,注射针尖应在下颌孔上方约1cm处注入麻醉剂以麻醉该神经。下颌孔的前下方有一隆凸,称为“下颌突”,为颊神经、舌神经及下牙槽神经通过处,故在下颌突处注射麻醉剂可以同时麻醉这三支神经。下颌小舌的后下方骨面粗糙,称为“翼肌粗隆”,是翼内肌附着处。

(3)喙突:呈扁三角形,其上附着有颞肌和咬肌。当颧骨骨折时,由于骨折片压迫喙突而影响下颌的正常运动。

(4)髁突:又称“髁状突”,分髁、颈两部,髁上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髁下部缩小称为“髁突颈”。颈前下方有一小凹陷,称为“关节翼肌凹”,为翼外肌附着处。喙突与髁突之间借“U”字形的下颌切迹分隔,下颌切迹内有咬肌血管、神经通过,此处也是经颞下途径麻醉圆孔和卵圆孔的穿刺部位。髁突是下颌骨的主要生长中心之一。

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相交处称为“下颌角”,有茎突下颌韧带附着。

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是骨质薄弱区,当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打击时,易骨折。由于下颌骨有强大的肌肉和筋膜包裹,炎症时,较难通畅引流,因而发生骨髓炎的机会较多。

二、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是全身关节中结构与功能最为复杂的关节,位于颅骨与下颌骨之间,是距离大脑最近的关节。颞下颌关节由颞骨关节面、下颌骨髁突和居于二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组成(图1-3),分左、右两侧,是颌面部唯一具有转动和滑动运动功能的、左右协同统一的联动关节,具有咀嚼、吞咽、语言、表情等功能。

图1-3 颞下颌关节的结构

(一)颞骨关节面

颞骨关节面由颞骨关节凹和关节结节组成,呈横位的卵圆形,从鼓鳞裂延伸到关节结节,覆以纤维软骨,与颅腔仅有菲薄的骨板相隔。髁部损伤和关节手术时用力不当均可造成颅脑损伤。关节面的前端为颧弓根部的关节结节,是承受咀嚼压力的主要区域。关节面较髁突大,借关节盘和关节囊的附着以适应各种运动,并有缓冲外力的作用。

(二)下颌骨髁突

髁突位于下颌支末端,呈椭圆形突起。髁突前后径比内外径小,侧面观在髁突顶上有一横嵴将其分为较小的前斜面和较大的后斜面。前斜面是关节的功能面,也是关节的负重区,许多关节病早期可破坏此区。其后面观,也有内外两个斜面。外侧斜面与侧方运动的工作侧有关;内侧斜面与侧方运动的非工作侧有关。髁突颈部稍变细,并微弯向腹侧,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

(三)关节囊

关节囊松而薄,韧性很强,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外层是松而薄的结缔组织纤维层,内层为富含血管的滑膜层。关节囊上起于颞骨关节面的周缘和关节结节;下连关节盘的周缘,附着于髁突颈部,由上向下形成封套包绕整个颞下颌关节。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腔,内衬滑膜,分泌滑液。滑液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关节的润滑,减少摩擦和关节面的侵蚀,营养关节腔内的关节软骨。

(四)关节盘

关节盘位于关节面、关节结节和髁突之间,呈卵圆形,内外径大于前后径。其从前到后可分4个区。前带较厚,前后径窄,主要由前后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有小动脉、毛细血管和神经。中间带最薄,前后径窄,介于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突前斜面之间,由前后方向排列的胶原纤维和细弹性纤维组成。由于该部位是关节的负重区,所以也是关节盘穿孔、破裂的好发部位。中间带可见软骨样细胞和软骨基质,中间带无血管和神经,表面有滑膜覆盖。后带最厚,前后径最宽,介于髁突横嵴和关节窝顶之间。关节盘后带的后缘移位于髁突横嵴的前方即关节盘前移位,在开口运动初始,可发生开口初期弹响症。后带无血管和神经,表面有滑膜覆盖。双板区分两层,上层止于鼓鳞裂,即颞后附着,由胶原纤维和粗大的弹性纤维组成。下层止于髁突后斜面的后端,即下颌后附着,由粗大的胶原纤维和细小的弹性纤维组成。上下层之间充满富于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是关节盘最好发的穿孔、破裂部位,也是关节疼痛的主要部位。

(五)关节韧带

在每侧颞下颌关节周围均有3条韧带,分别是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其主要作用是悬吊下颌骨和限制下颌运动的范围。

1.颞下颌韧带 分为两层,浅层起于颧弓,向下向后止于髁突的下颌颈部的外侧和后缘。深层起于关节结节,水平向后止于髁突外侧和关节盘外侧。左右一对颞下颌韧带可防止关节向侧方脱位。

2.蝶下颌韧带 蝶下颌韧带是位于关节内侧的薄片状韧带,联结在蝶骨角棘与下颌小舌之间。其外侧自上而下与翼外肌、耳颞神经、上颌动脉、下牙槽神经和血管及腮腺深叶相邻;内侧下方与翼内肌相邻。下颌大张口主要由蝶下颌韧带悬挂。蝶下颌韧带有保护进入下颌孔的血管和神经作用。

3.茎突下颌韧带 为颈部深筋膜的一部分,位于咬肌和翼内肌之间,起于茎突,止于下颌角和下颌支后缘。其功能为防止下颌过度向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不仅具有转动运动,而且有滑动运动,在转动和滑动的关节运动中形成多个运动轴心。张口时,下颌体降向后下方,髁突随同关节盘滑至关节结节的下方。张口过大,关节囊过分松弛时,髁突可能滑至关节结节的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造成颞下颌关节的脱位。复位时必须先将下颌骨拉向下,越过关节结节,再推下颌骨向后上,才能将髁突回纳至下颌窝。颞下颌关节是一个左右联动关节,其解剖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img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病上有重要意义。

三、肌肉

口腔颌面部肌群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两大类。各肌之间、各组肌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表情肌

面部的表情肌(expression muscle)薄弱短小,收缩力较弱。其起于骨面或筋膜浅面,止于皮肤。表情肌协同作用时可表达喜、怒、哀、乐等表情。有的也参与咀嚼、吮吸、吞咽、呕吐、呼吸和语言等活动。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由面神经支配,当面神经损伤时可表现为表情肌的瘫痪症状。与口腔颌面部关系密切的表情肌主要是口周围肌群。口轮匝肌为环形,其余诸肌均呈放射状排列在口裂周围(图1-4)。

