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
遗忘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我想很多同学都曾这样幻想过,要是我们的大脑能不遗忘,那该多好啊!其实,曾经我也这样幻想过,但通过一步步地学习之后,我或许觉得遗忘反倒是一件好事。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遗忘。所谓的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内容不能够再认或者回忆,或者是出现再认和错误的回忆。
在多年前,我曾在一本记忆术的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拥有“完美”的记忆,他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事情都记住,多年后也能够很好地回忆出来,故事是这样的:
拥有完美记忆的人
上述案例的主人公S拥有近乎“完美”的记忆,可这样的记忆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好在后来的他通过努力,学会了让自己去忘记东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记忆心理学界的4种遗忘学说。
(1)衰退说
记忆活动会使脑神经细胞和大脑结构发生变化,形成记忆痕迹,记忆痕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就好比在沙滩上写的文字,慢慢地会被浪花抹去痕迹。
这主要体现在:
①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脑内部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遗忘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记忆之后,必须不断进行复习和使用,才能让记忆更深刻。
②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的环境、地位、职业等发生变化之后,就没有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入这个方面,很可能会导致之前记忆的某些信息失去了作用。
(2)干扰说
干扰理论认为,我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可以被过去已经学习过或者未来将要学习的东西干扰,前者是“前摄干扰”,后者是“后摄干扰”。
我拿在学校学习历史课本的案例来讲解。
什么是“前摄干扰”呢?上午8点学习的“商鞅变法”,会对9点学习的“王安石变法”产生记忆干扰。
什么是“后摄干扰”呢?上午11点学习的“戊戌变法”,会对上午10点学习的“辛亥革命”产生记忆干扰。
(3)压抑说
心理上的某些因素,对记忆力的伤害无疑是更大的,如压力、焦躁、悲伤等情绪,都会对记忆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
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有时会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得不是很好,原因基本都是考试紧张,很多东西忘记了。有些人去面试,本来在之前准备得很充分,可是在面试的时候还是语无伦次,原因也是紧张,导致把自己准备的东西全都忘了。
另外,一些重大的创伤,例如,严重的车祸、地震、洪水、海啸等,可能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重大的伤害。当大脑面临这种类型的信息时,就会让人在潜意识里拒绝去记住这些相关内容,或者快速遗忘这些内容。因此,有时候遗忘也是一件好事。
(4)提取失败说
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人们在提取信息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也就是说,在储存信息的时候就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使用记忆方法记忆材料,其实就是增加提取线索。
例如,在记忆“水杯”“鼠标”这两个词时,我们可以创造多种连接渠道进行记忆:水杯砸坏鼠标;水杯把水倒在了鼠标上,炸出很多的爆米花;鼠标一点,水杯就有了水;用鼠标网上购物,买了水杯……
另外,科学研究发现,提取线索的情景也非常重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提取记忆时的场景与我们在记忆时的场景最好一致。
举个例子,快期末考试了,如果你今天在自己的座位上复习明天要考核的内容,而你的考试座位正是你现在的座位,那么你的考试成绩就会比换到其他教室考试的同学好很多,除非你本来在班里面的成绩不是很好。
为了方便理解这4种主流的遗忘学说,我们可以把4种学说做一个比喻: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房间找一件物品。“衰退说”就相当于“鬼屋”,你找不到想要的东西是因为它放在房间太久了,以至于它消失不见了;“干扰说”相当于“杂物间”,你要找的东西,在一个杂乱堆满的房间里;“压抑说”相当于“隔离间”你所要找的东西只能是特殊人群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才能够找到;“提取失败说”相当于“密室”,你要找的物品都被锁住了,你只能找到钥匙才能够打开并取到它们。
其实导致遗忘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头部受伤、营养不良、神经系统问题、滥用药物、吸毒、酗酒、更年期和重大疾病等。当然,这些原因很多时候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避开了这些因素,人们记忆力遗忘的现象,就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有时候导致我们遗忘的还有拒绝进入,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虽然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但是却有相当多的信息根本就没有进入记忆库存,只是形成了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这两种是短时的记忆。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信息不能进入大脑记忆库。
