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无言通禅宗派
无言通禅宗派由中国人无言通创立。无言通师承百丈怀海,百丈怀海师承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师承南岳怀让,怀让师承六祖惠能。因此,无言通禅宗派是中国的南禅宗派,有人认为它应该和希运的临济宗、灵祐的沩仰宗并列,是百丈怀海门下的第三宗。
《禅苑集英·感诚传》通过无言通的话语,明确记载了他们的传承关系,无言通对感诚说:过去,佛祖为了使世人转迷开悟,现身于俗世,经过修行,终于体会到了微妙的心体,获得了清净的法眼,认识到了真实的本体,于是将最高、最上、最深奥微妙的三种法门,亲自传授给弟子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成为禅宗史上的一世祖。随后,世世相传,传到了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不顾艰难险阻,跋山涉水来到中国,传授禅宗,传到五祖弘忍,五祖弘忍又传给曹溪六祖惠能。
达摩刚到中国时,他所传授的禅宗并没有得到人们的信任,于是,他便以衣钵作为法系传承的证据。现在禅宗已经蓬勃发展了,但衣钵却变成了争执的祸根,于是弘忍将衣钵传给惠能时嘱咐他不要再往下传了,以后就是以心传心。首先惠能把心传给了南岳怀让,南岳怀让又把心传给了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又把心传给了百丈怀海,百丈怀海又把心传给了我。由于很多人向往南禅宗,南禅宗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了扩大南禅宗的影响,我来到了你们越南,想找一个有慧根的法师传法,现在遇到了你,是你跟我的缘分,更是你跟禅宗佛法的缘分,请听我的偈语:
诸方浩浩, 妄自宣传, 谓吾始祖, 亲自西来, 传法眼藏, 曰谓之禅, 一花五叶, 种子绵绵, 潜符密语, 千万有缘, 咸谓心宗, 清净本然, 西方此土, 此土西方, 古今日月, 古今山川, 触涂成滞, 佛祖成冤, 差之毫厘, 失之百千, 汝善观察, 莫赚儿孙, 直饶问我, 我本无言。
无言通不仅清楚地交代了他的传承脉络,更交代了他的思想渊源。在建初寺的七年时间里,有人认为 “凡坐面壁,未尝言说”。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应是后来人的臆想,或是沿袭达摩在少林寺面壁的习惯性思维,也说无言通面壁七年,或是突出无言通面壁的修行方式而未能顾及其余,因为一位来自外国的僧人,仅仅面壁又如何能宣传自己的学说? 仅仅靠住持感诚一个人的礼敬与接收,又如何能传播自己的思想? 感诚的礼敬,可以理解为是对无言通的支持,支持他在这里招徒,支持他在这里讲学。只有招徒,只有讲学,才有学说传播的大众基础,才有学说创立与形成的可能。正是感诚的认可与支持,使无言通得以在这里运用中国禅宗的面壁观、现成公案和体验方式,传播“顿悟”学说,弘扬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思想,提倡心性“清净本然”,破除成佛 “心外别求”的执念,从而创立并形成了越南禅宗史上的第二个支派———无言通禅宗派。
无言通禅宗派以 《圆觉经》、 《法华经》和 《雪窦语录》为理论经典,具有如下主张:
1.主张顿悟修行方法
《圆觉经》专讲顿悟方法,无言通禅宗派奉它为修行法本,禅师们个个都学习、参究。据 《禅苑集英》记载,圆照禅师、悟印禅师精通 “圆觉三观法”,信学禅师、净力禅师依 “圆觉三观法”而获感悟。
“即心即佛”,是 “即心是佛”的异词表述,无言通禅宗派把它作为传法的核心词,不论是无言通得法的公案,还是善会得法的公案,都是为了强调这一思想,都是宣传,只要消除了心中的分别、执着念头,认识到 “体无相”的真理,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就可以成佛。
2.主张 “真如心” 认识方式
“真如心”就是无分别、无执着的心。无言通禅宗派认为,若不具有 “真如心”,世界就是 “空”的,不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 ,而且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是虚妄的。因此,必须培养自我的 “真如心”,获得 “物我一如”的真理。
