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通关全攻略(中医临床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单元 脾胃病证

细目一 胃痛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素体脾虚。外因为感受外邪,包括寒、热、湿诸邪。

胃痛与肝、脾、胃的关系: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脾与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及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均能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为胃痛。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如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胃失濡养,则致阴虚胃痛。阳虚无力,血行不畅,涩而成瘀,可致血瘀胃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上述病因如寒邪、饮食伤胃等皆可引起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正所谓“不通则痛”。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常考考点]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要点三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禁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二)鉴别诊断

1.胃痛与真心痛

2.胃痛与胁痛

3.胃痛与腹痛

要点四 辨证论治

胃痛辨证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

[常考考点]胃痛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下列与胃痛有关的脏腑是

A.胃、肝、脾

B.胃、脾、肾

C.肝、脾、肾

D.胃、肝、肾

E.脾、胃、心

2.胃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特征是

A.胃脘胀痛,嗳腐吞酸

B.胃脘灼痛,痛势急迫

C.胃脘胀痛,连及两胁

D.胃痛隐隐,心烦嘈杂 

E.胃脘刺痛,痛有定处

3.下列不属于胃阴亏虚之胃痛主症的是

A.胃脘隐痛

B.吞酸嘈杂

C.口燥咽干

D.大便干燥

E.舌红少津,脉细数

A2型题

4.患者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干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藿朴夏苓汤

B.桂枝汤

C.小建中汤

D.黄芪建中汤

E.香苏散合良附丸

5.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A.理气消胀

B.消食导滞

C.理气和胃

D.消食健脾

E.和胃止呕

6.患者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其证候是

A.气机阻滞

B.食积气阻

C.瘀血停滞

D.血瘀血虚

E.气虚血瘀

【参考答案】

1.A 2.C 3.B 4.E 5.B 6.C

细目二 胃痞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胃痞。

[常考考点]痞满的特点: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

要点二 病因病机

痞满的病因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脾胃素虚。

痞满的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实即实邪内阻(食积、痰湿、外邪、气滞等),虚则为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虚实夹杂则两者兼而有之。初病多实,久病致虚,虚实夹杂。

要点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或伴有纳呆、嗳气等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二)鉴别诊断

1.胃痞与胃痛

2.胃痞与臌胀

3.胃痞与胸痹

4.胃痞与结胸

要点四 辨证论治

痞满首辨虚实,次辨寒热。治疗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原则。

[常考考点]痞满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例题实战模拟】

A2型题

1.患者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多因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其诊断是

A.胃痛

B.臌胀

C.痞满

D.胸痹

E.结胸

2.患者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治疗应首选

A.保和丸

B.泻心汤

C.二陈平胃汤

D.越鞠丸

E.补中益气汤

3.患者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A.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B.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C.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D.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E.健脾祛湿,理气除胀

【参考答案】

1.C 2.C 3.B

细目三 呕吐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临床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故合称为呕吐。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外因为外邪犯胃。

呕吐的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胆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类,因外邪、食滞、痰饮、肝气等邪气犯胃,以致胃失和降而致呕吐者属实。脾肾虚寒或胃阴不足而润降失职导致的呕吐属虚。

要点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呕吐饮食痰涎水液等胃内容物为主症。

2.常伴有恶心、纳呆、泛酸嘈杂、胸脘痞闷等症。

3.起病或缓或急,多因饮食、情志、寒温不适、闻及不良气味等诱发,或有服用药物或误食毒物病史。

(二)鉴别诊断

1.呕吐与噎膈

2.呕吐与反胃

要点四 辨证论治

呕吐首辨虚实,次辨呕吐特点。呕吐以和胃降逆止呕为总的治疗原则。

[常考考点]呕吐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例题实战模拟】

A2型题

1.患者,女,29岁。外感后突发呕吐,恶寒头痛,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应首选

A.左金丸

B.白虎汤

C.小柴胡汤

D.藿香正气散

E.龙胆泻肝汤

2.患者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其证候为

A.饮食积滞

B.痰饮中阻

C.脾胃虚弱

D.脾阳虚衰

E.气滞痰阻

3.患者,女,65岁。身体素弱,饮食稍有不慎即呕吐未消化食物,面色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治疗应首选

