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唐朝的那些事(三十七)
李世民:工作不好干,但还是要努力干好(四)
开展思想大讨论,理清治国理政方向
李世民经历过隋朝的动乱,也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在夺取政权登上皇位之后,他内心最想要知道的恐怕就是如何吸取前车之鉴,为李家子孙保持长久的稳定。
他组织了多次研讨,核心主题是为什么秦隋这么快就灭亡了?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
628年,贞观二年。李世民说:“我看隋炀帝的个人传记,发现杨广也是向往尧舜这样的明君而排斥桀纣这些昏君的,但为什么做得事情却恰恰相反呢?”(《资治通鉴》: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魏征答曰:“这里关键在于用人的问题。领导个人能力很强,但还是要谦虚谨慎,听取谏言,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让每个下属都殚精竭虑的发挥出他们各自的特长。而杨广能力是强,但也恃才傲物,喜欢独断专行。在做出一些重大行政决策的时候,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建议,于是手下的人都躺平,看着杨广做出错误的决策而不吱声,所以杨广虽然口头上说着尧舜的言论而实际上做着桀纣的事情,最终导致了灭亡”(《资治通鉴》: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
李世民想想对呀,自己原来带兵打仗的,用的弓箭不计其数,自以为对弓箭特别了解。前几天得了十几把弓箭,认为是非常好的材质,结果拿过去给工匠一鉴定,说木头的中心线不笔直,纹理也不正,因此弓箭发射的时候虽然强劲有力,但射出的箭不准,不是好弓箭。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我个人治国理政的能力还有不少欠缺,需要不断学习了解。
(《贞观政要》: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让议一议隋文帝的为人和施政得失。萧瑀说,隋文帝是个勤勉的领导,处理政务日理万机,每次坐朝,到太阳西斜还不下朝。与五品以上的官员议事往往都忘了时间,站岗的卫兵只好在岗位上站着吃饭(《贞观政要》: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李世民听了摇了摇头,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这个人,性格过细而没有大格局,比较容易多虑多疑。对手下人不放心,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把自己搞得很累事情又做不好。下属都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个个躺平混日子。只要领导说什么,下属都说好,没有人表示异议。我李世民就不一样,朝廷的重大行政决策都要下面先商量,宰相审核好以后才能报给我决策。如果全部让我来做决策,我怎么忙得过来?而且肯定十件事情里面有决策失误的,长年累月下来,错误的政策会越来越多,国家岂有不亡之理。因此,要选拔贤能的人在各级部门任职,并且层层压实他们的主体责任。我只要在最上面做好决策和协调,整个国家机器就可以高效快速地运转起来。(《贞观政要》: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因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