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岛屿故事:从头开始说台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 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

在基隆市的中正路上,有一座“法国公墓”。而在基隆附近的山上,仍留有当年开采煤矿所挖掘的许多山洞,如今这些地方成为观光的景点,名为九份、金瓜石。观光客在这里不只可以看见侯孝贤执导的电影《悲情城市》的场景,更可以遥想一百五十年前,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从十七世纪初大航海时代开始,台湾就进入一个新时代。荷兰把台湾当作战略据点,台湾即成为亚洲海上贸易、远程航行、战争补给的重要中继站。

风帆船的时代如此,到了蒸汽船时代更是如此。从欧洲、美国远航而来的船舰,最重要的补给是发动蒸汽机所需的煤以及食用的淡水。这些物品,基隆、淡水两港口都有,于是港口遂不免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

台湾北部早在清初就已经发现煤矿,最初是由平埔人与移民自行在山上挖煤矿,下山出售。但清廷认为煤矿多在山上,容易聚集生事,特别是反清的势力如果靠煤矿生存,不易剿灭,遂下令禁止采煤,给出的理由也甚为荒谬,是怕“挖断龙脉”,贴出的公告上写着“挖煤者毙”。

但禁归禁,穷苦百姓为了生存,还是干冒得罪“龙脉”的危险,偷偷上山挖露天煤矿。一八三五年,台北的士绅们觉得不能这样破坏地脉,于是联名向淡水地区的官员请命。结果就下了第二次禁令。这一次可不是贴告示,而是把四个大字“挖煤者毙”刻在石碑上。但没用,穷人为了生存而冒风险自古皆然,这就有了一八四七年的第三次禁令。这次就不客气了,干脆抓了一个偷煤者砍头,想杀一儆百。

然而,全世界列强来亚洲都需要煤矿补给,市场所需让黑市交易盛行,谁还理会这种官员都懒得执行的禁令。最关键的是,清廷官员们不知道煤的重要性,列强的战舰可不会忘记。

影响台湾命运的中英鸦片战争,终于来临。

一八三八年底,清道光皇帝颁布禁烟令,由林则徐承担清查鸦片之重任。随着各地取缔鸦片的冲突不断发生,中英关系日趋紧张。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开始,英军首先攻打厦门,与厦门一海之隔的台湾立即提高警戒。台湾兵备道姚莹和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奉命严加戒备,加建了十七处炮礅与炮台,并下令各港口不许任何船只接近。六月间,英军曾试图进入鹿耳门,但因封港而无法进入。姚莹不仅戍兵一万四千人驻守各港口,还从民间征集乡勇民兵四万七千多人,进行密集训练。不能小看这四万七千多人的民兵。能动员如此庞大的民间武装,跟姚莹走遍全台湾、联合了各地士绅乡勇有关。清朝统治期间,不断有内战、海战,居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一直保有乡勇团练的传统,并且常常打仗,习惯战事。几个大家族,如中部雾峰林家、嘉义王得禄家,有财力、有土地、有能力练兵自保,现在为了保卫台湾,能出钱出力征集四万多人,一点都不意外。

一八四一年八月十三日,英国双桅军舰纳尔不达号(HMS Nerbudda)停泊鸡笼港(今基隆港)。八月十六日,纳尔不达号发重炮攻击基隆二沙湾炮台,清朝守兵立即还击,击伤英舰,迫使纳尔不达号撤出港湾。撤离中因不熟悉地形,误触暗礁,船体进水,多名船员落水溺毙。艋舺营参将邱镇功乘胜追击在海上漂浮的沉船,总计俘虏印度人一百三十三人、船上的英国军官十人,另有二十二名印度人丧命。

十月十九日,英国派军舰到基隆要求换回俘虏。清军迟迟不予答复。二十七日,英军再攻击二沙湾炮台,把炮台打坏后登陆二沙湾。守军先是开炮还击,无奈武器不行,打不过。但上岸的英军不熟悉地形,东追西跑,也很快被当地民兵“引君入瓮”,带入地形复杂的海岸,逐步分别歼灭。英军赶紧撤回海上,第二天中午退走。

打了败仗的英军不甘心,三个月以后派了阿恩号(HMS Brig Ann)开到梧栖港外海,伺机进攻。清朝水师自知海上战力不如人,通知淡水与鹿港等地的守兵不得出海与英国海战,决定借鉴基隆之战,诱敌上岸后决战。

一八四二年一月三十日,阿恩号东转西转,观察了几天,想从中部大安溪上岸。清军派出数艘渔船,绕着英船打转,再假装逃跑进入大安溪。诱使英舰追上来。台湾渔船较轻,在大安溪航行无碍,英军舰又大又重,又不谙地形,没开多远碰上礁石,在大安溪搁浅。渔船上立马跳下数百战士,潜水进攻。英军大炮无用武之地,对靠近来的蚂蚁雄兵只能开枪。而这些蚂蚁雄兵又使了绝招,把英军舰凿开一个洞致其沉没,数十名英国人被杀,还有十八名英国军官、一名印第安人、三十名印度人、五名广东人被俘虏。清军还掳获十一门大炮等兵器。