图1-4 面部表情肌

1.口周围肌上组

(1)笑肌(risorius):由少量横行的肌束构成,分别起自腮腺咬肌筋膜和鼻唇沟附近的皮肤,部分肌束和颈阔肌后部肌束相连,肌束向内侧,集中于口角,止于口角皮肤。牵引口角向外侧活动时显示微笑面容。

(2)颧肌(zygomaticus):起自颧骨颧颞缝前方,呈带状斜向前下,止于口角皮肤。其深面有面动脉和面静脉交叉而过。其作用是牵引口角向外上。

(3)提上唇肌(levator labii superioris):又称“上唇方肌”,起自上颌骨眶下缘,向下走行与口轮匝肌交织,止于上唇外侧皮肤,深面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其作用是上提上唇,牵引鼻翼向上,使鼻孔开大,同时加深鼻唇沟。

(4)提上唇鼻翼肌(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alaeque nasi):起自上颌骨额突,分出内外两束斜行于外下,内侧束止于鼻大翼软骨和皮肤,外侧束斜向下与眶下头共同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其作用是上提上唇,牵引鼻翼向上,使鼻孔开大,同时加深鼻唇沟。

(5)提口角肌(levator anguli oris):起自上颌骨尖牙窝,部分肌束向下止于口角皮肤,并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其作用是上提口角向上。

2.口周围肌下组

(1)颏肌(mentalis):位于下唇方肌的深面,起自下颌骨侧切牙根尖处骨面,向下止于颏部皮肤。收缩时,上提颏部皮肤,使下唇前送。

(2)降口角肌(depressor anguli oris):起自下颌骨外斜线,部分肌束止于口角皮肤,部分肌束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其作用是降口角向下。

(3)降下唇肌(depressor labii inferioris):又称“下唇方肌”,位于下唇下方两侧皮下,为呈菱形的扁肌。其起自下颌骨外斜线,肌束向内上方,与口轮匝肌相互交错,止于下唇皮肤和黏膜。收缩时使下唇下降,产生惊讶、愤怒的表情。

3.口轮匝肌(orbicular muscle of mouth) 位于口裂周围的口唇内,为椭圆形的环形扁肌,上至外鼻,下至颏结节的上方,部分肌纤维起自下颌骨及下颌骨的切牙窝,部分起自口角附近的黏膜及皮肤内。其收缩时可使口裂紧闭,并可做努嘴、吹口哨等动作。其若与颊肌共同收缩,可做吸吮动作。一侧面神经瘫痪时,该肌张力消失,会发生口涎外溢,努嘴、吹口哨、吸吮动作丧失。

4.颊肌(buccinator muscle) 位于面的深部,起自下颌骨颊肌嵴、上颌骨牙槽突的后外面及翼突下颌缝,止于口角的皮肤及移行于上下唇,并混入口轮匝肌。该肌中部对着上颌第二磨牙附近处被腮腺管所贯穿。此肌与口轮匝肌共同作用,能做吹喇叭、吹口哨的动作;与舌共同协作,使食物在上下牙列之间磨碎。当该肌瘫痪时,食物便堆积在口腔前庭内。

表情肌与皮肤紧密相连,外伤或手术切开皮肤和表情肌后,裂口较大,应逐层缝合,以免形成内陷瘢痕。面部表情肌均由面神经支配其运动。若面神经受到损伤则可引起表情肌瘫痪,造成面部畸形。

(二)咀嚼肌

咀嚼肌(masticatory muscles)主要附着于下颌骨,是颞下颌关节运动的主要肌群。其在发生演化上,均起源于第一鳃弓。咀嚼肌由三叉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及舌骨上肌群(图1-5)。其作用为开口、闭口和下颌骨的前伸与侧方运动。咀嚼肌均为左右成对。

图1-5 咀嚼肌

1.咬肌 咬肌(masseter)又称“嚼肌”,位于下颌支外侧的皮下,为呈长方形的扁肌。咬肌分深浅两层。浅层较大,起自上颌骨颧突和颧弓下缘的前2/3,止于咬肌粗隆和下颌支外侧面的下半部。深层起自颧弓深面,垂直向下止于下颌支上部和喙突。其作用是上提下颌骨,同时向前牵引下颌骨,也参与下颌骨的侧方运动。

2.颞肌 颞肌(temporalis)位于颞窝部皮下的颞筋膜深面,为呈扇形的扁肌。其前部纤维向下,后部纤维向前下,逐渐聚拢通过颧弓深面移行成肌腱,分别止于喙突和下颌支前缘直至下颌第三磨牙远中。当肌肉收缩时,前部肌纤维提下颌骨向上,后部肌纤维拉下颌骨向后,使下颌关节作前移及后退运动。颞肌也参与下颌的侧方运动。颞肌受下颌神经的颞深神经支配。

3.翼内肌 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位于颞下窝和下颌支的内侧面,位置较深,呈四边形,有深浅两个头。深头起自翼外板的内面和腭骨锥突。浅头起自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止于下颌角内侧面和翼肌粗隆。其作用是上提下颌骨,使口闭合,并协助翼外肌使下颌前伸和侧方运动。翼内肌受下颌神经的翼内神经支配。

4.翼外肌 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位于颞下窝内,呈三角形。该肌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嵴、颞下窝翼突外侧板的外面,肌纤维水平向后外方逐渐集中,止于下颌骨髁突内侧的翼肌凹、下颌关节囊及关节盘。该肌双侧收缩时,牵引髁突和关节盘向前使下颌前伸并下降;单侧收缩时,使下颌骨向对侧移动。

5.舌骨上肌群 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与下颌骨、颅底之间。其中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参与下颌骨运动。

(1)二腹肌(digastric):位于下颌骨下方,有前后两腹及中间腱。前腹起自下颌骨内侧二腹肌窝,后腹起自颞骨乳突切迹,前后腹在舌骨处形成中间腱,止于舌骨体及舌骨大角上。其作用是提舌骨向前上或牵下颌骨向下。前腹由下颌舌骨肌神经支配,后腹由面神经支配。

(2)下颌舌骨肌(mylohyoid muscle):呈扁平三角形,起自下颌体内侧下颌舌骨线,向后内,两侧肌肉在口底中线融合,共同构成肌性口底,最后部纤维止于舌骨体的前面。其作用是降下颌,提舌骨和口底向上。由下颌舌骨肌神经支配其运动。