3.主张无概念分别认识载体
无概念分别认识载体,就是不要运用概念、名词等作为认识问题的载体,无言通禅宗派认为,概念、名词和思辨,是分别、执着产生的根源,更是悟道的大障碍,因此,必须抛弃对概念、名词和思辨的认识与执着,才能达到悟道的目的。
无言通禅宗派在越南流传了十五代,历时四百多年,到第十五代应王之后才逐渐衍灭。四百多年来,无言通禅宗派名僧辈出,著名的得法者有 74 人,最有代表的有第一代的感诚,第二代的善会,第三代的云峰,第四代的匡越大师吴真流,第五代的多宝,第六代的禅老与定香,第七代的太宗、圆照、究旨、宝性、心明、广智等,第八代的通辨、满觉、悟印、悟法华,第九代的道惠、辨才、宝鉴、空路、本净,第十代的明智、信学、净空、大舍、净力、智宝、长原、净戒、觉海、愿学,第十一代的广严,第十二代的常照,第十三代的通师、神仪、法界,第十四代的息虑、现光、隐空,第十五代的应王、道圆、一宗等。
无言通(? —826年),俗姓郑,广东广州人,因为性格稳重,寡言少语,却又有见有识,所以当时的人便叫他无言通,《景德传灯录》记载为 “不语通”。先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双林寺出家,后到江西跟随马祖道一学法,马祖道一圆寂后,转而向百丈怀海求学,获得了百丈怀海的禅旨。
有人是这样描述的:
有一天无言通在大殿礼佛,一位禅者问:“座主礼什么?”
他回答说:“礼佛。”
禅者指着佛像问:“这个是什么?”
他无法回答。
那天晚上他来到禅者住处礼拜禅者,问:“向之所问,未审意旨如何?”
禅者却问:“座主出家以来,经逾几夏?”
他回答说:“十夏。”
禅者又问:“这样曾算是出家了吗?”
他却茫然无知。
禅者便说:“这么简单的问题如果都不懂,那就出家到百夏也无益。”
于是,禅者便带他去拜谒马祖道一,来到江西,才知道马祖道一刚刚圆寂,于是便转而拜谒百丈怀海。
恰在这时,有一位禅僧问百丈:“如何是大乘顿悟法门?”
百丈回答说:“心地若空,慧日自照。”
无言通顿时 “于言下有所得”。
“心地若空,慧日自照。”就是说人的心识活动假如能够达到没有执着、没有分别的境界,他就能够顿时消除妄念,获得无分别的智慧。
无言通有所领悟后,便到广州的和安寺任住持,不久又到韶关的南华寺居住,并在南华寺指教仰山学习话头禅。 《宋高僧传》中的《仰山慧寂传》有这样的记载:“仰山依南华寺通禅师下削染……”
820年9月,无言通云游到越南的交趾,驻锡在仙游山扶董乡建初寺。在这里,他以禅悦为乐,受到了当时的住持感诚的特别礼敬,感诚 “奉侍左右,尽得其要”。826年,在他将禅法传给弟子感诚后,便圆寂了。于是,感诚成了他的得法弟子。
圆寂那天,无言通把感诚叫来,对感诚说:
以前,我的祖师南岳怀让禅师圆寂时说了这样一首偈语:
一切诸法, 皆从心生; 心无所生, 法无所住; 若达心地, 所作无碍; 非遇上根, 慎勿轻许。
偈语刚一说完,他便 “合掌而逝”。
这里,无言通借用怀让的偈语来阐释他的认识, “法”指现象事物,“心”指心识活动。即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与事物,都是人们心理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没有人的心识活动的不同认识,就没有事物与现象分别的根据; 如果人的心识活动不执着、无分别,人的认识就充满了智慧。但同时也要明白,人人虽都能成佛,但不一定人人都能够顿时觉悟,能够顿时觉悟的人是根基好的人,根基中下等的人,你若强行要求他顿时觉悟,不仅不能使他成佛,反而会使他生出对佛的怨愤之心。
无言通圆寂后,感诚按照佛教的仪式,焚烧了无言通的遗体,收取无言通的舍利,在仙游山建塔供奉。
感诚(? —860年),原称立德大师,是建初寺的第一住持,接受无言通的禅学理论后,改称为感诚禅师。由于他的大力支持,建初寺成为无言通禅宗派的重要基地。
感诚认为,执着、分别是顿悟的障碍,只有消除一切执着、分别的念头,才能达到顿悟的境界。
感诚对弟子善会说:“离心求佛者为道,执心求佛者为魔。”这是提醒善会要注意对 “即心是佛”产生执着、分别的念头。
据记载:一次,善会问感诚:“丛林中说,过去释迦牟尼,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得以成佛。您现在经常说, ‘即心即佛’,我不明白,希望能得到您的开示。”
感诚于是问善会:“释迦牟尼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才成佛,是什么人说的?”
