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仓储实务:规划、建设与运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2 仓储的发展

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应用,仓储向智慧化方向不断发展,从发展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人工仓储阶段

人工仓储阶段是仓储系统发展的原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仓库物资的运输、存储、管理和控制主要靠人工来实现,效率很低。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人工仓储技术在相应社会生产力下具有投资少、收益快等优点,也促进了物流的发展。

2.机械化阶段

机械化阶段,物资的运输、仓储、管理和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的。物品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起重机、堆垛起重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存储物品,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行。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要求,具有实时性和直观性的优点。

3.自动化阶段

自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出现了自动导引车(AGV)、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20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地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计划人员可以方便地做出供货决策,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货源及需求。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到20世纪7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中物资存储的中心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分散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各种孤立的自动化子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现整体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制造系统

4.智慧化阶段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对自动化仓储提出了更高要求,搬运仓储技术要具有更可靠、更实时的信息,工厂和仓库中的物流必须伴随着并行的信息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自动化仓库技术向更高阶段即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智能自动化物流阶段,生产计划做出后,自动生成物流和人力需求,查看存货单和购货单,规划并完成物流。如果库存物品不够,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那么系统会自动推荐修改计划以便生产出等值产品。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即智慧仓储。

智慧仓储的应用,保证了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射频数据通信、条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仓库堆垛起重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节点上,移动式机器人也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产、仓储和产品发送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系统柔性化,采用灵活的传输节点和物流路线是实现物流和仓储智能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