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尉迟敬德
呵呵,这哥们儿

“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旧唐书·太宗本纪》

尉迟敬德是唐朝著名骁将,功高盖世。他曾是唐朝的敌人,后来是李世民的忠臣。他有居功自傲的一面,又有体恤他人、识大体的可爱可敬一面。

尉迟敬德是性情中人。史籍中的很多人物经过史家润色,往往变得要么像圣人一般高不可攀,要么阴险毒辣坏到极致,而尉迟敬德性格鲜明,缺点、优点都没被掩盖,他让人没有距离感。阅读史籍中的其他人物,往往产生“哇,这么厉害”,或者“咦,什么人呀”这样的念头,而看他,你会产生“呵呵,这哥们儿”的感觉。

下面以时间为序来看看他的生平。

人生第一阶段:唐朝死敌。

尉迟敬德名叫尉迟恭,敬德是他的字,但是这个字更为大家所熟知。1971年出土的尉迟敬德墓志铭却说他名融,尉迟融,字敬德。这与其他史料不同,原因到现在还不清楚,算是个历史之谜。尉迟这个姓氏说明他是一个鲜卑人,尉迟家祖籍在今天山西朔州。根据《尉迟敬德墓志铭》记载,他的曾祖父、祖父分别是北魏和北齐的大将,可谓军事世家。尉迟敬德一开始是唐朝的死敌,他是军阀刘武周、宋金刚的部下,曾让唐朝吃过大亏。

刘武周原是隋朝将领,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时候趁乱杀死了隋朝地方官,招兵买马,割据一方。而且他还勾结突厥,突厥可汗给了他一个封号,叫作“定杨可汗”,哪个“杨”?隋朝皇室嘛,意思就是指望他能取代隋朝。有了突厥的支持,刘武周信心膨胀,自立为帝,攻城略地,风光一时。尉迟敬德为刘武周偏将,他善于骑射,也善于用槊,而且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深受部下爱戴。此时另一个军阀宋金刚来投奔刘武周。作为偏将的尉迟敬德随同宋金刚击败了唐朝宗室永安王李孝基率领的军队,李孝基被尉迟敬德俘虏。和李孝基一起被俘的还有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物的被俘改变了尉迟敬德的一生。

这个人就是唐俭。他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在太原起兵过程中出谋划策,功劳不少。虽然被俘,但是唐俭始终身在曹营心在汉。《旧唐书·独孤怀恩传》记载,“唐俭在贼中,说贼将尉迟敬德,请使让还,连和罢兵”。也就是说他策反了尉迟敬德。1978年唐俭墓志在陕西出土,墓志对这个事有更详细的记载,说唐俭在敌人内部观察诸将,“乃察诸贼帅,皆是庸流,唯尉迟敬德识量弘远,说令择主,理会其心”(《唐俭墓志铭》)。尉迟敬德被他说动了,至于为什么能被说动,推测是刘武周、宋金刚投靠突厥的举动令尉迟敬德早有不满。鲜卑进入中原已经几百年了,又经历过民族大融合,尉迟敬德从文化、心理上来说是不折不扣的中原人士,文化属性对人的影响大于血缘。虽然说当时包括李渊在内的各路人马和突厥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毫无疑问,刘武周是对突厥最谄媚的一个。我估计是这个原因使得尉迟敬德不满,也使得他能被唐俭说服。

紧跟着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唐俭做了一回“谍中谍”。原来唐朝这边出了个叛徒叫独孤怀恩。独孤怀恩原本想投降刘武周,此时刘武周的部下尉迟敬德带人攻过来了,唐朝大军奋起抵抗,于是独孤怀恩只好跟着一起对抗尉迟敬德,结果他和唐俭一起被俘了,但是找了个机会他潜逃回去了。独孤怀恩跑了,但是他有个部下元君实还在突厥手里,这人和唐俭关在一起。元君实把独孤怀恩想投降刘武周的事情泄露了,唐俭一听就急了——这还了得,独孤怀恩镇守一方,是个大员,李渊对他还很信任,此人不除,必然酿成大祸。怎么除掉他呢?唐俭想起了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此时已经差不多要投诚了。唐俭要揭发独孤怀恩只能靠他,可是唐俭不能说“你把我放了,我回去报信”。唐俭是个大人物,他要是越狱了,刘武周肯定要追查,尉迟敬德这边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唐俭要求尉迟敬德悄悄释放自己的一个手下,小人物,不起眼,让该手下跑回去报信。尉迟敬德果然照办。

