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仓储实务:规划、建设与运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智慧仓储基本概念

1.1.1 仓储的定义、功能与角色定位

1.仓储的定义

在物流系统中,仓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证社会化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存储一定量的物资,以满足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储存、出库的活动(根据GB/T 18354—2021《物流术语》)。“仓”即仓库,为存放、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即存储、储备,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仓储”是指利用特定场所对物资进行存储、保管以及相关活动的总称。

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它表示一项活动或一个过程,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是“Warehousing”。它是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在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运用现代技术对物品的进出库、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现代仓储有以下六个基本内涵:

1)仓储首先是一项物流活动,或者说物流活动是仓储的本质属性。仓储不是生产、不是交易,而是为生产与交易服务的物流活动中的一项。这表明仓储只是物流活动之一,物流还有其他活动,仓储应该融于整个物流系统之中,应该与其他物流活动相联系、相配合。

2)仓储活动或者说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物品的进出库、库存、分拣、包装及其信息处理等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库与在库管理可以说是仓储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传统仓储的基本功能,只不过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物品的分拣与包装,过去也是有的,只不过现在更普遍、更深入、更精细,甚至已经与物品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相结合,共同构成现代仓储的基本功能。

3)仓储与物流配送紧密衔接。现代仓库正在向配送中心发展,有时将“配送”作为仓储活动。作为仓储的基本功能之一,配送是仓储的自然延伸,是仓库发展为配送中心的内在要求,如果没有配送,仓储也就仍然是孤立的仓库活动。至于信息处理,已经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是仓储活动的内容之一,离开了信息处理,也就不能称其为现代仓储了。

4)仓储的目的是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这与过去仅仅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重大区别。谁委托、谁提出需求,谁就是客户;客户可能是上游的生产者、下游的零售业者,也可能是企业内部,但仓储不能仅仅满足直接“客户”的需求,也应满足“间接”客户(即客户的客户)的需求;仓储应该融入供应链上下游之中,根据供应链的整体需求确立仓储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

5)仓储的条件是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与现代技术。说“特定”,是因为各个企业的供应链是特定的,仓储的场所当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场所是指仓库、货场或储罐等,现代经济背景下,仓储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进行,需要许多现代技术的支撑,离开了现代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也就没有现代仓储。

6)仓储的方法与水平体现在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方面。计划、执行和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内涵,科学、合理、精细的仓储离不开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2.仓储的功能

(1)基本功能

仓储的基本功能是指为了满足市场的基本存储需求,仓库所具有的基本的操作或行为,包括存储、保管、拼装、分类等基础作业。其中,存储功能和保管功能是仓储的基础功能。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极高,产量巨大,绝大多数产品都不能被及时消费,需要经过仓储手段进行存储。这样才能避免生产过程堵塞,保证生产过程能够继续进行。另外,对于生产过程来说,适当的原材料、半成品的存储,可以防止因缺货造成的生产停顿。在仓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保护、管理,防止损坏而丧失价值。例如,水泥受潮易结块,使其使用价值丧失,因此在保管过程中就要选择合适的存储场所,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

(2)增值功能

通过基本功能的实现而获得的利益体现了仓储的基本价值。仓储的增值功能则是指通过仓储高质量的作业和服务,使经营方或供需方获取额外的利益。这是物流中心与传统仓库的重要区别之一。仓储的增值功能的典型表现方式如下:

一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当客户下达订单时,物流中心能够迅速组织货物,并按要求及时送达,提高了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从而增加了潜在的销售量。同时,在保管物被保管期间,保管人根据存货人或客户的要求对保管物的外观、形状、成分构成、尺度等进行加工,使仓储物发生人所期望的变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是信息的传递。在仓库管理的各项事务中,经营方和供需方都需要及时而准确的仓库信息。任何产品的生产都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生产者都需要把握市场需求的动向。社会仓储产品的变化是了解市场需求极为重要的途径。仓储量减少,周转量加大,表明社会需求旺盛:反之,则为需求不足。厂家存货增加,表明其产品需求减少或者竞争力降低,或者生产规模不合适。仓储环节所获得的市场信息虽然比销售信息滞后,但更为准确和集中,且信息成本较低。现代企业生产特别重视仓储环节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将仓储量的变化作为决定生产的依据之一。

(3)社会功能

仓储的基础作业和增值作业会给整个社会物流过程的运转带来不同的影响,良好的仓储作业与管理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仓储的社会功能:

1)时间调整功能。一般情况下,生产与消费之间会产生时间差,通过存储,可以克服货物产销在时间上的间隔。

2)调节功能。生产和消费之间也会产生价格差,供过于求、供不应求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因此,仓储可以克服货物在产销量上的不平衡,达到调控价格的效果。仓储在物流中起着“一条流动的河”的作用,一方面,存储可以调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协调,保证社会化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运输的调节,达到控制物流系统流向、流量、流速、流程、流效的目的。

3)衔接商品流通的功能。仓储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为保证商品流通过程连续进行,就必须有仓储活动。仓储可以防范突发事件,保证商品顺利流通。

3.仓储的角色定位

随着物流管理向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强调仓储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资源提供者的独特角色,仓储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控制中心。库存成本是主要的供应链管理成本之一。在美国,库存成本约占总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管理库存、减少库存、控制库存成本就成为仓储在供应链框架下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主要任务。

2)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调度中心。仓储直接与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相关。人们希望现代仓储处理物品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并能够对特殊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当日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仓库所采用的一种业务方式。客户和仓库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仓储活动的精确度、即时性、灵活性和对客户需求的反应程度等方面的目标。

3)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增值服务中心。现代仓储不仅提供传统的存储服务,还提供与制造业的延迟策略相关的后期组装、包装、打码、贴标签、客户服务等增值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供应链上的服务水平。可以说,物流与供应链中的绝大部分增值服务都体现在仓储上。

4)仓储是现代物流设备与技术的主要应用中心。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是通过现代管理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应用而实现的,效率促进了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而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分拣、RFID(射频识别)、声控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的应用,则为提高仓储效率提供了实现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