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与志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择业

考研有考研的折磨,就业有就业的痛苦。不考研、不支教更没有被保送的刘白冰开始了求职之旅。

或许是大二那次自杀的缘故,刘白冰的父母对他的就业给了无限的选择空间,也就是说,不管去哪,不管干什么,只要刘白冰自己愿意,全家都全力支持。据说商务谈判中就有这么一招,先让对方崩溃,逼到绝境,然后再给一个稍微好一点点的方案,对方马上会感激上苍般的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白冰成功了。

大四过了国庆节,拿到学校发的空白就业协议后,在一个深秋的傍晚,刘白冰背起行囊,告别了哥几个,买了去BJ的车票,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临出校门时,路过数学系的海报栏,虽然光线很暗,但大红的保研公示名单第二行的左端第二个名字,唐欣,还是被刘白冰精准的捕捉到了。

人就是这样,越不想看到的越能看到。此时此刻,也许唐欣和宋颖颖一样,正四处打电话报喜,正处理考研材料,正给男朋友买水果……对啊,她那个男朋友应该也毕业一年多了,也许正在给她挑选庆祝的礼物吧?不想了,不想了,走自己的路,首都人民还等着我呢。

经历过生死的人似乎运气都还不错,初到BJ的刘白冰只睡了不到一周的地下室,就找到了一份他自己觉得不错的工作。BJ房山,一家国有石化企业,因为上新项目,急需招聘一批驻厂员工,刘白冰应聘了文秘岗,主要岗位职能是协助业务经理统计并汇报每天的业务数据和文字材料。

倒不是BJ工作很好找,而是刘白冰的这份工作没人找。厂里老员工大都不懂电脑,更不会软件操作,原来有意向的应聘者大都嫌远离市区,真是到了岳云鹏五环之歌的“比五环还多五环”的十环外了。这里没有地铁,更没有公交,每周末厂里只有一趟通勤大巴车,从厂区出发,一路高速,得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前门,周日下午原路返回。

这里除了新厂区,就只有单身宿舍和一个空旷的篮球场了。这些还都不打紧,最要命的是这个国有企业居然没有留京指标,传说前几年的指标早就透支了,排队的关系户从今年2002年已经排到了2020年,所有BJ的大学生都望而却步,连专科生都退避三舍。

这到随了刘白冰的心意,从小在大城市人来人往的地方生活烦了,这个安安静静的地方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觉,而且工资还可以,还是正式编制,工作也不累,认真工作,平静生活,倒也惬意。只是有一点有些意外,刘白冰买了个新手机,配了个BJ号,每天早上开机,首先是“河北欢迎您!”

刘白冰在BJ当了房山居士的同时,长春的陈为平对自己的择业还是七上八下的。这眼神考研不占优势,复习起步还晚,虽然考本校,难度低,但谁能保证一准能考上?万一考不上,又没有及时就业,哪这几年大学不白上了?看到学校马上要举办的校园招聘会,陈为平委托王世海帮自己做了份简历,觉得可以考研找工作两手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师范大学的校园招聘会还是蛮热闹的,可以说东三省中小学校都齐聚一堂了,大有电视台广告招商会的感觉。有些来招聘的学校想法也简单:招不招人不重要,出现一下证明自己还存在,这很重要。陈为平原指望拉着李毅鹏王世海一起去看看,可那俩哥们死活不去,说是去了就动摇了考研的军心,有如减肥期参加婚宴,怕经不住诱惑。

陈为平渴望被诱惑,心里盘算,考研究生为了啥?不就为了找个好工作?如果现在通过招聘会就能找到个满意的工作,那干嘛还费劲考研再学三年再找工作呢?好比坐火车,虽然现在买的是硬座票,可也不比买软卧的人晚到啊,达到目的不就行了?过程重要么?

