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5章 攻九江(下)

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江东军与李通军的军营中都已经忙碌了起来,大营里士卒们正在抓紧时间埋锅造饭,那营中的炊烟皆是笔直地朝天空飘去。

一时之间,鸟语花香的滁河南北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既美丽又静谧,然而这样的美景并不会持续多久,因为这里即将发生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

或许战场上的厮杀和呐喊也是另一种美,但只有画家的纸,乐师的琴,还有史家的笔上,才会出现战争的暴力美学,这种美永远也不会出现在参与战争的士卒身上。

在那些战场上的士卒眼中,战争是只有杀戮的,而杀戮显然不可能是美的,没有人是天生的杀人狂魔,也不会有人天生就热爱战争,每一个走上战场的士卒都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大多数士卒的想法都为了混口饭吃,这其实很正常,没有什么好鄙视的,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战争年代,想要顿顿有口饭吃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也有一部份心怀志向之人是为了在战场上博得功名,好借此升官发财,荣归故里,不过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运气,也许他们武艺还不错,可战场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舞台,随便一支冷不丁出现的暗箭便可能要了一位心怀志向之人的小命。

当然,为什么要走上战场这种问题此时是没人会花费时间去思考的,即使是两方指挥官李通和孙策也没有空去瞎想。

当士卒们用过早食之后,这场大战就将要打响了。

两军士卒中有的人目光坚毅,有的人目光涣散,他们有的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有的人则只是随波逐流,也不知自己是为了活命,还是为了升官亦或是其他某方面的原因。

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下,滁河南岸出现了两个庞大的军阵,好在此地地形平坦,属于平原地区,这么大阵势才得以摆开。

李通军靠着河水准备背水一战,雷绪和陈兰两人顶盔掼甲,面色阴沉地骑着战马,率众顶在李通军大阵的最前方,这二人是李通最不放心的,自然要放在前面来消耗孙策军的力量。

两人分别率领所部五千兵马,犹如两个拳头一般,摆在李通军大阵的前面,往后才是李通军士卒真正的大阵,吴霸手持长刀,全身披挂整齐地骑在一匹棕色战马上,眼神十分坚毅,光看其魁梧的身材便知他至少得有一把子力气,因为毛发浓密,所以李通军中士卒都称其为“虬髯将军”。

吴霸身后是上万士卒组成的排列整齐的大军,再往后则是赵俨的一万大军,李通正是亲自坐镇于赵俨军中。

赵俨一身精良的铁甲,手持一把三尺剑,作为一名儒将,他并不擅长战场冲锋,不过他的坐骑倒是一匹少见的魁梧战马,这是他和李通一起收到的,由曹操派人送给他们的马匹,曹操还让人带了句话给他们,说是“若是事有不逮,可凭此两马逃得一命。”

此时的赵俨以落后一个马头的身位,跟在李通的身边,他的眉头皱得很紧,说实话,他并不希望和孙策对战,一来此前曹操与袁绍一战中孙策帮过大忙,就算此战打赢了,也肯定得放过孙策。

再者,他也曾听说过孙策善战的威名,而李通和他也只是指挥兵马打过几场剿贼之战,因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击败孙策军。

可是李通受到刘馥的邀请,打定主意要从汝南率军赶来,而李通又和他有高山流水之情,赵俨实在不忍坐视李通独自前来。

见李通看起来有些虚弱的神色,赵俨心中暗叹:若是这一仗真的败了,说什么他也要护着李通回到汝南。

李通虽然昨日刚到时感到身体有些不适,但休息一晚后感觉自己的精神还不错,似乎是因为到了生死关头,他感觉自己的身体随时可以爆发出一股巨大的力量。

李通的后方是由亲卫率领的一万后军,万一战局出现变故,事有不谐,这一万后军便是他改变局势,以及脱离战场的最后手段。

不久后,“隆隆”的战鼓声终于响了起来,两个大军阵的后方各自都有近百面战鼓,那些军中的鼓手挥舞着鼓槌,踩着特定的节奏,每一下敲击在巨大的牛皮鼓面上,都仿佛是敲击在士卒的心头之上,战鼓声宛如特效兴奋剂一般,每一下都让战士们的心中涌起无限的冲劲。

