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摄影艺术的本质
一、记录与表意
“我之所以使用‘真实的主张’一词,是想强调:真实不仅是一种摄影固有的特性,更是一种专为摄影而存在的观念与主张(当然,这是基于我们对摄影特性的理解)。”
摄影作为影像记录的手段,因其镜头与感光材料之间达到的物理学上的直接复制性,人们觉得终于找到了一种真实记录并复制现实和时间的技术媒介,并且开始信任影像所带来的时空再现与还原,摄影使“眼见为实”成为大众获取真相的最基本条件。摄影术在早期甚至被称为“雕版画家的绞架”,因为绘画代表了人类对事物的控制力,无论它如何“仿真”,所表达的是人的主观认可,弱化了事物真实的本来面目,所以摄影的出现无疑瞬间就满足了人们复制现实与追求真实的需求。摄影之所以在过去某个阶段对于绘画等视觉艺术产生了一定冲击,是因为摄影技术记录客观世界的准确性,也可以称之为视觉准确性。摄影最初是模仿现实、接近仿真的记录工作,而在这个阶段,这种仿真技术手段产生的效果是其他艺术形式没有办法达到的,这也造就了摄影的特殊性。比如,根据摄影的记录性,人类开始用图像的方式记录历史文献,我们把这种摄影称为文献摄影。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安全局(FSA)的摄影师,他们充分挖掘了摄影对于社会记录的功能与价值,记录了在农业大萧条时期的重要影像。这些宝贵的资料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根据,并且具有史料价值与传承意义。不同的摄影师可以通过摄影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文化、经济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后人提供比文字更精确与真实的参考。而后来数字摄影的进步,更是让这样的准确性得到了更便捷与快速的体现。“直接复制性”是摄影与生俱来的独有特质,所以摄影作为记录工具,完全能够对现实情况进行一种视觉描述,同时还能完成表达、评价、确定事实、呈现观点等诸多表意的任务。
摄影师可以自行选择拍摄对象,选择观察拍摄对象的方式与角度,并对拍摄对象倾入某种关注,最后决定把拍摄对象拍成什么。摄影师考虑到作品受众方面时,比如一件摄影作品能否被大家接受,此时摄影者的“个人经验”与人类的“共同经验”的重合程度将会决定此作品的公众意义,所以摄影者会下意识地或主动地注意那些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相接近的信息,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满足自己视觉与思维需要的生活素材,对现实加以随意修剪。摄影无论是作为单纯的媒介技术,还是作为艺术创作手段,都允许作者对真实场景进行选择、剪裁,然后通过一定的视觉画面形式表现出来,因为形式是使视觉信息被有效传达与理解的唯一途径。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摄影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对拍摄对象与内容的忠实呈现放在第二位的情况。摄影行为主观性在艺术的创作上可以发挥到极致。摄影是一种记录空间世界与瞬间时间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好的摄影作品可以对这个世界进行真实反映。例如,图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以及相对应的情感特征,提供给其他时期或不同地域的人可靠的信息,打开人类的视野。观者可以从这些图像中了解世界的博大,提高认知水平。这是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实现的信息复制与传递的功能,唯独摄影能够带给我们最接近于视觉所见的信息含量。作为艺术活动,摄影艺术对于大众是极易靠近的艺术门类,任何人使用任何器材,都可以获得图像或者认识图像。数码相机与手机摄影更是能够让人们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记录与分享。随着摄影的普及,摄影很多时候已经成为表达自我与社交的重要方式。比如,互联网媒体平台的发展使照片的媒介属性更加明显。任何一个拥有镜头的人,都获得了广阔的社交空间。可以说,摄影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日常观看与理解世界的方式。
摄影从最初的技术发明发展成为一个在大众日常生活中普及开来的艺术种类,除了因为它有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功能,最重要的就是它完全可以让一个摄影师实现自我表达的意愿,甚至因其媒介属性,还能与多种艺术种类交叉,帮助艺术家们完成复杂、深刻又真实的艺术表达。或者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感性与情感需求,会渗透进意识活动中,摄影忠于现实,却又多于现实。每个拿着相机的摄影师,无论如何回避自我意识对于客观世界还原的干扰,都没有办法完全抹掉摄影的主观能动性,这从拿起相机取景的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一张图片完全可以反映摄影师对于人的印象、对社会的想法、对问题的观点。所以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除了应该对世界保持一种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以外,还应该分析自己对于世界的内心感受,就像通过摄影完成一段对话一样,把这对话转化成他人可视的画面,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处理,都可以完成这种表达。