紧跟着就是极其惊险的一幕——当唐俭的手下日夜兼程赶到黄河岸边的时候,唐高祖李渊正准备乘船过河来见独孤怀恩,而独孤怀恩在对岸埋伏了人马,就等他过河然后杀之。高祖听了这个消息惊出一身汗,《旧唐书》记载:“乃使召怀恩,怀恩不知事已泄,轻舟来赴。及中流而执之,收其党按验,遂诛之。”高祖让人召独孤怀恩来,独孤怀恩也没想到这么倒霉,关键时刻被人揭发。作为地方大员迎接皇帝是理所当然的,他不想让皇帝起疑心,结果来了就被杀了。也有可能他被逼自杀了。一个定时炸弹就这样解除了。

所以说,尉迟敬德在还没有投降的时候就已经给唐朝送上了一份大礼。有意思的是,尉迟敬德并没有立即投降唐朝,而是继续与唐军对抗,也许是时机不成熟,也许是尉迟敬德还在观望。毕竟那时群雄并起,唐朝刚刚建立,也不过是众多势力之一,成败尚不可知,因此尉迟敬德还在犹豫。

最终迫使尉迟敬德投降的是军事压力。武德三年(620)四月,唐军与刘武周军队的决战开始了。当时宋金刚军队后勤补给不畅,没粮了,于是只好退却。李世民在后面紧紧追赶,连续两天没吃饭,三天不解甲,终于追上了,《旧唐书》记载:“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宋金刚排了一个长达七里的阵形,李世民调兵遣将,分南北两翼出击。刚开始唐军不利,宋金刚全线出击压迫唐军。于是李世民率精锐骑兵迂回包抄,使敌人阵脚大乱,四散奔逃。刘武周和宋金刚战败后跑到了突厥。尉迟敬德没有跟随他们,而是退守城中。李世民派使者前来劝降,要说还是有点思想基础的,所以尉迟敬德很快和另一个大将寻相一起率领数千人投降了唐军。

尉迟敬德人生第二阶段:归降太宗。

尉迟敬德的投降使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就是跟随李世民,而且是忠心耿耿地跟随,死心塌地地跟随。要说尉迟敬德为何如此忠心,恐怕和他投降之初的一番波折有关。

他刚投降的时候李世民大喜,因为尉迟敬德是不可多得的猛将。为了表示对尉迟等人的信任,李世民将投降的数千人仍然交给尉迟敬德统领,而且让他们的军营和自己的军营混杂在一起。当时有人对此表示担心,李世民说:“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旧唐书·太宗本纪》)这里的萧王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当皇帝前的封号是萧王。他对待俘虏采取的是完全信任的态度,所以俘虏们都死心塌地为他所用,“推心置腹”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李世民的意思就是我学光武帝,换尉迟敬德一颗忠心。

但是很快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尉迟敬德丢掉性命。原来跟着尉迟一起投降的那个寻相叛逃了,此举引发了唐军的骚动。有人擅作主张将尉迟敬德捆绑起来塞入囚车,还有人劝李世民说:“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这人和寻相是一伙的,谁知道他忠心不忠心。加上现在又被囚禁了,肯定心生怨气,不如杀了算了。)李世民不同意,说:“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我的看法和你们不一样,尉迟敬德何许人也,寻相算什么,尉迟要是想谋反早就反了,会在寻相之后吗?)于是他命令释放尉迟敬德,将其请入大帐,赔礼道歉并送上了一笔财宝。他表示,尉迟敬德想离去,自己不会阻拦,财宝是路费。尉迟敬德听了以后非常感动,由此开始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自古及今人事工作的核心就是情感,只有金钱关系那就永远是雇佣关系;自古好领导都是打情感牌的高手。

此后尉迟敬德一辈子跟随李世民建功立业,李世民也一辈子欣赏尉迟敬德,他大概看中了尉迟敬德身上的三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武艺高强。