江东军的大阵布置得很简单,凌操和陈武各领本部人马在最前方,他们的任务是撕开前面雷绪和陈兰的拱卫阵型。

往后是孙策与孙瑜和朱桓率领的亲卫军,黄忠则带着一支千人骑兵护卫在侧,他们的目标就是等敌军阵型被撕开后,快速进行冲击将其阵型完全凿穿,其余兵马统一归位于后军的法正调遣,破开哪一处大阵,便会有一名军司马或校尉率领千人或两千人冲过去扩大缺口。

由此可以看出,江东军的阵型纯粹是以进攻为主,李通军的阵型则是以防御为主。

当晨曦渐渐散去,太阳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时,战争终于开始了,凌操和陈武各领本部人马已经与雷绪和陈兰二人的兵马撞在了一起。

雷绪与陈兰的兵马虽然有数量优势,可其士卒的精锐程度却远远不及凌操和陈武麾下,经过多次作战的江东军士卒。

孙策眯着眼睛看向前方的战场,身上的明光甲有些沉重,不过对于孙策来说这不算什么,身后那红色的披风极为显眼,这是他为了让江东士卒们看到他这位征南将军此时与他们这些士卒同在。

长枪在孙策的右手中缓缓转动着,枪头尾部的红缨无风自动,孙策似乎能感到枪身上传来的嗡嗡声,竟有几分许久未曾饮血,而生出的嗜血之意。

这自然是孙策的错觉,不过这种感觉或许是来自他自己灵魂的呐喊,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幻觉,不过他很快就没有兴趣再纠结于这种感觉了,他现在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挥动手中之枪去杀敌。

“众将士,且随我前去杀敌。”孙策高举手中的枪,说道。

“杀敌~杀敌~杀敌~”黄忠率领骑兵们齐声附和起来,跟着孙策向前冲去。

整支队伍就宛如一支锋利的雕翎箭,孙策就是这支箭的箭头,孙瑜和朱桓一左一右护住了孙策的侧翼,此时的两人心中有些紧张,军师法正已经叮嘱过两人,宁可他们战死,也要保证孙策无碍,因而两人的神色都很凝重。

两军正是接触后,大战开启了,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和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李通军与江东军开始激烈地碰撞。

凌操和陈武皆是勇将,自是担任大军先锋,奋勇向前,雷绪和陈兰本就心中忐忑,再见到江东军气势这么强盛,原本就武艺平平的他们被吓得只能发挥出不到六成。

凌操一身铁甲,手持武器迎着雷绪直接冲去,见状,雷绪面色阴沉,他紧了紧手中的大刀,堪堪挡住了凌操的第一击,可凌操的武艺可要雷绪强上数倍,这第一击便让其面色十分难看,显然是挡不住凌操的力道。

而凌操可不会去管雷绪能不能应对,他手中武器一个漂亮的旋转,自上而下再次劈向雷绪,雷绪哪敢多想,手中大刀往上一抵,可那力度直接将他的胳膊震得酸麻。

趁着这个机会,凌操手中的武器往后一缩,然后再一挺,便已经插入了雷绪的喉咙,等到拔出后,雷绪的鲜血便如喷泉般洒了出来,溅了凌操一身,但他却哈哈大笑,毫不在意地继续冲锋。

凌操一个照面就阵斩了雷绪,其身后亲卫高喊着“威武”,使其部众士气更上了一层楼。

另一边,陈武也不甘落后,只见他手中武器舞得密不透风,那陈兰只剩下招架之力,压根没有机会还手,陈武余光瞥见凌操已经干掉了雷绪,手中不由加大了力道,手中的武器如同毒蛇一般直直刺向陈兰的胸口。

在这一击之下,陈兰胸口的甲胄竟犹如纸糊一般,直接就被陈武刺了个对穿,待其拔出武器后,鲜血也跟着喷涌而出,那陈兰也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陈武的气力要比凌操大上有些,所以他直接用武器将陈兰的尸体挑起,竖在了口中,随即使劲向李通军那边一甩,竟然直接扔出去四五米远,还砸到了几个倒霉蛋。

