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拓与进取(1980—1995年)
1978年12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潮中,广州外国语学院重新焕发生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被确定为全国五个外语类重点学科之一;在全国率先采用交际教学法;桂诗春、李筱菊两位教授参与主持的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在广东试行两年后推广至全国。顺应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于1980年12月创建。
一、广州外国语学院
1.历史沿革
表1-2 广州外国语学院年表(1980—1995年)
(续上表)
2.1980—199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校领导
何 军 广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1981年7月—1984年3月)
庄明英 广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1984年3月—1995年5月)
桂诗春 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1984年4月—1989年1月)
黄建华 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1989年1月—1995年5月)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办学规模
(1)广州外国语学院1980—1995年院系设置。
图1-2 广州外国语学院1980—1995年院系设置
(2)教学与科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外国语学院承担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16项,省级重点研究课题近30项,出版专著60多部,译著140多部,辞书近4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900篇,其中20多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985年,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讨论会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召开,这是中国首次召开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国际会议。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权威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基地之一,是该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诗春教授等创建了首个“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
1984年3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8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成为中国该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1999年12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成立。
2000年,中心被教育部评审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0年9月,中心受学校委托,承办学术刊物《现代外语》。
《现代外语》创刊于1978年,创始人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宗炎教授和桂诗春教授。自2000年始,《现代外语》由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全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语言学类的22种来源期刊中名列第二(2007年),是目前美国语言学会认定的中国唯一可进入美国语言学提要索引库的学术期刊。
(3)国际交流与合作。
1980年以来,学院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40余所大学、教育文化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先后邀请100多位外国和港澳地区的知名学者、专家前来讲学。
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1.历史沿革
表1-3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年表(1980—1995年)
(续上表)
2.1980—1995年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校领导
冯学彦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80年12月—1983年12月)
钱益明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院长(1984年1月—1990年2月)
梁世彬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党委书记(1987年2月—1990年2月)
石畏三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90年2月—1993年11月)
韩金波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93年11月—1995年9月)
3.如松茂矣,如竹苞矣——办学规模
(1)广州对外贸易学院1980—1995年院系设置。
图1-3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1980—1995年院系设置
(2)教学与科研。
截至1995年,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出版专著、教材共130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40多篇,其中有9项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
《国际经贸探索》创刊于1985年1月,原名“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学报”,1991年起更名为“国际经贸探索”。现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6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9—2010年)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概览》(2008年版)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核心期刊。
(3)国际交流与合作。
1984年起,学院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或教育文化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先后3次在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召开交流会议。1985年至1995年学院共聘请外籍教师96名。
(4)院长负责制。
1985年至1990年,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作为试点单位,实行院长负责制。1985年推行岗位责任制,1986年试行一学年三学期制,1987年推行行政管理干部聘任制等。
三、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名师列传
(1)桂诗春(1930—),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创始人之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黄建华(1936—),广东南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亚洲辞书学会(Asialex)首届会长,全国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法国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
(3)李筱菊(1929—),广西苍梧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最早研究并引进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体系(简称CLT)的学者,中国外语测试理论研究的最早研究者之一。
(4)何自然(1937—),广东中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长。
(5)方振富(1932—),河北张家口人,教授。年曾兼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6)伍谦光(1931—),广东台山人,教授。1998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优秀奖获得者,“孺子牛金球奖”获得者。
(7)刘诒廷(1941—),广东五华人,教授。曾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
(8)刘端郎(1925—),贵州遵义人,教授。全国优秀教师。
(9)孙德权(1926—2009),江苏吴江人,教授。
(10)安子介(1912—2000),浙江定海人,香港知名实业家、语言文字学家。历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名誉教授。1991年出资设立“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基金。
(11)许友年(1922—),福建福清人,教授。印尼语专家。
(12)张佳珏(1928—),湖北仙桃人,教授。第一届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13)张梅丽(1928—),辽宁人,教授。俄语专家。
(14)李贻定(1928—),湖南湘乡人,教授。曾任科罗拉多及贝佩丝学院客座教授。
(15)陈国坚(1938—),广东新会人,教授。西班牙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
(16)陈楚祥(1927—),江苏潥水人,教授。中国俄语界、词典学界知名学者。
(17)罗可群(1941—),广东兴宁人,教授。客家文化研究专家。
(18)姚念庆(1917—1988),湖北罗田人,教授。经济学家、英语语言学家,被誉为中国经贸院校“最好的大使”。
(19)郭存智(1923—1998),北京人,教授。2008年日本政府授予其“旭日勋章”。
(20)钱冠连(1939—),湖北仙桃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
(21)钱益明(1928—2012),安徽安庆人,教授。
(22)梁世彬(1926—),广东高要人,教授。
(23)黄国宪(1929—),广东佛山人,教授。全国优秀教师。
(24)龚华基(1938—),广东新会人,教授。曾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5)谢栋元(1939—2012),广东梅县人,教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
(26)谢联发(1936—),广东潮州人,教授。曾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27)黎导(1935—),广东兴宁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