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外二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

从一根绳子说起

绳子,大家知道它的用途是捆捆扎扎,以至悬挂什么东西,谁曾想到它会跟书法联系在一起,并且它曾代表过人类语言,岂不是怪事?

从好久好久以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语言,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可是语言这样东西,刚从嘴里吐出来,立即就被空气所吞没了,自然无法将它保存起来。“出我之口,入君之耳”,硬靠脑力将它记住,也不一定能记得长久,记得完全,记得正确的。我国一部最古的历史书《尚书》,在秦始皇一把火把许多珍贵书籍烧毁之后,直到汉代,才由一位伏胜伏老先生将它的全文背诵出来,作成书面记录,但其结果是颠倒脱漏,错误百出,累得后代学者们绞尽脑汁,费了极大力量去整理、校补,至今还没有能弄出一个头绪来。这一事实就说明了单靠语言,单凭记忆来传述古代文献,是不一定靠得住的。

我们的祖先在认识了语言无法保存这一缺憾后,就运用智慧,创造了“结绳”的方法来代替语言,帮助记忆。所谓“结绳”,就是在绳子上打结。用结的大小、松紧、多少以及涂上各种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历史上说的“结绳之治”,就是指的这个时代。记得江南民间,父母告诫孩子,要他们记牢某一句话或某一件事,往往对孩子说:“好好在裤带上打个结。”解放以前,长江帮会盛行的时候,帮会中人出门,铺盖上打的绳结,就是他们表示自己的地位身份的一种特殊标记,地位高的结头长,地位低的结头短。这些都还保存着远古时代“结绳”的遗风。据说我国台湾高山族,以及琉球群岛人、鞑靼人、波斯人、墨西哥人、秘鲁人……都曾用过这种结绳文字。现在秘鲁一部分牧牛人还能够使用这种文字,他们的孩子都要学会“结绳字母”,就是一定的打结方法。

又如我们通常用的“示”字,篆文作,就像结绳,上面两横,像木杆或树枝;下面三直,像垂着的绳头。的古文作,那就更逼真了。是拿垂着的绳头作为一种记号,所以用作表示、指示、告示等等。《说文》“示部”里还有一个“”字(算字的古文),篆文作,是在木杆或树枝下面垂着更多的绳头,这些绳头,可能作为计数之用,所以解作核算、计数。又有一个“禁”字,篆文作,是“林”“示”两字合成的。这个字标志着在树林面前悬起绳做的记号,表示这里的树木是某人的私有财产,禁止他人采伐。示部所属,共有六十来个字,如仔细分析研究,凡是从示的字,都有用结绳作记号的意义在内。许叔重在当时,只是从天地鬼神、阴阳吉凶立说,而不懂得这是“结绳之遗”,所以他把“示”字说成“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事,示神事也”。他把“禁”字说成“吉凶之忌也”,而把字训作“明视以之”(见汉许慎著《说文解字》),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经上面这样一分析,它的意义不是就很明白清楚了吗!

说到这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文字所以记事,而“结绳”是最原始的记事方法,它虽不是文字,但它的作用则跟文字相同。因此,说“结绳”是文字的前身,是有理由可以这样说的。

八卦

看过京戏的人都知道诸葛军师上台,身上总披着一件八卦衣。八卦衣是道士的大礼服。据说必须穿了这大礼服,方能上达天庭去朝见“玄穹高上帝”。这当然是鬼话,不必去考究,且来谈谈八卦跟文字的关系。

汉代孔安国在《古文尚书序》里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史记·三皇本纪》也说:“庖牺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伏羲氏”即“庖牺氏”,亦即古代东方夷族著名酋长“太皞氏”,一向传说八卦是他发明的。所谓八卦,就是用—(阳性)、--(阴性)两种线形构成☰(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个卦形,每一个卦代表若干事物。如:

