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诞生到现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在最近的20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领域。随着时间的推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例如,在理论上,由人际功能发展起来了评价理论、由语法隐喻引申出语篇隐喻,等等;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拓展到了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与文体学相联系和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等方面。这一切都是国内外学者们孜孜努力的结果,也使得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应用研究上放射出绚丽的火花。
本书共收录了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论文27篇。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语篇分析、评价理论、翻译理论探讨与实践尝试、句法研究和外语教学等。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立足于三大元语言功能进行语篇分析,部分文章选取了评价理论(人际功能的最新发展)视角,分析语篇中各主体间的立场。
黄国文教授的论文《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全书指引了方向,精辟地阐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观点,明示了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对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进行简要的区分,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几个重要观点进行概述,文章最后得出两个结论,即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普通语言学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解释性理论。
常晨光的论文《评价意义的韵律性特征》结合语篇意义的格律性(Periodicity)实现方式,通过对一篇社论的评价意义分析,探讨了评价意义实现的不同韵律模式之间的互补关系。常晨光指出,评价意义作为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方式同样具有韵律性,因而,对语篇进行评价意义研究时,不应只关注词汇和小句层面,而应结合语篇体裁分析和宏观结构进行研究。
戴凡的论文《格律论和评价系统在语篇中的文体意义》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选取格律论(Periodicity)和评价理论的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探讨了宏观主位、超主位、主位和宏观新信息、超新信息、新信息这种开放性的等级层次对形成语篇信息脉冲的意义。分析表明,语篇的格律、评价性的词汇文体特征充分诠释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思想,语篇的体裁对组织语篇的格律及词汇语法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陈倩的论文《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态度评价视角》从评价系统理论隐含态度的视角出发,阐述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体裁特征,试图找出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整体结构规律;该论文同时分析和论证了如何通过科技论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来正确判断科技论文的整体语篇感情色彩。
孙韵雪的论文以七则相关联的故事型电视公益宣传广告为分析素材,以评价理论为基础,探讨此类语篇如何通过运用介入资源(engagement)和修辞策略来实现语篇的劝说功能和传达其社会目的。分析表明,此类广告特有的语篇特征与修辞策略使得公益广告比其他广告语篇更能有效地实现与受众的有效沟通,从而达到潜移默化、促使受众行为改变的目的。
罗丹青的论文以功能文体学理论为基础,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对伊莉莎白两次求婚的话语作素材,在语气、情态和评价意义层面对话语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了达西的性格变化过程。
张晓的论文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子系统及互文性定位的理论,对一段截选自一档美国脱口秀Larry King Live节目中的对话进行分析,重点放在对言语特色的分析和对谈话技巧的使用上。
赵蕊华的论文《英语新闻中的情态表达》分析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体裁——前瞻科技性新闻、事故灾难性新闻、社论及娱乐体育新闻。通过从情态表达的特点入手,总结了四种新闻体裁的表现规律,以探索作者在情态表达背后隐藏的意图和立场。
列子欢的论文从双重语场的角度分析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寓言故事中的深层隐喻含义。从对故事表层语场和深层语场的分析来窥探隐藏在故事表层语场之下的深层思想内涵。
李国庆的论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和语篇体裁结构为理论,从小说的宏观结构组织层面入手,以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方式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大海波涛般的韵律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挖掘作者就这种选择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表明:形式是用来表达和实现意义内涵的外在符号。不同的形式的选择,包括不同的语篇结构形式的选择,可用来表达和实现不同的意义选择。
本论文集的第二部分收录了九篇有关翻译方面的论文,其中包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对翻译实践的探索。
黄国文教授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探讨了翻译问题,并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六个步骤,通过举例说明了这种功能语言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该论文还指出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可采用不同的途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路向与功能语言学的路向不同,既不能够把它们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用甲的标准(规则)来衡量乙的做法。
朱湘军的论文《从客体到主体——西方翻译研究的哲学之路》从哲学观点出发,阐述了西方翻译研究从客体到主体演变的过程,阐释了许多翻译大家的研究理论及其思想。最后总结出翻译研究在不同哲学思潮的推动下,经历了一次由客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巨大转变。
