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趋势1 行业壁垒的崩塌及企业集团化的卷土重来
没有主营业务的企业才能取得成功
当亚马逊和苹果决定进军金融界的时候,相关企业大概都大吃了一惊吧。实际上,当它们决定冲破行业壁垒的时候应该是没有半点犹豫的,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主营业务。
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上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及新的服务。对于企业而言,关键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至于这些技术和服务属于何种行业、何种领域,其实都不重要。亚马逊和谷歌已经意识到了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性。相反,如果限定了自己的主营业务内容并拘泥于此的话,那么这家企业肯定会停滞不前。总之,企业必须时刻做好应对形势变化的准备。
比如说,在人工智能之类的新科技领域中,即便是暂时的领军企业,也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而击溃它们的往往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企业,尤其是最近,此类事情时有发生。
奥林巴斯(Olympus)[4]宣布退出它为之奋斗了84年的照相机市场。在此之前,为了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它也曾不遗余力地不断改进产品性能,但这恰恰成了它的掣肘。让这家企业停滞不前的,正是智能手机上的相机。将来,类似的事情一定还会频频发生。
亚马逊原本以电子商务为主营业务,现在它又多了一个“云服务”。网飞是靠出租DVD起家的,而现在的主要业务则是流媒体和视频制作。此外,它还引进了人工智能技术,为突破行业壁垒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谷歌也已经突破了行业壁垒,但其九成左右的收入仍然来自搜索广告收入,其今后的发展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微软也在转型,它现在的主营业务仍然是Office相关服务,但到了2025年,它的业务内容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届时即使其业务内容与现在毫无关联,也不足为奇。
SpaceX也毫不在意行业壁垒的存在,这是一家非常有代表性的具有集团化倾向的企业,业务内容不仅仅是建设宇宙通信网络系统,还致力于研发火箭。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私营企业是完全没有能力进行火箭研发的。另外,SpaceX还顺应近年来的科技发展潮流,在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火箭上搭载了人工智能系统,直接结果就是实现了火箭的循环利用。如此一来,火箭的发射成本骤减至原来的1%。
Adobe:东山再起的老牌企业
除了GAFA,还有些企业也突破了行业的壁垒,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Adobe。有一段时期,Adobe也曾饱受“大企业病”的困扰而濒临破产,但自2011年起推出订阅服务后,它的业绩竟然渐渐有了起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其总市值约为3000亿美元。
Adobe原本是一家以靠销售PDF、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及其相关产品为业的软件公司。自从将人工智能导入产品之后,其对象客户就变成了专门从事图像及插图处理工作的专业人士。现在该企业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项业务上。
2018年,该企业将原公司名Adobe System更名为Adobe。我认为此番更名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告诉世人,Adobe公司今后为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软件服务,而是会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各个领域。
更改公司名称的企业并非只有Adobe一家,苹果也曾借iPhone发售的契机,将公司原来的名称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改成了苹果(Apple)。它更改公司名称的意图跟Adobe一样,都相当于是主营业务变更的宣言。
同样,索尼(Sony)也将其公司名改成了索尼集团(Sony Group Corporation)。它改名的目的大概就是宣布索尼从此要走多路并举的路线吧。
曾遭到对冲基金“血洗”的索尼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集团化失败的例子。但现在它重整旗鼓,成功实现了集团化。索尼现在以金融为核心业务,并不失时机地发展游戏业务,而且业绩喜人。
索尼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转变呢?原本索尼是一家硬件厂商,并以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傲,硬件工程师在索尼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它限定了自己的业务范畴。
现任社长吉田宪一郎意识到这样下去情况不妙,降下了硬件厂商的大旗,并以金融为中心,开启了新一轮集团化的征程,索尼的业绩也因此逐渐有了起色。
索尼的改革跟迪士尼一样,在坚定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及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的集团化。“让好奇心和科技把幸福带给人们”,这就是它们的理念。
以后索尼会有怎样的举动,我们不得而知。但现在,索尼算得上是突破行业壁垒、实现集团化的成功案例之一了。
在因改变主营业务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当中,软银算得上是一个较具代表性的例子。最初它以销售软件起家,入股雅虎后开始进军搜索服务。后来它又转战手机业务,而现在,它则是一家投资公司。各项业务紧密配合而形成的协同效应,使整个集团获利颇丰。软银集团之所以能够突破行业壁垒,成功实现集团化,孙正义的领导才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另外,还有很多企业正在为突破行业壁垒而陷入苦战。其中有被视为制造业样板的通用电气,还有曾经以尖端科技为傲的IBM。原本IBM的主营业务为销售硬件及服务器。由于与其主营业务有冲突,IBM没能及时搭上云服务这班车。后来它进军软件行业,推出了沃森(Watson)人工智能系统。但由于沃森过于机械死板,不具备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功能,故此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不尽如人意。
由于形势所迫,IBM不得不变。将来企业的发展未必都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像IBM一样处境极为不利的企业。
信用卡公司及金融公司将难逃被吞并的命运
到了2025年,信用卡公司及金融公司极有可能被GAFA吞并,这是由于实体信用卡的需求量减少,电子结算不断普及造成的。到那时就再也不需要在店里设置能读卡的设备了,而这些设备都是需要成本的。
其实已经有人做过相关调查,当被问及如果信用卡和智能手机必须放弃其中之一,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时,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信用卡。因为只要手里有智能手机,就能解决结算的问题。
