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历史到传奇:两宋民族战争本事小说戏曲故事演变的基本面貌
自唐代传奇兴起之后,小说以话本的传播形式在宋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宋代市民文化高涨,说话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话本,即说话的底本。吴自牧《梦粱录》、罗烨《醉翁谈录》、耐得翁《都城纪胜》都对此进行了记录。虽有不同的区分,但大致可分为小说、讲史、说经、合生与商谜四种。“小说”和“讲史”更接近成熟意义上的小说。“讲史,亦称平话,篇幅较长,专讲历代兴亡的历史故事。”[1]《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说:
也说《黄巢拨乱天下》,也说《赵正激恼京师》。说征战有《刘项争雄》,论机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史书讲晋、宋、齐、梁。《三国志》诸葛亮雄材;收西夏说狄青大略。[2]
从中可以看到宋代讲史话本的内容一方面取自各朝代的兴亡,一方面取自宋代的新出题材,如张浚、韩世忠、岳飞、狄青,这些都是源于民族战争的历史人物,足证民族关系在当时社会意识中的深刻烙印。
宋代是一个既安逸又动荡的时代,汉民族与非汉民族的政权之争,其弱势的武力和被取代的结局刺痛了人们自古以来未曾触及的民族灭亡之痛。秦汉以来历代均有边衅问题,但鲜少更替汉族中央政权。北宋之易于金,南宋之易于元,两宋均亡于少数民族政权。中原易主非汉政权,此前未尝有之。这对于一向以大汉民族自居、自尊的汉族人民来说无疑是重大的精神打击。其中的不甘遂通过撷取两宋抗击异族侵略的民族英雄事迹,进而根据民间意愿对岳飞故事、杨家将故事等进行大胆的改造,从而实现情绪的宣泄。大量的戏曲小说取自两宋历史中的民族之争,在小说、戏曲繁荣的元、明、清三朝或总结教训,或褒贬人物,或以古喻今。值得注意的是,元和清两朝都是非汉政权,两宋民族战争本事中的事件和人物在统治阶级意志与民间意志的博弈间不断地被改写,这部分题材的故事演变在明清及至近现代的小说戏曲中呈现出从历史到传奇的基本演变面貌。杨家将故事、狄青故事、岳飞故事等以宋代民族之争为本事的演义小说,随着时代的远去和更多政治策略、民族情感、时事地域等因素的涉入,历史本事沦为故事背景,而其中的人和事渐渐为时代精神和创作意志所改写,曲折的故事、不经的情节、杂糅的神怪因素等,都将历史故事日益敷衍成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