王心洁与王琼的论文从哲学的观点和视角探讨了译者的“翻译欲”,重点放在了探究译者“翻译欲”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切入点是译者渴望获取“Desiderata”(渴望得到的某个译文)的永恒追求,试图证明译者实际产出的译文很难达到译者的理想,并通过一个数学模型和提出的三种假设,来确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欲”的特殊格局,并试图揭示其哲学内涵。
马仲文的论文《合成空间和线性空间中基于原型范畴的翻译过程》从心理空间和合成空间的角度,把翻译过程看成是一个概念整合过程;从认知模式和原型范畴的角度,把翻译过程看作是一个基于原型范畴的认知模式转移过程。同时,该论文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数学中的线性空间,试图给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李国庆、周佩虹、张晓庭和宋燕青的论文都是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商业广告最佳翻译策略选择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和探讨。
李国庆的论文主要探讨了英语广告押头韵修辞的翻译策略选择,提出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英文广告押头韵修辞语可用汉语的四字词语或对偶等修辞手段进行翻译,以弥补翻译过程中押头韵修辞的美感剥损;并提出广告独特的体裁目的使译文的评价标准应放在更高一层的文化语境层面上,只要能够获得和源广告语篇文化语境层面的对等,就是好译文。因此,广告译文可采用多种翻译策略。
周佩虹和张晓庭的论文都以双关语广告标题为例,分析了双关语广告标题的语境特征并探讨其翻译策略。他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注意使译文尽量能够表现原文的语域特征,恰当地再现原文所依附的情景语境,从而使译本和原文在语境层面上达到对等。
宋燕青的论文从文本功能的角度探讨了商业广告的翻译策略。商业广告是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为最终旨归,作者认为广告翻译策略的研究目的也是要通过一篇好的译品诱导和说服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一定要围绕这个目的进行。
胡群的论文探讨了英文新闻标题中修辞的运用及其翻译策略,修辞包括比喻、双关、押韵、仿拟、对照等。
张建秀的论文从衔接机制出发,探讨了英语中的两大衔接类型,即结构性衔接和非结构性衔接。作者以英汉衔接手段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小说《路》的篇章特点,并就该小说的翻译提出一些建议。
本论文集的第三部分主要涵盖了插图的情态研究、语法研究、教学研究等方面,作者们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不拘泥于单个语篇的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诠释系统功能语言学。
丁建新的论文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结合到童话插图中,丁建新认为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童话插图的情态可以概括为“梦幻主义”,具体表现为娱乐的绘画风格、简化的透视手段、素淡的色彩、浓缩的细节等。童话插图具有很强的现实逃避主义色彩。童话插图可引导儿童回到属于他们自己那个无限的多重内心世界——一个梦幻般的、与现实被动共生的“反世界”中去。
王全智的论文通过对小句复合体与复句的比对分析,提出韩礼德有关小句复合体概念与汉语的复句概念无论是在形式方面还是在逻辑语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该论文拟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揭示小句复合体与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试图对两者相似性的深层次原因作出解释。
于晖的论文《内在连接词与语篇体裁结构成分之界定》目的是讨论连接模式与语篇体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内在连接词与语篇体裁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
周骄俪的论文从语义场理论出发,从概念功能信息传递的角度,探讨了中英文征婚广告语言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的载体作用和表现出的独有特色;该论文还试图发现在不同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的影响下,两者所体现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张若溪的论文以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以Halliday的主位结构理论为基础,对该短篇小说的主位结构及主位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得出基本结论:主位结构研究对于理解语篇和识别语篇的体裁类别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论文集还收录了两篇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论文。曾蕾和曹国玲的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体裁理论和时态理论为指导,以语法词汇层面的时态为切入口,通过探讨英语学术语篇体裁中时态的实现形式及其理据,尝试性地提出学术语篇体裁中的时态功能模式。
杨美平的论文探讨了如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体裁理论运用到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之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作者认为理解语篇体裁的交际目的、确定语篇体裁的结构潜势、归纳各类语篇体裁的体现样式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本论文集的出版得益于每一位论文作者的学术研究及他们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热爱,正是由于他们对学术的不断追求,我们才能汇集到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而汇编成集。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山大学的黄国文教授、常晨光教授、戴凡教授、丁建新副教授、曾蕾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的于晖副教授,暨南大学的王心洁教授、王全智副教授、朱湘军副教授的支持和帮助。令我感到由衷高兴的是,我的导师中山大学的黄国文教授还亲自为本书作序,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在此,对于各位前辈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另外,我在暨南大学所培养的数届研究生,包括已毕业的2005级三位研究生,孙韵雪、陈倩和张晓庭;2006级的四位研究生,周佩虹、罗丹青等;以及在读的2007级四位研究生,周骄俪、列子欢、张若溪和赵蕊华;还有中山大学和广东商学院的几位研究生,杨美平、张晓、宋燕青、胡群和张建秀,他们也为本论文集踊跃投稿,他们对系统功能语法的学习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另外,我要感谢本书的另外两位副主编:陈倩和孙韵雪,她们努力钻研论著、虚心求教,为师弟师妹作出良好的榜样;我要特别感谢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卢植院长和宫齐副院长,他们力推暨南大学外语学科建设的热情令人感怀,本书的出版凝聚了暨南大学外语学科人才的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李国庆
2008年8月28日
于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