那么“书”“契”两字又怎样解说呢?先看“契”字,“契”,是“楔”字的古文。“楔”,北方称木楔儿,南方称木榫,即木橛。“丰”,是“契”的初文,丰读介音,南方读介为,锯字亦读为介,锯子念作介子,锯木念作介木,锯开念作介开(即劈一物为二),“丰”从加“丨”,在六书当为“指事”。“☰”象三根木橛,中加“丨”表示中分为二。三根木橛排起来就是乾卦(☰),☰中分为二,就成坤卦(☷),依此类推,拿四根短木橛,一根长木橛排起来,就成震卦(☳)、艮卦(☶)、坎卦(☵);两根长的、两根短的排起来,就成离卦(☲)、兑卦(☱)、巽卦(☴)。“书”,说文训“箸也”,“箸”,即著录,即语言的记载、标记。“书契”应该写作“书丰”,即拿木橛作标记。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伏羲的造书契,就是造木橛作标记;画八卦,就是用木橛排成卦形来记事。有人说,“画八卦”和“造书契”是两件事,被孔安国、司马迁当作一件事,因而产生了“伏羲造字”的说法。我说“八卦”就是“书契”,“画八卦”就是“造书契”,本来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八卦”不是文字,“书契”当然也不是文字,理由很简单。

伏羲原来画的八个卦叫做“小成卦”,后来嫌八个卦太简单,一卦要代表几种事物也嫌太笼统,混淆,于是将八个卦互相配合,结成八八六十四对“夫妻”,这六十四卦叫做“大成卦”。如乾卦跟乾卦,仍是乾卦();乾卦(☰)跟坤卦(☷)配合,就成“天地否”卦()……

无论八卦或六十四卦,都是用排木橛代替结绳,是比结绳更进步的记事方法。直到后来发明了正式文字,它们方专为卜筮之用,成为起课、算命先生的“枕中鸿宝”。

画龙像龙,画虎像虎

我们聪明的祖先,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学会了绘画,他们由于劳动生产的需要,常把与自己日常生活有关的生物,以及接触到的各种物体,画在洞穴或崖壁上面,虽然画得很粗糙、简单,但人们能一望而知画着的是什么东西或什么意思。这些原始绘画为我国文字和书法的前驱,直到现在我国方块字中还保存着一部分象形文字,就是很好的例证。

最初的结绳,大概只能记下一些数字,或者像有人、没人,欢迎、不欢迎等简单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活动。就是发明了排八卦,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题。那时候我们的祖先过的是渔猎生活,今天猎获了多少生物,当然可以用结绳记个数字,可是要表示所猎获的是什么生物,那就不是结绳所能胜任,即使用排八卦作记录,也记不尽许多,于是就不得不代之以绘画。因此我说,从结绳排八卦发展到绘画,它们的时距是不会相离甚远的。

其次,我们要知原始绘画并不限于表示生物,同时也能表意。北美洲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爱斯基摩(Eskimo)的,他们过去也没有文字,而是使用原始绘画。下面一幅图,就是爱斯基摩人的海程游猎记录:

(1)画的一个人一只手指着自己,一只手指向前方,表示“我在前进”。(2)一个人双手托着一只桨,表示“我在船上”。(3)一个人一手托头,表示“睡觉”,一手伸出一指,表示“一夜”。就是说“我已睡过一夜”。(4)图意为“中途驶经一个小岛,岛上有两间房屋”。(5)与第一图相似,表示“我再向前进”。(6)图意为“又经一岛”。(7)与第三图相同,惟另一只手伸出的是两个指头,表示“我睡过第二夜”。(8)图意“拿鱼叉去捕鱼”。(9)图意“发现一条海豹”。(10)图意“用弓箭去猎取海豹”。(11)船后有二只桨,表示“中途又遇到一个伙伴,一同回到船上。”(12)图意为“登陆来到帐幕中”。

下面一幅图是北美达科塔族(Dakotas)和奥吉韦族(Ojibway)印第安人的原始绘画。

(1)两箭对射,表示“战争”。(2)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表示“早晨”。(3)画一人平伸两臂,表示失望。图意为“无”,为“没有”。(4)一人伸手送向自己的嘴巴,图意为“吃”。

我国最近在广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州宁明县(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花山、珠山、龙峡、高山、红山一带山石上发现了大批的古代崖壁画。单是花山石壁上就画着一千多个人物形象,有像武士形状的正面人、侧面人,有排列成行的,有像集体舞蹈的,有像狗或狼的动物,也有像铜鼓形或盾牌形的圆圈。