当然,信用卡公司及金融公司对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察觉,也知道如何应对,但执行时却又犹豫不决,因为它们还不想放弃现在仍然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信用卡公司的利润来源就是信用卡结算时的手续费,其多寡因商家而异,大抵上在4%~6%。当客户使用信用卡结算时,如果商品价格是1万日元,信用卡公司就会有400~600日元入账。
目前,VISA、MasterCard、Amex等大型信用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此项业务,每一个瞬间都有巨额的手续费进入信用卡公司的账户。实际上,信用卡公司每年的结算手续费收入约为2万亿日元。目前VISA的总市值约为47万亿日元,Master的总市值约为34万亿日元。由此可见,这个行业的市场究竟有多么庞大。
信用卡公司之所以迟迟不付诸行动,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数据应用方面的不足。数据应用是GAFA的长项。由于数据方面的高级人才及技术等都被牢牢把持在GAFA手中,因此信用卡公司即便想要主动转型,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广告等业务方面也存在无法自主研发的难题。
那么像GAFA那样,通过并购行业内部的初创企业来解决技术方面的难题,是否可行呢?与其靠降低手续费的手段与智能手机结算相抗衡,并购初创企业倒不失为一个可行性较强的办法。
其实MasterCard早已经有所行动了,那就是前面提到过的Apple Card。与其被GAFA吞并,倒不是棋先一招,与苹果联起手来跟其他信用卡公司抗衡。与此同时,高盛也采取了行动,详情在前文中已经有所交代,就不再赘述了。我认为,无论是MasterCard还是高盛,它们的决策都是非常明智的。
苹果与MasterCard及高盛联手的举动,早被谷歌看在眼里。其实不仅仅是谷歌,很多初创企业在网络支付方面也早已经轻车熟路,它们与金融公司合作的消息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了。
从企业规模及历史来看,无疑是信用卡公司会更胜一筹,但在技术方面,以GAFA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明显占优。信用卡公司逐渐被GAFA所吞并,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VISA是奥运会及足球世界杯等世界级大型体育活动的赞助商,但在将来,GAFA则极有可能成为此类活动的首席赞助商。其实谷歌已经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金融领域,物流、娱乐、健康、汽车,任何一个行业无不是如此。固守传统经营模式的大企业,有朝一日终将被GAFA及其他数字技术强悍的初创企业所吞并。
虽然是零售企业却能在疫情中稳操胜券——沃尔玛的秘诀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日本零售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一些商家因疫情暂停营业,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即便是售卖日用品的超市等,也因为缩短营业时间、保持安全距离等措施,客流量大减,从而营业额大减,情况十分严峻。几乎所有的店铺及企业的情况都是如此。
但在零售行业当中,也有些企业非但营业收入没有受到影响,其股价还出现了上涨的情况。
沃尔玛就是如此。无论从历史还是规模上来讲,沃尔玛都算得上是大型跨国企业。从其入股TikTok的举动来看,沃尔玛的商业嗅觉十分敏锐,而且行动也十分迅速。
2006年前后,正当亚马逊发展势头迅猛之际,沃尔玛开始着手准备发展网络超市。它在硅谷设立办公室,大力招纳数据分析及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同时积极收购同行业初创企业,更与前文提及的Shopify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并购的手段补己之短的并非只有GAFA,老牌企业也纷纷效仿。如此一来,大型老牌企业也都像GAFA一样,拥有了尖端科技及服务。
一些小型零售企业对进军电子商务市场始终抱着犹豫不决的态度,它们担心一旦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就会与自家的实体店争夺客源。
但沃尔玛则不这么考虑,它认为,只要能够对实体店善加运用,就能为顾客提供不同于以往的新型服务。就这一点而言,沃尔玛的转型算得上是摒除旧有观念、突破行业壁垒、走向成功的典型案例了。
沃尔玛的经营模式跟亚马逊有几分相似之处。实际上,它就是把亚马逊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在批发商处进货,再卖给消费者,这才是传统意义上的零售。而沃尔玛重视的不是形式,它时刻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开展订阅服务正是它将这一想法落到实处的明证。每年支付98美元的会费,除了能享受购物折扣,还有各种附加服务,更能够体验到购物的乐趣。
储物柜服务也是如此。当我们在美国境内的沃尔玛购物时,就会看到门口设置了很多储物柜,这些储物柜中放着我们在网上订购的商品。这样一来,顾客无须进入店内,就可以把自己中意的商品带回家了。
亚马逊通过各地仓库将商品配送到顾客手中,而沃尔玛则通过实体店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这一点亚马逊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就这一点而言,沃尔玛的优势不言而喻。
沃尔玛不会死抱着旧有的商业模式不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的这种做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情况特殊,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们无法去电影院享受观影的乐趣,于是沃尔玛就想到了一个既能保持社交距离、又能享受观影乐趣的办法,那就是开设汽车影院。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沃尔玛超市的停车场就成了汽车影院,这既满足了人们观影的需求,又体现了它的服务理念,对沃尔玛的品牌塑造无疑有极大帮助。
沃尔玛的理念十分明晰。它要让顾客体验到无与伦比的购物乐趣。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不过只要做到的话,顾客自然就会蜂拥而至。
我也用过沃尔玛的App。App界面制作得十分精致,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顺手,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企业所开发的。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款App的时候,我对一家传统的零售企业居然能做到如此地步,着实大吃一惊。它虽然是网络超市,但顾客也可以在上面购买生鲜食品。至于取货方法,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较之亚马逊,这种取货方法似乎更加简便、快捷。
沃尔玛算得上是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我价值的典型范例了。可以预见,冲破行业壁垒的沃尔玛今后还将会继续拓展其业务范畴。
例如先前说到的储物柜业务,在以后我希望沃尔玛不是将商品放到储物柜中,而是能够直接将商品放到顾客汽车的后备厢里。或者说也可以学习亚马逊,将商品配送到顾客停在自己家门前的汽车后备厢里。当然,亚马逊的这项服务尚处于测试阶段。
这两家企业总体的动向就是,亚马逊从线上发展到了线下,沃尔玛则是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两家企业的理念都是“顾客至上”。沃尔玛以亚马逊为竞争对手,因此只要亚马逊开始某项服务,沃尔玛就一定会跟进,开展与其相似的服务项目。
今后,这两家规模庞大的企业之间的竞争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呢?到了2025年,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呢?
