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路:师从刘景源教授治学临证实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论太阳病的“三纲鼎立”

导师指导我读书,要求《伤寒论》与温病学著作相对照,这样才能详细了解外感热病的证治全貌。在阅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时,我深切地体会到外感热病在病因、病机上的区别及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认识过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这是《伤寒论》正文的第1条,开宗明义,首揭外感病证之大纲。其“太阳之为病”一句,是指足太阳膀胱经为人体的藩篱,太阳之经气有抵御外邪之功能,一旦外邪侵袭人体,则首先侵袭足太阳膀胱经导致“太阳病”。太阳病是表证,其临床特点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脉之所以浮,是因为邪气袭表,则人体之正气必然调动到体表以抗邪,因气血行于表,所以见“脉浮”。头部、项部是足太阳膀胱经之循行路线,因为邪气侵袭,导致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不利,气血运行障碍,所以见“头项强痛”。邪气袭表,必然导致卫阳之气宣发受阻,体表温煦功能降低,所以出现“恶寒”之症。可以说“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各种邪气侵袭体表所必见的共有症状,所以说本条是所有“太阳病”的提纲。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第2条是太阳中风证的提纲,指出了太阳中风证的主症。“太阳病”一句,指出了病在太阳之表,与“名为中风”一句相联系,就称为“太阳中风”证。其主症是“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与第1条结合起来看,其临床表现应是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脉浮缓。本证的病因是“中风”,即风邪侵袭人体。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四季皆有。因其四季皆有,故风邪为患每多兼夹,或夹寒,或夹热,或夹湿,或夹燥,不一而足。本条之风,所夹者何?结合其治疗用辛温之剂桂枝汤来看,应是风邪夹寒者,即以风邪为主,兼夹寒邪。究其病机,因风寒之邪袭表,卫气宣发不畅,所以见恶风寒。邪气袭表,正邪相争,阳气浮行于表,功能亢奋,故见发热。关于其恶风寒与发热的形式,本篇第12条形容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其所说之“啬啬”是指收涩貌,即皮肤收啬。“淅淅”是指淋水貌,即如淋雨水之状。概言之,是指感受风寒之人,遇风冷即畏恶,而呈“激凌”状,故有人称之为“见风则恶”,可见其恶风寒之势并不严重。“翕翕发热”,是指其热势如鸟之闭合羽毛,即如人之穿衣过暖,言其热势不高,验之临床,体温一般在38℃以下。其头项痛,是因邪气袭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风为阳邪,其性上行,故其疼痛主要表现在头项部。关于汗出的机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是指风为阳邪;阴,是指营阴,即体液。

风邪开泄腠理,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见汗出。本篇第12条所说的“阳浮而阴弱”,第95条所说的“发热汗出者,此营弱卫强”,都是讲太阳中风发热与汗出的病机。就是说,因为卫分的风邪强盛,正邪相争而致发热,因为风邪开泄腠理,腠理不固而导致营阴外泄,故称之为“风伤卫”。邪盛于表而营阴受损,故脉浮而缓,即脉象轻取即得而按之缓怠而力度不足,故称之为“表虚”。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第3条是太阳伤寒证的提纲,指出了太阳伤寒证的主症。“太阳病”一句,也是指出了病在太阳之表,与“名为伤寒”一句相联系,就称为“太阳伤寒证”。其主症是:“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与第1条结合起来看,其临床表现应是恶寒,发热或尚未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痛,呕逆,脉浮紧。本证的病因是伤寒,即人体被寒邪所伤,也就是外感寒邪。寒主收引,伤于寒者皮肤收缩紧束,卫阳郁于里而不能宣发于表,故首先出现恶寒,且恶寒重,患者主诉是“怕冷”,被覆、向火而不能解。至于发热,在太阳伤寒初起,或有或无。这是因为,伤寒初起卫阳郁于里,呈寒邪在表,阳气内郁的态势,正气与邪气并不相争,所以患者突出感觉恶寒,发热并不明显。一旦郁勃之阳郁极而发,阳气鼓动于表,正邪必然相争,势必呈现发热,且热势可逐渐升高而呈高热,甚至如《黄帝内经》所说,呈“体若燔炭”之势。但就患者自我感觉而言,仍以恶寒为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恶寒重、发热轻。这里所说的发热轻,并不是指热势低,而是患者自觉症状,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偏重,而对发热不敏感。条文中的“必恶寒”的“必”字,是强调恶寒为突出的、必有的症状。头、项、周身疼痛并伴有拘紧感,是太阳伤寒的又一主症。这是因为,寒主收引,主凝滞。寒邪伤人,皮肤、肌肉、血脉收缩牵引,营阴凝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周身各部位拘紧疼痛。因其血脉拘急,营阴凝滞,血行艰难,故脉紧,有如牵绳转索之感,因其邪在表,正气趋表,故脉浮。因此,表寒之证可见脉浮而紧。因其表寒困束,气机闭塞,气失宣降,胃气不得下行,故上逆而作呕恶。总而言之,太阳伤寒之证,临床见一派寒凝阳郁之象,故称之为“表实”。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苦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此二条是承前面三条讲太阳病传变与否的条文。可以说,是对前三条的补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

