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勤以立 慈俭故广
从对卓全成事业的评介,到对卓全成家族繁盛的解读,再到对卓全成及其子孙行为语录的体悟,可以总结出卓全成家族百年间逐渐形成,并代代传承的一种精神传统,这种精神传统可以用“诚勤以立,慈俭故广”八个字来概括,这八个字已经升华为一种灵魂,支撑着以卓仁禧为代表的卓氏子孙枝繁叶茂、勤奋努力、宅心仁厚、自强不息、事业广阔。
诚。前文已经提到,卓氏的生意之所以能声名鹊起,誉冠东南沿海,首先讲究的是诚信。同英布店正中悬挂着“真不二价”的招牌,意思是同英布店的任何商品只有一个价格,不论是顾客还是同英布店员工的家属,甚至老板的夫人,一视同仁、一个价格、内外无别、童叟无欺。顾客进店,卓全成督导营业员笑脸相迎,尺码准确、公平交易,绝不以次充好,不讨价还价。卓全成及同英布店依靠诚信赢得了顾客,依靠诚信打开了市场。[30]
勤。诚信之外,卓全成经营生意另一个秘诀就是勤奋。卓全成打理同英布店生意时,一周最多回家两次,大部分时间吃住在店铺里,平日里非常勤奋,事必躬亲、身体力行,和店员一样整日站柜台。在卓全成的长孙卓载欣先生回忆中,就屡屡谈起爷爷因为长时间站柜台而出现的大腿上的静脉浮肿的情形。
卓全成的勤奋,不仅表现在打理同英布店,日常生活也是如此。修建鼓浪屿鸡山老宅时,以卓全成的经济实力,大可以整体外包,发号施令即可。可他却事无巨细一手操持,设计装修、进料施工都亲自动手,像工匠一样在工地上奔忙。即便在同英布店生意兴隆、家资巨万时,卓全成也始终勤奋不怠。[31]
卓全成不仅自己勤奋,而且要求孩子们也不能懒惰,强调一切需要靠劳动来获取。平日里孩子们每天必须打扫自己的房间,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还要做一些规定的家务,否则可能会被惩罚。卓仁禧曾经多次对采访者说,他小时候最怕刮台风,因为刮台风鼓浪屿至厦门的轮渡就会停运,卓全成就不能去厦门岛的同英布店上班,于是就召集全体在家的孩子做大扫除,只要是他能看见的地方,无论窗楣墙角、檐口下水,统统清洗打扫,直至一尘不染。
慈。虽然卓氏三杰在生意及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富甲一方,但绝不为富不仁、惜财如命。卓氏三杰乐善好施、不吝慈善。卓德成悬壶济世,给贫穷百姓送医送药;卓绵成、卓全成兄弟兴资办校,献身公益,不遗余力;卓全成更是布施成性,不仅多处房舍免费提供给家佣、布店雇工、亲戚及其他逃荒逃难穷苦人居住,而且紧要时还送米送钱,解人燃眉之急。据卓仁禧回忆,他们家有的房舍由于长期给人免费居住,以至于后来都逐渐淡忘,直至解放都没有收回。[32]
俭。采集小组在接手卓仁禧院士采集工程之初,做了许多的功课,当得知卓仁禧出生于富贵之家,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位“高、富、帅”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形象。可当多次接触卓仁禧院士并做深入的访谈之后,以前的想象逐步崩塌,惊讶于这个金山钱海之家的食不求甘、衣不求华的俭朴生活。
电视里刻画的西装革履,或身穿背带裤头戴太阳帽的富家公子形象与卓氏兄弟无缘,卓仁禧告诉采集人员,他们打小的衣着就是闽南一带的服饰,看上去就是普普通通的鼓浪屿孩子,衣服不破不弃,偶尔也穿穿兄长们的衣服。吃饭也和一般人家一样,卓全成夫妻俩要求孩子们珍惜粮食,绝不容许浪费。
卓仁禧从小养成的节俭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两年来,采集小组多次发现卓仁禧院士还经常穿着20世纪80、90年代的衣服,其他消费也极普通,甚至苛于常人。
卓全成虽然富甲一方,但从来就没有打算给孩子们留下财富,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他几乎将所有资产悉数交给了政府。他没有对任何一个子女说过家里有多少资产,也从来没有一个孩子问过他有多少资产,除了鼓浪屿的老宅。卓全成去世时没有遗嘱、身无分文。他曾经对自己的子女说过:我的钱,只供你们读书,上大学,其他的,你们就不要多想了。[33]
诚信、诚实与勤奋,是卓全成给孩子们灌输的立身之本,卓氏子孙就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一代代开创着自己的事业,虽然成就各异,但各自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成就着自己的理想。
仁爱、慈祥与节俭,是卓全成夫妻传承给孩子们的美德,卓氏子孙尽管历经动荡、漂洋过海,依然不堕其志、慈俭安生、广施善行、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