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从绝对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不是低成本国家
我在硅谷的老上级写过一本书,是关于通过谈判降价、精益生产和价值工程、价值分析来全面控制成本的。有一段时间,他有意把这套方法论介绍到中国,因为他访问过一些中国本土企业后发现,它们在成本控制上有很大潜力可挖。
我告诉他,无论技术还是管理,本土企业都觉得和欧美企业有差距,唯独成本控制,本土企业向来自信满满——如果成本控制做得不好,我们怎么会是低成本国家呢?美国人来教中国企业降本,那还不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不信,看看IBM、埃森哲、科尔尼等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在中国接过几个成本控制的项目?
其实低成本是个误区,也可以说是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在经营中最大的误区之一。
不能把低成本等同于成本控制做得好。从可比性的角度讲,成本取决于消耗多少工时,用掉多少材料,消耗多少能源和设备等。同样的产品,我们能比欧美、日本的企业少用材料、少用人工吗?我们的“低成本”,更多是人工费率低、货币汇率偏低、环境红利的结果,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在向着不利于本土企业的方向发展。不信,问问那些劳动力密集、出口导向的企业就知道了。
人工红利、汇率差价就如供应链里的高库存,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如果认识不到事情的本质,企业也就失去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善系统和流程来改进的机会。比如客服流程复杂、低效,对很多本土企业来说,解决方案无非多雇几个人,一个人每月工资也就几千块钱。但这治标不治本,虽说相对成本较低,绝对成本却更高了。欧美企业负担不起这些员工的成本,那就只好从系统、流程的角度探究问题在哪里,通过自动化或者流程改进来解决问题,倒是真正把成本做下去了。
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飞速发展中问题多多,很多可归因于管理粗放,系统、流程不足,没法有效支持业务的成长。多雇几个人式的解决方案就是打补丁,最后就是公司越来越大,补丁越打越多,组织、流程也就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低效,公司的“自重”也就越来越大,最终没法承受,重则轰然倒地,轻则陷入“增长陷阱”,盈利式微或者亏本,甚至走上不归路。
整体而言,这二三十年来,国内多数企业是高成本下的高增长,相对更容易,因为“一俊遮百丑”,很多问题被高增长的光环掩盖了。高成本下的低增长其实更难做,因为稍不注意,成本就会吃掉仅有的盈利,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对本土企业来说,高速增长的盛宴正在结束,面临的将是高成本下的低增长或者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