我国于1935年,在河南汲县山彪镇发掘战国时古墓,获得一个铜鉴,四面镶嵌着三层紫红色金属的水陆攻战图案,共有四十组之多。

这幅图里的人物、武器等都描画得十分细致、逼真,显然比上面的花山崖壁画要进步得多。由此可以推断,花山崖壁画里面的可能是杂技表现的一部分,同时花山崖壁画的时代可能早于战国前若干年。

此外,在古代甲骨文、钟鼎彝器铭文中还保留着一部分原始绘画的形象,即一般通称的“象形文字”。例如,我们现在的楷书“日”字作长方形,试问从古到今,谁曾见过长方形的太阳?可是在钟鼎文里,“日”字作,作,正像一颗圆圆的太阳。甲骨文里,“日”字作,则像朝日初升的各种不同形象。推其原,都是从古代原始绘画的蜕变过来的,你看这两个字把太阳的光芒四射描画得多么逼真。又如现在写的“月”字,有些像梯子,隶书的“”甚至写得像什么东西在踢飞脚,有谁见过像梯子和踢飞脚的月亮呢?其实“月”字在钟鼎文里,甲骨文里作,正像蛾眉似的一钩新月。再如“车”字,钟鼎文里作:

甲骨文里作:

你看这些字形构造多么复杂,连车辕、车箱、车轭等都画上了,而且轮子也不只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写的“車(车)”字,中间虽然只一个轮子,如把它横过来看,也还像一辆车的样子呢。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通行的方块字,都是从古代原始绘画——象形文字经过艺术加工和改造后的产物。有的自繁到简,有的自简到繁,是离不开原始绘画这一历史渊源的。因此,象形文字正是我国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的老祖宗,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鬼话连篇

你相信吗,我国的真正文字是从一连串的鬼话里产生出来的。

从结绳、八卦到原始绘画,不过是从无文进步到有文,原始绘画还不能认为是真正的文字。古书说“仓颉造字”。又说“仓颉,黄帝史臣,生有异禀”,所谓异禀就是说他跟平常人不同,长着四只眼睛。天下哪有四只眼睛的人?就是《封神演义》里也只有二郎神、闻太师等少数几个三只眼的“神将”,也不曾听说过有“四眼天神”。何况仓颉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人,究竟有没有仓颉这个人,至今还未能得出结论呢!那么,究竟我国从什么时候方开始有真正的文字呢?根据现有历史材料,应该说是从商朝后期殷代(公元前1401年至前1123年间)开始有真正的文字。

商代甲骨

殷人是一个“尚鬼”的民族,不论大小事都要请示于鬼神,取决于鬼神,都需预先占卜一下,于是就产生了巫和史。巫专管跟鬼神接触,史专管记载人事,巫、史都是代表鬼神发言的人,后世的师婆、肚仙以及起课先生等都起源于此。

后世的占卜工具,有用天地盘的,有用三枚铜钱的,有用签筒的,也有用杯珓的。古代的占卜则是用乌龟或蓍草来占算。用乌龟来占算的是在乌龟壳上钻上若干小洞(传说要钻七十二个洞),放在火上烧炙,乌龟壳炙到热透,钻洞处自然坼成不规则的裂纹,巫、史们就从裂纹的纵横、多少、长短来判断这件事的可行与否。事后再作出纪录,写在壳上,刻成文字。之后人事日繁,需要占卜的事越来越多,乌龟壳不敷应用,就改用牛羊肩胛骨作替代。所以一般通称乌龟壳和牛羊胛骨上的文字形式称作甲骨文,或简称甲文。又因这些文字都是占卜记录,所以称贞卜文字。这种甲、骨,最初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河南安阳县的小屯村发现的,这个村子是殷商都城的故墟,所以又称殷虚(墟)文字。

这种文字既为占卜的记录,也就是代表鬼神的巫、史们的发言记录,不是“鬼话”是什么?但虽然是“鬼话”,总比“四只眼”的鬼话要来得实际些、可靠些吧!

