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孙策,开局遭遇刺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4章 攻九江(中)

凌操看着被攻破的历阳县城,总算能长舒一口气,他这个先锋可是出色地完成了人物,此次攻伐九江,首战便一战告捷,绝对是一份大功。

孙策进城之后,才得知梅干这厮竟然没死,看着被凌操和陈武押进县衙,却见谁都是一副笑脸的家伙,他的眼里露出了一丝寒芒,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梅干虽说是个软骨头,可也算是久经阵仗,一看孙策那幅表情,就知道情势有些不妙,他心里安安抱怨了起来:明明他都投降了,难道孙策不是应该为他解开束缚,然后披衣敷药,再封官赏赐,最不济也得让他戴罪立功吧。

说起来梅干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也就比周瑜差一点,就算是孙策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看起来确实有几分英武,而且凌操和陈武说其武艺也还算不错。

可惜这等反复无常,没有丝毫立场之人,就算是再优秀,孙策也得将其置于死地,更别提重用了,否则日后还等费心,防止其在关键时刻叛离而去。

“来人啊,将这厮给我拉出去砍了,祭奠此战我军伤亡的所有士卒。”孙策厉声下令道。

话音刚落,梅干的脸色便如丧考妣,按他所想,孙策不该如此对他啊,早知道会有这个下场,他还不如在城头上战死,好歹也能留个稍微好点的名声。

不过随着孙策下令,已经没有人会去管梅干的想法了,两个士卒走过来架起梅干便向外走去,凌操和陈武对视了一眼,也没有开口劝主公留下此人,毕竟孙策的命令没什么错,这次虽然攻破了历阳城,但江东军的损失可不算小。

凌操所部伤亡高达六七百人,且受伤的基本都是重伤,已然丧失了战斗力,而陈武的人马损伤也不小,毕竟是最先登上城头的,要应对第一波一大批的守军,就连别部司马何兰,手下也有上百人伤亡。

好在伤亡虽然不小,但先锋军并未伤筋动骨,所以依然可以再战。

随后孙策命人迅速清理战场,花费了一段时间后,历阳城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数以千计的尸体被焚烧后,用土将其覆盖掩埋了起来,大战之后最忌讳的便是灾疫,所以孙策才会在拿下历阳后,如此注重打扫战场。

此战的俘虏约莫有千余人,已经全都进了战俘营,被看管起来,当士卒们得知孙策把投降的梅干砍头祭旗后,纷纷在心中赞叹:将军果然是爱护咱们,为了已经死去的兄弟,可以放弃一名将才。

此时的历阳城墙看起来有些破烂,但孙策一时间也顾不上让人修补,城墙上已经换上了“孙”字大旗,标志着这座城池已经换了归属。

夺取历阳县之后,孙策并未继续率领大军攻打阜陵、全椒等县,而是在县衙中,召集一众文武议事,商讨着接下来该怎么打。

这可是个大问题,虽然军中携带了大量投石机,破城而入并不算艰难,但自古以来,攻城战都会损失大量的士卒,如此战攻破一个小小的历阳县,己方便有千余伤亡,若是这么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推过去,等打到合肥城下时,孙策此次带来的军队就差不多要全军覆没了。

因此,必须要通过野战来消耗九江各县守军的有生力量,以此来奠定江东军大胜的基础。

......

在孙策与一众文武正在商讨如何引出九江守军主力,进行野战之时,一直在关注江东军动向的刘馥早已向北方的汝南送去了求援信。

现今的汝南太守李通,在收到消息后,一边命人去向曹操禀报,一边紧急召集部下,亲自率领大军赶到了九江,此时已在刘馥的安排下,往历阳这边赶来。

滁河北岸,李通从汝南带来的两万大军刚刚到达,因为来得紧急,所以其军中的粮食辎重并不多,而九江由于先后遭受了洪灾和蝗灾,又有袁术称帝后的战争,所以直到刘馥到来之前,百姓民不聊生,地里颗粒无收,易子相食的惨剧屡见不鲜。

也正是鉴于寿春被破坏得太严重了,刘馥上任九江太守后,才会不得已将郡治迁到合肥,重新建设,在他的各种不懈努力之下,才让九江恢复了些许往日的活力。

原本李通军中的粮食在其抵达滁河后就已经所剩不多了,如今多亏了刘馥已经提前在阜陵县内囤积了不少粮食,好歹能让李通军撑过一段时间,如此才得以让其放心作战。

阜陵县中此时储存着米五万斛,粟七万斛,这十二万斛粮食算是九江目前的底蕴了,换句话说整个九江郡刘馥手中能拿出来的粮食只有这十二万斛了,李通觉得这已经足够了,有了这些粮食,汝南郡那边也可以来得及发动民夫运粮过来了。

阜陵县外,一身甲胄的李通骑着战马缓缓而行,吴霸和赵俨一左一右地跟在他的身后,同时也在维持着军队的秩序,这个时代的许多军队到了异地作战后,难免都会出现进犯百姓的军纪问题,李通军一路以来没有出现混乱,考的就是李通的命令,以及吴霸和赵俨的节制。

