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与家庭:读《安娜·卡列尼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1)[1]

即便没读过《安娜·卡列尼娜》的人,也多半读过这句话。托尔斯泰的名言,到底该怎么理解?

厚厚一本小说,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所谓幸福与不幸的家庭,在其中一定有具体所指。

既然幸福的家庭都相似,托尔斯泰当然不会浪费笔墨,塑造两个幸福家庭。唯一的幸福家庭的荣耀,只能毫无悬念地落到列文[2]和基蒂[3]头上。

比较麻烦的,是不幸家庭的认证。既然各有各的不幸,那就不止一家。小说以多莉[4]与奥勃隆斯基[5]的家庭开篇,这是不幸家庭之一。小说又以安娜命名,她有过两个家庭,一是和卡列宁[6]组成的家庭,二是和情人弗龙斯基[7]的结合,都是不幸的。

还有吗?谢尔盖[8]和瓦莲卡[9],天造地设的一对,却失之交臂。这不是命运的捉弄,而是两人思想性格的内在缺陷所致。一个胎死腹中的幸福家庭,当然也是不幸的。

《安娜》讲述的,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和四个不幸家庭的故事。

既然不幸家庭有四个,为什么托尔斯泰单单挑出其中两个不幸家庭的女主角安娜,作为小说的题目?考虑到幸福家庭的唯一性,考虑到列文的家庭是托尔斯泰理想中的完美典范,列文很大程度上更是托尔斯泰的自画像,为何小说不以《列文》为题呢?

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功,主要归功于安娜这一美艳绝伦、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100多年来,光芒四射的安娜征服了无数读者,她最终走向自我毁灭、卧轨自杀的悲剧,让无数读者为之扼腕。一个勇敢追求真爱的美丽灵魂,在19世纪俄国虚伪、守旧的上流社会浓雾般的腐臭中,凋谢了。的确,那是托尔斯泰深恶痛绝、反复鞭挞的丑恶社会。但是,托尔斯泰塑造出如此光彩夺目、令人无限同情的安娜,仅仅是为了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吗?安娜的悲剧,完全是因为外在的社会原因,她本人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吗?

安娜一度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离婚、儿子,可以远走高飞,摆脱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束缚,和弗龙斯基自由自在地生活。是安娜自己,拒绝离婚,拒绝带走儿子;是安娜自己,不愿留在浪漫的意大利,回到了俄国。自杀前夕,安娜并不知道卡列宁已经拒绝了离婚请求,她在独白中明确告诉读者:离不离婚,已经毫无意义。不妨设想,如果卡列宁同意离婚,同意将儿子的抚养权让给安娜,甚至上流社会宽容地接纳了她,安娜和弗龙斯基间的不和会就此烟消云散,两人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吗?

那到底为什么托尔斯泰如此“残忍”地将这个伟大的女性“推到”了火车底下?

安娜这个完美的现代女性形象,是托尔斯泰的刻意塑造,而让她遭遇悲惨结局,也是作家有意为之。

自从18世纪晚期,主要受卢梭影响,浪漫主义在欧洲兴起后,人们的婚姻观念有了巨大改变。男女间的相互吸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爱情或激情,被认为是家庭能否幸福的关键。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想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幸福家庭能否靠激情维系。

安娜是真诚的,和曾经的密友贝特茜不同,她没法心安理得地偷偷摸摸搞婚外恋——对她而言,这样生活是屈辱的。安娜是勇敢的,她勇敢地离开了丈夫,勇敢地闯入剧场,单枪匹马挑战整个上流社会。但真诚、勇敢,即便再加上美丽、智慧,也无法保证激情的延续。

激情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神魂颠倒、欲罢不能的电击体验。但神秘的激情来无影、去无踪,人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障激情的长久存在。如果家庭幸福的秘密在于激情,那幸福家庭一定极其脆弱,难以持续。

《安娜》讲述的,就是一个极度严肃地将生命彻底交托给激情的真诚女人的命运。

下面,让我们从头细读这部小说。


[1] 我的阅读体验主要来自五个英译本:Marian Schwartz的耶鲁译本(Yale University Press,2015;下称“施本”);Richard Pevear、Larissa Volokhonsky的企鹅译本(Penguin Classics,2004;下称“皮本”);Leonard J. Kent、Nina Berberova修订的Constance Garnett译本(Modern Library,2000;下称“加本”);Rosemary Edmonds的修订版企鹅译本(Penguins Classics,1978;下称“艾本”);George Gibian修订的Maude译本(Norton,second edition,1995)。就“信”而言,五个本子都很可靠。关于英译本的可靠性及优劣,参Hugh McLean,“Which English Anna?”,in In Quest of Tolstoy,Academic Studies Press,2008,pp. 53–70;C.J.G. Turner, “The Maude Translation of Anna Karenina: Some Observations”, Russian Language Journal, 1997, Vol. 51, No. 168–170, pp. 233–254; U. R. Bowie, “Reviewed Work: 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 Marian Schwartz and Gary Saul Morson”, The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Journal. 2015, Vol. 59, No. 4, pp. 631–633。引文综合参考以上五本,及力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周扬与谢素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智量(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高惠群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草婴(现代出版社,2012)这五种中译本,随文夹注仅标示某部某章,如“1.1”代表第一部第一章。

[2] 列文是一个富有的俄罗斯贵族,讨厌城市,将经营乡间庄园视为崇高事业。

[3] 基蒂是一个贵族小姐。

[4] 基蒂的姐姐。

[5] 安娜的哥哥,同样出自世家名门。

[6] 一个原本极有前途的官僚。

[7] 一个原本极有前途的年轻军官。

[8] 列文的异父兄长,著名学者。

[9] 基蒂的好友,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