随着雷绪和陈兰的身死,凌操和陈武各自领兵直接一路冲了过去,由于士气旺盛,吴霸阵前的一万大军竟然也被两人的兵马给冲得有些混乱了。

正当吴霸扬起手中的大刀,想要上前斩杀凌操和陈武二人时,一阵巨大的马蹄声响起,阵前扬起了无数烟尘,这是孙策的骑兵到了。

一马当先的孙策将手中铁枪擎起,那飘舞的红缨仿若是一面旗帜,数十面红底黑字的“孙”字大旗在骑兵阵中随风飘扬着。

吴霸抬眼望去,只见当先一人身着精甲,手提长枪,正飞驰而来,而那数十面“孙”字大旗,让吴霸意识到来人的身份不简单,当然,他并没有猜到来人正是孙策。

不过若是能够斩杀来人,谎称杀了孙策,那说不定还能扭转局势,那此战就还有希望,这般思虑在吴霸脑中闪过,只过了数息,随后他将大刀插在地上,接着抽出背后的大弓,瞄准孙策射出了一支雕翎箭。

吴霸不知道的是,孙策此时的目标就是他,所以在吴霸引弓搭箭时,孙策的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

从射出的箭来看,吴霸的弓术并不算好,这一支箭还没到孙策近前,便已然后力不足,被孙策扬起手中的铁枪,就给挡到了一边。

自知射艺不佳的吴霸本来就不对这一箭抱有射杀敌人的希望,而是想给对方造成点麻烦,将其吸引过来,可让他失望的是,对方竟然轻轻松松就化解了这一箭。

但很快他就变得十分欣喜,因为孙策朝他吴霸冲了过来,吴霸当即打了个手势,和其部下做好了准备,而孙策此时已经率军和前方的士卒撞到了一起。

“坤桃,子烈,你二人继续率军凿穿大阵,这敌将就交给我了。”孙策大声喊道,手中的铁枪也和吴霸的武器碰在了一起。

但凌操和陈武并没有立即听从孙策的命令离去,而是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声:“主公~”

见此情形,孙策再次大声喝道:“这是军令!”

凌操和陈武无奈之下,只得各自率领所部继续向前冲杀过去。

“来吧,让某领教领教你的武艺。”孙策大笑着对吴霸说着,手中的铁枪朝着对方的要害袭去。

吴霸听到此言,轻声喝道:“哼,照先前那两人的反应来看,你应该是江东军的尊贵人物,这样的人物不在后军呆着,却跑到前军来,是想送死吗?”

说罢他便奋力将手中的大刀朝着孙策砍去,孙策微微一笑,手中的铁枪略微抬起了一点,便将敌将的大刀挡到了另一边。

吴霸见此心中又怒又急,一把抽回大刀,又使出一记虎虎生风的旋转横劈,孙策依旧是面带笑容,不急不躁地将铁枪向前一挑,吴霸劈来的大刀便被卡住,无论如何加力,都不得寸进了。

如此十数个回合过去之后,孙策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说道:“看来阁下在军中并不是以武艺见长,如此再继续对战下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闻言,吴霸心中是既羞又怒,但却毫无办法,有些气急败坏的他将手中的大刀高高举起,犹如泰上压顶般朝孙策竖劈了过去。

孙策将身子微微一侧,手中的铁枪划过一个优雅的弧度,挡住了吴霸劈来的大刀,然后在吴霸反应过来之前,以电光火石般的速度握住了其手中大刀的长柄,接着猛地向后一用力,竟将吴霸这么个魁梧汉子给拽得跌落到了马下。

“把他给我绑了。”孙策笑着下令道。

摔倒在地上的吴霸脑袋有些晕眩,刚要爬起身来,就被几名亲卫军士卒压在地上给捆了起来。

至此,孙策不再去管吴霸,他抬眼望去,原本由吴霸率领的万人大军阵势虽然已经乱了,但离凿穿还差不少。

凌操和陈武所部便犹如两个巨大的拳头,狠狠砸在了这万人大军组成的阵上,只是这大阵到底人数众多,所以排列极为厚实,短时间内两人率领的部众还真的难有突破,反而会有被包围起来的潜在危险。

