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白细胞的检验
1.原理 血液经白细胞稀释液稀释,成熟红细胞全部被溶解,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换算得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2.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
冰乙酸 2mL
蒸馏水 98mL
10g/L亚甲蓝溶液 3滴
混匀过滤后备用。
3.操作
(1)取小试管1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
(2)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20μL,擦去管外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稀释液的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清洗吸管2次,混匀。
(3)待红细胞完全破坏,液体变为棕褐色后,再次混匀后充池,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下沉。
(4)用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对压线细胞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
4.参考区间
成人:男(3.97~9.15)×109/L;
女(3.69~9.16)×109/L;
儿童:(8~10)×109/L;
婴儿:(11~12)×109/L;
新生儿:20×109/L。
5.注意事项
(1)采血时不能挤压过甚,因此针刺深度必须适当。
(2)小试管、计数板均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3)白细胞总数在参考范围内,大方格间的细胞数不得相差8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10%。
(4)白细胞数量过高时,可加大稀释倍数;白细胞数量过低时,可计数8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或加大取血量。
(5)一些贫血患者血液中有核红细胞增多,会当作白细胞计数,应做校正除去。
6.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加:多见于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
(3)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1.原理 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瑞氏或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各类白细胞相对比值(百分数),同时应观察白细胞的形态变化。
2.试剂 见血涂片染色相关内容。
3.操作
(1)见本章第一节血涂片染色,操作步骤(1)~(5)。
(2)先在低倍镜下浏览全片,了解染色好坏和细胞分布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细胞。
(3)选择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百分数和绝对数。
4.参考区间
见表1-1及表1-2。
表1-1 成人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
表1-2 儿童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
5.注意事项
(1)分类时应从血膜体尾交界处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城垛状迂回移动,计数时不能重复和遗漏。
(2)白细胞数明显减少的血片,应检查多张血片。
(3)分类见有核红细胞,不计入100个白细胞内,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多少有核红细胞报告,并注明所属阶段。
(4)除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的数量不超过白细胞总数的2%。若破碎细胞仍能明确鉴别,如破碎的嗜酸性粒细胞,应包括在分类计数中。在结果报告中应对破碎细胞或不能识别细胞进行适当描述。
(5)分类中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染色及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和其他异常所见。
(6)白细胞形态变化较大,遇有疑问应请示上级主管或主任进行核实,以减少错误。
6.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多。
1)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化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某些皮肤病如湿疹,某些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等。
4)淋巴细胞增多: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5)单核细胞增多:多见于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2)病理性减少。
1)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