姚莹对抓到的英军俘虏并不是关押了事,而是亲自审问,着意调查英军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欧美国家的情势。这在清朝官员中非常少见,是姚莹了不起的地方,他能在鸦片战争中打赢“台湾之战”,绝非侥幸。

四月五日,大安之役战果传到北京,朝廷赐达洪阿太子太保衔,赐姚莹“二品顶戴”,还下令姚莹与达洪阿:除了船长及高级军官外,连同稍早基隆之役所俘虏的英国军人,全数斩首。

然而,作为主战场的大陆沿海,英军却节节胜利,连续攻下厦门、定海、宁波、上海、镇江等地。一八四二年七月下旬英国军舰打入南京江面,清廷大臣耆英、伊里布等赶到南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即要求清廷将在台湾的英国俘虏全数解往厦门。清廷怕和约生变,不敢说出俘虏大部分已经被处死了。九月,英人派船长尼夫(W. Nevil)携带英军统领文书到台湾要人,却只从台南载回九名战俘。他向英国负责《南京条约》的公使璞鼎查控诉台湾道姚莹杀害俘虏一事。双方交涉中,璞鼎查完全否认英国的两艘战舰首先攻击台湾,硬说台湾道姚莹杀害非军职的英国公民。姚莹以缴获的英军大炮、枪支等,证明英军对台湾的进犯,但清廷怕再起战端,只能接受英人的要求。一八四三年,闽浙总督怡良亲自到台湾,把姚莹与达洪阿以“冒功”的罪名革职,押回北京。

鸦片战争全面溃败。台湾是鸦片战争中的“附属品”,却罕见地打了胜仗,但悲哀的是,打胜仗的将领到头来反而成为替罪羊。

怡良到台湾时,上千台湾民众人人手持一炷香,在府衙前长跪不起,为姚莹抱屈。不过,道光皇帝对姚莹还是了解的。七个月后,姚莹被押送到北京关到刑部审讯,只关了十二天即释放,对外宣称降调四川,但实为升迁。一八四五年,他在西康、西藏等地实地考察,写成《康纪行》一书,介绍英、法、俄、印的历史地理情况和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藏传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问题。一八五〇年,姚莹任湖北武昌盐法道,又升广西按察使,署湖南按察使。一八五三年卒于任上。

经过鸦片战争,英、美、法等国更认识到台湾的重要性。

一八四八年,英国海军中将戈尔顿来台,勘察基隆一带的煤层,发现质量非常优良,返回后上报英政府。清道光末年(一八五〇),英国驻北京的公使向清廷申请开采基隆煤矿,遭清廷回绝。翌年,英轮船开始在淡水、基隆请求互市,并愿意依照商船纳税。此外,美国水师提督彼尔理于清咸丰五年(一八五五)也来到台湾,且派人调查基隆的煤源,返国后发表公告,想要谋取采矿权。

拥有天然港口及煤矿资源的基隆,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

一八六〇年英法战争后,中国和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基隆变成淡水的副港。海禁既开,基隆成为各殖民帝国的远东要道及通商口岸。

一八八三年,法国想取得越南主权,遂与宗主国清朝开战。由于法国眼见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不堪一击,颇有轻敌之心,不料战端一启,双方互有胜负。法国为了迫使清廷早日投降,决定学英国扩大战场,把战事延伸到整个大陆的东南沿海,攻占沿海城市,以逼迫北京。基于此,法国又相中了既有煤矿又有食物补给的基隆港。

一八八四年五月间,法国舰队波尔达号(Vo ta)突然驶入基隆港,要求供给煤炭,其舰长福尼亚(Fournier)致信说:“对于急需的煤炭如果不立刻供给,将对基隆加以炮击!”清朝官吏迫不得已,只好供给一些煤炭,船舰才离开向北航行。

清廷了解法国的战略企图后,通令东南沿海各港口加强战备,其中当然包括台湾。台湾兵备道刘璈立即筑炮台、建堡垒、买新枪、置水雷,还把台湾分为前后北中南五个防区。战云密布中,清廷特别派刘铭传以福建巡抚兼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台督导军务。刘铭传在一八八四年七月十一日到台湾,十五日就进驻了台北城,增筑炮台,全面备战。

七月二十二日,法国副水师提督李士卑斯(Lespes)作为侵台的司令官,派遣乌伊拉尔号(Vilara)军舰先行侦察基隆港湾地形,同时将舰队兵分两路,一路侵占淡水港,一路进攻基隆港,并且准备让陆战队登陆基隆,会师于淡水。八月四日,李士卑斯率领舰队进入基隆港后,向清朝政府下最后通牒,要求割让基隆港,并限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答复。但清廷不理,谈判破裂。