(3)颏舌骨肌(geniohyoideus):位于舌下方和下颌舌骨肌上方,中线两侧。该肌起自下颌骨颏棘,向后止于舌骨体上部。其作用是降下颌,升舌骨。受舌下神经支配。

(4)茎突舌骨肌(stylohyoideus):位于二腹肌后腹的上方。该肌起自茎突,止于舌骨体与舌骨大角连接处。其作用是牵引舌骨向后拉长口底。

四、血管

(一)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血管十分丰富,其动脉来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1.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在颈部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外动脉是口腔颌面部血液供应的主要动脉。

左侧颈总动脉较长,起自主动脉弓。右侧颈总动脉较短,起于头臂干(又称“无名动脉”)。两侧颈总动脉颈段经胸锁关节深面上行,包在颈鞘内,经气管及喉的外侧、胸锁乳突肌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颈总动脉在该区位置表浅,仅有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被覆,在此处可触及动脉搏动,临床上可作为暂时触诊脉搏性压迫止血和进行颈动脉穿刺造影的部位,约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在颈鞘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位于颈内静脉的内侧,迷走神经于动静脉之间的后方。颈内动脉入颅前无分支,颈外动脉有数个分支,有无分支是手术中辨别颈内和颈外动脉的重要标志。颈动脉叉(carotid bifurcation)处有两个重要结构,即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①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为颈动脉叉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当动脉压力升高及受到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临床上在颈动脉叉处进行手术时,常用普鲁卡因进行封闭,以避免颈动脉窦内压力感受器受到激惹。②颈动脉小球(carotid glomus):又称“颈动脉体”,为棕色的椭圆形小体,由结缔组织连于颈动脉叉处的后壁或附近。颈动脉小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感觉神经末梢(化学感受器)。当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

2.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于甲状软骨上缘平面以上处从颈总动脉发出,在颈部位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颈外动脉分支中与口腔颌面部关系密切者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图1-6)。

图1-6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1)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相当于舌骨大角稍下方起始于颈外动脉前壁,但在高位颈动脉叉者,可起自颈总动脉,也偶见有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共干发出者。该动脉发出后呈弓形弯向前下,沿甲状软骨外侧下行,达甲状腺上极分支进入甲状腺。途中发出胸锁乳突肌支、舌骨下支、环甲肌支分布于舌骨下肌群及附近的皮肤。对临床上应用舌骨下肌皮瓣有重要意义。胸锁乳突肌支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及该肌下部浅面的皮肤,其末梢向上与枕动脉的分支吻合。了解胸锁乳突肌支的分布对制备胸锁乳突肌肌瓣或肌皮瓣具有临床意义。甲状腺上动脉的起点是一常用的标志,可作为颈外动脉结扎术、颈外动脉逆行插管区域动脉化疗的部位。

(2)舌动脉(lingual artery):舌动脉于甲状腺上动脉起点的稍上方,平舌骨大角尖处,从颈外动脉前壁发出,初向内上再转向前下至舌骨舌肌后缘,经该肌深面向前,再直行向上,最后在舌下面迂曲向前至舌尖。舌动脉以舌骨舌肌为界分为三段(图1-7)。

图1-7 舌动脉

第一段:自舌动脉的起点至舌骨舌肌后缘。此段位于颈动脉三角上部,初向内上,再转向前下,呈向上凸的弓形,于二腹肌后腹稍下方,弓的浅面有舌下神经越过以及颈阔肌、颈筋膜和皮肤覆盖。其内侧与咽肌相邻。此段舌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暴露,常作为血管吻合游离瓣手术的受区动脉,或作为控制舌部手术或损伤出血的结扎点。

第二段:为舌骨舌肌遮蔽的部位。浅面除被舌骨舌肌覆盖外,还有二腹肌中间腱、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后部及下颌下腺等结构。深面邻接咽肌。舌动脉在此段发出舌背动脉,迂曲走向舌根背侧,供血给舌根部的肌肉和黏膜。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缘至分叉。舌动脉出舌骨舌肌前缘后即分成舌下动脉、舌深动脉两终支。舌下动脉起始后前行于颏舌骨肌与下颌舌骨肌之间至舌下腺,供血给舌下腺、口底黏膜及舌肌。舌下动脉穿过下颌舌骨肌与面动脉的分支颏下动脉吻合。舌下动脉在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区的浅层组织菲薄,在该区用牙科砂片制备牙体时若不慎损伤口底,则有可能因伤及舌下动脉而导致出血。如是变异的舌下动脉,则结扎单侧舌动脉将不能达到止血目的。

临床上常将舌动脉起始部作为结扎颈外动脉的标志。该处可做舌动脉插管,灌注化学药物以治疗舌部的恶性肿瘤。为了控制舌部出血,常在第一段结扎舌动脉。舌骨大角和二腹肌后腹是寻找舌动脉的重要标志。

(3)面动脉(facial artery):或称“颌外动脉”,为供血给面部软组织的主要动脉。在舌动脉稍上方,自颈外动脉分出,向内上方走行,绕下颌下腺和下颌下缘,由咬肌前缘越过,向内前方,分布于唇、颏、颊和内眦等部。面动脉在跨越下颌骨体部下缘处位置表浅,仅有皮肤、颈浅筋膜及颈阔肌覆盖,由体表能扪到动脉搏动。当颜面中下区损伤出血较多时,可在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压迫此血管止血。

面动脉的主要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内眦动脉、颏下动脉和腭升动脉(图1-8):①下唇动脉:于近口角处从面动脉发出,斜向上前,经三角肌深面,穿入口轮匝肌,经过中迂曲,沿下唇黏膜下层行至中线,与对侧同名动脉相吻合。下唇动脉供血给下唇黏膜、腺体和肌。②上唇动脉:较下唇动脉稍大,迂曲更显著。该动脉于口角附近发出后进入上唇,穿行于口轮匝肌与唇黏膜之间,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上、下唇动脉在距唇红缘深面约4mm处的唇黏膜下,行至中线,互相吻合形成围绕口裂的动脉环。用手指捏住上唇和下唇的边缘,可扪及动脉环的搏动。临床上严重的唇外伤或行唇裂手术时可用唇夹或拇、食两指夹持口唇以暂时止血。③内眦动脉:又称“角动脉”,是面动脉的终支,与眼动脉的鼻背动脉吻合。④颏下动脉:在下颌骨体下方,沿下颌舌骨肌浅面行至颏部,分布于舌下腺、下唇及颏部各肌和皮肤等处。⑤腭升动脉:起自面动脉起始部,沿咽上缩肌与翼内肌之间上行达颅底,分布于软腭及腭扁桃体等处。

