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学习力:名校学子成长手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PREFACE

小时候,老人常说“学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做什么”,而我的经历真的印证了这句话。本科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印度尼西亚语专业,研究生保送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博士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咬着牙学完教育学。最终,跟教育这个“成就人”的事业纠缠了近二十年,目测还会无限期继续,直到生命不允许。表面看,我从求学到职业和事业的探索路径是曲折的,但正是这种“曲折”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真实面貌一一受教育不是为了谋生,而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没有终点。正是这样的视角转换,让我在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更注重培养来自内在驱动的学习力,而不仅看升学这个结果。

很幸运的是,我的工作允许我跟成千上万的中外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近距离接触,不断实践、验证和加深对教育的思考和认知。这样的职业路径与其说是刻意选择,不如说是兴趣加偶然。我和两个姐姐在从上学到事业的转换上,都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弯路”,甚至可以说是“黑路”,因为我们没有方向,也没有视野,只能靠直觉、机会,带着点乐观精神,横冲直撞,摸索前进。虽然我从一个小县城走出来,上的都是国内外的顶级名校,也有幸周游了小半个地球,但我一直处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分享的状态中,因为害怕辜负了前半生走过的珍贵的弯路。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使命,只是有些人更幸运,早早找到了激发自己天赋的使命,而有些人也许终生都在错位中生活。不过,绝大多数人应该像我一样,走过一段找不着北的路,最终看见了曙光,从此走上追求使命的道路。

如果说我有什么天赋的话,那就是我爱总结道理,把听到的、看到的故事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理论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更多的人听。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接触到焦虑的家长,他们每每向我抱怨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被我总结成了“七宗罪”——缺乏目标、缺乏动力、缺乏行动、缺乏自控、缺乏毅力、缺乏逆商、缺乏自信。与此同时,我又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看似“无为而治”的民主家长,他们的孩子往往动力十足,属于“自推娃”。当然,一个孩子是否成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仅取决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只是,如果一个家长陷入负能量的魔咒,那么孩子也许就会长成那个被家长不断描绘的模样,完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最终,你反复说的话变成了孩子生命中的“诅咒”。当然,反之亦然,如果你经常说积极正面的话,那也会成为现实的预言。所以,我必须想办法让家长们从焦虑的泥沼中挣脱,多听些美好的故事。

我对“学习动力来自哪里”“优秀的孩子是怎样养成的”“有成就且有爱心的人有什么特质”这种话题特别感兴趣。先说明一下,我理解的“优秀”和“有成就”的人,是兼具成就和德行的人。每每遇到一个有故事的人,我都会刨根问底地追问他们的成长故事。我很幸运,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接触了来自美国各个阶层的家庭,回国后也倾听了成千上万的故事,其中有成功的、失败的,也有令人惋惜,甚至令人痛心的。我很好奇,也爱分享,曾写过一个家庭纪录片的策划案、一个聚焦教育话题的谈话节目和一个教育真人秀的方案,还联系好了美国真人秀的金牌导演,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些项目都虎头蛇尾了。既然拍摄节目困难重重,我想写书是一个更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本书的初心来源于我在跟家长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意识到故事带给大家的力量。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改变不是靠讲道理,而是在一个个独特的活生生的故事中受到触动。我在演讲中讲了很多名人的故事和身边人的故事,最后发现,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于是,我买来了市面上十几本学霸成长、名校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书,有家长写的,有学生写的。我发现大多数书都聚焦某种类型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他们如何成为学霸,细节多于总结。杰夫·布朗(Jeff Brown)在《成功者的大脑》一书中,分享了成功者大脑与众不同的八大要素,分别是自我意识、动机、专注、情绪平衡、记忆、复原力、适应性及关爱大脑等要素。这本书成稿后,我研究并分析了书中各位学生和家长的特点,发现他们几乎都拥有这八大要素。当然,考入名校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最终的成功者了。但他们确实在人生以学习为主要评估准则的阶段,成为传统认知中的相对成功者。在未来的道路上,如果他们能够秉持这些已经拥有的特质,继续努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相信他们会保持成功。