准备买“硬座票”上车的陈为平,带着简历,涌向了校体育馆招聘现场。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哪是人才市场啊,简直就是批发市场嘛。各式展台前人头攒动,你问我货品如何,成色多少?我问你开价几何,市区城郊?交易双方还互不信任,有些买主现场支起来笔记本,让卖家直接演示计算机技术水平。卖家也不放心,要看买方经营牌照,是否伪劣假冒……陈为平没了主意,不知道自己能否经得住HLJ的风,还是能吃得惯辽宁的米,正踌躇不前时,一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师兄老乡,你也来了啊?”一个男声称呼陈为平。

为平回头,一个带着服务工作人员胸牌的男生在和自己说话,看着脸熟,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了。

“你是?”

“我,程先进,忘了?我新生报到时,你到派出所接的我,再想想?”男生努力的帮为平往回倒录像带。

“哦,哦,原来是你啊。你这是?对啊,你都大三了啊,听彭长江说过,你也在学生会工作,不错不错!”为平终于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进派出所领人的片段。

按说第一次进派出所,应该和第一次进监狱一样,该记忆深刻的。可对比当天晚上刘白冰的“血溅”宿舍楼,进派出所反而被刘白冰的大脑忽视过去了,没留下什么印记。但对一个远离河南老家上千里的程先进,在夜晚降临食宿无靠的囧地,能有个说河南话的老乡来接他,那一晚对他是刻骨铭心的。

程先进入学后,加入了学生会,大二就当了生活部部长,在彭校长为主席的学生会里表现不错,大三时竞选当上了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这次作为志愿者负责人之一,到招聘会现场维持秩序,提供咨询等后勤服务工作。在人山人海的现场,程先进看到了驻足不前的陈为平,赶忙过来打招呼。

“师兄,你想找哪个地方的单位?我昨天就来布展了,对招聘单位和场地布置都熟,你说个大致范围,我带你去。”程先进很热情。

“我也没太想好,就是过来看看。嗯,这里都是东北的学校么?有关内的没?”

“有是有,但不多。BJ天津的有几个学校来招老师,听说学校地址都挺偏的,但就这,一大早,刚开门,一大堆人就涌过去了。那几个展台一会就收了一大摞的简历,刚才我还帮他们找了几个志愿者帮他们把简历抱回了宾馆了,他们已经不收简历了,太多了。师兄你想去BJ?把简历给我,我知道他们住那,肯定能交上去。”

“啊,这么火爆啊?!”陈为平没想到这“硬座票”也这么不好抢啊。不对,BJ应该算软座或硬卧了,票不好抢是应该的。“先进啊,有没有咱们河南的单位来招人啊?”

“河南的?有,有两三个,一个是安阳的什么学校,一个是南阳的,还有一个好像是新乡的,展台在西南角的位置,他们挨着呢。师兄,想回老家了?”程先进边说边指着展台的方向。

“到也不是,看了半天了,都是东北的学校,也分不出个好坏来。既然有河南的学校来,我去问问,看看咱河南待遇咋样。还别说,东北待了四年,还是觉得老家好啊。”

“就是就是,我也觉得还是咱河南好,这边冬天太冷了,半年都是冰雪,出门可不方便。还是河南好,这边想喝个胡辣汤,吃个面条,都可费劲。我明年毕业了能回河南就回去,今年我也先预热一下。”

程先进和陈为平两人一并来到了河南的三个展台前。不同于其他展台前的人山人海,这三个展台前稀稀拉拉,桌子上也收了一些简历,但份数少的可怜。程先进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先和南阳的学校打了招呼,介绍陈为平是品学兼优的老乡,专门一心想回河南工作的。对方一听很高兴,和两个人攀谈了起来。旁边的安阳和新乡一听都是老乡,也主动参与了进来,招聘会变成了老乡会,有些意外。

三个买方一个卖方,陈为平很受欢迎。从交谈中得知,河南的学校对外省的师资还是很看重的,而河南周遍省份的师范大学学生毕业了也都首先选择了外省,愿意回河南的少之又少。原因可能一是河南确实不发达,好不容易考出河南,就业再回去,多少有点铩羽而归的感觉;二是河南高考竞争压力大,全国第一,自己好不容易挤过独木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二茬罪。远离河南,不一定会受多大益,但肯定不会吃多大亏。

