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立交水浸7年未愈,怎不见问责
2012年立夏那一日羊城水浸街,我在外地,没能赶上,但,总会赶上的,不是吗?夏季才刚刚开始,感谢水浸街,去广州“看海”不是什么千载难逢的事,哦耶!
翻看同城媒体关于水浸街的报道,例牌的几个角度:新水浸黑点纷纷涌现,老水浸黑点“昨日重现”;临街商铺损失惨重,车辆熄火几近报废;交通瘫痪,铁路停车,围堰发生漫顶崩缺。当然,报道中少不了的“亮点”是广州市水务部门的工作汇报——“出动防汛抢险人员1 132人分别奔赴城区132个重点路段和低洼易涝点提前布防”……
每年此时,有关水浸街的新闻总是多得让人沮丧。广州水浸街到底还有没有彻底治愈的那一天,越来越像一个无人能够回答的天问。
以水浸黑点天河立交为例,虽然旁边建了泵站专门排水,但此次依然难逃水浸命运。细心网友“五月的下午茶”将近年媒体上关于天河立交水浸整治的新闻整理了一下:2006年《今年解决天河立交“水浸街”》;2007年《天河立交底层水深80厘米》;2008年《一场暴雨多处“水浸街” 天河成泽国》;2009年《天河立交罕见水浸街长时间不退 行人无路走》;2011年《科韵路积水近一米 天河立交成泽国》;2012年5月4日《暴雨!天河立交水浸近1米》。
通篇不着一字,水浸整治的无能却已跃然于纸上。更讽刺的是,就在水浸当天(5日)上午出街的报纸上,还赫然出现了《天河立交逢雨必浸料月底拜拜》的新闻——话说水务部门你治理天河立交历时7年仍然水浸,你真的有底气和水浸说“拜拜”吗?
用过去的新闻抽现实的嘴巴子,已成为网友屡试不爽的拿手好戏。我相信,不独天河立交这一个水浸黑点如此,只要有心寻找,将其他水浸黑点的历年新闻排列起来,也会是一样地反讽,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这些新闻难道仅仅起到增加笑料和讽刺效果的作用吗?它们难道不是在说明公众的无奈和愤怒,难道不是在控诉官员的失职吗?仅仅一个天河立交水浸黑点,整治了7年,还是这个样子,难道不需要有人站出来道歉和负责?这7年,投入了多少钱,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就这样打水漂了,并打算继续这样打水漂下去?水浸整治只见投入不见问责的荒唐状态持续久矣,公众亦苦其久矣!
从愤怒如何转向问责,公众自然是陌生和无助的,但是,人大代表们呢?也不知该如何问责官员吗?年年大手笔砸钱,年年大面积水浸,这样荒唐的事情竟然无需任何人道歉和负责?
年复一年的水浸街,来得猛,去得快,水浸时街坊们骂娘,水退后街坊们往往就顾不上骂娘,要去清点损失,继续劳作糊口了。不知这是不是让水务部门的官员们一次次侥幸逃脱问责的原因之一,毕竟雨停水退了,治水无能的“罪证”就消失了。只是,对水浸街的恐惧一次次把街坊们折腾得心惊肉跳,街坊们却不能因此让负有治水责任的官员如坐针毡,这之间的断裂,实在是让人遗憾。
(2012/05/07《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