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悟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记者天职

在我看来,记者的天职就是在新闻发生时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也应义无反顾。没有神圣的责任感不是合格的记者,没有大无畏的勇气不能成为笔扫千军的记者。

看了我的《记者视觉》和《记者心迹》两本拙作后,一位茂名电白的朋友猛烈“声讨”我,说我写了不少采访的经历,就是没有写他和我们一起报道台风“派比安”的“追风”经历,他认为那应该是一次值得写的经历。

我因此想起那次“追风”采访的事来。

那是2006年8月3日,当天傍晚时分,气象台发出准确消息:第6号强台风“派比安”即将在19点左右在广东省阳西到电白之间沿海登陆。此前,“派比安”还飘忽不定,我和《羊城晚报》的记者正在茂名电白县城等候台风登录时间和地点的准确信息,以便及时赶到准确地点。闻讯,我们决定立刻动身赶往台风即将登陆的电白博贺港。

外面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树枝被折断,街上的广告牌纷纷被吹倒,电白县城水东镇多处被淹,部分地区停电停水。能往10多公里以外的台风登陆点赶吗?记者的职责使我们不敢有半点怠慢,决定冒险出发。

为了防止采访车太轻而被强风掀翻,我们提出要电白的朋友开他的工作车前往,因为他的“皇冠”牌车车身重,可以减少行进途中的风险。凭着“哥们”情谊,朋友没有推却。

车迎着暴风骤雨颠簸前行,风像发疯的猛兽呼啸着,雨打在车窗上噼里啪啦作响,路上不时有树被风连根拔起,危机重重,险象环生。

“我跟着你们冒险,你们壮烈了,还算因公殉职,我算什么?”朋友风趣地说。

“就算跟记者朋友一起为抗击台风捐躯。”我笑着安慰提心吊胆的朋友。

车外飓风暴雨,车内友情涌动,暖融融的。他不是记者,但跟记者打交道多年,他知道记者的责任,为记者在大灾大难关头义无反顾地扑向最前线而感动,毅然心甘情愿地陪着我们踏上可能会搭上自己性命的“追风”征程。我们想的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往目的地,祈求风雨兼程之路不要遭遇险情。

车艰难地行进着。台总部给我打来电话,要求作现场同步直击报道。我一口的“广东普通话”,但因为只有我在第一线,也只能“赶鸭子上架”。朋友特地打开车里的收音机,“监听”播出效果,得到的结论是“很有现场感”,当然,对我的普通话是不敢恭维的。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风雨交加的博贺渔港。台风登陆在即,朋友接受我们的请求,将车开到大浪滔天的海边,让我们在夜幕下隔着车窗观察回港避风的几千艘渔船迎风斗浪的情景。只见岸边空无一人,较大型的船只分开抛锚抵挡台风,小型的渔船则通过缆绳连成一体共同抗击风浪,经受飓风的严峻考验。我们的车随时有被风掀翻的危险,朋友紧紧地把住方向盘,毫不畏惧。

那一晚,我在第一现场见证了强台风“派比安”袭击电白沿海的实况,以最快的速度发回最真实的报道。

强风扫过,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夜特别的漆黑。返回的路上,到处是积水和折断的树枝,有不少车辆熄火浸在水中,动弹不得。我们的车借着微光摸索着缓慢前行,回到电白县城已是深夜。这在朋友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作为记者,我不觉得这次“追风”有多么的壮怀激烈,因为那是记者的天职,义不容辞。

在大灾大难发生的时候,真正的记者从来就是无畏无惧。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的无数记者立刻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记者们在余震不断、交通中断的考验下,穿行在废墟和危机四伏的山路中,忍受着饥饿、疲劳,昼夜连续作战,真实地记录了十万大军舍生忘死抗震救灾的动人情景,点燃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激情。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胜利,新闻记者功不可没。

我再次想起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继续面临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真面目是怎样的?中国将往何处去?……为了解开各种各样的谜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勇敢地踏上战火纷飞的中国,冒着生命危险,排除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阻挠与艰险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历时4个多月。斯诺是当时第一个进入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报道并会见、采访红军领导人的西方记者。斯诺把通过实地采访写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该书中译本在上海出版时,改名为《西行漫记》。

斯诺的《西行漫记》报道了世界瞩目的重大新闻,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对中国红军及其英勇奋战的业绩、对“红色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革命的不少领袖人物及其各自的经历等作了全面的综合报道,第一次向世界客观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人,展示了另一个中国形象,用真实的见闻解开了世界对“红色中国”的“不解之谜”,使世界真实了解了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其战略决策,打破了国民党散布的扭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形象的种种谣言,对当时中国的时局走向作出了有预见性的分析及展望,牵引着世界对中国的视线,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如同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使“红色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的新闻焦点之一。正是斯诺真实报道了“红色中国”,冲破封锁,矫正误传,擦亮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形象”,直接推动了中国人民“四海归心”、同仇敌忾,赢得了世界进步力量的理解和支持,创建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功绩。毛泽东给予斯诺很高的评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像他那样,把我们这里的事公布于世……我们将永远记住,他确实为中国做了许多好事。他是第一个为了建立统一战线而作引线人和铺路人的,我们是不会忘记这一点的。”

从踏进新闻媒体大门的那一天开始,成为埃德加·斯诺那样的记者,就成为我毕生的梦想。我一直在为这个梦想的实现奋斗着。

身为记者,我常常感动于我的同行和前辈们“铁肩担道义”的意志。我欣赏的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说:“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在我看来,记者的天职就是在新闻发生时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也应义无反顾。没有神圣的责任感不是合格的记者,没有大无畏的勇气不能成为笔扫千军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