就在这时,坐镇江东军后方的法正也下达了命令,后军各将校率领本部兵马,全体朝李通军压过去。

后军将校在得到法正命令后,只管往李通军阵型薄弱之处攻击,配合着大部队,竟然撕裂了这万人大阵,直捣对方中军。

随着江东军后军士卒的全体参战,失去了吴霸指挥的万人大阵终于开始了溃败。

中军处,李通看着溃散的士卒,心中十分急切,正当他想要高喊几声,提高士气时,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接着眼前一黑,耳朵中出现了一阵轰鸣声。

赵俨焦躁不安地指挥着士卒压住阵脚,并命令弓弩手出列发起攻击,箭矢如雨般向着前方倾斜。

然而兵败如山倒,挡是不可能挡得住的,数不清的江东军士卒手执方盾,快步向前,反而是李通军被逼得一步步后退。

此时,江东军后方的战鼓声再次变得激昂起来,法正亲自率领数千人马加入了战场。

赵俨扭头看向李通,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他扬起手中的长剑,高声呼喊着:“死战不退!死战不退!”

可是喊了几声后,竟无一人附和,看着周围眼神惶恐的士卒们,赵俨明白这一战已经打不下去了,他叹了一口气,正要上前亲自发起带头迎战。

李通却突然开口说道:“伯然莫要参战了,抓紧收拢士卒,撤.....”

话只说了一半就停下了,赵俨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随即他沉声道:“太守先走吧,我留下在此断后。”

但赵俨说出此言后,李通却一直默不作声,等了许久不见李通做出反应,赵俨上前轻轻推了他一下,结果李通竟直接侧着往马下倾倒。

这将赵俨吓了一大跳,他顾不得礼仪,急忙将李通拉了起来,防止其头部着地,又让两名亲信过来扶着李通下马。

赵俨身为颍川名士,自是出门游学过,恰巧学过一些急救之法,经过一番检查过,他才确定李通是晕厥了过去。

随后他当即下令,让一队人马护送着李通撤退,而他自己,则是带兵在此拖延时间,尽力阻挡江东军前进的步伐。

李通的离开自然是让其军中本就低迷的士气在此下降,几近于士气全无,赵俨虽然勉力为战,尽量约束士卒,却也无法转变大军的颓势。

赵俨的死战并没有给李通的离开争取到多少时间,因为已经率军带过来的孙策也说了一句和李通先前所言相似的话:“伯然莫要再战了。”

没错,孙策和赵俨其实是相识的,赵俨曾经游学的时候,遇到过在袁术麾下时的孙策,两人虽然交情不深,但也勉强算熟识了,所以孙策不愿对其痛下杀手。

虽然赵俨在史书的记载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功绩,但孙策对赵俨的为人还算了解,知道其有着不错的才干,而且为人比较有骨气,就凭双方是旧识这一点,若是赵俨同意加入孙策麾下,那他日后便会十分忠心,所以孙策还是希望能将赵俨收入麾下的。

包括李通,孙策也是希望能够将其收入麾下的,毕竟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且还是德才兼备的那种,随便哪个诸侯应该都会喜欢。

不过眼下说这些没什么作用,场上似乎已经看不到李通的身影了,先前孙策可是清楚地看到一队人马离开,到现在他已经可以确定那其中必定有李通。

看着一片片跪地投降的汝南郡士卒,赵俨心中的酸涩有些难以言喻,明明占据人数上的大优势,怎么就败得如此之快呢?连两个时辰都没坚持到,就让江东军取得了胜利,难道孙策的部下真的有这么强吗?