A.吴茱萸汤

B.理中丸

C.黄芪建中汤

D.苓桂术甘汤

E.四君子汤

4.患者,男,70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㿠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其证候为

A.胃阴不足证

B.脾胃气虚证

C.脾胃阳虚证

D.肝气犯胃证

E.痰饮内阻证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细目四 噎膈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的疾病。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又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

要点二 病因病机

病因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年老肾虚。病位在食道,属胃所主,病变脏腑为肝、脾、肾。基本病机为湿气痰瘀交结,阻滞于食道胃脘而致。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指阴津损伤,严重者为气虚阳微。标实为痰、气、瘀阻塞食道。

[常考考点]噎膈的病理因素为痰、气、瘀三者交互搏结;病位在食道,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要点三 诊断和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轻症患者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轻度梗阻感,咽部干燥或紧缩感。

2.重症患者见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梗阻,食入即吐,吐出黏液或白色泡沫黏痰,严重时伴有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进行性消瘦。

3.患者常有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年老肾虚等病史。

(二)鉴别诊断

1.噎膈与反胃

2.噎膈与梅核气

[常考考点]噎膈和梅核气的鉴别。

要点四 辨证论治

噎膈首辨虚实,次辨标本主次。治疗原则是理气开郁,化痰消瘀,滋阴养血润燥。

[常考考点]噎膈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与噎膈发病相关的主要脏腑是

A.胃、脾、肺、肝

B.胃、脾、肝、肾

C.脾、胃、肾、胆

D.脾、肝、胆、肾 

E.脾、肾、肝、肺

2.噎膈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A.气、湿、痰

B.痰、湿、瘀

C.气、火、瘀

D.气、痰、瘀

E.风、火、痰

3.噎膈与梅核气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有无吞咽困难

B.有无进行性消瘦

C.有无胸骨后不适、烧灼感

D.有无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史 

E.有无自觉咽中梗塞不舒

4.治疗噎膈痰气交阻证,首选的是

A.启膈散

B.通幽汤

C.沙参麦冬汤

D.补气运脾汤

E.玉枢丹

A2型题

5.王某,女,5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1年。现症见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此病证的治法是

A.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B.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C.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D.温补脾肾 

E.清热凉血

6.患者,男,60岁。饮食难下,下而复吐出,呕吐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肤枯槁,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细涩。其证候是

A.痰气交阻

B.瘀血内结

C.津亏热结

D.气虚阳微

E.肝肾阴虚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A 6.B

细目五 呃逆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常考考点]呃逆的临床特征: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

要点二 病因病机

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正气亏虚。

呃逆之病位在膈,病变的关键脏腑在胃,还与肝、脾、肺、肾有关。呃逆的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呃逆的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气郁、食滞、痰饮等。本病之初以实证为主,日久则为虚实夹杂证或纯为虚证。寒邪为病者,胃中寒冷损伤阳气,日久可致脾胃虚寒之证。热邪为病者,如胃中积热或肝郁日久化火,易于损阴耗液而转化为胃阴亏虚。气郁、食滞、痰饮为病者,皆能伤及脾胃,转化为脾胃虚弱证。急危重症及年老正虚患者可致脾胃阳虚或胃阴亏虚,后期可致元气衰败,出现呃逆持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的危候。

[常考考点]呃逆之病位在膈,病变的关键脏腑在胃;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要点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2.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二)鉴别诊断

1.呃逆与干呕

2.呃逆与嗳气

[常考考点]呃逆与干呕、嗳气的鉴别。

要点四 辨证论治

呃逆首辨寒热虚实,次辨病情轻重。治疗原则是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常考考点]呃逆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呃逆的基本治法是