剧变的行业1:运输 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会给轨道交通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第1章中,我已经介绍过关于The Boring Company的业务内容。马斯克计划建设更多类似的基础设施,而且他的构想已经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和中东地区付诸实施,那就是超回路列车。如果让这种时速1000公里的悬浮列车,及比轨道交通工具性价比高许多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普及开来,轨道交通的需求一定会大大减少。
轨道交通的班次锐减一定会导致该地区公交车数量不足,但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要在原铁道沿线增加适当数量的公交车即可。我们回顾一下船舶运输的历史,就可以做出预测:轨道交通也必将走上船舶运输的老路,那就是被用于运送笨重的数量较多的物资,或改造成豪华游轮。目前已经有豪华游轮投入使用了。
如果乘坐轨道交通工具的人数减少,那么车站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与之相伴地,车站周边的商业价值也会锐减。诸如“车站周边的房地产价格绝对不会暴跌”之类的想法在将来也极有可能将不再普遍。与此相反,随着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普及,即便是在郊外也能很容易叫到车,郊区的房地产价格则很有可能因此上涨。
而另一边,航空公司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内航线因为受到超级高铁的冲击,乘客人数肯定会骤减。至于国际航线,马斯克已经宣布了用火箭代替客机的计划,如果这一计划能够成功,从东京到纽约只需花费40分钟,这将会从航空公司那里抢走不少客户。
马斯克的这些举动,无疑会让轨道交通及航空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针对来自马斯克的跨行业挑战,全日空早就做好了准备,毕竟航班数锐减对全日空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它开发出了一款可以远程操控的阿凡达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是专为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量身定制的。全日空希望凭借这款机器人实现转型。
这似乎是自掘坟墓,但最重要的恰恰是这种自我挑战的思维。以前,它就是靠两架直升机白手起家的。
全日空是一家非常具有挑战精神的企业。凭借这两架直升机,它向拥有多架喷气式飞机的航空界巨头日本航空发起了挑战,并且成效卓著。
全日空的“阿凡达”项目早已启动,此番之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
除了全日空的改变之外,其他从事旅游产业的公司也有类似的动态。
香川县的一家客车出租公司不是去想着如何出租客车,而是推出了“客车在线游”项目。
其实很多实现转型的企业都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因为如果新业务发展顺利的话,那么旧有的业务势必会受到影响。为求生存,企业都会有一份业务存续规划(BCP),为20年乃至30年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
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措手不及,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某些企业来说算得上是一种助力。
剧变的行业2:视频 迪士尼将商业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整个行业加速发展
除了第1章中提及的11家企业以外,还有很多企业也成功完成了集团化。迪士尼便是其中之一。
迪士尼是从经营主题公园和动画制作起步的。后来,它开始售卖动画的周边产品,又推出了3D服务,这才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它的信条跟亚马逊一样,那就是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迪士尼集团内部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无论什么行业都要把满足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迪士尼完全明白,对于企业而言,什么才是头等大事,那就是在经营过程中也能够严格恪守“顾客优先”的原则。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纵然将来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寥寥无几,迪士尼也将会是其中之一。
GAFA已经开始涉足视频产业。亚马逊的Amazon Prime Video、谷歌的油管、脸书的Instagram,这些GAFA的视频服务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推送服务。这些推送服务将会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他们的偏好,推送更加个性化的内容——视频、网页,甚至购物链接等。
比如说到了2025年,我们在Amazon Prime Video上看到电影中女演员的服饰不错,就可以一键购买。脸书也在Instagram上推出了类似的购物服务。到了2025年,这些智能推送服务完全有可能进化成像上面介绍的那样。未来的世界就是如此。
视频产业的发展远比我预想中的更加迅速。在此之前,视频会议软件并不为大部分人所青睐,但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远程办公当中。
这是由于疫情期间的封闭管理,使得人们对视频服务及居家娱乐需求增加,这些需要加速了这一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尤其是跟图像解析技术密切相关的深度学习功能的精度在此期间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由此看来,原本应该2025年才能实现的事情,现在,很多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如今人们利用Zoom等会议软件进行商业交流的频率,也较以往有了更大幅的提升。人工智能会对你交流时的视频进行解析,然后告诉你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什么样的表情才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如果在营销过程中使用这一功能的话,签约的概率一定会大大增加。
