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办学溯源与初期发展(1965—1980年)
1964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广州创办一所高等外语院校,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同年7月,广州外国语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1965年7月25日,广州外国语学院在南中国落地生根。
其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崭新的广州外国语学院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陷入十年动乱,广州外国语学院也在挫折中徘徊。
1.历史沿革
表1-1 广外年表(1965—1980年)
2.1965—1980年校领导
饶彰风 广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65年8月—1970年9月)
柴象丰 广州外国语学院革命委员会主任(1970年3月—1976年7月)、党委书记(1972年3月—1976年3月)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名师列传
(1)文启昌(1914—1992),广东番禺人,教授。
(2)王宗炎(1913—),广西合浦人,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现代外语》创刊者。
(3)任励人(1926—2009),湖南湘阴人,教授。
(4)王多恩(1917—1987),安徽泾县人,教授,英语专家。
(5)阮镜清(1905—1993),广东中山人,教授,著名心理学家。
(6)吴绪(1910—1994),江苏溧阳人,教授,英语专家。
(7)李慰慈(1907—2001),广东新会人,教授,法语专家。
(8)陆振轩(1902—1999),江苏武进人,教授。学校创建初期唯一的教授,“双振”奖学金设立者。
(9)桂灿昆(1919—1996),云南昆明人,教授。中国最早的英语语音学权威之一。
(10)翁显良(1924—1983),广东顺德人,教授,著名翻译家。
(11)顾绶昌(1904—2002),江苏江阴人,教授,著名莎士比亚研究学者。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人民政府授予教授职称的专家。
(12)曾昭科(1925—),广东广州人,教授,曾任前皇家香港警务处助理警司。
(13)蔡文显(1911—1984),江西金溪人,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14)戴镏龄(1913—1998),江苏镇江人,教授。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4.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办学规模
(1)广州外国语学院1965—1980年院系设置。
图1-1 广州外国语学院1965—1980年院系设置
(2)国际交流与合作。
1965年学院成立伊始,国家高等教育部即聘请外籍教师来校服务。1974年,学校恢复对外交流,从加拿大、法国等国引进5名外籍教师。学院是最早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建立学术合作关系的高校之一。
5.嗟尔幼志,有以异兮——“小大学生”
1970年,广州外国语学院开始恢复招生,首届招收学生约500名,其中300名从在校高一学生中招收,另200名为从原广州外国语学校转入的初一学生。由于各批次学生的年纪较小,故被称为“小大学生”,学生学制5年,军队编制管理。
6.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工农兵学员
1970年,中央确定高等学校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招生办法,招生对象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1972—1976年期间,广东外国语学院共招收了5届工农兵学员,合计1 258人。
7.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广外开始面向全国10多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学制4年(部分语种5年)。这批“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备受人们关注。
专题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饶彰风与广外[2]
饶彰风(1913—1970),广东大埔人,原名饶高评,又名蒲特、张枫,广州外国语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
“饶彰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他一生对党忠诚,光明磊落,团结同志,廉洁奉公,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深受党内外人士的好评和海内外人士的赞扬。”——连贯
饶彰风生平
1913年,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下马湖村。
1930年秋至1932年冬,考入广州陆地测量学校。3个月后考入中山大学预科,后转入该校农科。主编进步刊物《小小》(1932年)、《天王星》(1932年)。
1933年夏,在上海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期间结识了暨南大学“左联”小组成员何家槐。
1933年8月,返大埔,经营文化书店。
1935年,于溪南小学、黄砂村梧冈小学任教,提倡国难教育,制订客家话拉丁化方案。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返回广州进行革命运动,参加中山大学“突进社”运动,主编《突进》杂志。
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加入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
1938年,任广东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主编刊物《抗战大学》。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省委派饶彰风到东江地区筹建东江特委,任东江特委常委和宣传部部长。
1941年3月,调粤北省委任统战部部长。任东江纵队司令部秘书长。化名黄德庆,开办樟油工业合作社。
1945年7月,中共广东区委员会成立,参加领导城市工作委员会工作。
1945年9月,赴香港筹办《华商报》,建立新华南通讯社,任社长。
1947年,赴新加坡,筹建新华社新加坡分社。
1948年8月至1949年初,参与护送香港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知名人士到解放区,转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工作。参与策动粤东起义、粤北始兴起义、闽西起义和两航起义,开展广州地区的“护产运动”。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参加新闻出版系统的接管工作,任省新闻出版处处长兼南方日报社社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南分局统战部副部长、部长,动员爱国华侨回国建设。
1958年,下放到连平县任县委书记。
1960年,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文教办公室主任、科委副主任。
1965年,任广州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1970年,含冤去世。
专题二 青黄杂糅,文章爛兮——忆宗岱师[3]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和教育家。
梁宗岱先生在20世纪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中国新诗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为中国西方语言文学教育和跨文化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梁宗岱生平
1903年,于广西百色诞生。
1917年,一举考中培正中学。
1919年,16岁,被誉为“南国诗人”。
1921年,应郑振铎、茅盾邀请,成为文学研究会的第四位广州会员。
1923年,被保送入岭南大学文科。同年与刘思慕等组织文学研究会广州分会,并借《越华报》版面出版《广州文学旬刊》。
1924年,于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晚祷》。
1925年,进入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
1926年,结识法国后期象征派诗歌大师保尔·瓦雷里。
1927年,在法国与郑振铎、朱光潜过从甚密。将瓦雷里的《水仙辞》首次译成中文,刊发在《小说月刊》上。
1928年,法译王维《酬张少府》一诗并于3月在《欧罗巴》杂志刊出,深获好评。
1929年,结识罗曼·罗兰。
1930年,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德语。法译《陶潜诗选》并在巴黎出版,瓦雷里为其作序。
1931年,夏,进入佛罗伦萨大学进修意大利语。秋,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的邀请,任法文系主任兼教授,同时兼任清华大学讲师。
1933年,《诗与真》(一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4年,与作家沉樱女士结婚,同游学日本(存疑)。与胡适交恶,遂辞去北大教职。
1935年,发表《诗与真》(二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6年,应聘为南开大学英文系教授。翻译《蒙田试笔》,在《世界文库》刊载。
1937年,译诗集《一切的峰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8年,受聘于复旦大学,任外国文学系教授。
1941年,受聘于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译著《罗丹论》,由正中书局出版。
1943年,词集《芦笛风》、《交错集》由桂林华胥社出版。
1945年,与广西教育家雷沛鸿合办西江学院,任学院教授、教务长、代理院长。
1950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广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当选省政协第一届政协委员兼省参事。
1951年,蒙冤入狱。
1954年,无罪释放。
1955年,赴南宁广西人民医院对其自制的两种药物进行临床试验,未果。
1956年,中山大学筹办法语专业,被聘为教授,旋即受聘为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7年,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分会理事。加入作家协会,当选为理事。任广东省第二、第三、第四届政协委员。
1966年,“文革”开始,被批斗。
1968年,下放干校劳动。
1970年,任广州外国语学院法语教授。参加《新简明法汉词典》的编订工作。重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和《浮士德》。继续研制中草药,并写下《我学制药的经过》文稿。
1978年,译著《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第11卷)。
1980年,重译《浮士德》(上卷)。
1983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