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养富养,都不如给他一个好修养
修养,既不是贵族的特权,也不是平民的奢望,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只有修养。良好的修养,不仅是父母送给孩子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礼物,更是父母留给孩子真正永恒的不动产。
知礼懂礼,也是一种竞争力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基础与前提。相对而言,懂礼貌的孩子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小家伙。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文明有礼的好形象,这会使我们的孩子更易融入社会。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最后,它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团队文化、团队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团队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软件。
所以,学习礼仪,懂得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孩子竞争力的现实所需。那么,如何培养彬彬有礼的孩子呢?
北京八中的刘畅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父母是这样教育他的:
在早期教育当中,他的父母除了开发他的智力外,也同步进行着文明礼仪的训练,培养他彬彬有礼的习惯。例如,在宴席上,他的父母让他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地吃大人夹给他的饭菜。咳嗽时,他的父母提醒他要对客人说“对不起”。饭桌上,他不小心把饭粒掉在地上,他的父母抓住他的小手,一边拍打其手心,一边提醒他不许再犯。饭后,他要保姆替他取水,他的父母提醒他,不该随意让别人帮自己做事,若是非麻烦别人不可,一定要说“请”“对不起”“麻烦您”“谢谢”等礼貌用语。
凡是见过刘畅的人都说他气质好、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从刘畅学会说话,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提示和要求时起,他的父母就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下,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比如早晨离开家时,要和家里人说“再见”,到了幼儿园要问“阿姨好”“小朋友好”等。刘畅是坐医院通勤车长大的,在通勤车上,医护人员还教他学会分辈儿,当他准确地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时,那稚声稚气的样子着实惹人喜爱。
其实,刘畅父母的这些教育,许多父母都在做。为什么有的效果会差些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二是父母对孩子要求是一回事,自己却未能以身示教,使孩子感到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因而,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为孩子树立榜样
古语说:“己正而后能正人。”父母若要孩子礼貌待人,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身教是对孩子最生动、最实际的教育。父母应充分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给孩子示范,使孩子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理解文明、礼貌、热情待客的含义,并通过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礼貌待人的品德。
2.强化孩子的自尊意识
文明礼貌的习惯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与人的内心修养,特别是与人是否具有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意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容受到侮辱和歧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争取获得好的社会评价。人都有自尊心,欲自尊须先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注意文明礼貌。很难想象,一个丧失了自尊心的人会具有什么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实际上是人满足自尊心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要强化孩子的自尊意识。
3.对孩子的表现做出评价
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通常是刺激孩子努力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客人在时,父母对于孩子良好的表现可以给予表扬、鼓励;客人走后,父母也可以对孩子的表现做出评价,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以及今后要注意的地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在接待客人时出现了失误,如打碎了茶杯、弄脏了饭桌,父母千万不要当面批评,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待孩子的过失要重动机轻结果,要原谅孩子由于缺乏经验而出现的过失。孩子礼貌待人的行为规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平时对孩子不断教育、训练和强化。年轻的父母要经常为孩子提供“教育情境”,让孩子不断练习,巩固孩子热情、礼貌待人的行为,这对孩子思想品德、学识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要培养孩子养成对人对事最起码的礼仪
坐要有坐样,站要有站样,这也是一种文明礼貌。说话要和气,要轻声。有的父母说话大声嚷嚷,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大声喊叫。那么我们要不要培养孩子大声说话呢?在和他人交谈时,让对方听见即可,平时说话要轻轻的。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从小就让孩子知书达理,能为孩子将来的社会交往铺垫好和谐融洽的气氛,能够使孩子轻松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别让孩子的脏话,脏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会突然变得爱说脏话,有的父母要么狠狠地教训一顿,要么拉过来揍几下,当时孩子可能不敢再说了,但时间一久依然如故。当父母面对说着粗言秽语的孩子时,指责往往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那么,家长怎么样才能把这些不雅的词汇从孩子的脑袋里清除出去呢?我们建议家长,千万不要过激,引导才是关键。其实,要解决孩子说脏话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查明孩子说脏话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孩子说脏话按照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可分为三种:
1.模仿性脏话。孩子说脏话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年幼的孩子往往没有是非观念,别人说一句骂人的话,他觉得很好玩,也跟着学,这是孩子说脏话的一种普遍心理。这一时期,如果父母、同伴或是影视节目里有不好的语言,这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2.习惯性脏话。如果孩子的模仿性脏话得到成人的默许或者赞赏,那么,孩子说脏话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当咿呀学语的孩子突然冒出一句脏话,有些大人非但不制止,还哈哈大笑,这种行为无形中让没有是非观念的孩子认为自己说的是“好话”,为了博得大人的好感,他们就会将“好话”继续下去。
3.有意识的脏话。3岁以上的孩子说脏话时,除了出于好玩,互相模仿外,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他们能够初步理解脏话的含义,并对特定的对象说脏话,这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当然,也有些孩子是在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或者受了欺负时被迫说脏话,以说脏话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不管怎样,孩子出口成脏,都是父母的责任。成人说脏话,听的人习以为常,没有人会去思考脏话的含义,顶多觉得厌恶,话不投机半句多,扭头走开了事;脾气大的恶语相向,从此绝交,反正这里有十几亿人,少个朋友算什么?但对于好奇、好模仿,而又入世未深的孩子,那可是天大的灾难!