笑星、歌手及偶像派明星进行在线直播时也是如此。人工智能会告诉他们究竟什么样的动作及表情能让他们更受欢迎。通过人工智能对视频的解析,就可以知道什么样的表情及动作会让观众更容易“投币”,演艺人员无疑会从中受益。人工智能已经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的服务层出不穷
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是未来视频服务的发展方向,例如Zoom的虚拟背景功能。
资生堂也正在研发一款名为TeleBeauty的应用。用户在使用TeleBeauty进行视频会议时,即使没有化妆,也可以让对方看到自己整洁的面容。
照此发展下去,也许在未来,即便我们没有特意准备服饰和发型,镜头另一端的我们看起来也是仪表堂堂的。甚至可以大胆猜想,在未来的视频会议中,哪怕我们刚刚起床,没洗脸、没梳头,身上只穿着一件T恤衫,在镜头的另一端,我们看起来也会是西装领带、发型整齐。
但仅仅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因为与对方进行远程交流时,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是应该看着摄像头,还是看着屏幕上对方的影像。
在一般的对话场景中,人们本应当一边观察对方的表情,一边与对方交流,可这样一来,对方屏幕上自己的目光又显得很不自然。虽然目前尚没有企业推出这种视线修正的服务,但以科技的发展速度来看,未来做到这一点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这方面的需求无所不在,像资生堂这样能够从中发现商机,并以此突破行业壁垒的做法,意义重大。
同时这也给了生产耳机、音箱等在线通信设备的企业一线商机。比如说,可以有这么一款音频集中性很强的音箱,使用者即便没有佩戴耳机,声音也能精准地传到他的耳边。或者与此相反,生产出一款3D环绕音效非常出色的音箱,能够为使用者带来一种对方就在身边的现场体验。在2025年,这些产品很可能会上架销售。
同时AR、VR、MR头戴设备或眼镜产品也备受人们关注。微软开发了一款名为Hololens的MR设备,人们在进行远程交流时,带上它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对方就在自己身边的感觉。
现在Hololens的价格高达数十万日元。那么AR及VR设备能否利用其价格优势,率先普及开来呢?
关于VR设备的应用,就像在本书开头所预测的那样,脸书的Horizon社交平台跃跃欲试,其服务质量届时将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外,其他企业也将充分调动它们所具备的技术、服务力量,在这一领域各显神通。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视频产业界另外一个焦点就是,吉卜力及任天堂是否也会像迪士尼那样推出周边产品及3D服务呢?
日本的动画产业界及游戏产业界,以吉卜力及任天堂为代表,可以说早已走出日本,走向世界。
它们对动画及游戏的理解是独树一帜的,能够让它们的理念成为现实的,并非是动画和游戏本身,而是观众及玩家的大力支持。换言之,只有动画和游戏的世界,对它们而言是不完整的。
近日,日本环球影城将在园内开放新游览区“任天堂世界”。之后任天堂世界还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好莱坞及新加坡的环球影城建设新园区。2022年,“吉卜力主题公园”也将在名古屋开园。任天堂世界及吉卜力主题公园,将成为视频产业界冲破行业壁垒的基础与起点。
剧变的行业3:农业 在东京20层高的建筑内种植高级蔬菜
一般来说,农村的广袤空间才是农业大展拳脚的地方。但在不久以后的2025年,情况或许会不同于今日,因为将来,农产品的产地将会是最靠近消费者的地方——城市。
如果这一设想能够成为现实,那么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而消费者也能购买到更加新鲜的食材。届时,农产品的生产将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即高级品牌及稀缺农产品的生产会更加专业,而廉价、消耗量大的普通农作物则仍由身在农村的农民大规模生产。
美国已经有一家企业将我上面描绘的未来画卷变成了现实。一般,草莓的糖度在7~8度左右,可在纽约附近有一家名为“Oishii Berry(好吃的草莓)”的企业,它生产的草莓平均糖度可以达到15度,其中一些甚至超过了20度。“好吃的草莓”真是名副其实呀。
它栽培草莓的地方是在与纽约相邻的新泽西州的办公室里,这里简直就是草莓工厂。一直以来,纽约地区很难培植出高质量草莓,所以有很多人愿意出高价收购这家公司。
我认为将来Oishii Berry很有可能会进军日本市场,例如,在东京市中心建造一栋20层高的农产品生产专用大厦,在里面种植像草莓之类的高级农作物。这些收获的农产品可以卖给高级餐厅或高档超市。
Oishii Berry的经营者是一名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日本人,因此它进军日本的可能性很大。
随着农业自动化普及和数据应用进程的快速发展,数据分析软件及人工智能也都参与到了农业生产当中。
虽然现在农民还在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播种、除草、施肥、收割等作业,但在将来这些以人工为主的作业也会逐步实现数据化、效率化。
无人机喷洒农药及洒水的工作在农业自动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无人机上搭载人工智能,那么所有的作业将不再需要人工干预,这有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通过对无人机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掌握好收割的时机,还能进一步提升收割的效率。
至于GAFA是否会进军农业,我认为最有可能进军农业的是亚马逊。这是因为亚马逊创建了自有品牌“AmazonBasic [5]”,对于自家农产品上架的问题,亚马逊无须多虑,它只需将农产品加入到AmazonBasic序列中便可。我们完全可以描绘出这样一幅图画:某一地域对优质哈密瓜有大量需求,那么亚马逊就会效仿之前说到的草莓工厂,建设一家哈密瓜工厂,进行针对性地供给。届时亚马逊牛奶、亚马逊草莓以及亚马逊哈密瓜等农产品将会纷纷出现在市场上。
