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2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

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是汽车的一项综合使用性能,用于表征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驾驶人和乘客的舒适性和疲劳程度,以及对保证运行货物完好无损和装卸货物的适用性。

1.操纵轻便性

操纵轻便性是指驾驶人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劳动强度的高低。评价指标通常为驾驶人施于操纵机构的力、汽车运行时驾驶人的操纵次数、工作装置的位置和装备情况、视野及后视镜的装置情况、照明及信号装置是否完善等。

驾驶人的操作次数通常用换档、踏离合器和制动踏板的次数表征。驾驶操作次数是通过在该类车常见路况下,在典型道路上的使用试验确定,并将试验路段上各类操作次数换算为100km行程的操作次数。一般选用多辆同型号汽车进行试验,以排除驾驶人技术水平和操作习惯差异的影响。

驾驶人座椅的构造和操纵杆件的配置是否舒适方便,也影响汽车使用方便性。适当增加驾驶座椅的高度,减小座垫与靠背的倾角,可显著改善驾驶人劳动条件。为了保证不同身高的驾驶人都能有适合的驾驶操作姿势,驾驶座椅设计成可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调节式,并且座椅和靠背的倾角也可调节,即驾驶座椅应具有多维调节的功能;同时,转向盘的位置还应按照驾驶人的需要调节。

为了提高汽车的操纵轻便性,各种操纵机构应有良好的接近性,应设置速度、机油压力、油和冷却液温度、燃料消耗量以及电参数等的显示仪表。当控制参数进入临界值时,发出声、光信号,以便驾驶人及时掌握汽车状况。控制显示仪表应具有必需的显示精度,以利于驾驶人观察。

为了改善驾驶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效率,在驾驶室内应设空调及采暖通风装置。

驾驶人的视野性能主要取决于座椅的布置、高度以及座垫和靠背的倾角,车窗尺寸、形状、布置和支柱的结构等。

2.出车迅速性

出车迅速性是指汽车开动前必须准备的时间长短,它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起动性。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不采用特殊的低温起动措施,汽油机在-10℃、柴油机在-5℃以下的气温条件下,起动时间应不大于15s。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发动机起动困难,尤其是柴油机,由于起动阻力大、起动转速高等原因,低温起动性能更差。如果汽车为露天停放,除使用中应采取预热等措施外,选购汽车时应考虑柴油机是否有改善起动性能的起动辅助装置,例如独立预热装置、起动液喷射器、电热塞及进气管火焰加热器等。

3.乘客上下车方便性

乘客上下车方便性作为使用方便性之一,影响城市公共汽车站点的停车时间,从而影响汽车的线路运行时间。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主要取决于车门的布置和踏板的结构参数。

对于轿车,主要取决于车门支柱的布置。特别是两门轿车,保证后座出入方便尤其重要。车门支柱倾斜适当,可改善乘客出入的方便性。

对于客车,主要取决于踏板高度、深度、级数、能见度及车门的宽度。踏板高度和深度应与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楼梯台阶相同。有的城市公共汽车,为了方便残疾人轮椅和童车的上下,将踏板设计成高度可调或自动升降式。

4.装卸货物方便性

装卸货物方便性是指汽车对装卸货物的适应性。它用汽车装卸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力评价。

装卸货物方便性的结构因素主要包括:货厢和车身地板的装卸高度;从一面、两面、三面或上面装卸货物的可能性;厢式车车门的构造、布置和尺寸;有无随车装卸装置及其效率。

在载货汽车的技术规格中,一般不给出货厢地板的高度,但此参数在汽车使用中很重要,尤其在人工装卸或货物批量小的场合,货厢地板越高,装货时间和劳动力消耗就越大。目前,对汽车货厢地板高度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机械化装卸的场合,货厢地板高度对装卸效率无明显影响。

通用栏板汽车可在三面进行装货,它较单门厢式汽车,栏板货厢汽车易于适应装卸货点的需要,可减少在装卸点的掉头时间。

5.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汽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是评价汽车技术水平的综合性的使用性能。

1)汽车的可靠性。汽车的可靠性是指汽车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汽车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刚度,主要部件结构的合理性,机构调整的稳定性,主要机构总成的技术水平、制造工艺水平和质量,以及使用水平(驾驶水平、汽车维修技术水平和质量)。

汽车可靠性的常用指标有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故障间隔里程、故障率和当量故障率。

2)汽车的耐久性。汽车的耐久性是指汽车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汽车极限技术状况是汽车技术状况参数达到了技术文件规定的极限值的状况。

汽车的耐久性一般用汽车从投入使用到进入极限状况时的总行程或使用延续期表示。

汽车耐久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第一次大修前的平均行程(大修里程)、大修间的平均行程(大修间隔里程)和γ%行程。

γ%行程是指汽车以γ%的概率使用到极限状况的行程,如80%的汽车第一次大修里程不低于2×105km,又称为80%的耐久性(寿命)。

大修间隔里程是指汽车两次大修之间的行程,主要是用来考核评价汽车大修的质量。在修理技术水平和配件供应水平相等的条件下,汽车大修间隔里程取决于汽车原有的技术水平。

3)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的使用寿命是指新车开始使用,直至注销为止的总使用时间(或行程),分为技术使用寿命、经济使用寿命和合理使用寿命。

汽车运行到完全不可用的状况,在技术上无法恢复(不含更换基础件)其工作能力时总的使用延续期或总行程,称为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有了严重耗损,若经修复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如重置使用同类新型汽车合算,即注销报废时,所运行的总时间或总行程,称为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

汽车合理使用寿命是考虑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整个社会的节约原则所确定的汽车使用寿命。

汽车合理使用寿命大于经济使用寿命,小于技术使用寿命。

6.汽车的维修性(维修适应性)

汽车的维修性是指汽车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决定汽车维修性的结构特性主要包括:要求定期维护(润滑、紧固、调整和技术状况检测)点的数量;要求维护的部件、机构的易接近性:总成和部件的连接方式,单独拆卸、更换总成的可能性,总成部件在整车中紧固的简便性,取下沉重总成的简便性;总成和部件拆装的简便性;易损件更换和修理的简便性;同一总成中各零件具有等寿命和相等的耐磨性;零部件规格的统一和互换性,以及采用的工具、器具和润滑材料规格的统一和互换性。

汽车维修性的评价指标包括技术利用系数、完好率、修复率、维护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