摄影作为一种记录的媒介,从服务于类似绘画一样的模仿行业,到实现个体自我表达,其对于客观世界真实再现的技术特征与摄影师的情感表达需求一直在相互影响或者对抗,所以才形成了我们见到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例如,偏向于形式绘画审美特征的画意摄影、注重客观细节的f/64摄影小组、认可瞬间绝对性的抓拍美学等(可参见第二章),也由此产生了诸多关于摄影的艺术理论。因此,在技术层面上去探讨摄影对于现实世界还原的能力对于学习和认识摄影是远远不够的,真正领悟摄影真谛的摄影师、爱好者、研究者都应关注摄影的表意特性,并且挖掘表意之时,摄影能够带来的诸多可能性。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认识摄影艺术的表意特征。
(一)语言性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包含表现形式与手段,并且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法来传达创作者的想法。摄影艺术的语言就是利用摄影独有的技术手段与创作形式来表达观念。摄影的语言非常形象,也很直观。与现实接近的图像很容易抓住观众的视线,也容易产生共鸣,带给大众一些愉悦的视觉感受。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摄影能够在描述事实或者传达情感的时候弥补文字语言的冗长与枯燥。纪实摄影大师马克·里布(Marc Riboud,1923—2016年)的著名摄影作品《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中,油漆工弯曲的身体与直线型的建筑形成对比,提炼出简约又有规律的线条式构图。影调也很丰富,黑白中层次分明,再现工人那时那刻的愉悦心情与很有精神和力气的良好工作状态,传递出一种浪漫、乐观、优雅的气韵。图像中所有视觉元素、构成法则,与摄影师的思想、情感、态度等共同构成了摄影艺术的语言体系,为摄影提供了艺术性表达能力,让摄影在本质上具有重要的语言性。从技艺语言方面来看,摄影作品的艺术性表达可以通过色彩、影调、构图等元素体现,摄影师可以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社会生活,再加上这些艺术表现元素来表达情绪感受和哲学思考,通过有视觉形式感的图像让观众对照片产生兴趣、理解、共鸣。比如,光线元素是摄影艺术最重要的语言构成,摄影技术本身依赖于光线而存在,摄影艺术的呈现更需要借助光线,不同的光线具有自己独特的造型特点与审美特征,也能够向观众传递不同的情绪(参见第三章)。如图1-1所示,环境光源给画面增添了传统、节日、民俗等联想,让观众对于图中的建筑产生很熟悉的地域感觉。摄影艺术语言性在当今的数字技术推动下会越来越丰富,会有更多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方式出现,因此,对于摄影艺术的语言性认识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技术背景。
图1-1 西安(作者摄于2020年)
(二)凝固性
摄影是人类现代视觉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内容。摄影艺术可以把时空中的一些精彩瞬间定格下来,让其以画面的形式再现,是有纪实性的艺术门类。对于时空的捕捉是摄影的魅力所在,任何一个瞬间,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传递情感,比如特殊天气环境,或者捕捉人物具有特点的精神面貌,以增强画面感染力。这种凝结瞬间所体现的细节美,让图片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观众会通过在画面里寻找各种蛛丝马迹去理解内容,因此对于图片而言,细节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年)在其代表作《明室:摄影札记》一书中提及“我觉得仅仅是这个细节的存在就改变了我对这张照片的看法,让我觉得我正在看的是一张新照片,在我眼里有很高的价值”。杰夫·沃尔(Jeff Wall)是加拿大著名的观念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体现的拍摄观点也同样是“摄影是极其精细地处理特定的瞬间而不是对瞬间的随意捕捉”。他利用摄像机记录模特或演员的表演,在记录完一段表演情节后,采取回放的方式,观看演员在每一帧上的表现,寻找到他认为最具有表现力、戏剧性与决定性的那一瞬间,然后让演员重新演绎此瞬间的状态,并用照相机凝固下来。杰夫·沃尔拍摄了《开端,艾利森的“隐形人”之后》(After Invisible Man by Ralph Ellison, the Preface),这一张看似单薄无力的图片,却在他智慧与细腻的设计下,以安静无声的方式,就美国白人社会对于黑人种族歧视的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抗议。照片中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些悬挂在屋顶的电灯泡,每个灯泡发出微弱光线,但是这光线未能给黑暗的室内带来足够的光明与温暖,相反的是,那若隐若现的微光体现出黑人在社会生存中缺乏安全感的恐慌。此时时间和空间都要比静止的图片内容多出无数倍的延展,带给观者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能够凝固动态事物的瞬间性是摄影艺术的魅力所在,抓住最有代表性的决定性瞬间,就能塑造出经典形象,凝结客观世界的美、感动或丑陋,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三)修辞性
