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贸易与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全球价值双环流模型”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全球价值双环流模型下的世界贸易流动方向

(一)验证思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经济体的经济贸易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产业结构特点不同,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世界贸易结构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由西方发达经济体构成的“中心”以及由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组成的“外围”两大格局,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恰恰相反,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整个经济体系。“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经济体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经济体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外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根据前文数据可知,23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全球经济贸易循环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大多数经济体的贸易产品主要进出口对手方。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消费能力不断上升,中国逐渐深入地参与到世界贸易中,对外进出口贸易体量不断增大,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与以往相比,全球价值链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世界经济结构逐渐由以发达经济体为核心的“中心—外围”这一单循环模式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双环流模式。一方面,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与欧美发达经济体保持着传统的经济往来关系,形成了价值链的上环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和全球的制造中心,通过与资源丰富、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开展经济合作,并直接投资带动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发展,以贸易扩展当地市场,形成价值链的下环流。

下文将通过数据分析对双环流模型进行验证,从同种贸易品和不同种贸易品两个视角分别对双环流模型进行了数据层面的实证。对于同一个双环流模型,从两个角度出发进行验证可以更全面地审视相关数据,从而使验证过程更具信服力。

1.双环流模型Ⅰ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世界贸易流动的方向为:中国从发展中经济体进口中间品并出口最终消费品,而相似的循环也发生在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具体如图2.1所示,在此过程中,中国起到了国际贸易流动关键节点的作用。

图2.1 基于中国视角的双环流模型示意

2.双环流模型 Ⅱ

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角度来看,贸易流动体现的特点为:发展中经济体从中国净出口中间品而净进口最终消费品,相似的,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也存在类似的贸易方向环流。同样的,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国际贸易流动关键节点的作用。

图2.2 基于其他经济体视角的双环流模型示意

(二)比率说明

我们构建了四个指标对双环流模型进行数据层面上的验证,四个指标分别如下所示。

1.从同种贸易品角度出发构建两个比率,分别为C1、C2

2.从不同种贸易品角度出发构建两个比率,分别为W1、W2

从同种贸易品的比较上来看,指标C1、C2分别从中间品和最终消费品的角度衡量中国在与任意一个经济体的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例如,C1>1说明就中间品而言,中国在与第i个经济体的贸易中更多的是以进口为主,说明i经济体的中间品相对于中国的中间品整体具有比较优势;C2>1说明就最终消费品而言,中国在与第i个经济体的贸易中更多的是以进口为主,说明i经济体的最终消费品相对于中国的最终消费品整体具有比较优势。

从不同种贸易品的比较来看,W1、W2则是研究第i个经济体对中国的贸易进出口中,是中间品还是最终消费品占优。该指标说明相对于i经济体,中国的内在贸易优势是在中间品还是最终消费品的生产上。例如,W1>1说明在进口第i个经济体的商品中,中国更多的是进口i经济体的中间品而非最终消费品,说明相较于i经济体的两类商品,中国自己生产的最终消费品更占优势;W2>1说明出口给第i个经济体的商品中,中国更多的是出口中间品而非最终消费品。

下文将基于对1990、2000、2013年三个时间节点的对比,从上述两种不同视角和四类指标对构建的双环流模型中资源的流向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