想不明白的赵俨也不愿再去想,既然抵抗已经无用,他便不再抵抗了,眼见赵俨扔掉了手中的长剑,孙策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在他和赵俨说话时,江东军的追击并没有停下来。

当赵俨率领的万人阵势最终溃散之时,李通已经在一队人马的护送下渡过了滁河,后军人马见到李通,也不知他是重伤还是阵亡了,于是也开始溃散了,只有李通的亲信部队绝对留下来殿后。

孙策横枪立马,眉头微皱地看着眼前李通亲信部队组成的阵型,随即他挥了挥手,原本还在向前逼近的江东军缓缓停了下来,滁河南岸顿时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静谧之中。

这样的平静在往日的滁河边似乎颇为正常,可在战场上却显得有些过于诡异了,当一路向北的队伍再也看不见踪迹的时候,孙策才终于开口劝道:“尔等都降了吧,本将军不会亏待了你们。”

话音落下,李通亲信部队中的士卒面面相觑,直至一名司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随即一阵“当啷当啷”的声音不断响起,那是无数的刀枪落在地上发出的清脆声响。

只有极少数的人马不愿臣服于孙策,孙策对此也不恼,还放了这些人追随李通而去,此举堪称仁义,让一旁的赵俨忍不住赞叹了起来。

“今日见了将军,才知真正拥有宽广胸怀之人是何模样,幸哉~幸哉~”

孙策听了笑着说道:“伯然谬赞了。”

其实孙策本就不打算继续追击李通,他的目的只是攻取九江,刚才的情况下,只要拖延一会儿时间,就有机会收服这些人马,既然如此何必多造杀孽呢?

人口在这个时代可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此前孙策又是让鲁肃迁徙北方流民,又是让人将山越迁出,充实到江东郡县之内,不都是为了人口嘛。

护送李通的人马渡过滁河之后,没有做丝毫的停留,虽然路过了阜陵、全椒等九江县城,但他们却连城都未进,仓皇地一路向北方的汝南奔去。

随着赵俨和剩余李通大军的投降,九江郡内不少县城都毫不抵抗地望风而降,全椒、阜陵等县尽皆传檄而定。

周瑜在得知消息后,便将兵马撤回了广陵,继续驻守在那里,并未前来与孙策会合。

四日后,孙策终于率大军赶到了合肥城外,此时太史慈所部也在攻打合肥城,

作为新的扬州刺史部州治,合肥被刘馥建设成了淮南有数的坚城,就算与孙策命步骘建设的秣陵城墙相比,也是不遑多让,两者的差距也只是县城的面积罢了。

条石为基、夯土为心、青砖为皮这是这个时代最为坚固的城墙,而高大坚固就是合肥城墙的完美概括,城内原本有刘馥招募的五千士卒,再加上他从梅干、雷绪、陈兰三人手中截留的兵马,总共还是有超过一万士卒的。

因为新占领的各县还要留有士卒驻守,所以孙策带来包围合肥城的军队并不算多,不过好在还有太史慈所部,所以孙策并不担心人马不足。

再加上赵俨告诉他汝南太守李通陷入了晕厥,汝南郡文武无首,无法赶来支援,而且合肥城内粮食也不多,所谓民以食为天,一旦合肥城内断粮,就算百姓不造反,军队也挨不住饿啊,到时候刘馥能有什么办法?

孙策和太史慈会合后,直接命人将合肥城外的护城河河口堵上,然后也不急了,将数十架巨大的投石机架在合肥城外,每日时不时发射一些石弹,虽说这些石弹对于合肥坚固的城墙来说作用并不是很大,可是在攻心方面却有奇效。

城内原本就不稳的民心,如今已被孙策搞得惶惶不安,只是刘馥似乎还没有放弃,仍然亲自处理城内的一切事务,并不断给军队和百姓打气,说曹操的支援过不了多久就要到了,不能失去斗志。

在他的不懈努力和以往的信誉下,城内的局势倒是勉强稳住了,但江东军围城很快便过去了两日,曹操的支援却还不见丝毫的踪影,合肥百姓和军队到底还是不愿陪刘馥冒这个风险。

又过了一日,合肥城内原本归属雷绪和陈兰手下的人马互相联合,将太守刘馥控制了起来,开东城向江东军投降。

拿下合肥城后,剩余还在观望的几个县也纷纷向孙策投诚,至此,九江全郡十四县彻底纳入孙策的治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