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我为盖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儒法纵横

午时,两人吃过点心,再次讨论起法学来。

韩非跪坐于左席,先行开口道:“盖兄,不知你心中的法又是如何?”

盖聂坐于右席,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饮尽便答道:“我心中之法,严于朝堂,宽于民间;严于官吏,宽于小民。”

“凡法律,君王必以身作则,则举国莫不服法;凡军纪,将军必以身为先,则全军莫不守纪。”

“天下有五民,士、农、工、商、兵,凡一民,必有一法,分而治之,则无所不通。”

“法者,本于国,用于君。而君不长寿,国可持久。故善法者,必重于国,而轻于君;尊于君,而平等于民。”

学着盖聂饮了一杯温水,韩非点了点头:“盖兄果然有见解。”

但又随即郑重道,“只是非不敢苟同,君王乃施行法律之要,法律乃治国之术,而治国者,必君王也。”

“盖兄之法,非贤王不能用;凡君王者,无不弱民以统御,岂有弱己以强国者?”

看着眼前之人如此严肃,盖聂不禁一笑,光是法学,那自然得以君王为主了,但有百家学问,兴国即兴君,强国即强主,富国即富王,可盖聂却不会与他明说,毕竟这些已经出了法律的范畴了。

随后盖聂便道:“开国者必君也,故而君为先,国为后;守国者亦君也,故而国在前,君在后。”

“韩兄之法,法、术、势并举,君王独权,有霸道之风,贵在迅捷;盖某之法,五民并立,君国齐重,有王道之效,贵在持久。两者无分强弱,因时而异。”

可他自嘲一笑又道,“盖某承认,今之战国,当属韩兄之法更加适宜。”

想不到鬼谷传人也会认栽,韩非哈哈大笑,本来就是列国征伐的局面,行军作战更是常态,当然要行霸道之法,就算是治国富民,那也是强国之后的事情了。

笑完后,韩非看着盖聂有些幽怨的眼神,不禁开口安稳道:“盖兄之法,当为盛世之法;韩某之法,只适合这乱世之局。”

两人相视一笑,拿着温水便碰杯起来,这是要以水代酒,难得遇到相知之人。

不久之后,一个小厮打开了侧门,对着前方恭敬道:“掌门有请二位先生。”

两人又相视一看,便由盖聂转身道:“好,劳烦领路吧。”

“不敢,请二位随我来。”小厮又一躬身,随后在前方带路。

盖聂先走一步,韩非随后,而门外的侍人也进屋整理。

约两刻钟后,两人来到一处竹林,由韩非介绍道:“这是一片竹园,挨着寝居,其中有数个小亭,娴静悠然,荀师经常在这里指点我们。”

“荀师曾说过,万物有类君子者,必竹也。”

“故而此处最适论道和修炼。”

“不错”,盖聂也止不住地点头以示认同。竹子确实有君子风范,爱竹者也必然有君子之行,荀子果真不愧为儒家大贤。

远远地,就见伏念在亭子前等候,简直是将礼节刻在了骨子里面,生怕怠慢了客人。盖聂走近便先行施礼道:“伏念兄久等了。”

“盖聂先生,师叔年事已高,今日便由我与你论道切磋一番吧。”伏念还了一礼,又郑重解释道。

韩非见状,眼睛一转,拱手向着伏念说道:“掌门师兄,我就先行离开了。”看向盖聂又拱手道,“盖兄,非就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他便转身走出了竹亭。毕竟论道双方,一人代表纵横家,一人代表儒家,韩非却是法家之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更别说这有关掌门师兄和小圣贤庄的名誉了。

“盖聂先生,我们先坐下论道如何?”伏念一边说着,一边伸手示意坐下。

“如君所愿。”盖聂微微一笑,走上前便坐在了石凳上。

随后伏念也跟着坐在了他的对面,这时侍人端上果子和水,又弓腰撤下。

喝了一口温汤,伏念率先问道:“盖聂先生,我等论道,不知从何开始?”

盖聂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伏念兄,你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为何?”