1.影响语言学习。脏话是一种低层次的语言,它可以不讲语法、不需修辞,更不必讲究句法,脱口而出,而且可以涵盖多种意义。孩子们耳闻之后可以立即学会,甚至爱上它,这样就没法专心学习,提高语言的水平了。
2.影响心理健康。脏话最突出的是拿性和生殖器来做文章,这对孩子们的杀伤力最大,而新一代男女最喜欢在这方面发挥创意,借此来表现他的思想开放和成熟度。中国家庭现在依然处在传统道德思想的保护伞下,孩子们面对这类脏话的袭击还缺乏免疫力,所以,如何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目前家长最伤脑筋的事。
其实,脏话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上述两点。神经学专家指出:做过左脑半球切除手术的病人的语言能力会严重下降,但是,很多没有左脑半球的病人依然可以说脏话。这是因为大脑的右半球就可以处理整个脏话系统,这时脏话只是一个运动功能,而非语言功能。这无异于告诉我们,习惯了说脏话的孩子,左脑的发育可能迟缓,影响了他的智力成长。另一方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爱说脏话的孩子人际关系不佳,许多好朋友都会逐渐疏远他,这对他的心灵成长非常不利。
那么,如何纠正孩子说脏话的毛病?
1.孩子好模仿,且缺乏是非观,他们往往从电视、电影中,从父母、同伴那儿学来许多脏话和一些不健康的儿歌、顺口溜。为此,父母应该做好表率,带头说文明语言,并且要慎重选择影视节目,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如发现孩子和伙伴说脏话时,应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
2.对偶尔说脏话的孩子,父母应以文明的语言把孩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重复说一遍,形成正确示范。如孩子经常津津乐道重复一些脏话,父母应严肃地告诉孩子这句话不文明。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听,并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喜欢的、尊敬的成人是怎样说话的。利用榜样的力量,可使孩子认识到说脏话不好。
3.教给孩子正确表达气愤、激动情绪和处理矛盾的有效方法。告诉孩子和他人发生争执时可以说:“你住口!”“请你走开!”“你不讲道理,我很不高兴。”或自己先走开等,避免自己或对方说出脏话。
4.对明知故犯的行为要及时惩戒。当孩子总是在故意说一些粗话脏话,并且在家长多次解释和劝告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父母应该立即采用一些措施来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使孩子深刻地认识到说脏话会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
总而言之,父母要明确地让孩子知道,一个人说话要文明,说脏话的孩子不是个好孩子,要通过正面教育改变孩子的这种行为,引导孩子用文明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驱除孩子性格中的暴戾
有些孩子发起脾气来很难缠,他们会尖叫,会在地上打滚,会大哭大闹、甚至摔东西、骂人、踢打……这些行为让爸爸妈妈手足无措、头疼不已。
有一个孩子叫明明,才两岁半,原来是有名的乖宝宝,聪明、漂亮。可是自从带她长大的阿姨离开后,明明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无端地哭闹,谁拿她也没有办法。以前的乖宝宝变成了一个暴戾的小公主。爸爸妈妈对此很着急,急忙带着孩子去了心理咨询中心。
检查结果表明,明明精神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朝夕相处的阿姨离开了,她失去了心灵上的伙伴,这些破坏了孩子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平衡。孩子由于缺少了阿姨的关注和照顾,在呵护和娇惯中形成的情感依赖产生了动摇,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分离焦虑情绪。她的种种行为就是对焦躁不安情绪的发泄。也就是说,明明是在寻求新的心理依赖。
这是对明明这个具体病例的诊断所得出的结论。心理学研究认为,不仅如此,明明的这种行为表现与这个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
心理学上认为,孩子2~4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我”的意识,感觉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因此,他们产生了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的主要表现就是以心情急躁、不听话、反感别人、反对别人的限制和干涉等逆反心理为主要特征的。
至于明明的行为举止,她的一些过激表现,与家庭教育的娇生惯养、过分迁就和放纵有很大关系。