美国摄影家C.杰贝兹·休斯(C. Jabez Hughes)曾指出:“当艺术家对完全按照自然事物发生的方式去理解事物感到不满时,他们便利用排列组合、修改等方式决心给这样的照片注入新的思想。”“修辞”一词被广泛运用到各种艺术创作门类当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摄影艺术中也是重要的处理手段,为摄影艺术带来“浪漫的文学色彩”。比如象征、暗示、比喻等多种方式,让摄影作品除本身含义以外,具备更丰富、深刻、多元的意境、意趣、意味。这其实就是利用多种手段,让司空见惯的对象被重新组织,或者展现其另一面,打破观众心理上对于该对象的惯性化,从而产生新的感觉。例如,摄影作品中,运用文学修辞当中的“陌生化手法”对形式与内容加以变形或重构处理,生成创作形式夸张或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陌生化”这种离间或疏离的效果会让画面当中充斥一些被虚构过的视觉元素,改变传统摄影的写实性。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作品,把一种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呈现给我们,部分摄影师还倾向于以生命、腐朽、瓦解为主题来凸显荒诞的思想,因为这些新奇、陌生的面貌常常勾起观者内心最隐藏的好奇心与满足欲。尽管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知所云、纯粹拨人眼球的作品,但是我们都必须承认在当今这个读图时代,随着技术的更新,传统摄影观念每天都在变化,摄影师需要跟随技术的进步,突破传统表现手法,不断地经历实验、发展、蜕变。摄影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媒介来反映当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带给人们新鲜的视觉经验,而摄影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摄影观念,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段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与传播媒介的商业化,如此可以带给人们强烈的美感体验。
借用修辞思维,摄影语言生成了新形式,很多客观事物也改变了原貌,但是这些并非仅仅为了表现脱离于真实内容的虚幻。在图片中,这些被“修辞”过的视觉元素,它的功能是一种替代,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形象替换成能够引起观众注意的形象,从而再让观众去理解画面内容。
(四)多样性
摄影师可以通过独特的个性化形式来吸引观众。每一位摄影师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价值观,在拍摄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内容、视角去体现各自的看法,所以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是摄影艺术化的重要方向。从摄影的发展脉络来看,如何挖掘摄影独有的视觉语言特征进行表达,其实在早期就已经成为众多摄影师所探索的一个方向。这是因为艺术家们总是在努力地寻找合适的表达渠道与形式,而摄影的出现,无疑让他们在选择时有了更多可能性。例如,我们知道摄影术从诞生那一刻就与美术观念交织在一起,在不同时代,摄影师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艺术背景会借鉴不同的美术观念,所以才会出现从绘画主义摄影到达达主义,再到超现实主义摄影的流变(参考第二章)。可见,作为艺术媒介的摄影已经具备自己所独有且成熟的语言系统,而这个系统也开始可以独立承担起传递艺术观念的功能,并且先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与流派,这使得摄影成为一种多元性的艺术类型。
(五)均衡性(理性与情感)
摄影作品可以传递情感。摄影师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细微观察和客观呈现,同时还能够通过这些细节画面与艺术形式向观众传达情感,带动他们的情绪,喜怒哀乐在图片当中是存在的。摄影艺术创作是一种理性与情感平衡的过程,面对摄影的功能与本质,我们更需要在摄影创作的瞬间平衡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使理智与情感同步发展和深化。情感是摄影师对人类、社会、事件或自我意识的态度和评价,有时也是自我情绪的宣泄,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情感是摄影创作心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引导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同时,也会融入整个创作过程,产生深刻或感人的精神与基调。每个摄影师都应具备一定的敏感性,使其化身为“情感”。比如,一个日常场景、一个路人、一件生活小事,在情感的作用下,就会变成摄影师眼里的艺术对象,生成在其他人眼中不同的意义。
摄影作品中的情感,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因为其所涉及的客观物像的真实感会使情感具有更深刻的内涵。这其中包含了摄影师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还需理性对待主题,在进行题材以及拍摄方式选取的时候,也要理性地找寻其中能够囊括的情感,最终学会分析、表达对世界提出的问题。我国摄影家焦波拍摄了一组《俺爹俺娘》,以自己父母生活的细节来体现亲情。焦波从1974年开始拍摄,连续几十年,拍摄了1 200多张照片,画面里包含着父母的喜悦、悲伤、感动。焦波说:“我只是用我的方式去孝顺父母罢了,摄影就是我的方式。”通过照片,观众会找到自己父母的身影,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于任何艺术作品而言,真正能够传达出具有社会深度与人类生命话题的可能是更深层的社会性公共话题,而这类题材往往会让摄影作品显露出冷静的距离感,对于观众而言,可能会产生对摄影作品理解的障碍或者兴趣缺失,此时,情感的重要性就极为突出。因此,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化是动机与结果,也是让观众理解深刻主题的一种沟通方式(参考第四章)。总之,摄影的表意特征源自人的主观意识与“机械之眼”共同组成的观看基础,所以在情感化与理性上会更容易体现出一种均衡感。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所述:“科学在思想上给人以秩序,道德在行为上给人以秩序,艺术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