“根源么”,伏念眉头一皱,随即又解开道,“依吾看来,根源有三。首先,周室衰微,诸国兴盛;其次,礼乐崩坏,诸侯征伐;再次,大国兼并,残杀丁口。”

听闻此言,盖聂先是点头,又摇头道:“各国国势皆有兴衰,各国礼乐皆有异同,各国战争皆有杀戮,这些只是原因之一,而非根源。”

“那盖聂先生认为的根源是何?”伏念不喜不怒地说道。

果然伏念气度超人,被人全盘否定,这都毫无反应,盖聂心中感叹,嘴上却又说道:

“我认为,天下大乱,根源有四。一者,分封之制,诸国早晚必定疏远离心;二者,井田之制,公田荒废,私田勤耕,国力必然下降;三者,口众增长迅速,而田亩少增或者不增,小民越发困窘;四者,学问流传各方,人才增多,而官位不变,是以生怨。”

好啊,这是说儒家传播学问,反而促进了战国乱局了,饶是以伏念的气量,也不禁有了几分怒气,开口反驳道:

“盖聂先生,你的前三个根源,或许有理;但是最后一个,无疑有错。”

“与其说人才太多,不如说思想混乱,民间骚动,国家衰落。”

“我儒家教化世人,弘扬学问,这是天下百家所不能及的,更是万民所愿之事。”

“我儒学崇尚礼乐,安稳地方,为盛世之学,绝非乱世之源。”

听着伏念一连串的气话,还有那不断加高的音量,盖聂心下一笑,赶紧说道:

“伏念兄莫生气,先是礼乐崩坏,后才有孔子创立儒学,我非是暗骂儒家。”

“天下纷纷扰扰,终是人所致。伏念兄,你说这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呢?”

嗯,这不是“荀孟之争”吗,可善恶之事,又岂能道尽。师叔主张人性本恶,可这与儒家教化之道相背,更是被大多数人抵制,不论他们心中如何想,至少在口头上是支持人性善良的。

伏念心中稍一挣扎,随即正色道:“人性本善,可浊世混沌,不能坚守己心之人便会从恶。若羔羊跪乳,若舐犊之情,万物有灵,何况于人?”

这话太过于执着门派之见了吧,对方终究还是受制于身份和立场,盖聂心里有些失望,但还是说道:“伏念兄说的有理,但聂不敢轻易苟同。

第一,世间除了善恶之事,还有平凡琐事,还有民风习俗,非善即恶本就是错的。

第二,婴儿乃是新生,所求者不过饮食排泄;孩童无有经历,不懂规矩,所求者不过吃食玩乐;两者都是自然本性,不通俗世情理,又岂能以俗世善恶去断定人之一生。

第三,少年时接触人世,初明善恶之理;成年后了解俗世,方有善恶之行;善恶为后天之论,因事而异,因情而变。”

这就是鬼谷派的思维吗,果然与众不同,倒是有着几分道理。伏念饮了口水,接着道:“盖聂先生的见解独到,但——

人世有大善大恶,自然也有小善小恶,说是非善即恶也不为过。

善行之前必有善念,恶行之前必有恶念。孩童无有恶念,自然是本性善良。

人世之中,与人善即为善,与人恶即为恶。但人又怎会无端与人为恶,多是无心之过,恶行终究是少数,故而人性本善。”

微微一笑,盖聂又道:“此话有理,但伏念兄也说了,人与人之间才有善恶,那单人会有善恶吗?世间生灵也有善恶吗?

世间之事,先有对错,才有善恶;善恶为人之情,对错为事之理。

事无绝对,对错难分,善恶难言。人性有良有劣,人迹有对有错,与人而言有利有弊,之后有善有恶。

俗世纷争,终究是人欲贪婪所致,而人欲源于凡间,成于后天,非天生所定。善恶之论,出于人口,非是生而知之。”

这话让伏念不禁陷入了沉思,对一向坚信的“性善”之理竟也产生了些许动摇,毕竟荀子和孟子都是着眼于人世,而盖聂却是放眼于天地万物。

对于伏念的沉默,盖聂也看在眼里,随即换言道:“伏念兄,不如说说你心中的治国之道吧。”

治国么,这才是重点么,伏念转过神来,深深地看了一眼盖聂,才道:“依我看来,当为内圣外王之道。即内以圣道治理,外以王道统御;内以贤人辅佐,外以诸侯襄助;内以仁政兴国,外以礼乐安邦。

为君者,当内具圣人之德,外露王者之威,则举国上下岂有不服,大小诸侯焉能轻视。

圣王之国,必内服百姓,外服诸侯,使民众富庶,军力强大,政治清明。”

盖聂不禁夸赞道:“伏念兄之言,必为盛世之国,更有圣人主政。”

伏念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毕竟这是盖聂头一次没有直接反击自己的观点。接着他也问道:“盖聂先生,不知你心中的治国之道又为何呢?”

思虑片刻,盖聂脱口道:“烽烟乱世,霸道主国,王道辅国;太平之世,王道主政,霸道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