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照亮VUCA时代的未来
不过,科幻到底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关注呢?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答案。其中一个答案,或许是“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未来是非常难以预测的”。现代社会经常被称作“VUCA时代”。VUCA是取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首字母组成的,简单来说,就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这不就是科幻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场景吗?
在VUCA时代背后,是在各种层面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全球化——将信息连接起来的互联网,将人的往来路径连接起来的交通网,将物品流通连接起来的物流网……
如今,靠着连接全球的各种各样的网络,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被编织在了一起,任何变化都会被实时共享。且不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总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可能独善其身。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由点及面般快速扩散到全世界,可以说刚好是将这个过程可视化了。
全球化社会,换句话说也就是“危机社会”。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预见了这一切。我认为,这个概念在当下变得更重要了。过去,风险是独立的。只要房子和房子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发生火灾时就只有起火的房子会遭殃;如果某个国家出现了新型的流行性病毒,病毒不会快速扩散到其他国家。
可如今人们只要坐上飞机,一天之内就能抵达世界的任何角落。此时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病毒可以迅速扩散到全世界,遥远异国发生的事件也会很快影响到自己。Twitter上的发言也是一样。比如某天我喝醉了,随手发了个胡说八道的Twitter消息,这条消息正好被某个想来日本留学、正在网上收集信息的美国人(也可以是印度人或者巴西人)看到了,他一定会觉得“筑波大学真可怕”“日本真可怕”,甚至可能以后都不想再来日本了。如果这样的评价扩散到更广的范围,甚至可能会发展成国际问题。
像新冠肺炎这种需要全世界共克危机的社会变化,今后恐怕会越来越多。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危机引发的问题也会更加多种多样。如果在业务中引入AI之类的新技术,那就要准备好应对新危机的手段。此时,仅仅使用以往的经验去应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管如何参考先例,面对从未出现过的未知课题,人们都是不可能从先例中找到解决方法的。
但是在科幻这个领域中,大家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解决这类危机。我想,这或许就是当下科幻受到瞩目的关键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