善会回答说:“那还不是佛说的吗?”
感诚说:“如果是佛说的,那为什么 《文殊经》又有 ‘我传法四十九年,却没有向他人说过一词一字’这样的话。而且过去的大德们还说若想依照文字而获取证据就会更加停滞,若想依靠苦行的方式而成为佛就会更加迷茫,脱离 ‘心’而寻求成佛是错误的做法,执着于‘心’而求成佛则是走火入魔。”
善会问:“像您这样说,那么这个 ‘心’,什么时候是成佛的‘心’? 什么时候又是成魔的 ‘心’?”
感诚见善会对 “心”的认识还存在着佛、魔的分别与执着,于是便引用马祖道一的话说:“过去有人问马祖道一:如果 ‘即心是佛’的话,哪个 ‘心’是佛呢? 马祖道一反问他:‘你说哪个 ‘心’不是佛,指出来给我看看。’那个人无法回答。这时马祖道一又说:‘觉悟了就到处都是,没有觉悟就哪里也不是。就依这个话头,你能明白吗?’”
善会终于顿悟。
善会禅师(? —901年),号祖风,典冷人。
云峰禅师(? —957年),开国寺住持,他把开国寺扩大成为当时有名的佛学院。很多僧人来此寺学佛,其中有多宝禅师。
匡越大师(930—1011年),俗姓吴,名真流,爱州常乐县(今清化省安顺县)人,青少年时学习中国儒学,后来思想发生变化,弃儒崇佛,出家为僧。曾任大罗城省(今河内)开国寺的住持,以精通禅学而闻名。历仕丁、黎、李三朝,丁先皇在 970年封他为僧统,负责管理国家的僧侣事务,他是越南佛教史上第一位僧统。971年,丁朝皇帝赐封他为太师和匡越大师。黎大行对他则更为重视,邀请他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记载说:“凡朝廷军国之事,师皆与焉。”曾受黎大行之命接待宋朝使者李觉,并为李觉制曲饯行,即席作有一首 《饯别曲送宋使李觉》,又叫 《王郎归》。
词云:
祥光风好锦帆张, 遥望神仙复帝乡。 万重山水涉沧浪, 九天归路长。 情惨切, 对离觞, 攀恋使星郎。 愿将深意为边疆, 分明奏我皇。
据说这是越南文学史上最早的成文文学作品之一。
匡越年老后,他回乡创建佛陀寺,并任住持,门徒众多。
匡越认为,法身即是心的本体,虽然不可以言说,但可以感觉。就像燃烧的柴火,敲响的钟声,尽管远离人们,人们感觉不到,但不能说它不存在。因此,他反对习禅拘泥于任何执着、分别等的思维方式。他与弟子的答问及示偈,清楚地表达了他的这一思想。
据记载:
有一天,他的弟子多宝问他:“如何是学道始终?”
匡越答:“始终无物妙虚空,会得真如体自同。”
多宝又问:“如何保任?”
匡越答:“无汝下手处。”
多宝又说:“和尚道了也。”
匡越问:“汝作么生会?”
