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别再教孩子说“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友谊是孩子一生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中最温暖的底色。父母要从小教孩子赢得友谊和合作的技巧,但如何引导鼓励孩子去和小朋友一起玩?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园或游乐场里,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也想加入,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父母就会给孩子出主意说:你去和他们说“你们好,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但孩子真的会被接纳吗?要知道任何人对陌生人都会防备、抵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被拒绝才是常态。成年人可能会想到“多个朋友多条路”,但孩子的思维很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会直接拒绝。父母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有参与游戏的想法,却不会去想在孩子介入前,其他孩子之间也是有规则和氛围的。当其他孩子玩得热火朝天,却被一个外来者询问能否打破他们的规则、加入他们,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拒绝。
迈克尔·汤普森博士在《妈妈,他们欺负我》一书中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很多孩子拒绝其他人,并不是对其他人心怀不满,而是因为孩子本身缺乏社交的技巧。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自然也不具备应对社交问题的能力和心态了。
当孩子想要加入一个团体,直接玩就是了,不需要成人世界里的自我介绍的过程。成年人看到的是孩子能够快速地和其他人打成一片,而孩子看到的只是大家一起玩游戏,玩耍才是重点。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社交场里,礼貌用语不是必备的,父母不必让自己的孩子对着其他孩子事事都说“请问”“谢谢”,这只会让其他孩子感到不自在。同样“我能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也会让其他孩子觉得,这个人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当孩子说:“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时,等于把拒绝自己的权利主动交到了其他孩子的手上。听到这样乏味又生硬的搭话,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都会直言“不可以”。
拒绝的孩子不在意,但被拒绝的孩子则会感觉很受伤,自尊心自然会受到打击。如果这种打击多了,再开朗的孩子也会畏惧主动和陌生的孩子搭话。慢慢地,孩子就会变成父母眼中的孤僻、不善社交了。
父母这套好像硬生生从教科书里搬出来的“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并不能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父母需要观察孩子的反应,不要急于给孩子建议。孩子想要参与一个活动,最开始一定是出于好奇。他们会在加入之前会先“侦察敌情”,了解这个活动具体要做什么,参与活动的孩子的人员构成等,再决定是否要加入这个活动。而这时,孩子已经摸清了这个活动的套路,下面就可以自己找到加入的切入点了。
所以,如果父母看到孩子对一个活动跃跃欲试,就直接让孩子去搭话,实际上是在破坏孩子观察、思考、做出尝试的努力。而孩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尝试加入一个团体,也会产生抗拒的情绪,失去安全感。
孩子观察时,父母可以简单说说对方是怎么样玩的,让孩子认同并按照集体的规律去玩游戏。如果孩子不能撒开手自己过去,说明他还是在犹豫,觉得自己可能做不到。父母可以先和那些小伙伴打个招呼,和他们讨论游戏规则,孩子也会在加深对游戏理解的同时,拉近和他们的距离。
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只是安静地看着前面的活动,父母不妨让孩子先看一会儿。当孩子表现出想要去玩的意向,父母可以通过眼神或者肢体动作给予对方肯定和鼓励,但不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去干扰孩子的思维和行动。
当孩子明显表现出自己无法加入时,父母才可以适当地有技巧地引导孩子。
★积极搭话
小朋友之间熟络的过程非常快,也许只需要一两句话,就能一起玩得热火朝天。父母可以教孩子积极搭话,比如说“你这个真好看,你是怎么做的呀?”“这个做起来很难,我以前也做过……”“我帮你拿胶水吧。”积极的语言会提高被接受的可能性。
相反,要避免孩子说出“你这做的是什么呀,还不如我”等消极的话,这只会引起其他孩子的反感和抵触。
★做出贡献
父母可以教给孩子先尝试去观察发现对方的需要,用行动提供帮助、做出贡献。这也是孩子能够被对方接受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游乐场的积木区,看到有几个孩子要搭房子,可以帮他们一起运积木;在小区玩沙子,把别人没有的而自己有的工具拿出来一起分享;玩轮滑,有小朋友摔倒了可以帮忙把他扶起来,给他拍拍身上的土;对方孩子在地上画画,可以先帮他们递粉笔……
★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尽管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孩子仍然可能被拒绝。所以,要帮孩子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建设。比如,带孩子离开,同时和孩子聊聊被拒绝的感受,表达认同,而不要怪孩子太娇气。
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集体,孩子加入集体,就是开启一段学习、收获、成长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