甲骨文绝大部分也是象形文字,而且许多字都没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有时同一个字会有几十个不同的写法。但尽管笔画各不相同,却自有其简单的共同原则,例如“羊”字都象羊的弯角、大脖子,“马”字都象马的长头、大尾巴,“鹿”字都象鹿的分角,“豕”字都象猪的短尾,“犬”字都象狗的瘦而长的身子,“龙”字都象龙的盘屈回环的姿势。人们根据了这个原则,就可一望而知这是什么字,不致相互混淆。下面就请看图识字:

1.羊;2.马;3.鹿;4.豕;5.犬;6.龙。

甲骨文虽然绝大部分是象形文字,但这种象形文字已脱离了原始的绘画形态,开始用线条来组成字形,字里已有横、直、方、圆、曲线、弧形等简单的笔画出现。同时,甲骨文里也出现不少会意字,如膻气的“膻”,本应写作“羴”,三羊表示多数,许多只羊集在一起,自然就发出很大的膻气来了,所以“羴”是会意字。甲骨文羴字作,或从三羊,或从四羊,不管三羊四羊,都是代表多数。又如《说文》,即今牢狱的“牢”字,解作养牛马的圈,象圈,“牛”字在圈中,会意。甲骨文“牢”字作,或作牛,或从羊,不管从牛从羊,都表出了“牢”字的本义。这里说明了甲骨文有些部分已为后代的古文、大小篆打下基础,所以我们认甲骨文是我国真正文字的开始,是不应该有什么疑问的。

甲骨文字在书法上的特点,由于甲、骨本质及刻字工具的条件限制,所以字形大多数带方势,即使有些圆笔,也不是十分圆的。转折也大多直往直来,笔画也没有轻重顿挫,但它的线条却细而有力,像钢丝一样,呈现出一种沉着、刚健而又秀美的风格,因此,它在书法艺术上,是有着极崇高的评价的。

在骨董堆里

随便踏进哪一个博物馆或哪一家骨董铺子,都可以看到许多奇奇怪怪的铜家伙,圆的,方的,三脚的,四脚的,有花纹的,没花纹的,种类繁多,保管使你看得“眼花缭乱口难言”。就拿它们的名称来说,像什么钟啊,鼎啊,彝啊,匜啊,盘啊……不下百来种,比鲁迅先生用过的笔名要多上几倍。

周代散氏盘及铭文拓片

要探索书法演变的渊源,这些铜家伙就能供给我们好多宝贵材料,虽然它们不会说话。这些铜家伙身上绝大多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古代文字,这种文字一般都叫它“钟鼎文”,或简称“金文”,它们是属于古文系统的文字。

原来从殷商经西周、东周一直到春秋、战国之一千五百多年里(前1766—前247),青铜器已相当发达,我们的祖先用青铜来制造乐器、礼器、兵器、度量衡等等,统名之为彝器。今天在博物院和骨董铺子里陈列着的,就是前代保存下来和陆续在地下发掘出来的这些东西。

所谓钟鼎文(金文),就是刻在彝器的盖上、腹上、耳朵上、脚上或武器柄上的铭词。前期的彝器(大约从殷商到东周),铭词绝大部分都很简单,有的只一字或两字,多的也不过十来个字,全是象形文字,或者还在字的四周加上“亞”字形等图案。后期的彝器(大约从东周到战国末),铭词渐渐多了,有多到几百字的,文字的形式也起了变化,不完全是象形文字了。特别在战国时代(前403—前247),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国争霸,在这时期前后,此起彼落的大小国家有百来个,你有你的文字,我有我的文字,文字形式更变得五花八门,莫可究诘。例如,钟鼎里出现得最多的为“宝”字和“万”字,“宝”字有一百四十三个不同写法,“万”字有一百四十九个不同写法。下面举出部分例子,可见一斑:

在这里,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战国七雄的秦,它处在函谷关以西(关外),是西方国家;而其它六国则都在函谷关的东面(关内),是东方国家。秦建都的咸阳(西安),即西周王室的都城镐京,所以秦所用的文字可能仍沿周王室旧制,在七国文字中,比较规矩整齐,容易认识。这种文字一般称为“籀文”,又称“大篆”。像著名的“石鼓文”,以及“秦公敦”“宗妇盘”“大良造鞅(商鞅)铜量”“诅楚文”等都是。