多宝便喝。
他的示寂偈,同样表述了这种思想,圆寂前,他曾召集众弟子说偈曰:
木中元有火, 有火复还生; 若谓木无火, 钻隧何由萌。
多宝禅师,生卒年不详,曾与匡越、万行一起拥戴李公蕴登上皇位,《禅苑集英·多宝传》记载:李公蕴多次请他到皇宫中讲解禅旨。有时,他们还研究朝廷的军政大事,很多大事往往是在讲禅期间决定的。
定香禅师(? —1051年),无言通禅宗派第六代,他对 “空”的认识,体现在他的示寂偈中:
本来无处所,处所是真宗, 真宗如是幻,幻有即空空。
这里的 “空空”,就是 “法空”,也就是说,为因缘所生的世俗法,是无实体的,是空的。
圆照禅师,生卒年不详,俗姓梅,讳直,福堂龙潭(今河内清池县)人,李朝灵感太后的侄子。少年时聪明好学,深得人们的喜爱。关于他出家为僧,有一则故事是这样传说的:他听说当地的密严寺有位和尚会看相,于是便到寺里请那位和尚帮他看相,和尚看了看,便对他说:“你跟佛法有缘,如果出家,一定是善菩萨; 如果不出家,你的生命可能就难保了。”圆照听从了和尚的建议,于是便辞别亲人,在定香禅师的门下出了家。这样,他跟定香禅师学习禅学,常常手捧《圆觉经》,研究思考经中的三观法,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已参透了经中的意蕴。
圆照禅师著有 《药师十二愿文》、《赞圆觉经》、《十二菩萨修行证道场》和 《参图显诀》,可惜这些作品除 《参图显诀》还现存外,其余的都已散佚。关于他的 《药师十二愿文》,有个传说充分显现了它的价值:李仁宗见到 《药师十二愿文》后,欣喜不已,于是便派使者将 《药师十二愿文》作为礼物送给中国宋朝的宋哲宗,宋哲宗接受《药师十二愿文》后,便召请中国德高望重的法师们到相国寺来拜读此书,法师们看过 《药师十二愿文》,个个惊叹不已,一齐合掌礼拜道:“南方诞生了一位肉身菩萨,讲经说法如此精辟透彻,我们岂敢妄自评说,飞短流长。”
他的 《参图显诀》,采用话头禅的形式,记载他和弟子及禅客有关禅学的问答,如:
一日,堂前坐次。忽有僧问,佛之与圣,其义如何?
师云:“篱下重阳菊,枝头淑气莺。”
进云:“谢! 学人不会。请再指示。”
师云:“昼则金乌照,夜来玉兔明。”
僧又问:“已获师真指,玄机是如何。”
师云:“不慎水盘擎满去,一遭蹉跌悔何之。”
进云:“谢。”
师指云:“莫濯江波溺,亲来却自沉。”
李太宗(1000—1054年),又名李佛玛,讳德政。李太祖的大儿子,跟禅老禅师学禅得悟。
通辨禅师(? —1134年),无言通禅宗派第八代传人,有偈云:
色是空空即色, 空是色色即空; 色空俱不管, 方得契真宗。
辨才禅师,生卒年不详,中国广州人,无言通禅宗派第九代传人,李圣宗时到越南跟通辨禅师习禅,得到了通辨禅师的禅旨。曾奉皇帝的命令,编修 《对照录》。
净空禅师(1091—1170年),中国福州人,无言通禅宗派第十代传人,30 岁云游到越南,得到李朝皇帝的敬重,随道惠禅师习禅得法。
广严禅师(1120—1190年),俗姓阮,丹凤(今河西丹凤县)人,无言通禅宗派第十一代传人,先随宝岳禅师出家,后跟禅智禅师习禅得旨。
常照禅师(? —1203年),俗姓范,扶宁(今河内市嘉林县)人,无言通禅宗派第十二代传人。李高宗时,曾任广慈宫令都曹。后辞去官职,跟随广严禅师出家,并得到了广严禅师的宗旨。得法后,出任绎榜乡六祖寺住持。曾培养了三位著名弟子:现光、神仪和通师。
常照著有 《南宗嗣法图》一卷。黎贵惇的 《大越通史》载,他还著有 《释道科教》一卷。可惜,这些作品现在都已失传。
他提出了越南 “帝王禅”的基本理论。他认为,现象有生有灭,但 “心真如”性则是永恒不变的。他的偈语表明了他的这种认识。
物我两忘, 心性无常; 易生易灭, 刹那不停; 谁是攀援, 生为物生; 灭为物灭, 彼法所得; 常无生灭。
应王居士(? —1231年),俗姓杜,讳文,升龙都画市坊(今河内市)人,无言通禅宗派第十五代传人。性格豪放,与世无争,在陈太宗朝虽任中品奉御,但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学禅上,有记载说他 “笃志禅学,手不释卷,搜穷祖意,了达心宗”。
后来,他干脆跟随息虑禅师习禅,从而得到了息虑禅师的禅旨,从此他的禅学大为长进。得法弟子有逍遥禅师、一宗国师、戒明禅师、戒圆禅师等。其中逍遥禅师是陈朝慧忠的师父,因此,对竹林禅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