图1-8 面动脉及其分支

(4)上颌动脉(maxillary artery):又称“颌内动脉”,位置较浅,位于髁突颈部的内侧。发自颈外动脉,经髁突颈深面前行至颞下窝,在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向前上行,经翼突上颌裂进入翼腭窝。上颌动脉可分为下颌段、翼肌段和翼腭段三段:①下颌段:在下颌颈与蝶下颌韧带之间,向内经耳颞神经及翼外肌的下方,横过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移行于翼肌段,并发出脑膜中动脉和下牙槽动脉。②翼肌段:接下颌段斜向前上方,经颞肌与翼外肌下头之间再经翼外肌两头之间走行至翼突上颌裂。其分支主要供血给咀嚼肌、颊肌及颞下颌关节囊等。③翼腭段:从翼外肌两头之间经翼突上颌裂进入翼腭段。其主要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和蝶腭动脉。

上牙槽后动脉:分布于上颌磨牙、前磨牙及上颌窦黏膜,另有分支沿骨面继续向前下行,供血给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牙槽突颊侧黏膜和牙龈。

眶下动脉:起自上牙槽后动脉起点附近,向上前方行进,经眶下裂至眶腔,沿眶下沟眶下管前行出眶下孔至面部颧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深面,供血给颊的前部、上唇根部及唇侧牙龈,并与上唇动脉、内眦动脉相吻合。眶下动脉在眶下管内发出上牙槽前动脉,经上颌窦前外侧壁的牙槽管至牙槽突,供血给上颌前牙、牙周组织及上颌窦黏膜。

腭降动脉:在翼腭窝中发出,伴随腭神经沿翼腭管下降,分为腭大动脉和腭小动脉。腭大动脉自腭大孔穿出,沿腭沟前行至硬腭黏膜、黏液腺及上颌腭侧牙龈。腭小动脉自腭小孔穿出至口腔,分布于软腭及扁桃体。

蝶腭动脉:为上颌动脉终支,经蝶腭孔至鼻腔,供血给鼻腔外侧壁、鼻旁窦及鼻中隔。

上颌动脉也是供血给口腔颌面部的主要动脉,位置深,分支多,分支动脉相互吻合成网状。临床上可利用这一血供特点,设计各种轴型皮瓣,如以腭大动脉为蒂的一侧腭瓣或全腭瓣修复牙槽突与腭部缺损,制作腭裂修复术中的岛状瓣等。

(5)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为颈外动脉的终支。该动脉在颞下颌关节的后方、外耳道软骨的前方上行,发出分支,供血给腮腺、颞下颌关节、咬肌等,继而越过颧弓根达颞部皮下。临床上颞浅动脉是行动脉插管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常用途径之一。颞浅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①面横动脉:在颞浅动脉穿出腮腺前发出,于咬肌浅面经颧弓与腮腺导管之间水平前行,终于眼外侧角下方,与面动脉及眶下动脉分支吻合,供血给腮腺、颞下颌关节、咬肌和邻近的皮肤。②额支:迂曲走行于额部皮下组织内,供血给额部。③顶支:较额支大,系颞浅动脉的后终支。

3.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为颈总动脉的终支之一。其从甲状软骨上缘以上自颈总动脉分出后,先在颈外动脉后外方上行,再转向后内侧,沿咽侧壁上升至颅底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外口进入颈动脉管,出该管内口入颅腔,是供血给大脑、眶内结构及额鼻部的主要动脉。

4.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左右两侧起始部位不同。左锁骨下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右锁骨下动脉在右侧胸锁关节上缘的后方起自头臂干,左锁骨下动脉比右锁骨下动脉稍长。其分支有椎动脉、甲状颈干和肋颈干,供血给大脑、脊髓、甲状腺、咽、喉、气管、食管、颈肌和背肌。

头颈部的动脉极为丰富,并有广泛的吻合,形成动脉网,如颈外动脉分支之间的吻合网,颈内、外动脉之间的吻合网,颈内、外动脉与锁骨下动脉之间的吻合网。因为广泛的动脉吻合使血液供应十分充足,所以有利于创伤愈合及修复整形手术的成功。临床手术时为防止术中过多出血而有时结扎有关动脉主干,但术后仍可通过动脉吻合而不影响局部供血。丰富的动脉吻合,也成为口腔颌面部损伤和手术时出血较多的不利因素。

(二)静脉

颌面部静脉系统稍复杂且有变异,主要有浅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接受口腔颌面部及颈部浅层组织的血液汇入深静脉;深静脉血主要通过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向心脏回流。浅静脉有面静脉和颞浅静脉;深静脉主要有翼静脉丛、上颌静脉、下颌后静脉和面总静脉(图1-9)。

图1-9 面部静脉与颅内交通

1.浅静脉

(1)面静脉:面静脉(facial vein)又称“面前静脉”,接续内眦静脉,沿鼻旁口角外到咬肌前下角,途经颧肌、笑肌、颈阔肌的深面及颊肌、咬肌的浅面,穿颈深筋膜浅层入颈部,越下颌下腺浅面,在下颌角附近与下颌后静脉前支汇成面总静脉,于舌骨大角附近注入颈内静脉。其接纳内眦、鼻背、眶下区、上下唇及颏下区域的静脉血,还通过面深静脉引流由翼静脉丛而来的面深部的静脉血。面静脉部分走行于肌肉中,肌收缩时血液可反流,有的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难以阻挡逆流。当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尤其是鼻根部和上唇炎症易在面静脉内形成血栓,若处理不当或挤压,其感染源或栓子可经内眦静脉、眼上静脉逆流至颅内的海绵窦,或经面深静脉至翼丛再达海绵窦,导致颅内严重的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故临床上常将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称为面部危险区。

(2)颞浅静脉:颞浅静脉(superficial temporal vein)于颞浅动脉的后方,起始于头皮内的静脉网,由额支和顶支在颧弓上方汇合而成,于颧弓根部浅面穿入腮腺,接纳来自腮腺、颞下颌关节及耳郭的静脉血。颞浅静脉与眶上静脉、枕静脉、耳后静脉等交通,临床上形成额部皮瓣时应避免损伤颞浅静脉及其交通静脉支。

