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苦与自在的心理哲学

第一节 引言——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关键语

1.即使我们的生活总在被他人影响,但仍然有活出自在人生的可能性。

2.一个人的想法、价值观、应对生活的态度和风格,其实在他意识到之前,都已经在那儿了。

3.路径依赖效应,是指原来你的心受到一种影响,而有了一种选择的倾向性,后来的生活就会持续地加强这种倾向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4.苏轼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也是一个过着自在人生的典范。

我不知道是哪个字眼吸引大家阅读此书,是不是“自在”这个词呢?还是“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呢?其实这两方面都是一样的。

我自己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职业里我已经工作了十一个年头,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在这过程中肯定遇到了很多很多不自在的人。

如果我们想持续地工作下去,那也就意味着我们肯定要有把不自在转化成自在的能力,或者说能够在不自在当中安在的能力。所以,我就想把自己在临床当中以及生活体验里的一些感想分享给各位。

写这本书的目的本来就是要让大家稍稍自在一点,如果我在一个很不自在的情况下去讲述,哪怕内容看起来是有所帮助的,这样的一个背景、这样的一种情绪可能依然会使人感到不自在。所以,想到这些之后,我自己也就放宽了心。我觉得这个诀窍似乎已经找到了,那就是我尽量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自在的情况下,把内心想说的话分享给各位。哪怕不能非常及时地收到读者朋友的反馈,但是希望这会带来一种反思式的对话。

我在机场的书店里看到了武志红老师的新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书的名字就叫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坦率地讲,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吗?我觉得自己说了算这件事情,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我的生活有多少是我自己说了算的?如果要确认一下,得好好地盘一盘。其实答案倒是挺吓人的。你自己可能觉得是自己说了算的,回头仔细看一看,那不一定哦。我们的头脑里充满了别人的想法,我们的耳朵里也充满了别人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可能也装了很多别人的情绪,如何叫我们自己说了算呢?

于我而言,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觉得自己说了不算。是不是这一点会让大家感觉到我应该是一个蛮悲观的人呢?对此倒是可以比较坦率地承认。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是一个积极悲观主义者。

第一,其实我觉得人生不是用“算”来解决问题的。当然有些人会比较迷信,就想要把机关算尽,这样可能会获得一时的成功。由于我的来访者也会有很多成功人士,所以看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样的一种“算”,在他们人生的某些阶段的确发挥了作用。所以,它会给人甜头,人们就会觉得我要算,我不光要计算,我还要算计,我要自己说了算。

第二,就是我们自己其实也不大经得起盘查。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立场上,一个人的想法,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应对生活的态度和风格,其实很多时候在他意识到之前,或者在他想算一算之前,都已经存在了。

我想说的是你可以用原生家庭的理论来理解这一点,在这一点上我和武老师的见地是一致的。现在你也能够在网络上看到有些人,他们努力地要反对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写了一些文章,看起来似乎颇有证据。我虽然不能说这些反对的人一定是空口无凭,但是作为一个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者,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仍然是相当大的。

这种影响可以用路径依赖效应来解释:原来的时候,你的心受到一种影响,而有一种选择的倾向性,你后来的生活就会持续地加强这种倾向性。在你能够认识到它之前,其实这里头有一大笔账,这个账倒是真的应该好好算一算。

我自己的日常工作说直白一点,大概也是帮助别人算账,算人的一些负资产。为什么他觉得不幸福、不自在?这是由于他有很多的负资产。有时一个人尽管是赚了一些东西,但是需要填的坑是个“无底洞”,不管填多少,也还是一无所有。填的坑里什么都没有,所以他就会持续地感觉到不自在、空虚,感觉自己并非生活的主人。所以,在这方面来看的话,我跟武老师的这个出发点应该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对“算”的理解不一样。

我们知道有一个词叫“大自在”,有一些得道高僧,当他们圆寂的时候就会有“得大自在”这种说法。大自在,实在是太难得了,我本人倒是希望得到,但是看起来希望不大。那么大自在能不能有一些弱化的版本呢?比方说小自在,我觉得小自在我们还是可以追求的。