我们还常常会看到,有的孩子由于父母没有满足他的欲望就大声哭闹。比如在地上打滚,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父母的腿不走。心理学上把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处于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往不听劝阻,除非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就会僵持下去。有时即使父母满足了他们的希望,他们也会不依不饶。
孩子的暴怒发作不仅严重损伤本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常常使父母狼狈不堪,许多父母对此都感到很棘手。那么,父母该如何应对宝宝的坏脾气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1.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地开始萌生了“独立”的愿望,开始有自己做主的意识,对父母的事事包办代替开始有不满和反抗。但是,他们还讲不清楚自己的愿望和道理,心里很容易着急,所以便常常“发脾气”。这时,如果孩子希望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件事,而父母还是习惯包办代替,孩子又急于表现自己,就会因感到委屈而用哭闹的方式来进行反抗了。
2.父母向孩子提出要求,叫他做什么或不叫他做什么,孩子不愿意接受,而父母还是坚持要孩子这样去做,于是孩子就靠发脾气来进行抗拒。有时孩子向父母提出要求,而又得不到父母的许可,孩子就用哭闹或发脾气的方法来要求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
应该明白,如果父母不管青红皂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自然是不行的。同时,孩子要这要那,父母认为不该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又哭又闹,于是父母就答应了,这也是不行的。如果孩子哭闹,父母就答应了孩子的要求,这等于告诉孩子,只要大哭大闹,父母就会将就自己。
3.有的孩子之所以用哭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的方法来“要挟”父母,其实根源还是在父母那里。所以,一哭一闹,父母就满足孩子的要求绝不是一个好办法。
要克服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尽量不要给孩子提供发脾气的机会,更不要形成父母与孩子互相较劲的尴尬局面。
1.父母要民主
父母应该成为宽厚仁慈的、具有“民主作风”的父母,而不要做一个专横武断的父母。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做这做那。如果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应该向孩子讲清楚道理。不许孩子做的事情,也应该给孩子说明原因。如果孩子有什么事情要向父母说明,父母要认真地倾听孩子所说的话,不要因为孩子小就爱理不理的。父母认真地听孩子讲话,孩子就会得到安慰。孩子得到安慰了,他就不会再发脾气了。有的孩子个性强一些,如果父母对他比较尊重,那么他即使闹起来也不至于形成和父母“顶牛”“较劲”的局面。
2.与孩子一起制作“制怒清单”
当孩子开始发怒的时候,有很多方式可以帮助其“熄火”。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并列出“制怒清单”。比如,出门散散步、想想非常安静的公园、快跑、听音乐、击打枕头、投篮、画画、找人聊天或者唱歌等。一旦孩子找到某种发泄怒气的方式,家长就要予以鼓励,但一定要在合理的可控范围内,并由监护人陪同。
3.教孩子制怒技巧
帮助孩子消除愤怒,平静情绪的最有效技巧之一是“3+10”制怒法。家长可以与孩子一道练习:感觉情绪快失控的时候,先做三次深呼吸,然后,在心中默数10下,从1数到10。做法虽简单,效果却很明显。
4.学会“冷处理”
父母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来对待发脾气的孩子。有时候,无论父母怎样做,孩子还是难免不发脾气。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摆脱尴尬的局面或化解尖锐的矛盾。“冷处理”方法的关键是父母要保持沉默,对大发脾气的孩子暂时不予理睬。等到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去和他沟通。“转移注意力”就是用其他事情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在某一件事情上与孩子形成对立。
总而言之,在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尽量不与孩子顶牛和较劲,这不仅是一种权宜之计,还可以教给孩子一种待人处世的技巧。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对待孩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孩子也会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成长路上,让孩子学会谦让
谦让是人类美好的道德品质之一,是人生前行的一张通行证,是幸福微笑的一包催化剂,是和谐相处的充要条件。