对每一个河南人,高考都是个噩梦,或许是自己,或许是孩子,都为这个噩梦年复一年的支付着物质成本和精神成本。全中国都知道这是个不合理的存在,但却没有人敢于尝试、去纠正甚至改变这个不合理,这也许就是中国改革的难点,也是一代又一代河南人并不心甘情愿回家的痛点。

不知道程先进为啥有要回河南的想法,但对眼睛不好,还是独子的陈为平而言,似乎回河南却是最优选项。按照深圳赵医生的预测,更换的角膜也只能维持20年左右。如果在外省就业,孤身一人,眼睛有个闪失,怕是身边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河南毕竟有亲人,有中学同学,多少有个照应,心里踏实一些。或许就是太多的陈为平这样保守谨慎的人都回了河南,河南也才始终是现在河南的样子的缘故。

最终,陈为平不出所料的给新乡那个学校留下了简历,也互留了联系方式。留下简历,不是让对方有机会再考虑一下自己,而是在已经肯定录用的同时,留个材料,让招聘老师回去好交差。就业三方协议由他们带回去,新乡盖过章后再邮递给陈为平,这陈为平就算“荣归故里”了。按照对方的承诺,陈为平到七月份到新乡报到后,会安排一个单身宿舍,工资每月会在1500元左右,课时费另计,保守估计一个月至少有2000元收入。陈为平一算,平均一天能收入70块,寒暑假都还发工资,比以前做家教一天50块前挣的都多。上班真好!

程先进也给三家都留了自己的电话号,提前预约了明年的应聘。还和陈为平约好,争取以后成为同事,相互有个照应。

招聘会第二天,新乡学校招聘负责人给陈为平打电话,两件事:一是他们汇报给领导了,也把陈为平的简历传真过去了,领导很满意(估计是看不出来陈为平眼睛高度近视,属于相片相亲,感觉都不错),希望马上签约;二是招聘任务完成,他们明天下午要走,愿意的话,陈为平可以和他们一起回新乡,学校报销路费,可以先去学校看看,熟悉一下环境,顺便把就业协议盖章后自己带走。走不走,明天一早给个回复。

陈为平在免费回家办理就业手续,准备开启每天70元的幸福生活;还是留下来继续艰苦考研,继续三年的学习生涯,两者之间犹豫。

当晚,陈为平在宿舍接了两个来自河南的长途电话,不再犹豫了。

电话一,彭校长。

陈为平应聘的同时,彭校长的支教队已经开始集中培训了,当天电话给陈为平说他支教的地方已经确定了,是河南!陈为平没有听错,北方师范大学居然每年还有支教河南的任务。陈为平不明白,河南咋就成了老少边穷地区了?陈为平想不明白无所谓,彭校长想明白了,不管去哪,他毕业支教一年,第二年返校,留校工作,同时开始研究生学习,实现了他的终极留校梦。

彭校长听去年支教返回的师兄介绍经验,给陈为平说:“为平,知道你们河南穷,可没想到那么穷!据说平均工资才1000多,当地人还挺羡慕支教老师,说工资高!为平,你千万别回河南了,1000块,就你那饭量,吃不饱啊!”

电话二,宋家明。

山东大学的宋家明。同为大四的他,刚刚结束了齐鲁晚报的实习记者岗位的实习,奔赴河南签约郑州金融学院的教师岗位。国庆节前宋家明已经通过学校面试了,然后回山东拿就业协议,再回郑州办就业手续。办完手续的当晚,在街头IC卡电话亭给陈为平打了电话:“为平,我签了郑州一个高校了,当老师,说是一个月工资2000多,加上课时费能达到3000,你回河南不?回来的话一定来郑州啊,我等你!”

两通来电,引致陈为平随即打出了两个电话。

电话一,辅导员老师。陈为平问:“如果考上研究生,原来签订的就业协议是否还需要执行,是否需要赔违约金?”老师给的答案很肯定:不用!

电话二,新乡招聘负责人:“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还有其他事情,你们先回新乡吧,明天不用等我了。”

陈为平选择了继续考研,或许是不想让彭校长低看了自己,亦或许是不甘于新乡每天的70元。总之,考一把,万一考上了,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