哪怕你的人生不是你说了算,甚至你觉得是爸妈说了算,或者你的配偶说了算,或者你的老总说了算,仔细看一看,他们说了也不一定算。哪怕我们世间有如此多的说了不算,如此多的不自在,我觉得从一个积极悲观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人生仍然值得一过,也仍然能够过好。

每当我想起“自在”这个词,一个人物马上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最近这些年好像他也正在变热,如果你关注微信朋友圈,你会发现他的名字,他的诗隔几天就会有。每次我只要遇到,都会阅读并转发,转发的时候加上三个字:“俺苏神”。对,没错,他的名字叫苏轼或叫苏东坡。

我猜想他应该是得大自在了。无论是从儒家的角度,从佛学的角度,还是从道家的角度看,他很有可能都打通关了。这种境界不是我们算计算计就能到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人身上获得借鉴。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的程度足以使很多人想放弃生命。他最高的官职可以说是副国级干部,最低的好像只到副科级。不仅如此,还被一贬再贬到惠州、海南。以前的惠州和海南,可不是今天这般好玩的地方,在当时可以说是“十来九死”。

在他的一生当中,很多时候其实都是自己说了不算的。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出来游学了。他像是一个在早年就没有父亲的孩子。但是他的确得到了比较好的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然后去赶考,还考得相当不错。

从“顺”的角度来说,他的确受到很多赏识,有很多朋友。从“逆”的角度来说,他的政见可能会有政敌反对,甚至要取他的性命。所以,他的一生完全不能说自己说了算。但是他每到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糟糕的处境的时候,他总是能够过出滋味。当我讲到这个的时候,真的是想到了“滋味”这个词。这里面有东坡肉的滋味,有荔枝的滋味,有生蚝的滋味,这些东西跟苏轼都有关系。而且我最喜欢的一种茶壶叫石瓢,也是苏轼发明的。

好像不管情况怎么糟糕,他都有随时随地获得小自在的能力。古往今来的所有圣贤当中,这一点我是最羡慕、最佩服的,非常庆幸这个世间居然有这样的一个人来到过。我们不能说这个人完美,我们也不需要他是完美的,但是他在一生当中能随处自在,这点很多人难以做到。另外,还有些自在的人不是我们文化背景下的,我们借鉴起来也不是很有亲和力。

苏轼有一本著作叫作《东坡易传》,《东坡易传》是他为《周易》所做的注解。在《易传》当中,能看到苏轼内心其实还是有蛮多苦和愁闷的。但即使在他内心有这么多苦和愁闷的情况下,他也仍然持续保持豁达的心态,过着自在的人生,这对周边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此我非常诚挚地把我的这位精神偶像介绍给各位,正是他给了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小自在体验的勇气。当然了,这并不是要求一定要去看他的书,这可能会把自己弄得不自在。想追求自在,最后变得不自在,想自己说了算,到头来有可能自己说的一点都不算——我们要提防这样的陷阱。这句话既是我分享给各位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第二节 人生有哪三种苦

关键语

1.求而不得之苦。别人有的我没有,我想得到。这样的想法,就形成了一种心理的欠缺感。与他人比较,会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多东西没有得到过。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落差,这个落差其实也可以视为某种比较小的心理创伤。

2.得而惧失之苦。自己的好东西,会想方设法留住,害怕失去。很多东西都岌岌可危,它们会或早或晚离开你。这个时候你对它们可能会与你分开的这种忧虑就会占据你的生活。

3.失而怀念之苦。与好的东西分离后,持久的思念会让我们产生苦的感觉。对于丧失的东西,我们能够比较好地“哀悼”,就可以与其保持一种持久的关系。一旦有这样的关系,就可以克服丧失带来的苦了。

我们先来谈谈“苦”这件事情,也就是酸甜苦辣的苦。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呢?这与这本书的总体定位是有关系的。

我对这本书的定位是凉茶,而且这个凉茶不属于比较流行的王老吉之类的这种大众饮品,相对来说是比较传统一点的。

凉茶在两广地区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不一定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喝,但是有些时候真的管用。我们讲的自在,其实就像凉茶一样。它不一定非常甜美,闻起来不一定非常芬芳,喝起来也不一定很酷,但是喝了之后可能会有一点点自在的效果。