尉迟敬德是一员猛将。有的将领善于打仗,善于谋略,但是武艺可能一般,而尉迟敬德则不然,他是个全能人才,尤其是有一手绝活——夺槊。《大唐传载》记载:“尉迟敬德性饶宽,而尤善避槊。每单骑入阵,敌人刺之,终不能中,反夺其槊以刺敌人。”意思就是尉迟敬德善于躲避敌人的槊刺,槊是一种较长的矛。尉迟敬德不但善于躲避敌人的槊刺,而且还善于反手把这根槊夺过来。换句话说,尉迟敬德可以不带兵器赤手空拳上阵,然后没收敌人装备,给自己搞一身行头。

尉迟敬德这身武艺还把一个人吓住了,谁呢?也就是后来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的死对头齐王李元吉。李元吉身材壮硕,力大无穷,也有一身武艺。李元吉听说尉迟敬德喜欢在战场上没收敌人装备,他不服,不信尉迟敬德有这个本事,于是主动要求比画比画。比武前他特地将矛头去掉。尉迟敬德一笑:“饶王著刃,亦不畏伤。”(《大唐传载》)(你就是把矛头加上,我也不怕。)元吉刺了三次,三次槊都被尉迟夺走了,李元吉号称“力敌十夫”,这次丢人丢大发了。这个事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从此李元吉害怕尉迟敬德,都有“尉迟敬德情结”了,后来玄武门事变中这个情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叛逃事件过后没几天,尉迟敬德的武艺就发挥作用了。当时唐军已经转战中原,与占据洛阳地区的王世充展开对峙。李世民率领五百骑兵,登上了北魏宣武帝景陵巡视,当时尉迟敬德也在。大敌当前李世民到景陵做什么?其实,它是这一带的制高点,李世民应该是去瞭望敌情的。结果他被敌人看到了,大将单雄信率军猛扑过来。单雄信原本是瓦岗军李密的手下,后来投降了王世充。此人骁勇善战,名头响亮,他出其不意包围了李世民,然后跃马直逼李世民,《资治通鉴》描述说:“单雄信引槊直趋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世充兵稍却,敬德翼世民出围。”单雄信是很厉害的人物,但是在这场较量中败下阵来。尉迟敬德从侧斜方杀出,将单雄信刺下马来,救了李世民一命。尉迟敬德护送李世民杀出重围,这时唐军主力赶到,尉迟敬德身先士卒返身冲入敌阵,王世充军队大败。李世民获救,十分高兴,拉着尉迟敬德说报答速度好快,然后赏赐了一箧金银。《资治通鉴》说:“自是宠遇日隆”,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越来越宠信。

《大唐传载》还记录了尉迟敬德在战场上的其他英勇事件。李世民在和窦建德作战时特地带着尉迟敬德去挑战,他对尉迟说:我拿弓,你持枪,百万敌人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和尉迟敬德一起跑到敌营大门口大呼:“大唐秦王,能敌来,与汝决!”敌人没一个敢出来应战。

在两军摆开阵势对峙的时候,李世民看到对方的一个少年骑着骏马,慨叹了一声:“彼所乘马,真良马也。”(《大唐传载》)尉迟敬德一听马上自告奋勇,说要把那马夺过来。李世民说:“脱以一马损公,非寡人愿。”(我可不愿为了一匹马损我一员大将。)尉迟敬德不听,策马冲了过去,一把揪住那小子,连人带马俘虏过来。一审问才知道,该少年是王世充的侄子,而这匹马是当年隋炀帝的御马。尉迟敬德因此又大大扬名了一回。

第二个优点:忠心耿耿。

性情中人有这样的特点: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李世民对尉迟的信任换来尉迟敬德越发忠心耿耿。

在玄武门事变前,太子党和秦王党都在招兵买马,而且四处挖对方墙脚。太子和齐王看中了尉迟敬德,想挖他,先送个见面礼,金银装了满满一车,而尉迟敬德是这样回答的:“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我无功不受禄。我当年委身敌营,罪不可赦,幸亏秦王不嫌弃我,给了我新生命,我应该全力报恩。如果私下投奔了您,那我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小人您不想用吧?)太子听了这话气得够呛。