某个幼儿园老师决定要奖赏孩子们每人一个苹果。但那些苹果有大有小,要怎样分配才不至于导致争议呢?老师把这个“难题”留给了所有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各抒己见,向老师提出了很多分苹果的办法。正当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小朋友默默地来到老师面前,把桌上最小的苹果拿走了。
其他小朋友一看,都纷纷拿那些小的苹果,很快苹果就在大家互相谦让中分完了。
拿到苹果的每个孩子都美滋滋的,尤其那些拿到小苹果的孩子,虽然苹果不怎么好,但是心里笑得很甜。
小朋友们为了能分到好的苹果,开始争论不休,可是当一个小朋友谦让后,小朋友们纷纷效仿,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可见,谦让是和谐的充要条件。
谦让往往使孩子与人无争,显得胸怀大度;谦让是打开别人心灵的窗口,能帮助孩子赢得朋友。
体育课上,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纸球,让学生们先自己练练,然后再教。大家随即一哄而散,玩得不亦乐乎。
就在这时候,只见两个学生站在操场一角,正在抢一个球。老师感到很诧异,心想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球吗,怎么还会抢起球来呢?
于是,老师来到两个学生身边,问他们原因。原来他们都嫌另一个球不好,报纸露出一点来了,都认为那只形象好点的球才是自己的。两人都不愿意去拿那只“坏”球,所以才会抢起来。
老师明白了原因,可是那只“坏”球是谁的呢?其实谁都不知道。于是,老师就鼓励其中一个谦让,可是谁都不肯谦让。
就在这尴尬的时候,另外一个学生拿着纸球过来了。他有礼貌地对老师说:“老师,我可以用这个纸球换那个纸球吗?”
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当这个学生正要把他的纸球交给那两个学生时,那两个学生恍然明白了什么。
其中的一个学生说:“谢谢你,我看我还是用这个球好一些。”这个学生拣起那个“坏”球说:“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好球。”
谦让能够融化隔在人和人之间的冰雪,能够使人赢得朋友。所以培养孩子,就要培养孩子谦让的品德。因为谦让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培养孩子谦让的品格,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在集体中培养孩子的谦让意识
培养孩子的谦让意识,让孩子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解脱出来。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他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受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例如,吃东西时,让孩子学会愉快地把大的、好的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小的、不好的留给自己,使他懂得谁最辛苦谁就应该得到更多,自己不是家庭中的“功臣”。
2.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积极的影响。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
3.用多种手段、途径培养孩子的谦让品行
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使孩子学会“谦让”的语言和动作,促进孩子的谦让行为。孩子年龄小,受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语言发展不成熟,不能完整地表达谦让的意思,他们常常只知道谦让就是好,但是在什么情况下要让又不明白。所以,父母应先讲明为什么要谦让,对什么样的事要谦让,然后通过游戏、行动等来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学会谦让。
“谢谢”二字,从小教会孩子说
感激之心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孩子如果在待人接物时不能怀有感激之心,那么就无法建立和谐、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
一个周六的傍晚,华华的妈妈和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而华华正在计算机桌前敲打着键盘,玩着游戏。
忽然,电话铃响了。妈妈因忙着照看煤气灶上烧的菜,便叫儿子接听电话。儿子在电话机前站了大约5分钟后把电话挂了。挂完电话,他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嘴里嘀咕着:“以后我不接电话了。这么费劲!……”妈妈立刻猜到:准是华华奶奶的来电。
华华的爷爷奶奶在外省工作。由于路途遥远,一年中他们只回家探亲一次。因此,电话就成了他们和家人沟通联络的纽带。奶奶是一个心思细腻、对小辈呵护备至的人。每个周末,她都要和家里通一次电话。而电话多半是她先打过来——她似乎总等不及孩子们的去电。一周的时间,对于她来说,太长了。每每来电,奶奶都要对华华一家三口嘘寒问暖,过问吃喝拉撒,事事关心。
刚才,一定是华华嫌奶奶太唠叨了。
此刻华华噘着嘴巴向书房走去。妈妈走过去拉住了他。
“刚才是谁的电话?”妈妈耐住性子明知故问。
华华显出不耐烦的样子:“还会有谁?当然是奶奶的了!啰啰唆唆,又没有什么事情!”