凉茶一般来说都是苦的,有很苦的,也有一些相对来说没那么苦的。由于我的家族是做中医的,所以略通医理。到了岭南,就在深圳这个地方,一开始每到梅雨季节,当地叫“龙舟水”“回南天”,身上就容易长一些包。我给自己取一些中药来吃,会有一点效果。但是后来我发现饮用本地的凉茶,效果非常明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一个地方的人的不安宁、不自在的现象,可能要通过本地的一些资源才能够比较好地对症治疗。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接地气。

我是一个中国人,而且作为心理咨询师,接见的来访者大多都是中国人,所以我对于中国人心理的理解是相对比较深厚的。心里的难受,其实都是苦。就像凉茶不管怎样调,它的基底的味道一定是苦的。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有很多这种基底的苦,一般来说分成三大类,基本上就比较周密了。

第一种苦叫作没得到的,就想要。大家想想,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多少没得到而想要的苦呢?我们现在想要的东西比以前复杂好多,你只要一打开手机,别人是怎么生活的,别人的吃穿用住都是什么,最近有什么新的牌子上市,这些其实都在牵动着我们的心。其实就连别人听了什么课,最近有什么新鲜的课程,只要我没有的,都会想要。这样的“想要”,就形成了一种心理的欠缺感。

我们在前文中不是提到苏轼吗?苏轼要是活在我们当代,没准他就没那么自在了。他自己毕竟曾经生活得比较富裕,所以在那个时代能够有的享受他是见过的。既然见过峰顶,享受过那些最好的,那么忍受那些没那么好的,就会容易一点,不会那么想跟周围的人攀比。要是搁现在,他可能会比宋朝的时候知道的多得多。爱攀比是我们的天性,他内心想获得跟那时候一样的自在就不容易了。

我们在临床上也会见到很多事例。有时候倒不是说你一觉得有什么欠缺的,就会马上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不自在。在当下如果你过得不好,由于你也不知道别人的生活好在哪里,其实还比较好忍受。就像有些青年,他们上大学之后,到了大城市生活,这时候一比较才知道自己原来有那么多东西过去没有得到过。这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这个落差也可以视为某种比较小的创伤。

我们追求很多东西,有时会误以为这真的是我想要的。我想要成功吗?在这个社会当中,成功有很多标签,如果你没有这些标签,谁会认可你是一个成功的人呢?所以,所有的广告都在告诉你:“你是不足的。你这个没有,那个也没有!如果你有了我的这个产品,你将会感到怎样怎样。”

我们在自己的无意识里就会形成很多这样的条件语句:如果怎样怎样,我将怎样怎样。这样的语句,有时候就像魔咒一样,它们会接管我们的头脑,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想要的人生真的是这个样子的。

我在武汉求学的时候,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所以不会感觉到成功一定要怎样怎样。到了深圳之后,贫富差距比武汉要大很多,在这时候就会想到:如果我怎样怎样,我将怎样怎样。因为我接触到很多来访者,他们比我有钱得多。但是与这样的来访者群体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对于“如果很有钱,生活将怎样怎样”的这个想法,其实就松动了。你会发现即使很有钱,很有资源,他们在第一种苦,“求而不得”这方面也不少于此时的你。

所以,我们其实在内心可以算一算第一种苦:我想得到什么?如果我得到了,我将会怎样?

第二种苦就是你已经得到了,但是你害怕失去。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过的,但是我经常会引用:“你有的东西,它们也在‘有’着你。”如果你有很多房产,你其实是要打理的,你不能任由它们在那里空着,对不对?如果你有很多钱,你肯定要思考理财的问题。如果你有很多资源,你要想方设法地去维护。如果你聪明、健康又美丽,那你一定不希望失去它们,对不对?你会有一种压力,要使自己持续地聪明,要不断地学习,掌握这些属于聪明人的标签,这样的话,在别人眼里才是一个不掉队的人。如果你健康,你一定要持续地保持健康,你要经常在朋友圈里晒一晒,我正在享受着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有美貌,那你要小心了,很多人都在乎你的美貌。如果你不保持好它,那你在其他人心目当中可能慢慢地就会贬值了。

所以你有的东西,你都会担心失去它们。我们在青年时期其实并不这样觉得。从青年到中年,尤其是在中年到老年的过渡期,就会感到很多东西都岌岌可危,它们或早或晚都会离开你。这个时候你对它们可能会与你分开的这种忧虑就会占据你的生活。这是一种苦。