A.理气化瘀降逆

B.疏肝解郁降逆

C.和胃降逆止呃

D.健脾温中止呃 

E.清热和胃止呃

A2型题

2.患者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A.清胃化痰止呃

B.清热化湿降逆

C.清热化瘀止呃

D.清胃平肝降逆 

E.清降泄热止呃

3.患者,女,43岁。常因情志不畅而呃逆连声,伴有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治疗宜首选

A.六磨汤

B.柴胡疏肝散

C.四气汤

D.五磨饮子

E.四磨汤

B1型题

A.有物有声

B.喉间气逆有声

C.有物无声

D.无物有声

E.嗳气声缓

4.呃逆的特点是

5.干呕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1.C 2.E 3.D 4.B 5.D

细目六 腹痛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外因为外感时邪。

腹痛病机为寒邪凝滞,阳气不运,湿热内结,气机阻滞,食滞中焦,升降失司,肝气横逆,气滞血瘀,为实。中阳不足,气血亏虚,内失温养,不荣则痛,为虚。

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急性暴痛,治不及时,或治不得当,气血逆乱,可致厥脱之证;若湿热蕴结肠胃,蛔虫内扰,或术后气滞血瘀,可造成腑气不通,腹痛拒按之阳明腑实证;气滞血瘀日久,可变生积聚。

要点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但一般不甚剧烈,按之柔软,压痛较轻,无拒按。

2.注意与腹痛相关的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疝气之少腹痛可引及睾丸;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病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腹痛发作或加重,常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二)鉴别诊断

1.腹痛与胃痛

2.腹痛与其他内科疾病中腹痛

3.内科腹痛与外科腹痛、妇科腹痛

要点四 辨证论治

腹痛首辨缓急,次辨性质,再辨疼痛部位。

腹痛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

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

[常考考点]腹痛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知识纵横比较】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与腹痛无关的是

A.手三阴经

B.足三阴经

C.手少阳经

D.足少阳经

E.足阳明经

2.下列不属于腹痛常见病因的是

A.外感时邪

B.饮食不节

C.情志失调

D.阳气素虚

E.外感风燥

3.治疗腹痛湿热壅滞证,首选

A.大承气汤

B.龙胆泻肝汤

C.清中汤

D.枳实导滞丸

E.泻心汤合连朴饮

A2型题

4.患者腹痛拘急,得温痛减,遇冷更甚,饮食减少,口不渴,小便清利,舌苔白腻,脉沉紧。其证候属

A.虚寒证

B.实寒证

C.血瘀证

D.实热证

E.气滞证

5.患者腹部刺痛较剧,痛处不移,触之痛甚,舌质紫暗,脉弦涩。其治法是

A.理气和胃

B.理气活血

C.活血化瘀

D.化瘀散结

E.化痰祛瘀

6.患者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空腹或劳累后更甚,得食稍减,面色无华,时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

A.附子理中丸

B.桂枝茯苓丸

C.正气天香散

D.参苓白术散

E.小建中汤

【参考答案】

1.C 2.E 3.A 4.B 5.C 6.E

细目七 泄泻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如水样为临床变现的病证。古曾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常考考点]泄泻的特征: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内因为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及禀赋不足。外因为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泄泻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肠道清浊不分,传导失司。脾虚湿盛是病机特点。病理因素主要是湿。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常考考点]本病病位在肠,病机关键为脾虚湿盛。

要点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二)鉴别诊断

1.泄泻与痢疾

2.泄泻与霍乱

[常考考点]泄泻与霍乱、痢疾的鉴别。

要点四 辨证论治

泄泻首辨暴泻和久泻,其次辨泻下之物,再辨病变脏腑。泄泻的治疗以运脾化湿为主。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常考考点]泄泻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知识纵横比较】