或许亚马逊会选择与农民合作进行生产,若干小型农业法人的加入,不也正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集团化吗?GAFA将若干小型农业法人纳入其麾下,我认为这种事完全有可能发生。例如,亚马逊已于2017年收购了一家名为“Whole Foods Market”的高级食品超市连锁店企业。这说明它对各个地域的食品需求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将来可能还会出现一家较具特色的农企,那就是小松制作所。说得更确切一点,这是一家林业企业。小松制作所[6]开发了这样一套系统:在采伐木材时,它会利用安装在采伐机械上的摄像头扫描树木的状态,再将采集到的信息迅速上传至云端;人工智能对这些信息进行解析后,就能快速估算出其市场价格。目前这套系统已投入使用。
这意味着,在采伐木材的那一瞬间,人们就已经知道了它的价格。发展至此,我认为这可能已经是农业等第一产业的最终形态了。
再比如说渔业。只要应用了类似的系统,那么鱼被捕上来的那一瞬间,通过船上搭载的摄像头进行分析,立刻就能知道这条鱼价值几何。如此一来,就再也不需要筑地批发市场[7]上那些独具慧眼的经纪人来定价,软件和人工智就足以胜任这项工作。
另外,人工智能还能自动提示采摘下来的农作物的新鲜度。这样,农产品就可以直接从生产者手中送到零售业者乃至消费者手中。目前农业已经出现这种趋势,而且正在加速发展。
剧变的行业4: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日益加速的居家办公步伐
较之从前,网络安全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的安全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状况了。一直以来,杀毒软件是保障网络安全的主要手段,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其认为存在威胁的文件列入黑名单,当黑名单里的文件侵入电脑时,杀毒软件就会发出警报。这也就是说,只要是没有被列入黑名单的变种病毒就可以畅通无阻地侵入我们的电脑,据说有70%的病毒都可以轻松绕过杀毒软件,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还有一种安全防护措施是借助VPN来实现的。这种方法不依靠软件,而是通过一个远程虚拟的安全网络环境来实现。即使使用者是在自己家里,只要他接入VPN,那么VPN就可以保护他免受病毒的攻击。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用远程办公的人不断增加,使用VPN的人数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但VPN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接入VPN的设备一旦被病毒感染,那么整个VPN就不再安全了。由于远程办公人数的激增,VPN账号数量不足、现有设施安防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就逐渐突显出来了。
其实无论是杀毒软件还是构建VPN安全网,都存在被攻破的风险。实际上,本田、索尼、三菱电机及防卫省的供应商等企业和机构的网络安全都曾经出现过问题,新闻上此类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另外还存在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遭到网络攻击的话,只依靠传统的安全手段,恐怕要在几天甚至几个月之后才能发觉,这是因为传统的防御手段无法有效探知是否已经遭到攻击。不知不觉间,损失在不断扩大。以往,当人们发现网络被黑客入侵,都是在仓促之间临时组建网络安全小组来应对,再通过电话确认各部门遭受损失的情况,但就在人们制定应对策略的同时,损失又再次扩大了。
针对这种情况,CrowdStrike抛弃传统的防御策略,推出了新的。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正是因为CrowdStrike营建了一套无须使用VPN的防御策略,无论是网络安全领域还是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剧变的行业5:汽车 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会给优步等网约车业务带来毁灭性打击
关键词:自动驾驶
巨头企业进军汽车行业的道路上,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驾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其中我最为关注的就是“无人驾驶出租车”。
有统计表明,世界上有95%的汽车平时都处于闲置状态,停放在车库或停车场,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于是巨头企业运用自动驾驶技术,将处于闲置状态的汽车作为出租车使用的想法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无人驾驶出租车。
从削减开支的角度来看,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意义重大。有人驾驶的出租车的费用,七成都是人工费用。这也就是说,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出现将会大幅降低乘车费用,以前花700日元才能到达的地方,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话只需200日元。这个项目除了将减少闲置车辆的浪费,同时也会大幅减少乘车费用,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无人驾驶出租车未来普及的可能性很大。
巨头企业的行动早已说明了一切,最先采取行动的是特斯拉。特斯拉原本就是一家汽车厂商,它自己生产汽车,还拥有众多客户,在发展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业务时具备优越的条件。
谷歌旗下的子公司Waymo也开始进军出租车行业。不过它的出租车并非是完全自动驾驶,它的车辆虽然也是自动驾驶,但车上还有驾乘人员。这可能与目前它提供的是机场的送迎服务有关。
亚马逊也于2020年6月20日收购了一家名为“Zoox”的企业,加快了进军汽车行业的步伐。其实此前的Zoox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已经暂停研发,其总市值也由最高时的3000亿日元暴跌至1000亿日元,早已对汽车行业虎视眈眈的亚马逊看准时机收购了Zoox。