2.深静脉

(1)翼静脉丛:翼静脉丛(pterygoid venous plexus)位于颞下凹,大部分在翼外肌的浅面,小部分在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临床上在行上颌结节传导麻醉时,有时易穿破血管形成血肿。咀嚼肌、鼻内和腮腺等处的静脉血可汇入此静脉丛。翼静脉丛可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与海绵窦相通。

(2)上颌静脉:上颌静脉(maxillary vein)又称“颌内静脉”,位于颞下凹内,起始于翼静脉丛的后端,短而粗,在髁突颈内侧与颌内动脉第一段伴行,经髁突颈与蝶下颌韧带之间,于下颌支后缘附近汇入下颌后静脉。

(3)下颌后静脉:下颌后静脉(retromandibular vein)又称“面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于髁突颈部后方合成,穿经腮腺,下行经二腹肌和茎突舌骨肌至下颌角,在此,下颌后静脉分为两支:前支向前下,在下颌角的后下方与面静脉汇合成面总静脉;后支向后下与耳后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下颌后静脉出腮腺下端后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跨越其浅面,临床上可借下颌后静脉寻找面神经的下颌缘支,以追踪面神经主干。

(4)面总静脉:面总静脉(common facial vein)位于颈动脉三角内,下颌角后下方,由面静脉和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而成,穿过舌下神经及颈内、外动脉的浅面,约舌骨大角水平,胸锁乳突肌深面汇入颈内静脉。面总静脉与颈内静脉交角处有角淋巴结,上颌窦、鼻、咽癌转移时可先至此淋巴结。在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时,常需先处理面总静脉,以便于颈外动脉的显露。

五、淋巴组织

口腔、颌面、颈部的淋巴组织极为丰富,数量众多的小淋巴管和淋巴结构成口腔颌面部重要的防御系统。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小而柔软,不易扪及。当有炎症时,相应区域的淋巴结就会肿大、疼痛。口腔颌面部原发癌主要顺淋巴道转移,因此掌握淋巴结的所在部位,淋巴收集范围、流向,特别是淋巴结的状态,对炎症或肿瘤的诊断、肿瘤的转移和治疗及愈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口腔颌面部常见且较重要的淋巴结有腮腺淋巴结、面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以及位于颈部的颈浅和颈深淋巴结(图1-10)。

图1-10 面颈部淋巴结分布

(一)腮腺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parotid lymphatic nodes)为面部较大的淋巴结群,约20个,临床上可根据与腮腺的位置关系,分为腮腺浅淋巴结和腮腺深淋巴结。

1.腮腺浅淋巴结 一般为3~5个,位于腮腺的表面和腮腺咬肌筋膜的浅面,分为耳前淋巴结和耳下淋巴结。耳前淋巴结位于耳屏前方,腮腺的表面,有1~4个,沿颞浅血管排列。其淋巴输入管来自额部、颞部和顶前部头皮,眼睑外侧部和颧部,耳郭前面上部和外耳道前壁等处的淋巴管。它的输出淋巴管注入腮腺深淋巴结或颈外侧深淋巴结上群。耳下淋巴结有1~4个,沿下颌后静脉或从腮腺下端表面延至腮腺后缘,并可至耳垂后方,收集耳郭前下部、外耳道、鼓膜及颊部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注入腮腺深淋巴结,颈外侧浅、深淋巴结。

2.腮腺深淋巴结 可有5~10个,个体较大,位于腮腺实质内、腮腺小叶之间,收集范围与耳前淋巴结大致相似,中耳和腮腺的淋巴管也注入该组淋巴结。其输出淋巴管汇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颈外侧深淋巴结。

(二)面淋巴结

面淋巴结(facial lymphatic nodes)位于咬肌前缘、下颌下缘外上方的皮下蜂窝组织内或表情肌的浅面,收集鼻、颊部皮肤黏膜的淋巴,引流到下颌下淋巴结。

(三)下颌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atic nodes)位于下颌下三角、下颌下腺与下颌体之间或埋于下颌下腺的实质内。其淋巴结数目较多,收集颊、鼻、上唇、下唇外侧、软腭、牙龈、舌前部2/3、上下颌牙的淋巴;同时还收集颏下淋巴结输出的淋巴,引流至颈深上淋巴结。

(四)颏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submental lymphatic nodes)有2~3个,位于下颌舌骨肌的表面,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所围成的颏下三角内,收集下唇中部、颏部、口底前部下颌切牙及舌尖部的淋巴液,引流到下颌下淋巴结及颈深上淋巴结。

(五)颈淋巴结

1.颈浅淋巴结 颈浅淋巴结(superficial cervical lymphatic nodes)位于胸锁乳突肌浅面,沿颈外静脉排列,收集来自腮腺和耳郭下分的淋巴,引流到颈深淋巴结。

2.颈深上淋巴结 颈深上淋巴结(superior deep cervical lymphatic nodes)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排列,上自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叉。其主要收集来自头颈部及甲状腺、鼻咽部、扁桃体等的淋巴,引流到颈深下淋巴结和颈淋巴干。

3.颈深下淋巴结 颈深下淋巴结(inferior deep cervical lymphatic nodes)位于锁骨上三角,胸锁乳突肌深面。其自颈总动脉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收集来自颈深上淋巴结、枕部、颈后及胸部的淋巴,引流到颈淋巴干再到淋巴导管(右侧)和胸导管(左侧)。

口腔颌面部淋巴流向特点:口腔颌面部中线的淋巴可流向两侧有关的淋巴结;下颌下腺淋巴结与下颌下腺平行;口唇部淋巴回流入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下唇两侧的部分淋巴可交叉流向对侧淋巴结;舌的淋巴极为丰富,舌体淋巴流入颏下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舌根淋巴流入两侧颈深上淋巴结。

六、神经

口腔颌面及颈部的神经与口腔临床关系密切者主要有三叉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为感觉神经,面神经为运动神经。此外,还有舌咽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颈神经丛和颈交感神经干。

(一)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为脑神经中最大者,大部分为感觉神经纤维,小部分为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的大部发自三叉神经节,传导颜面、眼、鼻、口腔等的外感觉;另有一小部发自中脑核,主要传导咀嚼肌的本体感觉。运动神经纤维发自脑桥的三叉神经运动核,主管口腔颌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运动。在颅内,三叉神经以感觉根和运动根与脑桥臂相连。感觉根在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扩展成扁平的三叉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细胞的胞体。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聚成三条神经干,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运动根较细,紧贴三叉神经节的下面,进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故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下颌神经则为混合神经(图1-11、图1-12)。

