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唐朝的那些事(四十五)
(四)政府要节俭过紧日子
李世民施政之初,万事艰难。
突厥一看中原发生政变,急忙起兵,试图趁火打劫趁乱谋利。
626年八月,突厥颉利,认为唐朝易主,是侵略的绝佳机会,于是亲率大军二十余万,马不停蹄地来到渭水便桥的北岸安营扎寨,直逼长安。
内政不稳、外地入侵,怎么办?
全军押上吧?长安城也就几万守城部队,肯定打不过强盛的突厥。
李世民在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告诉群臣,慑服突厥,是有可能的。因为,颉利远道而来,目的显而易见,是想以武力敲诈勒索,必然不敢恋战。
颉利可汗没有直接进攻长安,而是派使臣执失思力来长安,目的就是来探大唐的虚实。
因此,只要将执失思力扣住,用金银相诱惑,用武力相威胁,不用发动战争还是有让突厥退兵的可能性的。
李世民决定硬刚颉利。他先做好部署,尽可能让颉利认为长安城部队数量足够多。
同时,率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文臣,骑马飞奔到渭水河边,与颉利可汗隔河相对。
颉利有点蒙,派出去的使臣不见踪影,李世民又是差不多单骑赴会,该不会是后面有伏兵吧?
李世民扬起马鞭,指着颉利,高声斥责对方背信弃义,违反盟约。
突厥本来就不善言辞,颉利在李世民的严词训斥之下竟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就在此时,鼓声震天、旌旗招展,李世民紧急调遣的军队已经陆续到达,摆开了阵势。
颉利一看唐军纪律严明、人数众多,不禁有未打先怯之感。
连忙表示自己只是过来结盟的,并非想来打仗。
李世民深知此时还没到决战的时候,于是顺水推舟,跟颉利展开了谈判。
8月30日,双方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渭水之盟”。
(《资治通鉴》: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立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以上轻敌,叩马固谏,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曜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卿第观之!”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
史书上将这次事件描述成李世民单骑呵退颉利,突厥自知理亏而回,这里主要是要突出李世民的英明神武。
但其实真实的情况可能不是这样。
北宋的书籍《唐语林》中就有补充,说当初李世民是用空了府库的方式让突厥退军的,意思就是把国库的钱都给了突厥,人家才肯退去。《唐语林》的这个记载也让整个事件显得是合情合理,颉利可汗是得到了大量的钱财才肯跟李世民歃血为盟,第二年拿出一小部分的牛羊作为谢礼赠与李世民。
应该说,“渭水之盟”是李世民迫不得已的权宜之机,损失了些钱财,但为李世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休养生息的第一步:政府过紧日子
思想相统一,领导先带头。
李世民多次在朝堂上灌输节俭的思想,指出秦朝秦始皇喜欢造楼堂馆所,结果导致民怨不断,最后二朝而亡。
(《资治通鉴》: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讟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已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