亚马逊会先将它的自动驾驶技术用在自己的物流服务上。届时无人驾驶技术不仅会搭载在卡车上,还会应用在无人机上。一旦实现了自动化,不仅物流成本会大幅削减,这位物流行业先驱者“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也必将执行得更加彻底。
在物流行业中,发生交通事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故发生后,司机不得不面临巨额的赔偿,单从这一点考虑的话,物流自动化、无人化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我认为,亚马逊不会止步于此,还会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或其他相关业务上。
苹果也已经有所行动。此前虽然传出苹果汽车研发中止的消息,但并没有确切的报道,称苹果会因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而放弃汽车的研发。另外,它在加利福尼亚进行自动驾驶实验时,使用的机动车必须要申请牌照才允许上路,而且在此之前,需要解决的事还有很多。所以目前,关于苹果在汽车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的动向,尚有很多不明朗之处。但我认为,汽车行业最大的商机,莫过于苹果“最佳出行方案”的构想了。
或许其他企业也有意进军汽车行业,又或许它们发现了其他商机,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
索尼也推出了它的最新出行工具,在2020年1月发布了搭载了灵敏度极高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新车型“VISION-S”。
在其他行业看来,汽车产业与娱乐产业的关系密切,这两项产业的结合简直就像是聚宝盆。相信今后仍会有其他企业不断加入汽车行业的竞争。这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伴随着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普及,有人驾驶的网约车的竞争力将大打折扣。优步及其同行对此非常警觉,这也是优步急于研制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主要原因。优步的网约车在日本以外的发达国家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因为优步的网约车进军日本的时间较晚,所以日本的网约车较之其他发达国家落后了一大步。
威胁到优步的不仅仅是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优步的网约车发展得如火如荼时突然发难,简直让人猝不及防。因为不知道之前乘客的情况,所以搭乘网约车可能导致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增加;加之网约车司机并非是正规出租车公司的员工,他们是普通私家车主,所以很难保证对车辆进行彻底消毒:这些事实无疑极大打击了优步在日本的发展。其实不单是优步,其他的共享服务也都因为疫情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只要具备自动消毒功能,即便新冠肺炎疫情永远不会消失,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前景也仍然是一片光明。
汽车厂商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优步被淘汰以后,随着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普及,汽车的数量也将比现在大幅减少。按照前文所述,如果现在有95%的汽车处于闲置状态,那么将来汽车的数量就会减少到现在的1/20。举个例子,如果一家汽车厂家每年的产量是100万辆,那么届时其年产量就会骤减至5万辆。汽车厂商缩减规模及企业合并的业态,将成为大势所趋。
到那时,通用汽车很可能会进军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从2010年自动驾驶技术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很多汽车厂商就有了危机感。虽然通用汽车公司是一家传统大型企业,但由于在雷曼事件之后有过破产重组的经历,所以它在行动上表现得更加积极。
通用汽车公司收购了一家名为“Cruise”的初创企业,这家企业会聚了很多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人才。当时Cruise的营收几乎为零,但通用汽车还是斥资1000亿日元收购了这家公司。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起近乎荒唐的并购案,由此不难看出通用汽车的危机感有多么强烈。
其后,通用汽车开始着手研发无人驾驶出租车“Cruise Origin”,并于2020年2月公布了这款车型。车型公布之后,通用汽车决定同年将其实现量产化,并在旧金山市区范围内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但由于时间上的原因,该计划能否顺利实施还是个未知数。
考虑到研发成本等因素,Cruise Origin尚未实现量产化之前,价格即便定在4000万~5000万日元也不为过。虽说就现阶段而言其价格偏高,但如果生产数量变为原来的1/20,它的价格就将变为200万~250万日元。这已经很接近普通乘用车的价格了。当然,其使用率也将是普通乘用车的20倍左右。
本田注资通用,与通用共同研发该车的车身,也是因为它看到美国汽车行业的大变革,意识到日本迟早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与通用合作正是它应对危机的一种手段。
总之,巨头企业将会运用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有力武器,引发汽车行业的变革。而那些无视这一情况,依然我行我素的汽车厂商,必然难逃被淘汰或被巨头企业吞并的命运。
剧变的行业6:建筑 亚马逊的智能住宅
现阶段,建筑业尚未出现能够突破行业壁垒的企业。但是由于过度竞争,建筑行业的利润率可能会呈现下滑趋势,因此,业界有任何一家企业出现改革的动向都不足为奇。其实,现在有些企业的改革已经初露端倪。
改革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数据的应用。目前建筑行业的作业仍然主要依靠人力,所以要实现完全数据化有一定的难度。现在,有些建筑单位仍然在使用纸质设计图纸,甚至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也仍然以使用纸质文件为主。如果建筑企业能在建材溯源方面对数据合理运用,相信工作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其利润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升。