尉迟敬德把这件事向李世民做了汇报,李世民夸赞他说:“公之素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知公情不可移。”(《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这个“斗”不是指一斗粮那个斗,而是指北斗。李世民是夸赞尉迟敬德很忠诚,就是金子堆到北斗那么高也不会动摇。

齐王元吉收买不成,就派遣刺客潜入尉迟敬德家搞谋杀。尉迟敬德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于是敞开屋门,安卧不动。刺客吓得不敢进去,是啊,进去连人带匕首都会被没收。

第三个优点:待人宽厚。

尉迟敬德虽然官职很高,名气很大,但是对待他人还是比较宽厚的。尉迟敬德是个复杂的人,他对不如他的人很宽厚,但是对和他地位一样的人不宽厚。

尉迟敬德对钱财看得很淡,皇帝对他赏赐很多,但他往往把这些钱财送给别人,《册府元龟》记载:“敬德轻于货财,所得遗赐,多散之于士卒及故旧亲族。”尉迟敬德常把钱财送给部下士兵和亲戚朋友。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党痛下杀手,两人的子嗣基本被杀光了。就这还不算完,受牵累的还有一百多家。《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尉迟敬德为他们求情:“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已经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不要牵累其他人,这直接影响到朝廷的稳定。)李世民听了他的话,赦免了这一百多家。

尉迟敬德还有个优点——糟糠之妻不下堂。《隋唐嘉话》记载:“太宗谓尉迟公曰‘朕将嫁女与卿,称意否?’”尉迟敬德回答:“臣妇虽鄙陋,亦不失夫妻情。臣每闻说古人语:富不易妻,仁也。臣窃慕之,愿停圣恩。”然后叩头辞让。当驸马,多好的事情,但是尉迟敬德不答应,理由是“富不易妻”,这是仁义,不能违背,李世民听了之后大为赞赏。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人是个能人,也是能使他放心的人,用着踏实。

尉迟敬德人生第三阶段:扬威玄武门。

尉迟敬德人生最高峰就是参与玄武门事变,他是这场事变的关键人物之一。厥功至伟,这是他名列凌烟阁的原因,也是他后来居功自傲的原因。他在这场事变中发挥了三个作用。

第一,促决策。

当时双方矛盾一触即发,太子和齐王以抵御突厥进攻为由,要把包括尉迟敬德在内的秦王府猛将调到自己麾下,然后找个机会一网打尽。秦王府这边大为紧张,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等人态度是一致的——先下手为强。尉迟来劝的时候,李世民还是下不了决心,很彷徨,他说:“寡人虽深被猜忌,祸在须臾,然同气之情,终所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公意以为何如?”(《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大意是,我下不了这个手啊,能不能等他们先动手,让天下人看到他们不义,然后咱们再反击?敬德回答:“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大意是,现在大家豁出命要跟着您干大事,不能违背天意。紧跟着他又说:“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大意是,秦王若不听从建议,他和长孙无忌只好一起逃跑,否则必被杀。太宗还在犹豫,敬德又给他吃定心丸:“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大意是,咱们不怕他,咱在外有人,有八百勇士时刻待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尉迟敬德这话泄露了一个大秘密。在李世民当皇帝后篡改的史书中给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罗列的一大堆罪状中有一条就是私蓄长林军武装,这在当时法律里是十恶不赦之罪。可是百密一疏,他们篡改史书时尉迟敬德还活着,等尉迟敬德死了史官给他写传记的时候把这句“在外勇士八百余人”写了进去,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也不是善茬啊,他们有长林军,你们这不也有勇士八百吗?