此时阜陵县已然城门大开,负责带兵驻守阜陵的雷绪率众在城下迎接,一身黑色官府的雷绪拱手行礼道:“阜陵守将雷绪,见过李汝南。”

李通此时已经十分疲惫,虽说他的武艺精熟,还常常亲自领兵作战,可他不是铁人,体力到底是有限的,收到消息后,他便率军一路赶来,一刻也没敢停歇,再加上其身体本就不是很好,长途跋涉后感到劳累也实属正常。

“阁下客气了,在下对九江不甚熟悉,此战还得赖阁下鼎力相助才是。”李通客气地对雷绪说道。

不过他在客气了几句后,还是问到了正事,只听其又朝雷绪说道:“先前刘九江言阜陵城内曾储有十二万斛粮食,敢问一句现今还剩多少?”

李通话音刚落,雷绪的面色就骤然一变,沉默了片刻后,雷绪才沉声说道:“敢叫李汝南知晓,在下此前已将其中的六万斛粮食消耗掉了。”

闻言,李通脸上一直带着的笑容出现了变化,原本因为疲惫,有些昏沉沉的头脑也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他迅速走到雷绪身前,语气中包含怒意道:“六万斛粮食你们五千人就消耗完了?”

要知道刘馥既然告诉他阜陵有十二万斛粮食,那就少不了多少,雷绪的五千兵马就算放开了吃,能消耗得了六万斛?肯定是雷绪将其贪去,然后卖掉,换成钱财了。

越想越气的李通厉声喝道:“来人,给我将如此鼠贼拿下,留着他也是个祸害。”

很快便有两个甲士上前,虽然雷绪手下还有五千兵马,但在李通这么多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更别说李通身后还站着一个刚刚战胜了袁绍的曹操了。

雷绪敢断定,就算李通将他斩杀,他的那些部下大多数都不会反抗,反而会转头听命于李通,于是他也不敢说什么硬气的话,而是哭着说道:“在下知晓犯了重罪,还请留存有罪之身,帮助李汝南挽救百姓于此次之战。”

李通听后,也立即反应过来此地可不会在汝南,而是在九江,面前的雷绪虽是鼠贼,但还是用得着的,于是他挥了挥手,示意那两名甲士退下。

此时城外的气氛极其凝重,见此情形,吴霸、赵俨和县中官吏皆是不敢言语,过了好一会儿,李通才缓缓走到雷绪身边蹲了下来,对雷绪说道:“如此便留你一命,希望你在此战中能戴罪立功,否则我便代刘九江除了你这个祸害。”

说罢,李通也不听雷绪答话,便起身而去,而侥幸活下来的雷绪竟是喜极而泣。

......

阜陵县中,李通已经脱下了甲胄,换上了一袭衣袍端坐在县衙堂上,他的面色有些阴郁,原因自然是城中的粮食因为雷绪的原因足足少了一半,那可是整整刘万斛粮食啊,在汝南的粮食还没运过来前,李通大军只能靠剩下的六万斛粮食支撑。

看着李通阴沉的表情,堂下无一人敢言,要是放在平时,对于这种招安的贼人贪污点粮食,李通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手中都有兵马,只要不影响当地百姓即可。

他之所以会如此气愤,是因为雷绪不顾大局,竟然将战时所需的粮食贪污了,若是此战败给江东军,他预料大概率就是因为粮食不足。

虽然李通对部下的战力有一定的自信,但他清楚士气对于军队作战的重要性,而粮食辎重便是保证军队士气最基本的因素,若是连军队的吃食都不能保证,那军心肯定会涣散,到时候想获胜便是痴心妄想。

雷绪的所作所为触怒了李通,可最后还是被放过了,这可不是李通善心发作,而是他已经做好了打算,要利用雷绪所部担任与江东军作战的先锋。

在李通沉默无言之时,堂下众人互相对视了一会儿,最后齐齐将目光放在了赵俨的身上,

赵俨见此,也是颇为无奈,他拱手道:“太守,有些话还请容在下相禀。”

李通听后,抬头看了一眼赵俨,随即说道:“伯然请说吧。”

赵俨见李通有些心累的样子,心中暗叹着雷绪的愚蠢,嘴里说道:“在下请太守让大军休整一日后,尽快与江东军一战。”

李通闻言,喃喃自语道:“也是,不趁着还有粮食与江东军一战,等到士卒们饿肚子时再战,便是必败无疑。”

随即他有问道:“伯然,你说这六万斛粮食能支撑咱们打完这场仗吗?”