二、观看方式
我们人类一边生产和生活,一边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就像有两个人类世界: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影子的世界。这种变化,不是一种很普通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图像不仅是产品,也是思想;不仅是当前显示,而且会形成图像化的人类历史教科书。
前文提到,摄影艺术本质中的记录与表意,更像是观看的一种外化方式。摄影中的观看包括了很多层面的关系:摄影师通过照相机去观看世界,观众通过照片去观看摄影师捕捉的世界表象,而真正的世界又被创作者与观众集体观看。如何学会观看,是艺术的重要功能,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充满了“看与被看”的关系,有人在创造图像,也有人在消化图像,但是这种观看与被观看的形式使摄影成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有趣方式。摄影作品可成为发现与表现世界的途径,观众从照片中获取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像进行解读,使作品生成新的意义。
在传统摄影里,摄影人的观看以及意识形态框范下的观看,起了塑造和示范作用。包括观看的距离和角度,焦点的选择和景深控制,最主要的是在我们的视线与照片、电影、电视相接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养成了看什么和不看什么以及怎么看事物的无意识的习惯性眼球动作。
观看方式直接体现摄影者的能力和造诣。摄影家李少白认为:“在摄影过程中,‘看’应当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眼睛看;第二阶段,通过镜头看;第三阶段,看拍摄完成的照片。只有经过这三个阶段的‘看’,‘摄影式观看’才算圆满。”
为了更好地理解摄影中观看的意义,我们可以去分析摄影师在拍摄照片的时候的主观参与度、拍摄方式、技术手段等多方面行为,这是因为观看方式取决于行为方式,使用不同方式将获得对于客观世界表达的不同影像结果。例如,摄影师的个人艺术观念会影响观看方式。摄影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认为传统摄影是用一种无趣的机械方式进行观看。1981年,他在伦敦国家美术馆举办了“艺术家之眼”拼贴摄影展,打破西方传统透视、摆脱摄影的单视点框式成像,在照片拼贴的拍摄创作过程中运用了散点透视与“三远”法,将散点透视的仰视、平视、俯视结合在一起,融入美术中的立体主义,形成了自己的观看方式,使摄影作品展现的视觉空间和时间显得真实而独特。
使用不同的摄影技术手段也会影响观看方式。比如大画幅相机与手机相机就会形成不同的观看结果。传统胶片相机在获取图像的时候要经过比较复杂的技术操作与工艺,因此会让创作者有一种仪式感。而当下手机摄影的出现与普及,让人很难体会到那种仪式感带来的乐趣。手机摄影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增加了使用者对手机图像的依赖,使之成为人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大众文化。手机摄影改变了普通大众观看世界的方式,这种观看方式变得随意而琐碎,生活中的任何细节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包含不同意义,换言之,手机摄影很大程度上将摄影变为一种更具有娱乐化的观看方式。摄影离不开看,离不开观察。一个人有时候会感知到的不可言表或看不见的抽象想法,可能是自身的某种体验或经验,也可能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情绪化态度,但这种东西在现实世界里很难被其他人观看到,所以才会滋生出艺术这种美好的事物,让艺术家寻找载体与传递这些抽象想法。摄影便是这样一种载体。
摄影艺术中的观看方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今每个人都有权利与条件进行摄影活动,因此摄影具有普遍性,无论在大众摄影还是专业摄影中都能够看到一个开放式的观看角度。摄影器材的多样性以及使用人群数量的庞大与层次的多样,使“记录”生活成为普遍化、大众化、多样化的行为,无数图像包罗世间万象。手机摄影出现之后,摄影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把看到的场景随时记录下来。手机上有丰富的摄影类软件,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摄像头也越来越专业。借用网络,人们就可将看到的任何景象拍摄下来,然后通过平台把照片分享给许多人,摄影技术门槛降低、展示平台便捷等因素将摄影艺术变得更开放、更普及。这种普及性与广泛性,使摄影作为一种观看方式具备了极强的开放性。因此,在创作与鉴赏摄影艺术作品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到开放性带来的很多影响,比如信息传播、隐私伦理等更为深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