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这本付梓出版的学术专著《汉语修辞转化论》的作者是广东肇庆学院的孟建安教授。最初构思的时候,孟建安教授就跟我商量过。以后每次交换意见,我都大力支持。该书大纲我是早就看到了的,前几个月,孟建安教授陆续传来目录与部分书稿,请我写序。
我无可推卸地必须为这本著作写序言。因为,修辞学就是转换之学,这是我的主张。尤其是在《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等论著中,我更加鲜明地提出了这一主张。在我看来,修辞学研究的是从语言到言语的投射过程,即一般的抽象的共同的语言是怎样转化而为具体个别的千差万别的言语的,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制约着这一投射转化过程的。我在《修辞学通论》中认为:“如果把规范的形式称之为‘零度形式’(0),那么对零度的超越、突破、违背或反动的结果,便是‘偏离形式’(p)。零度和偏离存在于语言的四个世界之中,也存在于交际活动的一切因素和变量之中。偏离又可区分为‘正偏离’(p+)和‘负偏离’(p-)。不但在零度和偏离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且在正偏离和负偏离之间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转化的关键就在于一定的条件。修辞学就是研究这种转化的,也可以说,修辞学就是一门转化之学。”而且,我认为从显性与潜性来看,语言世界内部的潜、显语言现象并非固定不变、永远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潜语言不向显语言转化,语言便不能健康地发展;而显语言如果不向潜语言转化,也有违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从本质上说,修辞学就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四个世界中的零度和正偏离及负偏离之间的转化关系模式。修辞学归根到底是一门转化之学。”但是,我只是鼓吹而已,孟建安教授把我的这一主张作了较为系统性的论述与阐释,使之变成了一本专著、一门学问。
孟建安教授根据自己对“修辞转化”的理解,在本专著中对“修辞转化”作了初步界定。他认为,修辞转化是修辞主体在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充分综合认知的基础上,受到某种修辞目的的驱动,以语用条件为重要的必有的前提,以得体性为根本原则,采用适宜可控的策略、手段与方法,利用显性和潜性、零度和偏离的修辞要素,而在修辞表达和修辞理解的过程中建构或解构修辞话语,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修辞预期而实施的修辞行为。孟建安教授秉持了我的修辞学实际上就是修辞转化学的修辞主张,以此通观修辞转化现象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修辞转化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整合,把广义修辞同义手段作为修辞转化研究的主要修辞实体,并更多地围绕着广义修辞同义手段的建构对之作较为系统而又全面的梳理和论证,从而初步形成了修辞转化的基本运行原理。该专著内容丰富,并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从全书看,研究者渗透了修辞表达的层次观,提出并阐释了“语境策略”主张,发掘了修辞转化的哲学基础并归纳了修辞转化的三大规律,阐释了修辞转化的语言、心理、文化根据,演绎了时间、形式、意义、向度、方式等范畴的转化关系模式及其下位类型,描写了修辞转化现象的类型化特征,初步建构了修辞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微观修辞转化现象入手进行了综合性实证性分析,等等。在研究方法上,孟建安教授依据宏观、中观、微观次序分层论述了哲学范畴的根本原则、一般学科范畴的重要原则和专业学科范畴的基本原则。他主张,在哲学范畴,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的根本原则;在一般学科范畴,坚持对用以指导一般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原则的综合调控,把系统性原则、描写与阐释相结合原则、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原则、微观与宏观相关联原则等作为重要原则;在专业学科范畴,坚持对用以指导语言学、修辞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的综合调控,秉持语境参照原则、零度与偏离原则、潜性与显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中,孟建安教授始终坚持系统性原则,不仅把修辞转化原理看作是一个系统,而且也把其构成的各个侧面作为不同的子系统来看待。这套原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修辞转化运行机制,包括转化基础系统、转化规律系统、转化类型系统、转化模式系统、转化谋略系统、转化原则系统、转化条件系统、效果评价系统等。各个系统中所提出的理论和主张、所提供的方法和技巧等,互为观照,为建构修辞转化学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孟建安教授构建这个学术体系的时候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是我的“三一”修辞学理论,他的这部著作可以看作是“三一”修辞学的新收获。这一著作的出版,说明“三一”修辞学是具有生命力的,是有学术前途的。因此,我当然就很高兴地向读者推荐。
我向学术界推荐孟建安教授的这部专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语言学界有些人全盘否定中国修辞学,嘲笑、挖苦中国的修辞学家,这很不公正。事实是,中国修辞学家还是努力的。在学术浮躁成为一个问题的今天,有些修辞学家是在埋头苦干的,本专著的作者孟建安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孟建安教授原先任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后来去广东,没有硕士和博士学位,身处高校教学第一线,但持之以恒,在学问上精益求精,力求更上一层楼,终于拿出了这样的学术专著,这是值得赞扬的。中国修辞学的繁荣,不靠空喊口号,需要的就是这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其实,早在我发表《病句生成学》、《病句转换学》之后,孟建安教授就开始了修辞学转换的研究。他的第一本著作《汉语病句修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研究的就是修辞转换问题,这本著作还获得了1998—200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得到了学界与社会的充分认可。2008年,孟建安教授还以“汉语修辞转化机制研究”为题获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现在的这部《汉语修辞转化论》其实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所以应当说,孟建安教授是甘坐冷板凳、潜心研究学问的人。