“奶奶在电话里和你讲什么了?”妈妈再一次明知故问。
“还不是每次都一样?什么‘早饭一定要吃好!’‘晚上要早点睡觉!’什么‘在学校上课累不累?’‘放学后打球吗?’‘长胖点了吗?’……哎呀,真是烦死了,不说了!”华华越说越不耐烦,挣脱妈妈的手朝书房走去。
妈妈看到孩子这样,决定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
像华华这样的例子在青少年中不在少数。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到长辈的爱心,很多父母甚至叹息道:“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激之情,连一句谢谢都不会说。”只是家长们大多不知道,孩子为何吝啬说谢谢。
1.不愿意说谢谢的孩子一般都是有自己的想法、比较有个性的孩子。这时候如果家长逼得太紧,往往会发生越是让说孩子越不说的情况。
2.家庭环境的原因。孩子不懂礼貌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家长有礼貌,家人相互之间讲礼貌,他们再要求孩子讲礼貌,孩子一般都不会很难开口说“谢谢”;如果家长自己平常都不说一些类似“谢谢”的礼貌用语,反而告诉孩子要说“谢谢”,这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3.还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向别人道谢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认为都是些小事儿、无须锱铢必较,更有甚者反而以微笑的眼光看着孩子,孩子会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往后的行为可能会变得更加出格。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真诚地对他人说:“谢谢!”让孩子学会感激他人,让孩子在谦虚和真诚中得到朋友的帮助,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1.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喜欢老师和班中的同学;感激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对自己的爱、教育和帮助,并采取一些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比如说,教师节给老师送张贺卡;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等。
2.引导孩子尊重周围的劳动者,感谢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已经习惯了爸爸妈妈的照顾,并且觉得这是应该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激他人。这样的孩子开始在集体活动中很难和同龄伙伴和睦相处,也不懂得感谢别人为自己做的事。只有在集体活动、集体交往中碰了几次钉子之后,才会意识到要想到他人,要感谢他人,在活动中获得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总而言之,爸爸妈妈有义务也有责任在孩子内心播下说“谢谢”的种子,这样才能让孩子说敬语的习惯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因为,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身都会起作用。“谢谢”看似只是个简单的敬语,但其实背后蕴含着最起码的感恩,最基本的是非观念,以及最直白的责任教育。
让内向的孩子愿意主动打招呼
打招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是人们见面时互相致意的基本礼节。不过,让家长们头痛不已的是,很多孩子见人不喜欢打招呼,经常弄得家长与他人都尴尬得下不了台。
媛媛是个害羞的女孩子,从小就比较怕生,见了亲戚长辈,也不知道主动打招呼,每次都是妈妈提醒了,她才会怯生生地叫人。
周末,媛媛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一路上妈妈不停地嘱咐:“到了姥姥家,一定要主动叫人呀!”媛媛听话地点点头。
到了姥姥家,媛媛怯生生地主动向姥姥问了好。可那天正好有个隔壁邻居的老大妈来姥姥家串门,小姑娘看到一个陌生的老太太也不知道应该称呼什么好,所以,就望着老大妈不说话。妈妈见媛媛呆呆的样子,自然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就连忙催促孩子说:“快,快叫奶奶!你这孩子一点礼貌都不懂!”
媛媛听到妈妈这样说话,霎时眼圈就红了,心里想着,我不认识这个老奶奶,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怎么说我没有礼貌呢?