第三种苦,我相信大家不难推理出,那就是已经失去了,但是你有思念之苦。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起在天堂的奶奶,这就是一种苦。讲到这里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想到很多自己已经丧失了的好东西。

如果丧失的东西,我们能够比较好地哀悼,这种哀悼是一个健康的心理行为。这里的哀悼[1],它不是日常术语当中的哀悼,而是精神分析里弗洛伊德特用的哀悼。

如果你能够比较好地哀悼,你就可以与丧失的人或者物保持一种持久的关系。一旦有这样的关系,你就可以克服丧失带来的苦了。但是,如果这个过程没有正常发生,那我们的生命就会被已经丧失的东西所抓住。比方说抑郁,抑郁的人看起来没有生命活力、死气沉沉,甚至真的会有一些自杀的想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抑郁可以说是与丧失的人发生了认同:我最美好的东西已经不在了,如何在想象当中继续拥有这些东西呢?那就是我本人也要变得死气沉沉,这样的话,才能够保持与已经丧失的人相联结。

这种病理学很深刻。你看我们的苦,我们心理上的烦恼、不安、不自在,仔细想一想,这些苦其实是会落到这三个范畴里的:没有的,想要;已经有的,怕丢;已经丢了的,怀念、想念。

如果想获得小自在,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这些苦。

第三节 四种远离苦的方法

关键语

1.离苦得乐。我们总是希望有尽可能直接的方法解决苦恼,这个思路不假,但是里头有陷阱,最好要了解清楚我们的苦恼是内在何种力量失衡的表现。

2.苦中作乐,不是忍,它的前提是我们知道苦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各种不安有一种报信的作用,这有利于我们未雨绸缪,及时做出一些调整。

3.以苦为乐,不是受虐。我们之所以觉得负面情绪难受,无非也是因为我们太贪恋所谓的正面情绪。有些正面情绪也不一定是自己真的喜欢,更像是一种从众心理。

4.不苦不乐是一种大自在的状态。

你们看完第二节是不是感觉这凉茶可能药劲有点大?怎么说来说去好像把人生说得这么悲观?大家不要担心,在前文中,我已经写了,我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哪怕世间有种种不自在,种种自己说了不算的事,我们还是有过好这一生的思路和方法的。

我们讲完三种苦,这一节跟大家分享四种离苦之道。很好,方法比困难还要多出一种。第一种叫离苦得乐,第二种叫苦中作乐,第三种叫以苦为乐,第四种叫不苦不乐。

第一种,很好理解了。如果大家被我这本书所吸引,大致可以猜想可能是有一些不自在。想把这种不自在变成自在,那不就是离苦得乐吗?

一般来说,找到心理咨询师的人,都有些这样的想法:我要尽快离开这种烦恼的情绪、没那么开心的人际关系、令人感到压抑的环境、生活当中的逆境,或者比较糟糕的家庭。内心当然是希望没有这些困扰,所以离苦得乐或者离苦求乐,这是一个很惯常的思维,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是这样。如果发烧了,“烧”就是苦,如果退烧退得快,就很快乐了。我们都希望有尽可能直接的方法来解决苦,这个思路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这里头有陷阱。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很多时候一种精神或者心理上的痛苦,它尽管在现代的精神医学看起来是一种症状、障碍,但是从传统医学的视角来看,那个症状其实只是一种表现而已。如果,你不知道它是内在何种力量失衡的表现,而只是对症把这个苦给干掉了,没准会有其他的麻烦。

比如临床上会看到一些特殊恐惧症,有些来访者本来是觉得A恐怖,我们经过一番疏导、调节,他觉得A不恐怖了。过一阵子,他又觉得B恐怖,我们再把B干掉,他有可能会觉得C恐怖。如果你只是想离苦得乐,这个苦可能会卷土重来。所以,重点还是要看一看这样的苦是不是在传递着某种信息。如果这个信息没有被正确理解,那真是一苦未平,一苦又起,这样是很难感到自在的。

于是我们有了第二种思路——苦中作乐。这时候你要锻炼你的心智,让它对苦有些耐受力。当我们说耐受力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并非鼓吹一种日常生活当中所提倡的忍耐、忍让。忍字头上一把刀,咬牙切齿的话,是难以苦中作乐的。