在骨董堆里,还有两样小东西我们不可忽略遗漏,那就是古鈢和货币。“鈢”就是“玺”,即现代的图章,铜制的称“鈢”,玉制的称“玺”。货币就是后代的钱币,不过几千年前的货币不是纸上印的,也不是外圆内方的“孔方兄”,而是像一把刀子那样的铜片片儿。古鈢、货币上的文字也千奇百怪,但跟钟鼎文又有不同,前者笔调都带圆势,而后者都是方的。这些东西虽小,可是在研究书法渊源的工作中,它们也同样能供给我们以很宝贵的资料。

甲骨文、钟鼎文(包括六国异文)、籀文(西方国家文字)三者可统称之为古文——古代文字。下面就要谈到后世所谓“篆隶真草”四体书的“篆”“隶”了。

“祖龙”的伟绩

“祖龙”,是神话中有人送给秦始皇嬴政的诨号,古书上一直就把“祖龙”当做秦始皇的代名,如秦始皇焚书,书里就说“祖龙一炬”,秦始皇行苛政,书里就说“祖龙肆虐”,因此,我也跟着古人称他为“祖龙”。

秦·李斯《峄山碑》

在公元前249年,秦首先把周王室灭掉。到公元前221年,除秦以外六大强国中最后剩下的齐国也给秦覆灭了。这时祖龙先生完全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短短十五年寿命的秦皇朝,自称为始皇帝。当时政令虽已统一,而文字还各自为政,咸阳发出的公文,到了桂林就没人认识,似乎太不像话了。于是,他下令统一文字,由李斯作《仓颉篇》七章,赵高作《爰历篇》六章,胡毋敬作《博学篇》七章。他们大抵采用东方齐鲁文字,笔画力求简省划一,同时把各国异文以及原来的西土文字籀文集中整理,该增的增,该减的减,编成这三部书,统称之为“三《仓》”,也简称《仓颉篇》,相等于后代的《千字文》,是秦代民间通用的字书。“三《仓》”内容究竟怎样,现无可考,只有在敦煌等地发掘出来的古代竹木简里,还能看到一些片段。直到后汉一位经学大师许慎(叔重)根据“三《仓》”著了一部最简朴的古字典《说文解字》,才对中国文字作出有系统的介绍,今天我们研究中国文字和书法,不得不把这部书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祖龙”先生统一文字后的书体就叫做“秦篆”,亦称“小篆”。

“祖龙”先生登基后,东巡两次,都叫群臣为他刻石纪功,一共在峄山、泰山、瑯琊、之罘、碣石、会稽等处立了六块石碑。现存于世的只有瑯琊台刻石及泰山残石两种,都已模糊残泐,峄山刻石是宋代郑文宝摹刻的,也已面目全非,只有从秦权、秦斤、秦量及诏版里还可以见到真正秦篆的面目。

中国文字到了小篆,书法已由放纵散漫趋向整齐划一,不能不说是书法史上一个极大转变,它是后来的隶、分、真、草的前驱,因此,我们也不能不认这是“祖龙”先生的伟大功绩。

在这时期,同时又产生了一种“隶书”。据徐锴《说文叙注》引王僧虔说:“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其书曰隶书。”《魏书》里江式说:“隶书者,下杜(西安)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唐人张怀瓘《书断》说:程邈益大小篆方圆而为三千。

这是说隶书是大小篆的派生。所谓隶书,据班固在《汉书》里说:“隶书者,施于徒隶之谓。”“徒”是卒徒,“隶”是奴隶,“徒隶”指一切下层群众,包括下级官吏在内。那时候中央政府及高级官吏、贵族、士大夫阶级都用小篆,而下层群众及下级官吏都用隶书。正跟古代埃及官文书用象形文字,僧侣用行书,平民用草书一样,在文字使用方面也有着阶级区别的。

这种隶书跟小篆很相像,不过小篆圆而隶书方,小篆规矩整齐而隶书草率随便,小篆笔势有转折而隶书只有横直,因它跟后起的汉隶有别,所以称为“古隶”,或称“秦隶”。这种隶书,王莽时又改称为“佐书”。程邈的“秦隶”已经看不到,只有在秦权、量、诏版及莽权、莽量二字里,还可看到它的衍变痕迹。

规行矩步,手舞足蹈

一个人被束缚久了,一旦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就会手舞足蹈,表示高兴。相反,自由散漫惯了的人,一旦幡然改悟,便会规行矩步起来。俗谚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书法何尝不是如此,请看有了钟鼎文字的疏散放纵,就有小篆的整齐划一;有了小篆的整齐划一,就有秦隶的疏散放纵。就这样此起彼落,一反一复,像大车轱辘般推动文字形式向前进展。