这本书探讨不同家庭和教育背景的学生是如何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力的,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成长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讨论广义上的“学习力”——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我希望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接受不同的教育模式:他们有的在国内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在国内就读大学;有的选择到国外接受大学教育;有的小小年纪到国外从中学上到大学;还有的是在国外长大的华裔。总之,我们是在一群五彩缤纷的名校学子成长故事中寻找值得借鉴的共同点。我也希望学生们作为主笔,有细节有总结,有成功经验有失败故事,把自己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为了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我写好了邀请函,发给近百位学生和家长,还有近三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邀请他们推荐优秀学生。经过一次次的电话沟通,最终选定十六位学生,其中的五位学生家长和一位校长也参与了本书的写作。从地理区域方面说,这些学生有来自江苏、浙江、广东、上海、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还有在美国、加拿大长大的华裔学生。他们的教育背景有传统中国公立学校、中国民办双语学校和国际学校、美国寄宿中学等。他们的家庭背景也各自不同,家长的职业有工人、农民、国企干部、企业高管、教师、民企老板等。他们中有的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小小年龄背井离乡;有的成长在单亲重组家庭,自强不息;有的历经挫折,依然充满信心;有的凭借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挑战;也有的在温室中长大,品性纯良。总之,他们会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教育、亲子关系、学习动力、兴趣爱好、待人处世等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组编策划这本书的过程给了我更多关于教育的思考。不是所有进了名校或者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都愿意无私分享,因为他们有自己认为更重要的生活追求。我更理解了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笔下“优秀的绵羊”[1]是什么意思。也有些学生越学越焦虑、越迷茫、越功利——好不容易进了名校,认识了更多更优秀的人,却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其实,迷茫和焦虑也是积极向上、希望自己有所作为的人一辈子要做的功课。人生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阶段性的平静。人到中年的我,依然被时不时的焦虑和迷茫折磨。就像李宗盛在《凡人歌》中唱的“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如何保持正念,善待自己的身体,这种焦虑和迷茫才能缓解。

在跟学生反复沟通写作和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真正了解一个人靠几次谈话是远远不够的。在细节处、在紧急处、在高压下,才能看到一个学生真正的处事风格和能力,而这些,除了承继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受到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后遇到的人和事的影响和反思。有的学生精益求精,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多达十几遍,这体现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也有的中途放弃,只因写得不够完美。这都让我开始更深层地思考我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它真的不是要给读者正确的教养和成长方式,而是给出不同的视角,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想要呈现的是成长的多样性,而不是完美的模板。通过这个写作任务,我越来越明白不定期写总结的必要性。我们都在忙碌卖力地生活,阶段性地回望自己走过的路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接下来要走的路和要做的事。很感谢这些勇敢真诚的学生和家长,愿意将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写出来。相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成长,当这些故事飞到千千万万的读者手中,激励、感化、影响他们的时候,所有的付出都会变得更有意义,这就是分享的力量。

在这本书的完成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无私支持,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万科双语学校顾问校长陈舒女士、浙江省浦江中学陈建浦校长、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新海中学庞英军校长、山西汾阳中学武松校长、青海湟川中学郑颂校长、协和高级中学陈洁妮校长等。没有他们的引荐,我无法接触到这么多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也感谢原民办进华初中副校长王旭华女士对于部分文章的修改建议,优你教育的学生丁宁和傅楠对于英文文章的翻译、排版和修订的协助。

畅读本书,你一定会被书中生动的小故事吸引,也会发现这些学生的共性是什么。我相信每一位打开此书的人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愿我们在书中看见生命不同的生长形态,对教育充满信心!

黄兆旦

2021年10月6日


[1] 《优秀的绵羊》是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的著作。他在美国常春藤名校执教二十四年后,写下此书。因为他感觉美国的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长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