第二个要点,是用机器人取代人工作业,逐步实现无人化、自动化。如果起重机全部实现自动化的话,它们就可以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全天候运行了。
我认为,如果能够对上述两点善加运用的话,施工成本就很有可能会降低至原来的1%。当然,如果这个预想能够实现的话,未来的施工现场将会跟现在大不相同,甚至会完全变成另外一幅景象。
日本大型建筑企业小松制作所为了实现这一未来的愿景蓝图,邀请了该行业较具实力的初创公司“Skycatch[8]”在硅谷进行了各种实验。它们合作研究的项目就是如何使用无人机来提高测绘的效率。此项研究现已初见成效。
目前路堤的填土量都是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测量决定的,但由于主要是靠目测,这一数据无法做到十分精准。如果使用装有摄像头的无人机进行测量,只需将拍摄下来的画面进行分析便可得出结论,不但精确度远胜人工测量,其作业时间也将比人工测量要短得多,这进一步节省了工作量。
小松制作所也在研发属于它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它研发的项目不仅能让自卸卡车在施工现场自动行驶,还能自动判断究竟走什么样的线路最省轮胎。挖掘机的自动化、无人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说这项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但到了2025年,相信其部分功能应该可以投入使用。自动化的挖掘机不仅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且搭载了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土壤的属性及形状等调整挖掘状态。这也就是说,将来的无人挖掘机辅以人工智能,完全可以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准。目前这一人工智能系统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小松制作所作为一家硬件厂商,居然能够成功收购位于硅谷的软件厂商,这样的案例实属罕见。此番举措,原因何在呢?2002年,小松在与美国企业卡特彼勒(Caterpillar Inc.)的竞争中失败,丧失了大片市场。这次竞争的失利,让它产生了危机感,也让它成长为一家具有冒险精神,拥有突破行业壁垒的坚持、勇气与积极进取精神的企业。
几乎没有企业愿意从其他行业转型到建筑业,GAFA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建筑行业的利润实在是低得可怜,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工地都停工了,这些情况使得形势本已十分严峻的建筑行业雪上加霜。
但如果不是转型到建筑业,而只是从建筑行业获取数据的话,GAFA倒是很有可能参与其中。除了来自这个行业的数据之外,建筑物本身的数据也非常有价值。可以认为建筑物就是一件体积庞大的硬件,如果将从这里获取的数据应用于别处的话,就会有无限的商机。
这个商机就是智能住宅。
目前,亚马逊似乎在考虑关于智能住宅的问题。亚马逊的一家子公司预计于2021年开始销售一款名为Ring Always Home Cam的小型无人机(尚未上市),这款无人机可以随时监控家中的情况并提供服务。入住以后,房屋主人还能够通过智能住宅网购商品,虽然这些商品仅限于亚马逊提供的,但在价格方面可享受10%的优惠。而除了购物享有优惠以外,房屋的主人还享有自己房屋的命名权。这就是亚马逊智能住宅。
剧变的行业7:医疗健康 苹果的“安康中心”诞生?
利用可穿戴设备随时监控健康状态
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词是“数据”及“云服务”。现在去医院看病首先要填写的就是预诊单,然后再进行检查。但在将来,有很多信息没必要每次去医院都重新填写。
在这方面Apple Watch就起到了重要作用。Apple Watch会检测用户平常的生命体征,并将其同步到iPhone上,这样去医院的时候,只需从iPhone读取健康数据即可。这样一来,除了能够节省时间以外,还能避免因记忆错误等原因导致填写错误。除此之外,患者以往的就诊情况,诸如就诊历史、服药情况等都可以快速查到。
苹果不像谷歌那样大张旗鼓地宣布进军健康行业,它的脚步可谓是悄无声息。
从Apple Watch的研发进度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苹果正在筹划进军健康行业。
从第4代开始,Apple Watch就可以测心电图及脉搏;第6代则追加了监测血氧浓度的功能,更取得了医疗器械认证,这让Apple Watch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2020年9月,Apple Watch在日本也取得了医疗器械认证。这说明苹果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日本健康市场这块肥肉。
谷歌也不遑多让。2019年秋,谷歌宣布了一项计划,它要收购一家名为“Fitbit”的初创公司。Fitbit也研发出了与苹果的Apple Watch相类似的产品,也能监测人的生命体征。谷歌计划将收集到的数据用于谷歌健康服务,这一服务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将来,或许所有人都会佩戴像Apple Watch或Fitbit之类的可穿戴设备,那些提供健康保障服务的机构就会通过这些设备,从中获取数据,从而为人们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
可穿戴设备的优点不止于此,它还有利于人们时刻掌握自身的健康状态,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发现自己的某项指标超标时,人们就可以通过运动,或调整自己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来改善这一状况。
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这对与健康行业密不可分的保险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最怕的就是人们在投保以后,就放松了自己的健康管理,进而导致被保险人生病的可能性上升。因为越多的被保人生病,就意味着越多的赔付保金。苹果和谷歌所做的一切对保险行业的贡献极大,所以我认为将来保险公司很可能会免费为客户提供健康监测设备。
亚马逊也推出了自己的健康设备Amazon Halo。亚马逊已经跨入保险行业,相信它同样也会涉足健康行业,而其竞争对手也必然会加快健康设备研发的步伐。