汉代简牍

秦隶的使用时期很短,一转眼就是流氓皇帝刘邦的世界西汉(前汉)了。到西汉初年,民间又嫌秦隶太草率,没有规矩,于是产生了规行矩步的汉隶。汉隶跟秦隶结构完全相同,不过前者素朴而后者经过艺术加工,换句话说就是秦隶是简化了的小篆,汉隶是美化了的秦隶。

汉隶因西汉刻石不多,现存于世的只有宣帝时的“五凤二年(前56)刻石”“群臣上寿刻石”,河平三年(前26)的“麃孝禹刻石”,元凤中的“广陵王中殿题字”,建平五年(前2)的“郫县石刻”等几种而已。

汉隶字形当然比秦隶要整齐美观,但写时总比秦隶来得迟缓、拘束,不及秦隶爽利,根据书体发展规律,自然就会有新的书体起而代之,这种新书体就是“八分”,亦简称“分书”。

八分传说是东汉(后汉)章帝时王次仲所创,一说王次仲是秦始皇时人,他变小篆为隶书,秦始皇见到这种书体很喜欢,征召他三次都不来,就将他逮捕,押解进京,他在半路上变成一只大鸟,飞起走了,掉下两根鸟毛,变成两座大山。这当然又是鬼话,谁也不会相信。至于王次仲究竟是后汉人还是秦始皇时人,也无可稽考,姑且不去管他,只就书法演变的原则来说,八分之兴,决不会在汉隶以前,也决不会与秦隶同时,这是可以断定的。

所谓“八分”,据蔡邕说:“割隶字八分取二分,割篆字点画取八分,故名八分。”张怀瓘《书断》说:“本楷字八分取二分,故名八分。”又说:“次仲以古书方广少歧势,建初(汉章帝年号)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各人说法不同,历来聚讼莫决。其实“八”字本身象分别相背,“八分”就象“八”字那样左右分开。秦隶、汉隶都无挑脚,到了八分,左边的撇作丿,右边的捺作乁,这丿乁不正是一个“八”字吗?不正像一个人在手舞足蹈吗?

八分与汉隶,可能是同时代产生的。现存的汉晋木简中有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宣帝本始六年、宣帝五凤元年、平帝元始元年等简,书体都已有挑脚可证。前人因西汉刻石很少,仅存的西汉石刻中所能见到的也只是没有挑脚的汉隶,因此就误认为八分是从东汉开始的。事实应该说,八分行于西汉而盛于东汉才对。

下面图例,可以看出从小篆到隶、分,是怎样演变的:

草草不恭

我们请客吃饭,客人到来,总要说几句客气话,像“草草不恭”之类。从这“草草”两字,可以连想到草书的写法,一定“草率”“潦草”,所以称为草书。但相反,古人又有“匆匆不及作草”的传说,那么草书该是恭而敬之,规规矩矩地写,又不该是“草率”“潦草”的书法了。

究章草书该规规矩矩地写,还是可以随手挥洒?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书法,概括地说,共分四体,一般称“真草隶篆”,或称“篆隶真草”。书法宗祠里放上这四个“主位”已为历史所决定,人民所公认。照这四个“主位”的排列法,篆先隶后,前面介绍的历史事实可以证明无误。真、草两个“主位”,该谁排在先,谁排在后,却值得研究。不能“草草不恭”地随便安排,这是第二个问题。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须搞清草书的来历。

许慎(叔重)在他的《说文解字序》里说“汉兴有草书”,他所说的草书,不是指后世一般通行的草书,而是“章草”。章草,据张怀瓘《书断》说:“章草者,汉元帝时(前48—前33),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因草创义,谓之草书。至建初(汉章帝年号)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这里说得很明白,章草兴于西汉,是隶书的变体。再看现存的汉晋木简里,有很多似八分非八分、似今草非今草的简牍,又说明了章草是从八分蜕变出来的,张怀瓘说“解散隶体粗书之”,这个“隶”,该是指的“八分”。

