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时代演变中的数字产品设计

第一节 数字时代的来临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重超过45%;其中,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30%。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创新作为全球战略重点为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数字化变革由效率变革向价值变革拓展,新兴数字产业、数字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数字治理与全球规则成为新的技术基础和价值创造核心。一个从技术到应用,从日常生活到审美价值,从交流到创新全部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已然来临。

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何设计和如何设计数字产品,我们需要回顾数字技术与人类关系的发展过程。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即数字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不仅体现在表象,也体现在其核心和本质。人类在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目睹了数字化给社会、技术和人类认知模式带来的变化及其副产品——泛滥的虚假信息如何使人深陷其中。促进数字产品不断涌现的因素不仅包括跨越不同媒介的数字产品本身,还包括通过知识、偏好和能力对数字产品实施影响的人、终端用户及推进数字产品发展的社会进程。

数字化促进人类历史变革的核心在于信息。正是信息促使用户在与数字产品交互时进行着生物的、技术的、文化的和认知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影响着数字产品与用户关系的细节。生物信息是指人类的物理形式和形态。技术信息是指任何拓展到生活的发明创造,包括物质(如硬件、工具、机械设备等)和非物质技术(如语言、阶层、社会规范、信仰体系、逻辑推理及数字化等)。文化信息是指社会成员进行互动的内容,通常是指人类自出生之日起就承继的习惯和生活经验等。认知信息是指通过行动来理解世界构成的信息集合和过程。这四类信息构成了用户与数字产品交互的基础,而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不同的媒介逐步演化。这使用户与数字产品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随着复杂性的增强,信息将转化成新的形式。与之对应,数字产品、服务、内容和结构也将持续变化。

一、从Web走向全面数字化

近一百年来,数字技术成为塑造人类生活方式的核心要素,改变了人类收集、获取及应用信息的方式,也推动着商业模式、科学研究、人类交往方式和习惯的变革。促进这些变革发生的关键在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兴起,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接收从模拟形式转为数字形式。在数字形式中,信息从以Web为核心,走向全面的,涉及不同载体、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数字产品。数字产品包括具有信息内容,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流动中可以被数字化,并在互联网中传播的、以概念化的内容形式存在的产品或服务。技术简化了通信过程,带来了新的交流内容,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增添了更多色彩。由此,这些数字产品几乎覆盖了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

互联网是数字产品流动的基础。2019年,全球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在使用它,我国的互联网使用率为64.5%。互联网连接速度是影响数字产品产生和使用的关键因素。从2012年到2022年,全球平均互联网连接速度大幅提升。互联网连接速度最快的韩国可以达到每秒接近30兆比特的上网速率,不仅能满足人们浏览一般的数字产品或内容的需求,也能满足人们在几分钟内下载完大电影的需求。

智能手机是数字产品流动的载体,是连接互联网和传输数据的关键工具。图1-1为智能手机用户在早起时间的App使用情况,揭示了数字产品如何影响人的一天。有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全年总出货量为14.3亿部。在国内,2022年的智能手机上网比例达99.7%,移动App有232万款,其中,用户数量超过1亿的移动App接近60款,涉及的领域有即时通信、电商购物、支付结算、短视频、地图导航、搜索下载、社交浏览、本地生活和综合资讯等。除此之外,在线教育、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数字产品的用户规模也在持续增长,这持续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图1-1 智能手机用户在早起时间的App使用情况

二、从人机交互走向元宇宙

人们用短视频记录和分享生活,通过社交媒体瞬时知晓本地和世界新闻,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说不同语言的人能够在线举行学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已经“融合”为一个实体,这个实体一半是人类,一半是数字。

技术与人的协同进步促进人类社会不断演化。人类社会从模拟转向数字,人们也开始生活在由数字赋能的现实世界中。这个数字世界由众多数字设备和交融在其中的数字应用程序构成。因此,人们必须不断地与数字“硬件”和“软件”同时交互,而数字或虚拟“软件”的生活“应用”又“无限”扩展了物理设备的存在,使人们可以在无限的数字空间中进行购物、学习、工作乃至生活。这个空间从人机交互走向了元宇宙。

人机交互从控制语言到图形用户界面,再到网络用户界面,逐渐走向多通道、多媒体的智能人机交互,这些都是明显的人与系统的交互,即人输入符号并从数字产品系统中获取内容。而元宇宙是在数字空间的人机环境系统。在元宇宙中,人与机器的交互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之前的人机交互,还是将来的元宇宙,在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中一直是“人给机器的多,但机器给人的少”。因此,创建一个更好的人机交互环境和一种更好的交互方式,是未来发展数字空间的重要任务。

三、从功能可用走向沉浸体验和智能认同

数字化促使人们在更大的范围,用更多的方式理解世界并在其中行动。通过数字化屏幕,人们与之前不可能接触到的人、思想和机会建立连接,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数字生态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数字产品已经开始塑造人们新的习惯并将其彻底融入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自己的“身份”叙述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符号、标签、表情、“化身”及“组群”,每个人都有意识地或不得不通过数字产品塑造和设计自己的数字“身份”。

长期以来,数字产品如手机、计算机及其中的核心信息系统和平台必须完成基本的功能设计和可用性测试,这是衡量它们能否被可持续使用或不断升级换代的标准。功能是否完整或能否被优化(意味着有用),系统是否可用、易用及能否为用户创造价值,都成了数字产品生存的重要指标。而随着数字空间的不断扩大,数字产品被无限地开发,当几百万个数字产品摆在用户面前供用户选择时,用户的体验和感知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用户通过某种外链或内置机器技术将自身感官沉浸式地带入数字空间时,用户与数字产品就产生了交互。用户在这些交互过程中建立身份、完成活动,不断产生情感和体验。由此,在不断扩展的数字空间中,数字产品、服务或功能逐渐走向以人的感知、情感和沉浸体验为主。

而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由人来自主地完成,而是通过人工智能、计算算法、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来塑造,我们对自己的数字身份的认同也是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社会计算原则如图1-2所示。

图1-2 社会计算原则

因此,数字产品的发展和设计必须考虑数字化对社会构成、用户身份及数字产品本身带来的变化。我们在设计数字产品时必须深刻意识到,数字产品面向的用户已经成了数字网络和数字空间的重要构成,人类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也主要通过数字产品来实现。将用户的身份、故事叙述和情感体验融入数字产品的设计不仅是设计者的责任,也是设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用户可以通过拥有系列参数的算法和已经存在的图式去识别和预测数字产品中的“身份”,以及判断如何选择数字产品、如何在数字产品中行动、如何与数字产品交互。因此,在数字产品的身份设计上,设计者需要确定用户为何及如何选择数字产品或数字产品元素,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用户对数字产品的认同。这也要求数字产品必须将用户行为和产品内容整合为一个与用户体验无缝衔接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