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回路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具有打不垮、压不倒的坚强意志,磨难只能让党愈挫愈勇。中国社会发展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重新振奋精神,科学研判当下形势,规划未来的建设道路和工作任务。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于修改党章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明确指出:“修改党章是要进一步明确党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为十二大党章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党章终于得以抛弃“左”的错误的挟制,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一)十二大党章:拨乱反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农村和城市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外开放也逐步展开。1979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以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为标志,党和国家实现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与此同时,党的拨乱反正工作有序展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肯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新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1982年9月1日至11日,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形势下于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实现了党章上的拨乱反正,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清除了党章中“左”的错误,正确判断了当前形势和党的任务。新党章重新正确表述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正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应地,党章科学指明党的总任务是在现阶段要“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正确经验总结和科学谋划,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回正轨。
第二,对党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注重党的纪律建设。新党章对入党手续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在审查申请入党的人时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在批准入党前要派人同他谈话,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宣誓,并首次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还增加了劝党员退党的内容;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必须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这些新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党切实发展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报有高度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入党,使党有效筛选出合格党员,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深刻意义。党章还特别重视各级党组织的纪律建设,新设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来维护党纪、整顿党风。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
第三,对党的组织制度和中央组织作出许多新规定。一方面,十二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提出了更全面、更严格的规定,强调党要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恢复了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的办法,规定上下级组织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值得注意的是,新党章还新增了“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内容。这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推动了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另一方面,党的中央委员会不再设主席、副主席,只设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更好保证了党的集体领导,防止出现独断专行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大党章还第一次规定设立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作为中央委员会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邓小平强调:“顾问委员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顾问委员会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妨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因此,十二大党章还第一次单独设立了“党的干部”一章,规定了干部的选拔、义务、基本条件、任期、退休等问题。这些规定有助于更好培养中青年干部,在党和国家重要事务上集体商讨,作出科学判断与谋划,充分彰显出党在自身建设上的灵活与成熟。
十二大党章成功拨乱反正,清除了党章中的“左”倾错误,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执政党建设的成功探索,是新时期新时代党章修正的新蓝本,实现了党管党治党历程中里程碑式的成就,对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十三大至十五大党章:新形势下迎接新考验
1.十三大党章
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成就,商品经济在我国发展起来,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形成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方面经验,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主要对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第一,党内民主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第一次规定用差额选举办法来选举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使选举人能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态度;规定在决定重要问题时,要进行表决,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表决结果双方人数接近,可以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后下次再表决,进一步完善了党内讨论和决定重要问题的办法和程序。这些新内容拓宽了党内民主的实现路径,也有利于更好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对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发挥监督、领导企事业单位作用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和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的职能。这是党通过基层组织发展好党企关系,探索党在不同领导体制的事业单位中更好发挥作用,领导和监督企事业单位向党靠拢,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尝试。
2.十四大党章
1989年春夏,受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少数人在我国煽动了一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动乱。虽然这场政治风波最终被平息,但也暴露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自身建设中的许多不足。党开始聚精会神抓自身建设,加强全党在思想上的整顿,开展反腐败斗争,解决党的领导被削弱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也在南方谈话中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澄清了许多思想困惑,推动了改革开放。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十四大党章主要进行了如下一些修改。
第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各项方针政策写入党章,为党在现阶段更好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第二,首次将“从严治党”写入党章,提出党的建设四项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恢复设立党组的规定,使被破坏了的党的领导得到有效加强。
第三,党章尤其重视纪律问题,第一次将反腐败问题载入党章,增加了关于党的纪律重要性和对党组织、党员执行纪律的要求一条,明确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处理违纪问题的规则,纪律委员会发现同级党委会委员或常务委员违反党纪的处理方法,对全党纪律的要求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第四,将党的顾问委员会内容从党章中删去,这说明我们党的中青年干部已经顺利成长起来,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已经达到预期目的。十四大党章还特别强调干部的培养,提出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十四大党章对全党的思想、纪律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随后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奠定了基础。
3.十五大党章
党的十四大之后,党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平稳运行。1995年我国提前实现了“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两番”的目标。正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1997年2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同志逝世,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共产党能否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在这样的背景下,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对十四大党章的修改集中在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个问题上。十五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增补了一段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总结,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对于我们党坚定信心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三)十六大至十七大党章:新世纪新发展
1.十六大党章
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不断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党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在这一时期也迈出了新步伐,新时期党的建设被提到“新的伟大工程”高度。在这一过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逐渐成熟,为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支撑。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主要有:
第一, 十六大党章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有助于更好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时,十六大党章实现了党的性质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发展,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写入党的性质之中,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对自身的新认识。
第二, 十六大党章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并将新世纪新阶段新的战略目标写入党章。还将发展了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党章,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三,十六大党章明确指出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 十六大党章指明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也可以入党,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中也要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增加了党的基层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工作规定,增加了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规定,还第一次增加了党徽党旗章。这些新规定对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员理想信念和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起到重要作用。
2.十七大党章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时期,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许多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写入党章,主要有:
第一,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入党章,充分彰显出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第二,充实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内容。十七大党章将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扩充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增加“和谐”一词,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向“四位一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有利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 十七大党章突出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还新增了党务公开、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巡视制度等规定,要求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等等,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不断加强党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在新时期,我们党正确判断形势和党的任务,对新时期管党治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不懈探索,对党的各方面建设提出了许多新部署,经受住了新形势的考验,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推进了党章的新发展,使全党在思想上、理论上和行动上达到高度一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