章草是用分书笔法写的草字,它的捺脚不像分书那样向上挑,而是向下伸展,跟后起的真书很相像,同时它又一个个字都分散独立,可以想见章草写时,决不会像后世通行的草书那样慓疾飞动,而是横、直、撇、捺一笔一笔地写的。因此,我说“匆匆不及草书”,就是说的章书。

就章草字形来看,它已开辟了后来真书的法门,曹魏时锺繇(元常)的《荐季直表》《贺克捷表》等,虽不能见到真迹,即就刻本看,扁扁的,肥肥的,很有分书的味儿,无疑它是由章草约束而成。那么,章草正是真书的开山祖师,真、草两个“主位”,自然应该倒过来排列,先“草”而后“真”了。

曹魏·锺繇《荐季直表》

东汉张芝(伯英)跟北海敬王刘睦(一作穆)学字,写得一手好章草,后来他把章草加以变化,写得飞快,有时一笔下去连绵不断,这才是后世通行的草书。因它是章草的破体,所以称为“破草”,又因它产生于章草之后,所以又称“今草”,再因有时连绵不断,所以亦称“一笔草”“连绵草”“游丝草”。后到唐代张旭(伯高)、怀素(藏真)手里,写得更颠狂跳脱,完全脱离法度,随意增减字形,光怪离奇到难以认识,这就叫做“大草”,亦称“狂草”。草书至此,方可算得真是“草草不恭”了。

中国书法由篆书到隶、分,转变还不十分大,由隶、分变为草书,那真是一个大大的改革,以后转入行书、真书,虽是发展,便没有什么大的转变了。

从闰统到正统

如果说秦以小篆为正统,前、后汉以隶、分为正统,那么魏、晋、六朝以后是以行书为闰统(非正统之意),真书为正统的时代了。

行书,据张怀瓘《书断》说:“后汉颍川人刘德升(君嗣)所造,即真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德升,桓、灵(汉末第10、11代皇帝)之时,以造行书擅名。”又说:“行书者,非草非真,离方进圆,在乎季孟,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

所谓行书,有人说锺繇善为“行押书”,所以称行书。“行押”,即后世的花押,亦即现代的签字,怎能算作书体?有人说行书像人走路,所以称行书,那么草书像人奔跑,为什么不称奔书或跑书呢?《书断》说“与真书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这样解说比较正确。总之,所谓“行”,即通行的意思,行书,就是民间通行的书体,理由很简单。

刘德升是汉末桓灵(147—189)时人,他所创的行书,到献帝初年(190年起)方活跃起来。它的形式介乎真草之间,它没有真书那样拘束、规矩,也没有草书那样放纵、难认,是一种参酌得中的书体。

曹魏初期,胡昭(孔明)、锺繇(元常)都是学刘德升的。刘的墨迹不可得见;胡的名字也仅在《魏书·管宁传》里提到一次,并无手迹流传;只有锺繇,现存的有《常羸》《雪寒》《得长风》等几种短帖,还可见到他的行书面目。这种书体,一直到东晋王羲之手里方开始发扬光大起来。

真书亦称正书,一般称为楷书。又因它跟隶、分一脉相承,所以前人称为“今隶”。真书的来源,一说是汉灵帝时人王次仲(造八分的王次仲是另一人)所造;一说是西汉哀帝(公元前年至1年)时陈遵(孟公)所造。哪一个说法对,且不去管他。依据发展规律,真书的发见,决不会在隶、分、章草以前,所以陈遵所造的说法,可以不攻自破。至于灵帝时究竟有没有王次仲这个人,我们也无案可稽,只可存而勿论。

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真书是隶、分、章草通行后的发展,所以它的间架、结构,含有隶书的方正、八分的遒美、章草的简捷,而出之以整齐、端正,所以有“正书”的称谓。又自东晋至今一直奉真书为楷则,所以通称“楷书”或“正楷”。