(1)记忆的自动过滤
每时每刻输入人脑的信息是不计其数的,其中有很多信息没有任何用处。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形形色色的店铺、小广告、人群等,这种信息对我们来说就没有用处。
如果让这些信息进入我们的记忆,就很有可能造成大脑记忆库信息负载过重,导致一些重要的信息被排除在记忆库之外。因此,当信息被输入人脑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把信息划分成有用的信息和没用的信息,并把那些没用的信息排除在外。
(2)信息重复次数不够
信息想要进入大脑记忆库,并且真正被记住,需要我们不断地重复,如果不进行重复,这些信息就会衰退。
例如,我们要背一篇很长的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并不是一次就能全部记住的,需要反复地进行记忆,否则我们就会发现根本没有记住。
这是因为很多复杂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之后,只是一个“过客”,没有进入记忆库。只有不断循环,才能敲开记忆的大门。但是很多时候,简单地重复并不会让我们形成长期记忆。
(3)信息缺乏理解
想要把信息记牢,就一定要充分理解信息所包含的意义。有时候因为我们不能对信息的意义有充分的理解,就会导致明明知道是重要的信息,却没有把信息记住,这就造成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丢失。
例如,我们单纯地记住一个数学公式并没有任何帮助,而理解了这个公式是怎么证明来的,它的用途是什么之后,再来记它,就会容易很多。
(4)缺乏联想关系
如果这个信息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内容,那么当信息输入大脑后,可以利用自身的想象力,让新的信息与旧的信息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
同时,如果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拒绝进入是一种好的现象,很多时候它能阻止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进入我们的记忆库,从而保证记忆库的空间,也能够避免在脑袋里储存一些没有用处的信息而头昏脑涨。
“访问”指的就是记忆的重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明明已经记住了信息,但是当我们想再提取和使用的时候,却没有办法正常回忆。记忆并不是磁带,很多时候它并不会像磁带一样想重复就重复,很多原因都会造成记忆没有办法被访问。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1)信息被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一般情况,在首次记忆信息时,加工得越精细就越有助于记忆,越不容易被遗忘。例如,我们记忆一块形状像马的石头,如果只把它当成一块石头来记,以后就很难回想起它,因为在我们的记忆中,可能会有无数块石头。但如果在记忆的时候,对这块石头进行想象加工:这块石头是马老死之后的化石;我一不小心碰上了这块石头,擦破了皮,流了很多的血;黑心老板将这块石头标价5万元卖给我等。这样以后再回忆起这块石头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它在我们的记忆中是独一无二的。
(2)选择的记忆方式不对
信息的记忆,是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的,正如“做一件正确的事,比把一件事做正确更好”,有时候选择正确的方式记忆信息,会比选择其他方式记忆同样的信息记得更持久。
例如,我们记忆一个人,肯定要先记清楚这个人长什么样子,再去记他的名字,这样以后想起这个人,就会想起他的样子,就很难忘记;如果只是记住名字,以后回想起来就可能只想起这个名字,对于这个名字代表的是谁,则完全不清楚,这就没有任何意义。
(3)记忆信息之间相互干扰
记忆信息的时候会受到一些信息的干扰,例如,我们在一天内认识了很多人,知道了他们的长相和名字,但是很可能在第二天的时候,我们会对应不清人的样子和名字。这是因为这些信息输入人脑的时间相近,信息的内容也十分相似,造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4)缺乏足够的联系和暗示
很多时候,失去了某些联系之后,也可能会影响记忆的访问。如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特别喜欢一个明星,因为他扮演的人物实在太好了,所以我们就记住了这个明星和他扮演的这个人物,而当这个明星出现在另一部电影里面,扮演另外一个人物时,我们很可能会感觉这个人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想起这就是扮演那部电影的那个角色。
其实这就是因为两者之间脱离了联系。暗示也是同样的道理,经过别人的提醒,他演过什么电影,在剧中与某某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把你带入一个情景之中,你就能够想起来这个明星到底是谁。
通过上述的内容,各位同学知道了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遗忘。那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在你学习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因为某种原因让你遗忘的?它给你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