图1-11 三叉神经及其主要分支

图1-12 三叉神经皮支的分布区

1.眼神经 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为感觉神经,系三叉神经中最细者,起自三叉神经节之前内侧,穿海绵窦外侧壁下方,向前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泪腺、眼球、眼睑、前额皮肤及一部分鼻腔黏膜。

2.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为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前缘的中部发出,水平向前,经海绵窦外侧壁的下部,穿圆孔达翼腭窝;其在该窝的上部斜向前外侧,经眶下裂入眶,称为“眶下神经”;向前经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达面部。上颌神经的行程分为四段:

(1)颅中窝段:发出脑膜中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2)翼腭窝段:发出颧神经、蝶腭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后神经在上颌神经进入眶下裂之前发出,伴随同名血管下行至上颌骨后面,分出上牙龈支至上颌磨牙颊侧的黏膜及牙龈,再进入上颌牙槽孔,经上颌窦后壁的牙槽管下行,分布于imgimg的腭根、远中颊根及牙周膜、牙槽骨和上颌窦黏膜,并在img的近中颊根与上牙槽中神经吻合。

(3)眶下管段:上颌神经进入眶下裂延续为眶下神经,发出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中神经经上颌窦前外壁的牙槽管下行,分布于imgimg的近中颊根及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及上颌窦黏膜,并与上牙槽前、后神经吻合组成上牙槽神经丛。上牙槽前神经经上颌窦前外壁的牙槽管下行,分布于img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及上颌窦黏膜。上牙槽前、中、后神经在到达分布区前,先在上颌骨牙槽突基底部互相交织成上牙槽神经丛并分出上牙支、牙间支和根间支。

(4)面段:于眶下孔分出睑支、鼻支和上唇支。

临床上可在眶下孔或进入眶下管进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也可在眶下孔施行眶下神经末段撕脱术,以治疗周围神经支病变引起的上颌神经痛。

3.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为三叉神经中最大的分支,属混合神经,含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下颌神经自卵圆孔出颅后,在颞下窝分为前、后两干。

(1)下颌神经前干:较细,走行在翼外肌深面,除颊神经为感觉神经外,其余均为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神经,分布于颞肌、咬肌和翼外肌。主要分支有:①颞深神经:经翼外肌上缘进入颞肌深面,分布于颞肌。②咬肌神经:经翼外肌上缘,与咬肌动脉伴行,在颞肌和颞下颌关节之间跨越下颌切迹至咬肌深面,分布于咬肌。③翼外肌神经:走行于翼外肌深面并发出分支,分布于翼外肌上下头。临床上封闭该神经可暂时缓解某些炎症(如冠周炎、牙源性感染)引起的牙关紧闭,使张口度增大,便于早期拔除病灶牙;也可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④颊神经:又称“颊长神经”,经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在颞肌和咬肌前缘的覆盖下,穿过颊脂垫,分布于img的颊侧牙龈及颊部的黏膜和皮肤。

(2)下颌神经后干:较粗,有3支。其中舌神经及耳颞神经均为感觉神经,而下牙槽神经除有感觉纤维外,还有一束运动纤维为混合性神经。①耳颞神经:沿翼外肌深面向后,绕下颌骨髁突颈内侧达后方进入腮腺分为上支和下支。②下牙槽神经:由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发出细小分支至同侧下颌全部牙齿和牙槽骨,并在中线与对侧下牙槽神经相交叉。下牙槽神经在约前磨牙区发出分支,出颏孔后称为“颏神经”,分布于第二前磨牙前面的牙龈、下唇、颊黏膜和皮肤。③舌神经:在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在下牙槽神经前内方下行,越过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至舌侧下方,向前下经舌骨舌肌与下颌舌骨肌之间,居下颌下腺及其导管之上。舌神经与下颌下腺导管关系密切,临床上行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手术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损伤舌神经。舌神经主要分布于同侧的舌侧牙龈、舌的前2/3及口底黏膜和舌下腺。舌神经在经过下颌第三磨牙远中及舌侧下方时位置较浅,表面仅覆以黏膜,在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时,应防止损伤该神经。单纯舌神经阻滞麻醉可在下颌第三磨牙舌侧下方处进行注射。

上、下颌神经在口腔的分布常有变异,img可受双侧下颌神经分支支配,在拔除一侧下颌中切牙时,除做传导阻滞麻醉外,还应做同侧局部浸润麻醉,以麻醉对侧来的吻合支;上牙槽前神经的分布区可延至前磨牙或第一磨牙区;颊神经在颊侧牙龈的分布可延伸至下颌尖牙或后缩至下颌第二磨牙区。

三叉神经出颅后,其根部的神经节及各分支均易遭受到不同病理因素的损伤。三叉神经的根部可因脑膜炎、脑膜瘤、颅中窝神经纤维瘤及动脉瘤等而受累;三叉神经节除本身可发生肿瘤外,还会受到垂体瘤、颅中窝骨折及中耳炎引起的颞骨岩部尖端炎等的损害;各分支也可因神经间质炎,面部骨折,龋齿及鼻腔、鼻旁窦、眶内等炎症而受损。

(二)面神经

面神经(facial nerve)是第七对颅神经(图1-13),为混合性神经,含有3种纤维。

图1-13 面神经分支

1.运动纤维 运动纤维起自脑桥的面神经核,核上部发出的神经纤维支配颜面上1/3的表情肌;核下部发出的神经纤维支配颜面下1/3的表情肌。面神经出茎乳孔后,进入腮腺内分为5支。

(1)颞支:有1~2支,自颞面干发出后,经髁突浅面或前缘,出腮腺上缘,在皮下组织中走行,越过颧弓向上,主要分布于额肌及眼轮匝肌上份、耳上肌和耳前肌。当其受损伤后,临床上可出现同侧额纹消失。

(2)颧支:多为2~3支,自颞面干发出,由腮腺前上缘穿出后,越过颧骨表面,支配上下眼轮匝肌;沿颧弓下方向前至颧肌、提上唇肌和提上唇肌鼻翼肌深面,并支配这些肌肉。当其受损伤后,可出现眼睑不能闭合。