苦中作乐的前提是,我们知道这个苦是一种信息的传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什么纯粹坏的东西。这种不安有一种通风报信的作用,这有利于我们未雨绸缪,及时做出一些调整。这就像是比较时髦、流行、曝光率比较高的抑郁症一样。这个抑郁症就其症状表现而言,是情绪低落、意志减退、思维迟缓,各种欲望都比较低。我们都不喜欢这种状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些症状其实可以被总体概括为能量节省模式。就像你的手机一样,如果电量储备很低,它会自动启动节电模式,很多智能的东西用不了或是性能降低,但是它可能会保障你在一个很糟的地方,比方说在无人区,能够挺过来、撑过来。

所以抑郁症状其实也有进化上的积极意义。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机能呢?这个机能其实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它的好处和意义。一旦有了这样的见地之后,我们有了某些症状,可能就没那么难受。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提示,这个提示很重要,需要我们慢下来看一看,尤其是往内看一看。这就是苦中作乐。

那比这个再高级一点,是以苦为乐。这个以苦为乐,听起来很受虐。没事你干吗以苦为乐呢?苦就是苦嘛。

就像凉茶这种东西,你仔细地品一品,它是回甘的。很多药材其实是苦中有甜,苦中有甘。我们人生所遇到的各种不自在、各种逆境,如果你能够去品味它,就像苏轼那样,逆境其实也是一种风景。苦是一种味道,负面情绪只不过也是情绪罢了。

一束白色光分解成七色光,有些人喜欢其中的红色,讨厌紫色,有些人可能正好相反。可是,你也不能把不喜欢的颜色从白光当中剔除出去。我们之所以觉得负面情绪难受,无非就是因为我们太贪恋所谓的正面情绪——“一定要很开心,一定要像打了鸡血、喝了鸡汤一样”。有时候其实也不一定是你自己真的喜欢这样,只不过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罢了。

卖鸡汤的人肯定喜欢给你大勺喂鸡汤嘛,你自己的身体是不是一定需要鸡汤呢?不一定,你很有可能需要凉茶。好好品一品,我们的各种不自在里头也有它们的味道。你们看一看苏轼的一生,或者看一看明代的大儒王阳明的一生,他们真的可以把这种不自在品出味道来。

我在贵州玩的时候,拜访了很多与王阳明有关的遗迹胜地,其中有个地方叫作“玩易窝”。王阳明特别喜欢研究《易经》,于是就在这个地方专门研究它。你会想象这里至少也应该有张书桌,哪怕没有书桌,也尽可能宽敞,都不是,它只是一个仅够容身的山洞罢了。

这个地方居然也被他品出了安乐窝的味道。从这个角度而言,王阳明就是以苦为乐,而不只是苦中作乐。只是苦中作乐的话,你的心其实还是惦记着:雪碧好喝,凉茶好苦!

如果我们有幸,可能会从小自在迈向大自在。虽然我本人绝对没有到这个水平,但是我的内心对这是很羡慕并且向往的。

这种大自在就是第四种——不苦不乐。这就是“一味”。世间的各种滋味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倒并不是说我们的味觉变得很麻木,分不出甜和苦。我们甜和苦都能够分出来,只是这种情况下,觉知水平比前边三种都要高,我们不再特意区分甜和苦罢了。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其实也是帮助另外一个人觉知。一个人的觉知水平越来越高,他其实能从他的周遭,还有他的内心品出很多种味道。

为什么又叫“一味”呢?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没去分别它们,不是每天都想着贴个标签。比如说今天过得好开心,我明天一定要像今天这样开心才行,我要保持它。如果贪恋这种状态,其实也就进入了苦的循环,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不管每天是怎样的,无论是好是坏,你如果没有起那么多分别心,其实坏的日子过起来就没有那么难熬。没有那么难熬的时候,其实离随处自在也就不远了。

我坚信人群当中有人的想法跟我是一样的,最终还是会以这种不苦不乐、这种“一味”作为大自在的一个方向。希望我们这样的缘分能够持续下去。

第四节 受苦时的四种心态

关键语

1.我们对于苦难和不如意,有四种心态:难受、忍受、接受、享受。

2.被我们忍受的东西蓄积在内心,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发展为身心疾病。

3.接受和忍受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接纳,心灵是敞开的,而后者仍旧是在不平等地看待事物。