传统医疗设备厂家将惨遭淘汰
从2025年开始,医疗服务可能会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医疗信息的云端化,将不仅限于日常健康状况监测,包括核磁共振检查在内的所有检查项目的数据都会被上传至云端。
比如,现在医生怀疑一位患者疑似罹患癌症,而在数年前,这名患者也因为同样被指出可能患有癌症而接受了核磁共振的检查,通过对比以前和现在的检查结果,医生发现这位患者的确是得了癌症。
能够对此类信息进行管理的,就只有云科技。然而还不止于此,到了2025年,除了医疗信息的云端化,癌症等其他疾病甚至也可以依靠人工智能进行诊断。
另外,随着患者信息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可以凭借这些数据分析出什么人群容易患什么病。如果科技能有此进步的话,易患病人群就可以在得病之前进行预防性诊疗,防患于未然。
有了数据科技的支撑,医疗健康的水平无疑会更上一层楼。但不幸的是,很多技术与设备难以跟上,厂商也将会因此而惨遭淘汰。
虽然现阶段接入云服务器的核磁共振设备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但在将来,不能接入云服务器的医疗设备肯定会被淘汰。很多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商肯定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事实上,数据技术和云技术恰恰正是医疗设备厂商的软肋。为此,已经有一家厂商跟欧洲最大规模的软件商思爱普(SAP)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着手开发能够接入云服务器的医疗设备。
但此类设备如果是由云技术的领军企业——苹果或谷歌来开发的话,哪怕是从零开始,其开发周期、性能乃至价格都一定会优于传统医疗设备厂商。这是因为在开发新产品时的想法完全不同。特斯拉研发的汽车,跟传统汽车厂商的产品有本质区别,也是这个原因。
因此,传统医疗设备厂商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或许它们也可以考虑请苹果或谷歌给它们代工。我认为,将来的医疗设备市场,应该会是这种情况。
微软肯定也会携Hololens进军医疗设备市场。2019年2月,在欧洲举办的一个展示会上,微软就展示了医生佩戴着Hololens为患者诊病的场景,当时的Hololens就已具备自动诊断功能。
未来医生配备像Hololens之类的设备或许将成为常态。当患者进入诊室,医生就能立刻识别出患者的身份,与此同时,患者的病历等相关信息也会立刻显示在医生眼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都会成为现实。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苹果也许会建设一处苹果可穿戴设备中心。不过这处设施的利润率过低,所以其目的并不在于营利,而在于向人们宣传其价值观。苹果还宣布,将准备开发一款与Apple Watch同步的体适能软件。此外,苹果还准备在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新址上开设一家酒店,不出意外的话,这家酒店的客人应该能够充分享受到苹果健康科技及相关服务带来的乐趣。苹果的新酒店已于2020年破土动工。令人期待的是,苹果可穿戴设备中心也极有可能设在这家酒店中。
剧变的行业8:物流 快递员会将货物直接搬进你的冰箱
亚马逊是物流行业的翘楚。就像之前说的,亚马逊的服务理念就是“顾客优先”。但对于贝索斯而言,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行业壁垒。在这本书当中我经常会提及亚马逊,可见它的经营项目已经涵盖了很多行业。
其实一开始,亚马逊就把物流相关业务都外包给了FedEx等物流企业。FedEx的业务遍及全球,拥有专用的大型喷气式运输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物流企业。
但在承运亚马逊包裹的众多物流企业当中,有些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的服务质量,实在无法令人满意。其工作人员要么野蛮装卸,要么不按顾客指定的时间送达,这种做法与亚马逊“顾客优先”的理念大相径庭。于是亚马逊决定亲自运输包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亚马逊的包裹迅速准时地送达。
我们前一天在网上购买的商品,第二天就能送到,这全都是亚马逊物流的功劳。亚马逊还向顾客提供Amazon Prime服务(成为会员的顾客,可享受更优惠便捷的物流服务)。亚马逊物流跟FedEx一样,也配备了喷气式运输机“Amazon Air”。另外,在美国,为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配送问题,亚马逊还打算配备“Amazon Prime Air”小型无人机,目前该无人机正处于实验调试阶段。
亚马逊以“顾客至上”为宗旨,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物流网络。
虽然亚马逊物流已经配备了喷气式运输机及小型无人机,但它并没有止步于此,这就是它的过人之处。
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亚马逊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这一次,亚马逊给快递员发放了顾客电子门锁的钥匙。
较之将包裹放入快递箱中,亚马逊的服务似乎更胜一筹。对于顾客来说,与其将快递箱的钥匙交给快递员,倒不如将自己家的钥匙交给快递员更方便。这样一来,如果有需要冷藏或冷冻的商品,快递员就可以直接将商品放进顾客的冰箱里。如此方便,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在亚马逊购物的话,就非常有可能享受到如此贴心的物流服务。
亚马逊的优质物流服务让谷歌产生了危机感。谷歌的Google Express整合了购物服务及快递服务,除此以外,它还承揽了沃尔玛等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如此一来,专注于零售及配送一条龙服务的亚马逊的处境就略显艰难。但实际使用经验告诉我,亚马逊物流的便利程度是其他物流无法比拟的。消费者的天平或将逐渐倒向亚马逊一方。现在互联网商业发展蓬勃,FedEx的前景虽然向好,但能否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仍然是个未知数。
我认为,终有一天,亚马逊物流会成为物流行业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