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苏东坡2:千里快哉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家人的重量

苏轼和家人会合后,与道潜约好江湖再见,就顺着长江一路向下游走了。

大儿子苏迈三年前考中了进士,就要去江西德兴当县尉了。这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苏迈今年二十六岁,是第一次当官。

到了湖口,苏迈要走另一条路了。父子分别之前,一起去逛了著名的景点“石钟山”。

苏轼很好奇这山为什么叫“石钟”。当地人就拿了把斧头,随便敲了敲石头说:“听见这个响儿了吗?多像钟声。这个名字就这么来的。”

然而,苏轼是个较真的人,他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大半夜的,他和苏迈划了艘小船,又跑去一探究竟。他们发现,石钟山实际上是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块中空的大石头,当江水和大风撞上去的时候,这石头就会发出钟鸣之声。

当然,苏轼带着苏迈去探秘石钟山,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他要以身作则,告诉儿子,凡事都要求真务实,挖掘真相。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被想象和假象蒙蔽双眼,不被他人的敷衍愚弄。


古时候,长子一般都是家里最受重视的孩子,肩负着父母的期望,要成为父亲的继承人、弟弟妹妹的榜样,给家族增光添彩。

对家人,苏轼一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负罪感。他肯定想过无数次,这些年,顺顺利利考取功名的大儿子如果没有被自己拖累,一定会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曾经稚嫩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出宽阔的脊背。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苏轼不由得想起当年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自己。苏轼送了苏迈一方砚台,背面刻了四句诗:

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
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苏轼以此告诫儿子,对待学习要有如饥似渴的探索精神;在官场上要积极进取,更要谨慎做事、做人;管理财富,要多给予,少索取;办案定罪,尽量给人留条生路。

苏轼这么多年走过来,对官场和人生的经验都在这四句诗里了。这是老父亲对儿子最殷切的期望,也是这位饱经沧桑的智者最想对二十多年前的自己说的话。


苏家人乘着小船,沿着长江一路漂流。两个月后,到达了江宁,即今天的南京。

然而夏天正是乘船在长江上旅行最痛苦的时节。苏轼一家这一路饱受酷暑的煎熬。毒太阳火力全开,把江水晒成了浓厚的雾,像棉被一样紧紧捂住江上的船只。船舱变成了严严实实的蒸笼,船舱中的旅客就像一堆小笼包,马上就要被蒸熟了。

一路奔波辛苦,再加上湿热天气作祟,苏轼和家人扛不住了,一个个生起病来。苏轼的皮肤又化脓了,还一个劲儿拉肚子。

大人都中暑病倒了,柔弱的婴儿怎么受得了这鬼天气?悲剧降临了——苏轼的小儿子苏遯病死了,还不到一岁大。

苏轼难受得说不出话。他这做父亲的,从来不奢望小儿子能为家族带来荣耀,只愿他这辈子平平安安。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么质朴的心愿都成了一场空。

苏轼心里充满了自责。他再怎么受苦受累都无所谓,可家人是无辜的呀!如果自己没有沦落到四处流浪的可悲境地,怎么会害得家人这么惨呢?无论苏轼有多么乐观洒脱,小儿子的死都像一把尖刀,刺破了他的心肠。这份痛楚是怎么也没法化解的。

苏轼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痛哭失声是什么时候了。可现在,他除了对着天空大哭一场,把这些年积蓄的泪水全部流淌出去,又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