真书当然以锺繇为初祖,传至东晋经王羲之父子的加工,就跟行书同时发扬光大了。

从行书、真书的诞生年代看,真书在先,行书在后,自无疑问,行书虽不能说是真书的派生,至少它是受到真书的影响才能形成的。

唐·佚名《灵飞经》

从书法历史上看,真书一脉,兴起于汉末,推行于魏、晋、六朝,大盛于隋、唐,历宋、元、明、清,一直到今天,从没有间断过。特别是唐代,由于统治者的爱好,士大夫跟着相习成风,有名书家一时蜂起,都以真书为宗,各立门户,各标风格,可说是书法史上的全盛时期。到了清代,更凭书法取士,士大夫都把写端楷当作获取官职的武器。不但一般考相公都以写得规矩端正作为中式条件之一,就是中了举,点了翰林的,在会试、殿试、朝考的时候,及格与否,也第一要看你写的字如何。字写得好的就中选,写得丑的就落选,甚至有一字半字不合标准,就会被黜。所以当时写白折字(朝考卷子)讲究“乌、光、方”三字,就是说字要写得黑,要光洁,要方正。这种千篇一律的“乌、光、方”的字体,叫做“馆阁体”。自“馆阁体”盛行,就大大贬低了书法的艺术价值。

行书和真书虽至今并行不歇,但行书的运命总敌不过真书,不管行书的应用面比真书来得更广泛。不信你看魏、晋以来,石刻碑板,一应官文书,以至取士的考卷,就是宋、元、明板的古书及现代书刊上用的老宋字、新宋字,哪一样不用真书?至于行书,那只有往来信札、日用账目,以及装饰墙壁的对联、屏、轴等方用得着它。因此,可以说魏、晋至今这一千七百多年,是真书的正统时代,而行书始终只是闰统。

在真书、行书兴起的时候,另有一种叫“飞白书”的,是东汉灵帝时蔡邕(伯喈)所创。据说他有一次在鸿都门(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候命,看见漆工用刷子漆字,忽然灵机一动,回去试拿刷子代笔,写起字来,就创造了“飞白书”。张怀瓘《书断》里引王隐、王愔说:“飞白变楷,制以题署,势劲字轻,微不满,名曰飞白。”又引王僧虔说:“飞白,八分之轻者。”究竟“飞白书”是怎么样的形式,古人既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世又没有字迹可考,只能阙疑。至于在书体宗法上讲,“飞白”连闰统也够不上,只能当它附庸罢了。

结一下总帐

上面已把中国书法的产生和衍变的来龙去脉,作了一番概括、粗浅的介绍,最后应把这笔历史账目结算一下。既称结账,就是有账单,请看下面:

从这张帐单里,我们要知道,从原始图画衍变为象形文字,从象形文字衍变为古文、篆文,从古文、篆文衍变为隶书、分书,再变而为章草,今草、真书、行书,这一系列的变革,都不是偶然的,都不是某一位先生灵机一动就能变得过来的,而是紧跟着社会发展而来的。例如前文介绍李斯创小篆、程邈创隶书等等,也只是书上这么说,我就照着传述而已。事实上篆文、隶书等各种字体的形成,都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蜕化,到李斯、程邈等,不过总其成而已。这个蜕化,又非一朝一夕的突变,而是经过广大人民长时期研究再研究,试用再试用的结果。

其次,我们要知道,各种书体的衍变,一方面是实用的发展,一方面是艺术的发展。实用方面,为的是书写便利;艺术方面,为的是形式美观。试打个比,我们家里不是都有着一张或两张桌子吗?最原始的桌子,可能就是一块大石头,拿来放在洞穴里供吃饭、干活之用,后来才发明用木材做四条腿,加上一个桌面,成为今天的桌子形式,有的还在桌面下安上几个抽屉。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实践需要,也就是桌子在实用方面的发展。之后,桌子边上有的刨上槽子,有的雕上花纹,有的自桌面到桌腿全都是各种雕镂的图案所构成。空桌子上还铺上台布,或者放上一只花瓶。这是桌子在艺术方面的发展。向艺术发展后的桌子,依旧可以用来吃饭、干活,并不曾减低它的实用价值,而看起来不是比原始朴素的光桌子要漂亮、美观得多吗!文字也是如此,它的产生,本为记言记事,后来为了社会实践的需要,衍变为篆、隶、真、草诸体,这是实用方面的发展。再后来经过历代书法家将它加工美化,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风格,从文字变成书法艺术,这是艺术方面的发展。向艺术发展后的文字,依旧用来记言、记事,也不曾减低它的实用价值,书法艺术就是这样,所以能从几千年前一直存在到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