(3)颊支:常为3~5支,自颈面干发出,出腮腺前缘行于咬肌筋膜表面,腮腺导管上下穿出后,发出上颊支、下颊支。上颊支走行于皮肤与浅层表情肌之间;下颊支走行于颧肌及提上唇肌的深面。上颊支、下颊支分布于颧肌、笑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颊肌、降口角肌、口轮匝肌、切牙肌、鼻肌及颊肌。当其受到损伤后,鼻唇沟消失变平坦,不能鼓腮。颊支与腮腺导管关系密切,在行腮腺手术时,可以腮腺导管为标志,寻找并解剖面神经颊支。

(4)下颌缘支:多为2支,自颈面干发出,由腮腺前下方穿出下行于颈阔肌深面,经下颌角后上行,越过面动脉和面静脉向前上方,其具体的位置关系是:在面动脉或咬肌前下角后,在下颌下缘下方约1cm处分布于降下唇肌和降口角肌及颊肌。临床上颌下区切口多选择平行于下颌下缘以下1.5~2cm处,并应切开颈深筋膜浅层,使下颌缘支连同该层筋膜一并掀起,以保护下颌缘支不受损伤。如果损伤下颌缘支,可导致口角img斜。

(5)颈支:多为1支,为颈面干的终末支。其自腮腺下部发出,在颈阔肌的深面、下颌角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向前下方至下颌下三角,分布于颈阔肌。

面神经与腮腺关系密切,腮腺病变时可直接影响面神经,使之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麻痹。在面部做切口时,应了解面神经的走行,以免损伤面神经分支。

2.味觉纤维 面神经的味觉纤维参与组成鼓索,出颅后在颞下窝处加入舌神经,司舌的前2/3味觉。

3.分泌纤维 来自副交感神经的唾液分泌纤维,在脑桥的上涎核发出,经中间神经后与面神经主干一起出面神经管,经鼓索并入舌神经达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进入舌下腺、下颌下腺和口鼻的分泌腺。泪腺分泌纤维经岩大神经至蝶腭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再经颧神经的颧颞支和泪腺神经至泪腺。

临床上可根据面神经的走行途径和出现的症状,判断面神经麻痹或病损部位。例如,自鼓索分出处远端的面神经受损,仅出现同侧面肌瘫痪;而位于鼓索与镫骨神经之间的面神经受损,除有同侧面肌瘫痪的症状外,还有同侧舌的前2/3味觉丧失、涎液分泌失常、舌苔增厚等症状;如病损在膝神经节以上时,还会出现泪腺分泌减少及重听。

(三)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为混合神经,含有4种纤维,即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味觉纤维和感觉纤维。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副交感纤维司腮腺的分泌;味觉纤维感受舌的后1/3味觉;感觉纤维分布于舌的后1/3、咽、咽鼓管、鼓室等处的黏膜以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

舌咽神经的主要分支有:

1.鼓室神经 进入鼓室后,与交感神经纤维共同形成鼓室丛,分布于鼓室、咽鼓管黏膜。鼓室神经的终支内含有控制腮腺分泌的副交感纤维,以控制腮腺分泌。

2.咽支 有数支,支配咽黏膜的感觉、腺体的分泌和咽肌的运动。

3.颈动脉窦支 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传导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所感受的化学性刺激入脑,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4.舌支 为舌咽神经的终支,分布于舌后1/3的黏膜和味蕾,司味觉和黏膜的一般感觉。

5.扁桃体支 分布于腭扁桃体、舌腭弓和咽腭弓的黏膜,司一般感觉。

6.茎突咽肌支 支配茎突咽肌的运动。

咽神经损伤时,可出现患侧舌的后1/3味觉丧失,咽上部感觉、咽反射和软腭反射消失。

舌咽神经在其中枢或外围都可受到损害,因为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在延髓起始部位及外围行程中相互毗邻,关系密切;当舌咽神经受损时,往往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也会受损。故舌咽神经受损症状出现时,也可伴有邻近神经的受损症状。在延髓内部有病变损及舌咽神经核时,一般仅有感觉丧失与茎突咽肌的麻痹,而无疼痛。当有外围疾病如鼻咽肿瘤、扁桃体肿瘤、咽鼓管肿瘤或淋巴结肿大等,压迫损害舌咽神经时,可发生持续性疼痛或剧烈性的阵痛。

(四)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为运动神经,出颅后,在迷走神经外侧与颈内动静脉之间下行;在舌骨上外方,相当于下颌角的水平呈弓形弯曲走行,自舌骨舌肌与二腹肌后腹之间进入颌下三角;在下颌下腺延长部的下方,伴随着下颌下腺延长部和舌静脉,经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间至舌下区,分布于所有的舌肌。在行颈淋巴清扫术结扎、切断颈内静脉上端及在颌下三角和舌下区进行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此神经。

七、唾液腺

唾液腺(salivary glands)又称“涎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均流入口腔,形成唾液。人类有三对大唾液腺,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图1-14),还有遍布于口腔黏膜下的小唾液腺,如舌腺、唇腺、颊腺、腭腺及磨牙腺等。其各有导管开口于口腔。大唾液腺的特点是腺体距口腔黏膜之间有一段距离,它们之间借导管相连;小唾液腺主要位于黏膜内或黏膜下,直接开口于黏膜或间接以许多小导管开口。约90%的唾液来自腮腺和下颌下腺,另有5%来自舌下腺,5%~10%来自小唾液腺。腮腺为浆液性腺,小唾液腺多数为黏液性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为混合性腺。唾液腺的功能十分广泛,其唾液除有湿润口腔黏膜、润滑食物、协助吞咽之外,还有助于语言活动。此外,唾液腺还分泌各种消化酶,如唾液淀粉酶等,并分泌激素和其他化合物,如类高糖素蛋白、5-羟色胺及免疫球蛋白IgA和溶菌酶等。

图1-14 三对唾液腺外面观

唾液腺的发育主要是胚胎期间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除发育的部位和时间不同外,所有涎腺的发育过程基本相似。腮腺在胚胎第6周开始发育,起自上下颌突分叉处的外胚层上皮,在咬肌表面和下颌后窝发育成腺体。其上皮芽最初形成处为腮腺导管的开口。下颌下腺在胚胎第6周开始发育,起自颌舌沟舌下阜处外胚层上皮。上皮芽沿口底向后生长,在下颌角内侧,下颌舌骨肌的后缘转向腹侧,分化成腺体。舌下腺在胚胎第7~8周开始发育,起自颌舌沟近外侧的内胚层上皮,由10~20个分开的上皮芽发育而成。上皮芽向舌下生长,形成小腺体,开口于下颌下腺导管开口的外侧。小唾液腺发育较晚,约在胎儿第12周。上皮芽长入黏膜下层,即分支并发育成腺体。其导管较短,直接开口于口腔黏膜。

