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什叶派帝国
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末,萨法维帝国及其继承者力图在西亚维系一个具有什叶派特征的帝国。在西部和东部边界,通过与逊尼派势力,特别是与军事强国奥斯曼帝国的较量,萨法维王朝将什叶派的疆界划在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之内。16世纪的王朝更替逐渐演变为以教法学家为代表、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基础的宗教革命,大多数人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皈依了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拥护萨法维上台的齐兹尔巴什土库曼部落的统治精英逐渐失去了锋芒,并被白人军事奴隶所取代,而过去游牧部落时常叛乱的顽疾依然存在。
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若干固有症结,但萨法维帝国找到了一条商品出口的新通道,通过对外贸易而使国家蓬勃发展了起来。随着帝国的疆界从伊朗高原的中心地带向外扩张,高加索、呼罗珊和波斯湾地区被纳入到了帝国疆域之内。在葡萄牙垄断波斯湾的局面被终结之后,萨法维帝国通过海路、陆路,与近现代早期的欧洲国家进行了商业和外交接触,改善了双边关系。尽管与欧洲国家的往来总是潜伏着危机,但这对伊朗的丝绸贸易至关重要。萨法维和后萨法维时期,伊朗始终未能打破奥斯曼在通往地中海方向的商路上设置的封锁。与欧洲的外交接触也使萨法维王朝意识到了自身蕴含的地缘战略意义。
一系列复杂因素造成了萨法维帝国的日益衰落,并最终于18世纪初期土崩瓦解,伊朗陷入了游牧民族叛乱和外国侵略占领的动乱时期。半个多世纪后,历经了数次南北部落内战以及波斯-土库曼部落之间的混战,后萨法维时代的正统之争才最终尘埃落定。战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济下滑、市场萧条,并对城市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纳迪尔·沙赫的帝国扩张最终仅是昙花一现,赞德王朝也只是暂时恢复了伊朗南部的繁荣。在18世纪后期,恺加王朝占据着傲视群雄的统治地位,一部分原因在于相对有利的国内及国际环境,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对什叶派信仰的虔诚迎合了伊朗主流的社会宗教结构,重新唤起了恺加部落的民族团结和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