4.我们想过自在的人生,可以从接受开始,慢慢提高心态中享受的比例。

这一节来讨论一下受苦四艺。听起来就像是受苦的四种艺术,“苦”和“艺术”,这两个词居然可以放在一起?估计现在你们不会心服口服。但是我希望不管怎样,可以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共同研讨下去。

前文已经谈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苦,我们可以完全不考虑佛教的因素,不考虑佛教所界定的一种本体意义上的苦。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现象当中,也有很多无处不在的苦。这种苦,当它接触到我们心灵的时候,就像是一块烙铁烙在我们的肌肤上一样。

那第一步当然是难受,我不知道你们如何形容现在的心情,如果你在朋友圈里观察,会发现很多人好像都在表达自己被生活所迫。这其实都是种种的难受。

我们的难受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比较直接的就是我们有情绪上的难受,感到不开心,要么是有些紧迫的事情我们不得不处理,要么是这种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当它们发生很多次的时候,就像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习得性无助[2]一样,我们会感觉到有些郁闷。

除了心理上这些明显的不快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孤独感。如果你的生活当中没有很亲密的关系,那么可能在工作之外就难以有很好的联结。这样带来的一种孤独,其实也是一种难受。尽管它不是特别锐利、剧烈,但是如果缓慢地累积起来,也会使我们的心灵感觉到沉重。

有时候我们的难受就来自生活当中的其他人。我们现在很难做到像隐士一般地生活,所有的名山大川全都在手机的信号网里,你不管走到哪里,大家都可以找到你,所以想独善其身很困难。

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我们总是和人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有些是一种垂直的关系,比如你可能会被你的父母所要求,被你的上司所要求。有时候你也不得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晚辈。这样一种像是上线下线一样的关系,其实会带来很多难受。因为理想的状态就是我们不管别人的闲事,也不让别人管我们的闲事,但是这一点实在太难做到了。即使我们不考虑垂直的,我们也要考虑水平的。在水平关系当中会有很多竞争、结盟、孤立、挑战等来自人际关系的苦,其实也是一种难受。

我们的心在面对这样的难受的时候,最经常的反应就是忍受了。为什么呢?我猜我的读者朋友都是成年人,我们都很清楚,难受的时候并不是都可以及时发泄出来的。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想怎样就怎样这回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忍受、忍气吞声、忍耐。

这样一种忍受,可能帮助我们减少了生活当中的一些即时性的麻烦,但是我们所忍受的这些情绪,所忍受的这些我们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的愿望,它们在心理学上就像是未完成的事件一样,会蓄积在我们的身心里。久而久之,这些蓄积起来的情绪和愿望,就可能由无形之邪变为有形之邪。

当我这样说“邪”的时候,是指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很多病其实都是忍出来的。尽管存在着一些基因和感染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的过分忍受,的确削弱了我们的有机体进行正常防御的能力。所以很多好人,这个好人在这里要稍稍加一个引号,他们可能身体就没有那么好。

或许他们对于苦就是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这样的一种忍受,使他们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活力,因为他们的能量用来进行“忍”这样一种要求很高的心理活动。而另一方面,这些忍受的东西如果没有被转化,它们有可能就会转变成一些身心疾病。所以到了忍受这个层次上,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必需的,但是它还谈不上是一种真的艺术。

接下来谈一谈接受。接受其实很有艺术性可言,虽然接受跟忍受有时候从表面看起来似乎区别不大。一个人没有发作,那他究竟是忍受着,还是他真的接受了?其实是很不一样的。我要强调的是:忍受就是忍受,接受就是接受。如果你只是忍受而没有接受的话,迟早你会意识到这一点的。

当我们要接受某种东西的时候,其实这里头包含了一个过程,那就是我们知道要接受的是什么。这样的一种接受代表着一种不偏不倚的接纳。接纳就像镜子一样,当放在鲜花前边的时候,那它就映出鲜花的相。这种感觉可以说是接受。如果把它放在粪便前边,镜子其实也是原原本本地呈现出粪便的样子,这就是接受。