续表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下列不属于痢疾与泄泻鉴别点的是

A.有无里急后重

B.有无因情志不舒

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

D.有无脓血便 

E.有无腹痛肠鸣

2.治疗久泻不止,不宜过用

A.健脾

B.补肾

C.升提

D.固涩

E.分利

A2型题

3.患者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A.消食导滞

B.泄热导滞

C.清热利湿

D.通腑泄热

E.通腑消食

4.患者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但泻而不爽,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而腐,脉滑。治疗应首选

A.保和丸

B.藿香正气散

C.葛根芩连汤

D.参苓白术汤

E.龙胆泻肝汤

5.患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其治法是

A.调理脾胃

B.疏肝理气

C.抑肝扶脾

D.泻肝和胃

E.疏肝和胃

6.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排便次数增多,食少,脘腹胀闷,面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四君子汤

B.大建中汤

C.参苓白术散

D.小建中汤

E.补气运脾汤

【参考答案】

1.C 2.E 3.C 4.A 5.C 6.C

细目八 痢疾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念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常考考点]痢疾的临床特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内因为饮食不节。外因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基本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相关。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寒湿所致。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为疫毒痢。如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本病初期多为暴痢,属湿热或寒湿壅滞,表现为湿热痢或寒湿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湿热伤阴,形成阴虚痢;脾胃素虚,寒湿留滞肠中,则为虚寒痢。

要点三 诊断

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排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急性痢疾起病急骤,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慢性痢疾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或具有传染性。

要点四 辨证论治

[常考考点]痢疾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痢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最易损伤的脏腑是

A.肝、胃

B.脾、胃

C.肝、脾

D.肝、肾

E.脾、肾

2.下列不属于痢疾诊断要点的是

A.腹痛

B.里急后重

C.大便次数增多

D.赤白脓血便

E.肛门灼热

A2型题

3.患者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微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A.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B.清热化湿,理气止痛

C.清热凉血,和胃利湿

D.清肠和胃,利湿解毒 

E.清胃利湿,和胃通降

4.患者,男,30岁。腹痛,里急后重,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辨证是

A.疫毒痢

B.湿热痢

C.阴虚痢

D.休息痢

E.寒湿痢

5.患者腹痛剧烈,起病急骤,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色脓血,伴有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芍药汤

B.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C.藿香正气丸

D.连理汤

E.黄连阿胶汤

6.患者,男,35岁。下痢3月余,痢下稀薄白冻,腹部隐痛,里急后重,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应首选

A.桃花汤

B.驻车丸

C.芍药汤

D.胃苓汤

E.白头翁汤

【参考答案】

1.E 2.E 3.A 4.B 5.B 6.A

细目九 便秘

【考点突破攻略】

要点一 概述

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为感受外邪。

病位在大肠,涉及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常。病理性质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实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如热秘久延,津液渐耗,可致阴津亏虚,肠失濡润,病情由实转虚。气机郁滞,久而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气血不足者,如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

要点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2.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3.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4.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

(二)鉴别诊断

便秘与肠结

要点四 辨证论治

续表

[常考考点]便秘的证型及其辨证要点、治法、使用方剂。

【知识纵横比较】

【例题实战模拟】

A1型题

1.治疗阳虚便秘的最佳选方是

A.济川煎

B.右归丸

C.半硫丸

D.温脾汤

E.麻子仁丸

A2型题

2.患者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麻仁丸

B.六磨汤

C.温脾汤

D.济川煎

E.更衣丸

3.李某,70岁。便秘30余年,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便难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大便并不干结,面色㿠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弱。其治法是

A.益气润肠

B.养血润燥

C.温阳通便

D.顺气导滞

E.清热润肠

4.患者,男,56岁。大便秘结,排出困难,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舌淡,苔白,脉细涩。其诊断是

A.气虚便秘

B.血虚便秘

C.阴虚便秘

D.冷秘

E.气秘

B1型题

A.四磨饮

B.五磨饮

C.黄芪汤

D.黄芪建中汤

E.六磨汤

5.治疗气滞便秘的最佳选方是

6.治疗气虚便秘的最佳选方是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E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