孟建安教授成功的经验还在于他的学风,认真向前人学习,虚心接受古今中外的学术成果,而且善于融化,最终自成一体。他的著作告诉我们,没继承,就很难,甚至没有创新。所以,对学术遗产的全盘否定是不利于学术的发展与繁荣的。历史是不能够隔断的,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够创新。孟建安教授在这本著作中说:
王希杰在《比喻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1987)、《修辞学新论》(1993)、《修辞学通论》(1996)、《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理据性》(2002)、《语言和文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形式》(2005)等论著中都广泛而深入地运用了乔氏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来阐释相关修辞现象,并由此进一步提升了修辞转化研究的学术含量。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对立实质上就是潜性与显性的对立,语法的深层结构就是“潜”,表层结构就是“显”,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实际上就是由潜性到显性的转化。转换生成语法学强调解释力,主要就是对潜与显的解释。比如,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在揭示句子的同义手段和辞格的同义手段等的生成机制时都用了转换生成语法的原理。王希杰认为:“转换也应当是现代修辞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运用到修辞学中来,我们就说,从同一个深层结构投射、衍生、变化而来的表层的句子都是同义手段,在表层具有平行的、并列的、对应的、有条件地相互代替的句子,就是同义手段。推而广之,在修辞学里,凡是从同一个深层结构衍生、投射、变化而来的修辞方式,也就是同义手段,凡是在表层结构里具有平行的、并列的、对应的关系、可以有条件地代替的修辞手法,也都是同义手段。”这都说明,显潜转化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影响。
作者把东西方学术联系起来考察,进行双向比较,这是很有启发性的。学术的相互影响是学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我应当向年轻学者学习。我只是说,修辞学是转换之学。年轻学者孟建安教授却构拟出了如下修辞转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修辞转化概说
第一节 “修辞转化”要义
第二节 修辞转化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 修辞转化运作机制
第二章 修辞转化的基础与根据
第一节 修辞转化的语言基础
第二节 修辞转化的心理驱动
第三节 修辞转化的文化理据
第三章 修辞转化的三大规律——修辞转化的哲学思辨
第一节 统一律
第二节 选择律
第三节 变化律
第四章 修辞转化现象的类型化描写
第一节 宏观层面的修辞转化现象
第二节 中观层面的修辞转化现象
第三节 微观层面的修辞转化现象
第五章 修辞转化的关系模式
第一节 时间范畴的转化关系模式
第二节 形式范畴的转化关系模式
第三节 意义范畴的转化关系模式
第四节 向度范畴的转化关系模式
第五节 方式范畴的转化关系模式
第六章 修辞转化的谋略策划——策略、手段和方法
第一节 修辞转化谋略策划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修辞转化策略——宏观谋略策划
第三节 修辞转化手段——中观谋略策划
第四节 修辞转化方法——微观谋略策划
第七章 修辞转化的语用条件
第一节 语用条件概说
第二节 语用环境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 语用环境的支持和利用
第八章 修辞转化的原则
第一节 修辞转化原则概说
第二节 修辞转化原则系统描述
第三节 修辞转化总原则——得体性原则
第四节 修辞转化分原则(一)——规范性原则
第五节 修辞转化分原则(二)——顺应性原则
第九章 修辞转化的效果评价
第一节 评价原则
第二节 评价标准
第十章 修辞转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在NV”式“在N”的后移转换
第二节 “觉得”句的转换描述及其语义分析
第三节 病句的显与潜及其相互转化
第四节 病句、常规句和佳句及其相互转化
第五节 不规范的话语与可接受的话语及其相互转化
第六节 失败的修辞与成功的修辞及其相互转化
第七节 手机短信话语文本的语体转化
第八节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第十一章 修辞转化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国外语言学理论背景
第二节 国内语言学理论背景
第十二章 修辞转化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节 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节 一般学科范畴的方法论原则
第三节 专业学科范畴的方法论原则
这可是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一座转换之学的大厦!
阅读孟建安教授的这部书稿,我的最大感触是:“后生可畏!”
6月,郭龙生博士在北京对我说了一句玩笑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推到沙滩上!”
我如今是坐在沙滩上的人,但是,在沙滩上观赏海上风光,也是人生之一乐也。
至于对本专著中的观点与体系的全面评论,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还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其中的某些说法与例子,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术本不需要绝对的统一,理应多元化、多样化。
王希杰
2010年夏写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