唾液腺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实质包括由腺上皮细胞形成的腺泡与导管;间质包括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与叶间或小叶间隔,其中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每个唾液腺均有感觉神经末梢和两种分泌神经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和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能)的纤维,支配唾液腺分泌活动的神经属于自主性神经系统。一般说来,刺激副交感神经时,唾液的分泌量多而稀薄,富含水分和盐类,但缺少有机质;刺激交感神经时,唾液的分泌量少而黏稠,有机成分较多。雌激素、糖皮质激素、肽类激素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唾液腺的功能。

(一)腮腺

腮腺(parotid gland)是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位于两侧耳垂前下方和颌后窝内。其分泌液主要为浆液。外形呈楔形,腺体分浅叶和深叶。腮腺的表面有皮肤及皮下脂肪覆盖;深面与咬肌、下颌支及咽侧壁相邻;后面紧贴胸锁乳突肌、茎突舌肌和二腹肌后腹;上极达颧弓,居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之间;下极到下颌角下缘。腮腺深浅两叶之间在下颌支后缘以峡部相连。腮腺外包有腮腺鞘,是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覆盖在表面部分的腮腺鞘特别致密,与腮腺紧密黏着。覆盖在上方和深面咽旁区的腮腺鞘较薄弱,多不完整。腮腺鞘向腮腺实质内形成众多的纤维隔,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由于这些解剖特点,临床上腮腺感染化脓时,脓肿穿破点多向筋膜薄弱区,如外耳道和咽旁区扩散,脓肿多分散,疼痛较剧烈。

腮腺管(parotid duct)在颧弓下约1.5cm处,由腮腺浅部前缘穿出腮腺鞘,绕咬肌前缘垂直向内,穿过颊肌,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黏膜上。腮腺管口处黏膜隆起,称为“腮腺管乳头”。管长5~7cm,管壁较厚,管径0.2~0.3cm。腮腺管在面部投影标志,即耳垂到鼻翼与口角中点连线的中1/3段上,在面部手术时,注意不要损伤腮腺管。腮腺管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走行,与颧弓平行,其上方有面神经上颊支和面横动脉,下方有面神经下颊支伴行。因此,腮腺管常作为寻找面神经颊支的解剖标志。

腮腺的神经支配来源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由颈外动脉丛随着血管分布至腮腺,具有分泌功能,同时分布于腮腺的血管壁,司血管的舒缩,调节血流量。副交感神经也是腮腺的分泌神经,由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通过舌咽神经分支——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到达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随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

腮腺的血液供应及淋巴回流:血液供应来源于颈外动脉,该动脉穿经腮腺时发出分支沿小叶间导管,进入小叶内,分布于腺泡及导管周围。其静脉逐级汇集成小叶间静脉及腮腺静脉,最后注入颈外静脉。腮腺的淋巴回流主要经腮腺浅、深淋巴结注入颈浅淋巴结和颈深上淋巴结群。腮腺浅淋巴结位于腮腺鞘浅面,深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

(二)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呈扁椭圆形,分泌液主要为浆液,含有少量黏液。下颌下腺位于两侧颌下三角内,在下颌舌骨肌、下颌体与二腹肌前腹之间。腺体外部由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鞘包裹。下颌下腺分为浅部和深部,浅部有三个面:外侧面紧邻下颌骨体内面和翼内肌下部;下面被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覆盖,并有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面静脉在其表面走行;内侧面的前部与下颌舌骨肌相邻,后部借茎突舌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舌咽神经与咽侧壁相隔。下颌下腺的深部绕过下颌舌骨肌后缘至其上面,在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进入舌下间隙,前行至舌下腺后端。面动脉在下颌下腺后端上部的深沟向下前行,绕过下颌骨下缘至面部。在腺体的内下方有舌下神经,在舌下神经上方、舌骨大角稍上方有颈外动脉的分支舌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

下颌下腺管(duct of submandibular gland)由腺体的数条属支汇集而成,长约5cm,管壁较薄。其行于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向内前方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阜。下颌下腺管长而弯曲,自后下斜向前上走行,唾液在导管内运行缓慢,又由于管的开口较大,牙垢或异物易进入下颌下腺管,使钙盐沉积,逐渐形成导管结石,因此下颌下腺管结石比腮腺常见。

下颌下腺的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由颈外动脉丛随着面动脉及其分支分布至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的中间神经,经鼓索、舌神经至下颌下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两种神经共同控制和调节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活动。

下颌下腺的血液供应及淋巴回流:下颌下腺的血液供应主要为面动脉及舌动脉的分支。静脉由面静脉经面总静脉及舌静脉汇入颈内静脉。淋巴回流主要经下颌下淋巴结注入颈深上淋巴结群。

(三)舌下腺

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是大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为混合性腺。舌下腺呈扁平菱形,位于舌下区,在口底黏膜舌下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的上方,分为内、外两面和前、后两端。其外侧面附着于下颌体的舌下腺凹;内侧面与颏舌肌相邻,该肌与舌下腺之间有舌神经和下颌下腺管经过;前端在中线与对侧舌下腺相遇;后端与下颌下腺深部相邻。

舌下腺管具有两种排泄管,即舌下腺小管和舌下腺大管。小管有8~20条,短而细,排列在腺的上缘,直接开口于舌下襞黏膜表面,有的可汇入舌下腺大管或下颌下腺管。舌下腺大管经下颌下腺管外侧,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或单独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的神经支配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自交感干颈上神经节,随颈外动脉分支至腺体。副交感神经纤维起自上涎核,经面神经鼓索支,随舌神经走行,进入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腺体。

舌下腺的血液供应及淋巴回流:舌下腺动脉血液主要来源于舌下动脉和颏下动脉,并通过同名静脉引流。舌下腺的淋巴回流入颈深上淋巴结。

(四)小唾液腺

小唾液腺(minor salivary gland)分布于唇、舌、颊和腭部的口腔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小唾液腺多为黏液性小腺体,分泌物主要成分为黏蛋白。下唇、口底、舌腹等部位的小唾液腺易损伤,引起腺管破裂或阻塞而发生黏液性囊肿,且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