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顽韧:近代冀中定县小农经济的延续与渐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问题意识与区域路径

近代中国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此变局之下,乡村社会、农民生活面临诸多困境,乃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然而,无论经历多少苦难,终究还是坚持下来并成为支撑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那么,我们要问,乡村社会、农民生活的困境在哪里,能够坚持的秘密又在哪里?其原因当然是万般复杂的,但如果用一句话说,就是小农经济的艰难存续,这也正是本书所要阐述和解答的问题。

本书试图从区域视角,以冀中定县为范围,来研究近代小农经济的结构、运作形态及其变迁,由此揭示经济运行和农民生存的动力机制;与此同时,寻求本区域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区域的共性。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小农经济都是反映中国社会经济史,尤其是乡村社会经济史的一个核心概念。与此类似者,还有农户经济、农家经济、农民经济、个体农民经济、家庭式农场经营、小农场经营等称法,但皆不如小农经济更具影响力。在生态环境和生产资料的约束下,小农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的(1),具体表现为自耕农、佃农、雇农,在革命话语中也可理解为贫下中农、雇农,与占居优势地位的地主、富农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是矛盾统一体。特别要说明的是,雇农或长工、短工大多并未完全失去土地,也有自己所属的家庭;而雇主也有不少为普通农民,它们都是从属于小农经济的。从经济理论和实际运行而言,小农经济是一个突破个别家庭的整体,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的形态,一个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涉及土地、农业、手工业、贸易、金融、消费等多个方面。

小农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区别主要是外延的大小,小农经济是从属于乡村经济的;而从所涉对象而言,二者并无明显的区别。有鉴于此,应从乡村史尤其是乡村经济史的整体视角来确定本书的学术价值、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

近代乡村史的探究价值,是毋庸多言的。中国古来即是农业大国、农民大国,近代百余年依然如此。对中国乡村状况非常熟悉的革命家毛泽东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2)与此相对应,传统乡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极高,“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3)。正因如此,长期从事农村调查和研究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特别强调:“农村研究实在是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工作”(4),“要认识中国社会,认识中国人,不认识农民生活,不认识农村经济是不行的”(5)。以上论述都昭示我们,中国近代乡村史尤其是乡村经济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而在这里面,小农经济的存续是尤其值得关注的现象。同样值得思考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乡村经济的比重愈益降低,但广大乡村、众多农民的地位以及农户经营模式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如果将当代乡村和近代乡村进行对照,就不难发现,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些问题迄今还活着,今天依然在历史的延长线上。基于此,本书所探讨的问题就有了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