八月五日,李土卑斯舰队开始全面进攻。

法军首先炮击基隆港口炮台,打垮主炮台后,派二百余名陆战队士兵由东部的二沙湾登陆,破坏海岸炮台。基隆守将提督苏得胜、章高元等不敌。次日,法军陆战队攻进了基隆市区,但遭到顽强的抵抗,只好退回船上。最后李士卑斯舰队退回马祖。

八月底,为了拿下台湾,法国把东京湾舰队和中国海舰队合并,成为远东舰队,任命孤拔为司令,派遣五艘战舰再度进攻台湾。这一次是志在必得。这一战,全台湾都动员起来了。台湾地方乡勇为了保卫家园,拼死抵御,其中最著名的则是雾峰林家的林朝栋率领台中、苗栗的民团加入战斗,刘铭传将他们编入狮球岭防线。

刘铭传的战略是等法军登陆,利用地形地势打游击战,在山后将法军包围,逐一歼灭。九月底,孤拔率五艘战舰赶来台湾,与原本停泊在基隆外海的六艘军舰会合,以十一艘军舰的火力,打算一举拿下台湾,让台湾成为进攻大陆东南沿海的根据地。

战事一开,强大的法军先攻占基隆,但只能占领局部,部队随即不断遭遇伏击。另一队主力战舰攻进淡水,派了六百名陆战队员登陆。但刘铭传早就把主力部署在淡水,三千清军加上民团利用地形打伏击。由于早有部署,清军战斗有序,法军被打得非常狼狈,死伤惨重,最后只好退回军舰。

这一仗打了十天,法军没占到便宜。特别是淡水一役,损失惨重。法军看占领全台湾无望,于是改为占据基隆,封锁台湾海岸,意图迫使台湾投降。然而台湾腹地广阔,受损的只有通过港口外销的茶叶、樟脑等生意,食物供给无虞,基本战力还保存得很好,而且为了保卫家园,各地民团不断增加,在基隆开始对法军实施反攻突击。法国为了增强战力,又从越南增兵三千人。至此,法军形成对越南、台湾两面作战,被台湾战场拖住了。

从十一月开始,法军再发动新一波攻势,想从基隆打进台北。但基隆与台北之间的通道易于防守,两军形成拉锯战。这一拉锯就是长期之战。法军虽然拥有武器优势,但打死一个少一个,清军虽然武器和船舰落后,但台湾团练越打人越多。白天法军打下的地盘,天黑以后一退,清军再占回来。法军日渐师老兵疲,补给和战斗力衰退。法国为了增加与清廷谈判筹码,希望孤拔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为此,特地再增援一千外籍兵团到台湾,法军兵力达到四千人。然而清军、民团却是打不完的。

从一八八四年九月打到来年的三月,七个多月时间磨尽了法军的士气。法国也不耐烦了,不再增兵基隆,反而要孤拔转攻澎湖。孤拔大军轻易拿下澎湖后,得知法军在越南战场失利,又准备调部队去增援。但五六月间,澎湖暴发瘟疫,孤拔也染上了赤痢。六月十一日,孤拔在马公岛病逝。

法军未曾料到台湾民间的反抗力量如此强韧;指挥法国远东舰队的大将孤拔,在台湾战役中被拖磨得如此狼狈,客死异乡。

当时,冯子材在谅山大捷,法国托英国向清廷求和,李鸿章不太了解台湾的军事形势,认为如果失去澎湖,台湾恐难保,应该借由谅山战胜之际与法国谈和,法国就不致需索无度。事实上,台湾之战,法军几度进犯淡水,都以失败告终,基隆战局来回反复,大耗元气,再加上法军水土不服,很多人罹患瘟疫死亡,连孤拔都病死澎湖,可见只要战争拖长,清廷有望获胜。可惜的是,李鸿章提出和议,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国居然在和议中要求派兵驻守基隆五年,所幸李鸿章没有应允,基隆才不至于在丧权辱国的和议中被牺牲。

至今,台湾基隆市中正路上,还留下埋葬法国七百军人的“法国公墓”。一九五四年所建的纪念碑上写着:“基隆法军公墓内葬有于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八五年间,为国殉职的法国海陆军官兵七百人,由中国官民妥为保护。”

纵观清末时期,基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它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以及天然港湾。煤矿的不断开采,使得基隆每年可以运销福州、厦门等地的生煤约有十万吨至十四万吨。淡水的贸易已与全球接轨。

不过,从荷、英、法诸帝国都把台湾当成进攻大陆东南沿海的据点,台湾也因此不断卷入国际争端这一点上,就知道台湾确实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谁也不能忽略。

清廷未曾料及的是,比邻而居的日本早就觊觎台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