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十年前,在Web设计和用户体验逐渐升温并进入校园之际,我正为社会机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彼时,使用者在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之外提出了众多与“前台”或“美工”有关的问题。为响应这样的实践和社会需求,我开设了一门名为“Web产品分析与设计”的课程。十年来,课程的内容不断变化,学生的设计作品也更为丰富多元,数字技术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工具也更为纷繁复杂。在一个从技术到应用,从日常生活到审美价值,从交流到创新全部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如何将时代的要求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从自身所及的感知中体验、认知和应用基于数字技术的产品魅力,是教与学都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是本书形成的根本原因。

数字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是通过不断涌现的数字产品实现的。数字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变革的核心在于信息,正是信息促使人们在与数字产品互动时进行着生物的、技术的、文化的和认知的体验。而无论是生物信息、技术信息、文化信息,还是认知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不断变化和演化,这使得人们与数字产品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随着复杂性的增强,人与数字产品沟通的基础——信息,将转化成新的形式。与之对应,数字产品、服务、内容和结构也将持续变化。此外,促进数字产品不断涌现的因素还包括对数字产品实施影响的人、终端用户和推进数字产品发展的社会进程。在数字产品不断涌现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获得了包括符号、标签、表情、“化身”及“组群”等数字“身份”。由此,传统的以功能和可用性为主的产品可用性分析和设计,逐渐转变为用户的情感体验和感知设计。以这样的底层逻辑为起点,本书设计了六章内容。

第一章沿着时间线简要梳理了桌面端的Web设计如何走向全面的数字产品设计,基于系统的人机交互如何走向基于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的“元宇宙”,以及面向功用的设计如何走向基于全流程的沉浸体验和智能认同的设计。

第二章展开讨论了数字产品及数字产品设计。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数字产品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受损,它是易传播和易复制的。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数字产品最终走向用户体验设计。在用户体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描述和分析用户行为和体验的理论、模型和方法。

考虑到教材适用的对象,本书的数字产品设计核心为原型设计,第三章在界面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文化元素的导入内容,强调了生活习惯、文化认同和相关的符号表达也是数字产品重要的设计元素。

本书所强调的数字产品基于数字化扩大并延伸了其范围,将更能影响当代人的短视频、电子书、数字故事等都包含在内,并用“数字音像产品”和“数字叙事”来涵盖。第四章以短视频产品和有声读物产品为核心展开讲解。第五章从数字叙事讲起,介绍其发展、特点和应用,以及数字叙事产品的类型和创作方法。

第六章以情感为终点,讲述数字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本书作为十年教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多以普及性、理论性和认知性的内容为主,未体现具体的设计要求。与此同时,对于业界和学界的很多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工具,本书也未能全部涵盖。基于此,期待未来的修订和更新。

杨秀丹 于星空书斋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