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书法与心身健康
1.书法的延年益寿功能
中国书法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艺术活动,由于书法在进行中的特殊的动作过程,长期的书法活动对人的生理、心理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蔡明富对唐宋元明清五代共132位书法家的寿命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总平均寿命达69.4岁。此外,有关学者用现代医学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对历史上140名书法家和文学家,特别是诗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书法家平均寿命高出了11.9岁。也有人将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同著名高僧共28人作比较,结果显示:书画家平均年龄79.7岁,高僧平均年龄66岁。由此可见,书画活动比高僧参禅修行更有利于健康。[8]
现当代书法家中高寿者更是不胜枚举,沙孟海、赵朴初、董寿平、萧娴、于安澜等享年都在90岁以上。以上所举并非都是巧合,他们之所以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仅仅归功于书法。然而不容否认,练习书法,怡心养性,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确大有裨益。[9]
书法养生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形为神之宅”,形体的养护在于动,动以养形。执笔时,指实、掌虚、腕平的姿势;书写中,悬腕、悬肘,不断前落后顾、左撇右捺、上折下弯的运动,使得指、臂、肩、背、腰、腿部的肌肉均得到了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是舒缓的、非剧烈的,是适度的、非超常的。书法体现的这种适度运动,贯穿了中医“摇筋骨、动肢节”的导引内涵。通过这样的书写过程,书写者全身血脉畅通,心气平和,五脏协调。“神为形之主”,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主张“养静为摄生首务”。静以养神,养神则保形。《黄帝内经》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者静也,淡者安也,这里就要求人心里安静,“无思想之患”。精神守于内,则疾病难以入侵。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所表述的也是相同的意思。练习书法正可以使人处于这种“虚静”状态之中。
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世的思想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即“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志精神”[10]。
2.书法的心理调节功能
古人的书法理论中多处提到书法与心身健康的关系。
蔡邕《笔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意恣情,然后书之。”
穆项:“书之为言,散也,舒也,如也,欲书必舒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思可称神,书不变化,匪足语神也。”
虞世南《笔髓论》:“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潘之淙《书法离钩》:“书者,心画也,必先乎心,而后乎手,内而理乎己之心,外而尽乎古之法,心而致乎手之正,法而致乎笔之妙。”
一般认为,书法运作的情境及过程能使书写者产生愉快、轻松、清虑、专心和舒散等心理反应和状态。这也就是一般人认为书法可以令人达到修“身”、养“性”的心理和生理效果的原因。事实上,在书法书写时,书写者的心理准备、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以及手指灵敏都是写好字的重要条件。同时,书写的整体活动对书写者身心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书写活动过程中,则强调精神专一、松静自然。这与儒、道、佛三家修身养性的要求有相似之处。儒、道、佛是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放松身体归纳精神,使身心进入静的状态。书法则是在一套规范的动作要求下进行毛笔书写,使身心进入静的状态,从而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它们的共同点是强调人的松静自然和精神专注的状态。
3.书法的健身功能
从生理方面来看,写字要求正确的姿势,如身体姿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书写时执笔要求指实、掌虚、背竖、腕平、肘起。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对书法有所体悟。从心理方面看,历代书法家都强调书写前的心理准备。书写之前,不要紧张,要轻松、安详、自然,通过全身的调和,顺乎人的本性,澄心定志,调和情绪,以便达到最佳的心境,这样才能把字写好。如果心情紧张或受到外界事物干扰,即使有最好的书写工具也是写不好字的。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就有“五乖五合”之说:
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遗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意思是:精神怡悦自在悠闲,是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是二合;时令温和气候湿润,是三合;纸佳墨优利于发挥,是四合;突发灵感欲尽其兴,是五合。心神不安事务缠身,是一不合;违背心意委屈情势,是二不合;风干气燥烈日炎炎,是三不合;纸次墨劣两不称手,是四不合;情呆志怠身疲手懒,是五不合。
在中医心理治疗方法中,有所谓澄心静默疗法,即通过静坐或静卧,以内忘思虑,外息境缘,精神清静宁谧,使人病气衰去的方法,适用于治疗思虑劳心过度所致病变,以及某些慢性疾病。诚如《友渔斋医话》中所记载的:“蒋先生患病,积血岁不起,先生乃弃医药,借寓道林一室,只以一方自随。闭目叠足,默生澄心,常达昼夜,不就席。一日忽香津满颊,一片虚白,炯炯见前,猛然有省之间,而沈病已霍然去体。”书法正属于澄心静默一法[11]。从这一角度来看,书法与“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宗门武库》)的佛家禅定功夫并无二致,又与讲究调息、凝神入静、以意导气,通过养气来调动人体内的本能力量的气功如出一辙。
书写者在这种动静结合、脑体结合的运动中,达到了五脏协调、心身统一的境界,因而对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宋代欧阳修在其《试笔》中曾经说道:“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然则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书法是一门“乐其心”的艺术,这一认识是符合书法艺术活动的心理规律的。正如有人把书法的养生作用总结成四句话:“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因此,学习书法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深厚的意义。
4.书法的陶冶情操功能
中国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双重创作,强调内涵而不是看重外在形式。创作是以立意、传神、韵味、吸引、生动作为最高标准的,而欣赏要得意、会心、体悟、回味无穷。[12]在书法活动过程中,书写者既是书法作品的创造者也是第一个欣赏者。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书写者可以进入专一、忘我的境界,同时也远离、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郁闷,整个心灵沉浸在笔墨之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级美感经验的享受。这种美感经验的享受,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滋润、充养,从而萌发对于生命的喜悦。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无论是欣赏自己的作品还是欣赏他人的作品,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体验会再一次在人们的心里回味,影响人们的感受。在书法欣赏的过程中,书法作品的艺术性或者文字会对欣赏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书写者更愉快地投身到书法创作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现代心理学也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书法对心身的健康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练习书法的过程能够发挥调节神经与兴奋程度的作用。因为书法练习要求书写者达到“收视反听,绝虑凝神”的高度注意、心神松弛的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有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心理压力、降低肾上腺分泌的作用。因此,练习书法者的主观不适感,要比未练习书法者轻。第二,在练习书法过程中,书写者通过调神调息等一系列颇似“气功”的调养,对心理和生理活动产生有益的调整作用。第三,练习书法能提高书写者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练习书法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爱好是坚持练习的动力。因此,通过练习书法,不仅能提高个体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自信心。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是书法能力较强者,可以通过书法练习获得一技之长,在社会交往中会有更强的自信心,这又反过来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使之能够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13]
从社会文化角度和现代科学角度均可充分说明,书法作为心理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说,书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独特的作用,书法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使其具有宣泄抒情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治疗的方法本土化可以更为当地人所接受,以西方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为框架,以中国传统文化方式为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或许会为心理治疗本土化开创出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