赵俨见李通看起来信心有些不足,明白不来几句狠话激励是不行了,于是他淡淡地说了一句“调集大军于滁河南岸与孙策背水一战还是足够的”,说出这话的他,没有在意场上众人的面色变化,以及李通脸上的震惊之色。

这就是赵俨想要的效果,他继续说道:“若我军胜上江东军一场,对方必会退后休整,到时汝南的粮食运来,自是不必再担忧军中粮食之事,至于败了,那阜陵城内有多少粮食也就无所谓了,太守也不必为此发愁。”

闻言,李通感觉赵俨说得很有道理,赢了自不必说,恐怕光是缴获,就能让度过军中粮食不足的难关,输了阜陵肯定是要放弃了,他也不必考虑粮食不足的问题了。

李通突然间语气振奋地喊了声“好”,随即眼神在堂下诸人身上扫过,吴霸就不说了,这位黄巾军大帅吴霸自从被他招降后,已经成为了死忠,赵俨和他相和,是他的好友,而且此战是其提出来的,他自然也会全力支持。

后方是由刘馥带兵把守的退路,以其为人应该是也没有问题,唯一可能出现问题的就是阜陵守将雷绪和全椒守将陈兰了。

这两人的风评一向不好,再加上刚见识过雷绪本人,所以他对陈兰的为人也不做期待了,两人明面上自然会唯唯诺诺地听从命令,但到底如何做可就没人能够知晓了,说起来李通的想法很正确,这两人和先前孙策下令斩杀的梅干一样,都是完完全全的反骨之人。

一番思索后,李通开口道:“吴霸可在?”

堂下虎背熊腰的吴霸拱手道:“属下在!”

“令你领兵万人于阜陵城西下寨。”李通命令道。

“属下遵命。”吴霸听后朗声应了一句,随即转身前去完成李通的命令。

等吴霸离开后,李通眼中闪过了一道精光,继续开口道:“赵俨,雷绪何在?”

“属下在。”两人齐齐应道。

“你二人以赵俨为主,领兵万人于城南立寨。”李通沉声下令道。

“末将遵命”赵俨和雷绪一起应了一声,随即也领命而去,雷绪心中虽有一些情绪,却也不敢违命。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通又开口道:“给全椒守将陈兰传令,命其率本部向阜陵县集结。”

......

阜陵县与历阳县相距并不远,也就差不多二百来里,正常行军不过三日即到,当李通在阜陵完成调兵遣将的时候,通过情报司传来的消息,孙策这边也议出了结果。

历阳县县衙堂上,孙策开口道:“既然如此,今日众军饱食休整一番,明日一早大军开拔,在阜陵县与李通军一战。”

如今孙策聚集在历阳县的大军已经超过了两万,据目前所得到的消息来看,李通在阜陵聚集的兵力有三万以上,如此对比之下,显得孙策处于了弱势,不过打仗向来不是只看双方士卒的数量。

翌日,孙策领兵一路向北,目标直指阜陵县,厉阳与阜陵两县之间的道路上,此时布满了双方各自的斥候。

李通已经得到了孙策大军北上的消息,而孙策也知道了其聚兵于阜陵县的消息,双方的人马都很清楚,接下来的这场仗绝对会是一场硬仗。

前往阜陵的道路上,江东军排成长龙的队伍蜿蜒而行,骑兵在步卒两侧负责掩护,孙策全身甲胄,骑在战马之上,行在大军的前方,其周围有孙瑜和朱桓两人率领的数百亲卫负责开路。

“仲异,休穆,此战我要亲自上阵。”孙策语气淡然地对身边的两位亲卫统领说着,那语气似乎此事与他毫不相干似的。

然而这话听在孙瑜和朱桓的耳中却是犹如天雷,令两人都震惊无比,倒不是他们担心孙策的武艺,而是他们担心孙策在战场要是有个万一,他们难辞其咎也就算了,整个江东军估计都得交代在这里。

虽然孙策武艺高强之事是有目共睹的,就连江东的顶级战将太史慈等人中都自愧不如,但自从孙策遭遇刺杀之后,亲自上阵的次数就少之又少了,孙瑜和朱桓两位新人更是都没见过孙策上阵。

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孙策如今的身份,麾下有了那么多武将,基本是不需要他亲自上阵杀敌了,毕竟孙策一人的安危,可是影响着整个江东利益集团。

历史上孙策在遇刺身亡后,孙权即位后也是经历了一番大的波折,宗室内部的争权,如孙暠还有孙辅等宗室将领的不信任,江东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如庐江太守李术造反,这些都证明了孙策对于江东稳定的重要性。

“主公,属下两人领亲卫军上阵即可,主公千金之躯,万万不可鲁莽啊。”孙瑜劝说道。

但不等他的话说完,孙策便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道:“仲异可是以为我久不亲自上阵,已经上不得了吗?”

孙瑜听后赶忙垂下头颅,拱手行礼道:“属下不敢。”

过了一会儿,孙策才开口说道:“此次大战非同小可,我若不亲自上阵杀敌,怎能激励将士们悍不畏死?”

孙瑜听了这话,一时间默然无语,本来也准备出言劝阻的朱桓也没将想好的说辞说出口,因为孙策所言确实有理,没有什么法子能比主公亲自上阵更能激励大军的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