接受代表着一种非常敞开的特质,没有很多主观上的评价;忍受其实代表着我们的内心对于所受的东西存在着分别。如果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一道美味的菜肴,我们不会想着要忍受着不品尝它。一旦当我们的心是忍受状态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留意,自己已经给“受”贴了一个标签——这是坏的,所以我就要忍着。到了接受这个层面,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心态。

如果能够逐渐训练自己的心,逐渐变成接受、接纳,甚至是悦纳的态度,我们慢慢就进入享受的阶段了。我们的心需要粮食,它的粮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会倾向于一些比较好的、轻松的、正向的、愉悦的、积极的情绪,这些可能更多的是享受。那些负面的、消极的、看起来异常的情绪,我们如何享受它们呢?

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跟刚刚所说的正面情绪一样,都是心灵的粮食,只不过这种粮食的味道初品起来没有那么美味。之所以没有那么美味,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在认知上给它加了一个标签。由于这个标签我们产生了回避的行为,这样的回避行为正好形成一个循环,又被我们诠释为这个东西真的不好。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享受这些看起来坏的东西,比如负面的情绪。在这里要稍稍谈一下,当我们此处谈享受,尤其是享受那些没那么好的情绪,一些苦的情绪的时候,这一部分要跟受虐的心态区分开来。

受虐心态的形成很复杂。在受虐里头,人真的是把负面的情绪当成好的,被大家通常所理解的好情绪可能在他这里就不是好的,甚至是坏的。这里头一样有不平等,在不平等的心上,还有一些倒错的观念。[3]这种观念并不是真的享受,在接受的前提下才会享受。

日常训练法

1.大家拿出一张纸,列出下面这三类事物,看看自己究竟有什么“苦”。只要开始做这样的练习,没准就能够获得一点点自在了。

希望大家借这个机会看一看:我们内心的不自在,究竟有哪些?

没有但想要的 有了怕失去的 已经失去但一直怀念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希望大家逐渐能够获得享受的能力、提升享受的比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可以取出一张纸,把你的难受、忍受、接受、享受画成一个四栏表。比方说今天即将结束了,使我难受的是哪些?我忍受的是哪些?哪一部分我在接受,或者是我在尝试接受?我享受了些什么?

受苦心态四栏表

- 难受 忍受 接受 享受

- 今天使我难受的是什么? 今天我忍受了什么? 今天哪一部分我在接受,或者是我在尝试接受? 今天我享受了什么?

事件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在一天中的占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当我们把今天的所思所感都填到四栏表之后,接下来可以再动手把它变成一张饼图。如果这四种各占25%,这个饼图就很好画。那就是一个四等分的圆,但可能不是这样的。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画出我们今天在面对苦的时候四种态度的饼图,并且给它标记上日期,与上面的四栏表放在一起。到明天傍晚,可以重复这个训练。

过一段时间,我们把这些图表累积起来,仔细研究,可能会发现,我们的心灵其实在慢慢地转化。或许难受的比例有所降低,接受的比例有所升高;或许一开始完全没有享受这件事情,过了一个月之后,可能有一些事情是可以享受了,这可是一种了不得的艺术。

要知道,很多事情我们说了不算,这么多事情说了不算,如何获得自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接受和享受的比例。可能接受就是一个小自在的特征,到了享受就是大自在的特征了。所有的大自在也是由很多小自在累积起来的。希望大家会喜欢并坚持这个练习。

注释

[1]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哀悼构成了成熟的核心标准。不能哀悼被视作忧郁体验和痛苦的核心。哀悼是分离和永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疗愈丧失感,一种简单的形式是在心中对失去的人或物说:“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些深刻的体验,现在我可以跟你说再见了。”哀悼被理解为一种创造性的关系过程,与“逝者”产生一种新的、爱的关系。生活中常见的祭祖,就是哀悼的一种表现形式。

[2]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经历了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有习得性无助的人,在可以主动地避开不好事情的情况下,却认为自己做不了什么而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3]受虐心态中的人,并没有悦纳“好”和“坏”,没有对它们抱着开放、欢迎的态度,仍旧是把“好”跟“坏”视作对立的、不和谐的,也就是此处说的不平等。另外,倒错是指那些受虐心态中的人,把“坏”当成“好”来看待,异于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