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慢病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

对生命的根本看法问题,是每一个医学家或者每一种医学都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因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就是生命过程,其他系列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中医学在对人的生命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到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而对关于生命的最基本问题做出了唯物主义的回答。

一、中医学的生命观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是由多层次组成的统一整体,人的生命运动是自然界一种高级运动形式,机体内部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的矛盾运动过程中。较之现代医学的观点,中医学对于生命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立体。

(一)生命的起源是两精相搏

《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新的生命,起源于两精相搏。隋代医家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对此进行了注解:“雄雌两神相搏,共成一形,先我身生,故谓之精也。”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也说:“两精者,阴阳之精也。搏,交结也。……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媾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

中医学把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质称之为“精”,即生殖之精,认为男女双方生殖之精的交结抟合,孕育着新的生命,然后妊养十月,一朝分娩,独立的新生命就诞生了。而父母生殖之精和妊娠、分娩过程的正常与否,决定着新的生命的先天禀赋。可见,中医学虽然没有遗传和基因等现代术语,却也以朴素形式表述了类似的认识。

(二)生命的过程是生长壮老已

中医学认为,生命自两精相抟、诞生以后,会不断地变化发展,全生命周期包括生、长、壮、老、已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灵枢·天年》中详细描述了这些变化的特点:“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此外,中医学也注意到了在生命发展变化过程中性别的差异,男性表现为以八年为一个阶段的演变规律,而女性则表现为以七年为一个阶段的演变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三)生命的维持是生克胜复

恒动不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体现在生命过程的各个方面。这种恒动的特征,既不是简单地周而复始,也不是杂乱无章地恒动,而是在生命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生克胜复的基本形式。

所谓生克,即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具有自我调控机制的系统。所谓胜复,指生命过程中相互关联的各方,存在着互相更迭为胜的规律,在生理情况下,一方的相对亢进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趋于衰落;一方的相对不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可趋于回升。中医理论认为,恒动过程中的自我生克胜复,在运动中维持着生命体的稳定状态,并使生命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状态。一旦生克胜复停息,生命也就终止了,这种恒动观揭示了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

(四)生命过程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生命活动是否正常,体质是否强健,与此人出生前和出生后的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就被统称为先天和后天。

先天,指的是先天禀赋,它主要与父母有关,父母身体的强壮羸弱、胎儿孕育的足月与否、分娩过程是否顺利等,都可影响先天禀赋。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婴儿初生先两肾,未有此身,先有两肾。”肾主藏精,肾精又是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物质基础,所以,对于各种因先天因素所致病证的诊治,中医往往强调从肾论治。

人出生以后,对于生命过程的延续和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李中梓所言:“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生命过程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旺盛的生机、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有良好的先天禀赋和健全的脾胃功能。

然而,对于个体来说,当有自我意识时,先天禀赋已定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对此,中医学认为,通过自身积极而合理的调摄,加强后天脾胃的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先)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乎人生者不小。”后天脾胃的调补,主要是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及摄生行为。这一认识,充分肯定了个体在维持、改善和增进自身生命活动及机能状态方面的主动作用,对于不良体质的改善及慢性疾病的调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医学的疾病观

什么是疾病?它是怎样发生的?这是医学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疾病观就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基本观点,它涉及对健康、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不同的疾病观,引导人们对疾病釆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古今中外,对于疾病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甚至在今天,人们对疾病这一概念还未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然而数千年来,中医学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却是始终如一的,它做出了比较科学的概括性回答。

(一)疾病非鬼神所为

中医学认为,疾病毫无神秘之处,它是生命活动中难免会有的现象,是一种自然过程,但不等于说不可预防和避免。许多中医经典著作旗帜鲜明地批驳了疾病系鬼神所为的荒谬说法,认为“无形无患”,人有了躯体形骸,进行着生理活动,就常常会出现某些偏差或错误,“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因此,对疾病应该抱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无病注重预防,有病则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强调,患者“信巫不信医”,其病不治。《素问·五脏别论》所说的“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等,都体现了上述认识。

疾病既然是一种自然过程,那它就肯定可以被认识,它的变化必然有规律可循,并且各种疾病都是可以治疗的。历代医家在探索疾病的本质及其演变的规律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成就。伤寒病的六经辨证、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都是对疾病变化规律的一种认识。

有些疾病目前之所以治疗效果不理想,是因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和深入,“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还有些疾病则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黄帝内经》中列有专章,讨论疾病诊治过程中出现种种失误的原因及其表现。

(二)疾病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

《黄帝内经》等许多早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虽没有直接给疾病下定义,却对健康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把它和“不病”联系起来。据此,可以反过来分析疾病的含义。《灵枢·终始》曰:“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也就是说,机体对外界环境能适应,内部各方面活动相协调,就是健康。由于中医学习惯以阴阳来表征相关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对属性,因此,健康又可高度概括为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或者说“阴平阳秘”。而疾病就是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或被破坏,可具体表现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不良,自身精神心理与形体机能之间关系失常,以及不同脏腑经络功能之间的不够协调等。这些都可用“阴阳不和”“阴阳失却协调”加以概括。

疾病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正常的机体存在着调节机制,各生理功能活动也都有一定的阈值范围,使机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并可适应外界的某些变化,从而表现为健康状态。

当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时,削弱乃至破坏了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或其强度超过了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这时候,机体就很难继续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因此便产生疾病。对于这类内外因素,中医理论称之为“病因”。所以,疾病就是病因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或者被破坏的状态。

三、中医学的发病观

疾病观和发病观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疾病观回答了疾病是什么,发病观则指出疾病是怎样发生的。在许多情况下,发病观包含在疾病观里面,是疾病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其原理涉及人体自身和致病因素两大方面。前者,中医理论称之为“正气”,包括具有抗病能力的自身组织结构及其功能活动;后者称为“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就取决于邪气与正气之间的斗争。一般说来,两者之间,正气占主导地位,疾病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以正气不足为内在根据的,包括组织结构损伤、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以及各脏腑功能失调等,邪气只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素问·刺法论》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从哲学角度分析,中医的发病观体现了内因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它对人们认识疾病,并有效地加以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疾之所生,人自为之

由于人体自身因素,即正气,常常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使正真之气如削去之者,非天降之,人自为之尔”。许多疾病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如剧烈或持久的精神情志波动、不卫生的摄食行为、起居失常、过度劳累、过度安逸、用心过度以及性生活不节制等,都可伤及正气,促使正常体质转变成病理体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所谓生于阴者,主要就是指人自身的行为因素起关键作用的一类疾病。

中医学的发病观把人体的“正气”视为在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这一认识是辩证的、积极的,它促使人们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注重固护正气,增强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对各种慢性疾病以及肿瘤、癌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从扶助正气着手,常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强调许多疾病是“人自为之”,重视人自身的行为习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影响,这些认识在历史上促使人们注重对行为习惯的调摄,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在现代社会,它的意义更为明显。由于社会的发展,竞争程度的加剧,行为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日趋密切。想要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疾病,慢病管理以规范个人健康生活方式为重要内容,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的丰富认识将会对慢病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治疾病,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准。

中医学的疾病观和发病观促使人们关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个体体质,以此为前提,许多医家展开了针对体质问题的研究,探讨个体的生理特性,以及在生理特性基础上表现出的对不同病证的易罹性和病证传变的倾向性,遂形成了内容丰富并颇具特色的中医体质学说。

由于对体质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疾病,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故近20年来体质学说成了中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