第二,找帮手。

太子和齐王耍阴谋诡计,让皇帝李渊把房玄龄、杜如晦赶到外地,不许回京,算是断了李世民一条臂膀。所以在起事前李世民派遣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召回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负责动嘴,尉迟敬德负责动手。李世民给尉迟敬德的任务就是拿把刀,他们要是不回来就杀了他们。房玄龄、杜如晦不得不违背皇命,秘密潜回长安。

第三,决战一线。

玄武门事变这一天,尉迟敬德紧随李世民左右,一小队人马全副武装埋伏在玄武门内一片树林中,等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两人接到皇帝命令前来开会,毫无戒备,刚一进玄武门,李世民跃马而出,一箭射过去,当场将太子李建成射死。李世民一直是以善射而著称,这回对亲哥哥下手了。齐王李元吉一看大事不妙,策马逃跑,李世民在后面紧紧追赶,追到树林里时发生了险情——李世民不慎落马。李元吉一看机会来了,他要夺李世民手里的弓,而且想掐死李世民。李元吉是个大力士,所以李世民一时间危在旦夕,而此时恰巧尉迟敬德赶到一声大吼。李元吉抬头一看是尉迟敬德,撒丫子就跑。他怕兵器被没收了,他有“尉迟敬德情结”,见到尉迟就肝颤。尉迟敬德追上前去将其杀死。此时太子和齐王的人才听到消息,大批人马立刻赶到玄武门,与禁军激战。尉迟敬德砍下李建成的人头,站在城楼上向众人展示,太子党的人这才一哄而散。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浑身是血地跟着李世民来见唐高祖李渊。李渊此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到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这副模样大吃一惊,问尉迟敬德:“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大意是,谁在作乱……你来干什么?尉迟回答:“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大意是,太子和齐王作乱,我来保卫您。李世民抱住高祖号啕大哭,这是高度紧张之下的宣泄。周围人赶紧拍李世民马屁,劝李渊立秦王为太子,李渊一点头:“善!此吾之夙心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嗯,好,没问题,这是我的夙愿!)李渊很快答应,是因为尉迟敬德就站在边上。

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事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事变中具体执行环节的首席功臣。根据《旧唐书》卷五七的记载,李世民当皇帝后犒赏群臣,尉迟敬德排名第四,“食邑一千三百户”。

尉迟敬德人生第四阶段:韬光养晦。

尉迟敬德是性情中人,不过巨大的荣誉和权势也会使他迷失方向,不多久他就犯了个错。

尉迟敬德此时开始居功自傲,他不服其他和他地位相等的人,认为自己救过皇帝性命,玄武门事变的成功他功不可没,别人都是些摇笔杆子的!所以他在朝堂上经常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吵架。最终太宗也觉得烦,就把他放了外任,到外地去当都督了,后来又担任同州刺史,就这他还不吸取教训。有一次与皇帝吃饭,有人座次在尉迟敬德之上,他大为不满,骂道:“汝有何功,合坐我上?”(《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宗室任城王李道宗劝他,他不听不说,反过来一拳打到李道宗眼睛上,快把人打瞎了。李道宗不但是宗室,也是一员名将,尉迟竟然敢在皇帝面前打他。

李世民十分恼怒,酒也不喝了,正色对他说:“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我看汉史,原本还惋惜汉高祖为何杀功臣,所以当皇帝以来一心想保全功臣,现在才明白汉高祖当年杀功臣是迫不得已的。)那意思就是说,杀功臣是因为功臣居功自傲,杀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这话说得非常重了。

尉迟敬德此时也冷静下来了,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从此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变,再也不和人发生争执,几乎闭门不出,贞观十七年(643)还以年老为名向皇帝请求辞职。也就在这一年,李世民下令绘他的像于凌烟阁。这说明李世民并没有彻底放弃这个老臣。尉迟敬德这种性情中人,有脾气发在明处,本质还是很好的,所以警告归警告,荣誉还是要给的。

两年后太宗伐辽东,尉迟敬德还劝他不要去,唯恐朝廷空虚有变。太宗不听,还要他随行。不过此时英雄迟暮,骁将尉迟已经无力冲锋陷阵了。在战争中他担任军乐队队长,廉颇老矣。

晚年的尉迟敬德与世无争,终日炼丹服药,《旧唐书》说他“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与人都不往来,韬光养晦,唯恐招致祸事。高宗显庆三年(658),尉迟敬德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一代英雄就此谢幕。

尉迟敬德就是李世民手里的一把刀,一把锐利的刀。他有优点,有缺点,但他没心眼,所以我喜欢他,因为他有血有肉,更贴近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