第6条是太阳温病的提纲,指出了太阳温病的主症。“太阳病”一句,仍是指出病在太阳之表,与“为温病”一句相联系,就称为“太阳温病”。其主症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与第1条结合起来看,其临床表现应是发热,不恶寒,口渴,脉浮数。由其病名及临床表现分析,本证的病因应是外感热邪或伏寒化温,伏邪自内外发。因热为阳邪,开泄腠理,所以病变初起正气就奋起与邪气抗争,正邪相争而见发热。其“不恶寒”之论应当认真分析,也就是说,太阳温病初起并非全无恶寒之症,而是与发热相较,恶寒轻微而已。即如第3条所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其“或未发热”并非指不发热,只是讲先见恶寒,后见发热,且自觉恶寒重,发热轻而已。因本条是热邪为患,其发热为突出症状,恶寒反而不显。口渴,是因热邪伤津所致。太阳病属表证,故必见浮脉,这在第1条太阳病提纲中已经明示。但太阳中风脉缓,太阳伤寒脉紧,而太阳温病条下却未言脉象,据其病名、病因分析,应是数脉无疑,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明确提出温病的脉象应是“脉不缓、不紧而动数”。这里既指出了温病的脉象,又与中风、伤寒做出了鉴别。应当认真思考的是,同是讲太阳病,本条与第2条、第3条论述则有不同。前两条均提出了恶风、恶寒,脉缓、脉紧,而本条却提出“不恶寒”且未言脉象。由本条的“太阳病”来看,其证显系表证,且属表热证,但其“不恶寒”之说,又与表证不符。究其原因,一种可能是如上所述,所谓“不恶寒”,并非全不恶寒,只是与发热相较症状轻微而已。另一种可能是,本条乃错简。理由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应是里热证,或为太阳之里,或为阳明病,王叔和整理编次时将其与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并列而一并列入“太阳篇”。总之,无论是哪种原因,本条与前面两条之论不完全一致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后世认为《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虽然如此,但本条毕竟赫然列于篇中,且言之凿凿,与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并列而称为太阳温病。由此言之,后世又有人认为《伤寒论》为外感病之专书,其中既论伤寒,又论温病,因论温病的部分“亡于兵燹”,以致论温病者寥寥且残缺不全。由此言之《伤寒论》中“详于寒而略于温”是客观存在的,也正是因其“略于温”,才导致在明代以前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对温病的认识肤浅,乃至以伤寒法治温病为大多数医家所认可。反过来说,也是因其“略于温”,才给后世温病学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最终形成了与伤寒学派并列的温病学派。

搁置寒温之争,面对客观事实,现存的《伤寒论》中,关于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三类证候的论述,明确地昭示了外感风邪、外感寒邪、外感热邪或伏寒化温病因、病机、证治的不同。太阳中风者,治以解肌驱风,方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者,治以发汗散寒,方用麻黄汤,二者皆属辛温解表剂。太阳温病者,书中无方,故后世发展其治法,或用《伤寒论》中之麻杏甘石汤,或用《温病条辨》之银翘散,总之是以辛凉解表为法,可谓源于《伤寒论》而又有所发展。由此言之,外感表证可以分为三类,一曰太阳中风,一曰太阳伤寒,一曰太阳温病,三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不同,治法亦大异。这种分类方法,在《伤寒论》中已眉目朗列,毋庸置疑。

喻嘉言在《尚论篇卷一·论太阳伤寒证治大意》中说:“夫足太阳膀胱之病,主表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受,则营卫两伤,三者之病,各分疆界。仲景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大纲,三法分三证。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伤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矣。”喻氏此论被后世称之为“三纲鼎立”说。所谓风伤卫,是指风邪开泄腠理,卫分被风邪所伤;寒伤营,是指寒主凝滞,营阴凝涩不通。而大青龙汤证,乃太阳伤寒兼里热亢盛之证。其病机是,寒邪闭塞腠理,阳郁不伸,郁而化热,形成表寒里热证,从病因学的角度来看,仍属麻黄汤“寒伤营”的范畴,言其“风寒两伤营卫”,颇为牵强,故喻氏“三纲鼎立”之说亦难成立。无怪乎后世学者对其多有否定,称其为“文章高手”。也就是说,喻氏此说纯属做文章,而于理不合。

其实,在《伤寒论》中,确实存在“三纲鼎立”之条文,此无它,即“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也。依此三纲发展,则有桂枝剂系列方、麻黄剂系列方,温病则另成一大派系矣。可见仲景“三纲”之列,不为无由,而是含义深远,发人深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