其实,有时对于孩子的礼貌问题,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有时孩子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并不是故意为之,更不是缺乏礼貌,而是有一定原因的。
1.先天因素
爱不爱打招呼,是天生的,也是受父母后天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性格既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的环境作用,两者难说孰轻孰重。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也许先天的成分更多一些。天生较不怕生的孩子,通常能顺着大人的要求,腼腆地轻声说“阿姨好”,但天生个性较为内向、敏感的孩子,对陌生人心生戒备,要他对一个见都没见过的陌生人表示友好和开放,往往内心要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
孩子不爱打招呼,家长应该思考一下是否与自己有关。一方面家长是否有和他人打招呼的习惯;另一方面,你们任何一个人小时候,是不是也很害怕和陌生人打招呼?也许孩子不爱打招呼,真不能全赖孩子。
2.自尊心作祟
2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开始萌芽,3岁时一些孩子就显示出自己的主见,因此在被父母要求向他人问候时,自尊心强的孩子会感到很没面子、产生逆反情绪,以沉默表示抗议。
3.不懂得该怎么跟别人打招呼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在生活中,因为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教孩子打招呼的重要性,所以没有教孩子如何打招呼,打招呼的时候该说什么,以致孩子遇到这种需要打招呼的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做。
4.没掌握打招呼的技巧
如果需要打招呼的不只是一两个人,孩子有可能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认为挨个问好很累,而这个行为是为父母做的,不是自己情愿的,索性就全免了。这说明孩子还没掌握同时和多个人打招呼的技巧,也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
5.习惯问题
有些孩子不习惯用语言打招呼,而乐于使用动作表情,比如对对方微笑来表示友好。
从上面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不爱打招呼,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孩子无礼傲慢,因此,对于孩子见面不叫人的行为,切忌统统将其归于“没有礼貌”。
很多父母在自己提出要求而孩子没有按照要求与人打招呼时,自觉脸上挂不住,于是当着外人的面责骂孩子,什么“你可真不懂礼貌,白喂你那么多米饭了!”“连说个话都不敢,长大能有什么出息!”一类的话,像连珠炮一般脱口而出。
“每一回听见大人这样说孩子,我总觉得好不忍心。曾经是小孩,现在又和幼儿打交道,深深了解被大人说‘没礼貌’的感觉,是一种羞愧,也是一种挫败。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败的是自己做不好,让成人失望。而这种种的感觉,还同时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被揪出来。”一位台湾地区的教育博士如是说。
孩子不打招呼就挨骂,这绝不是合格的家长应该做的事。或许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们不觉得小孩子有自尊心。我们觉得他们那小小的身躯里,没有太多感觉,没有太多自尊。此外,我们觉得自己的话就是一种教导,孩子就得要听!更或许,在儿时,我们的自尊心也被缺乏教育理念的父母漠视了,所以现在我们长大了,也有权利忽略孩子的自尊心?我们看不见幼小的孩子处于巨人丛中时对陌生人的畏怯,也看不见他们受到责骂时所产生的罪恶感——连他们心爱的亲人也觉得他不够好,在别的大人面前数落他,他会觉得自己真的不够好。
是的,在众目睽睽之下数落孩子,教孩子该怎么做,责任是尽到了,别人也会说这个家长不姑息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孩子直贴标签(没礼貌、不听话……),震慑孩子的目的达成了,好像离把孩子教育成好孩子的目标也愈来愈近。但是,以羞辱为手段教导孩子,这真的没有问题吗?
事实上,让孩子学会与人打招呼,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尊重,最有效的办法是示范和引导。
1.爸爸妈妈首先要意识到,我们要做的不是在他没打招呼时定义他,更多的应该是示范。爸爸妈妈要切记的一点是言教不抵身教,可以示范给孩子看自己对待朋友的方式,直观的学习和模仿对于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因为和人打招呼可以有多种,并不一定要用问候语,可以点头、招手、微笑等。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肯定。家长要做到关注但不勉强,指导但不干涉。更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不懂礼貌”的标签。
2.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与生人接触的机会。例如,当有客人来时,父母应让孩子与客人接触,使孩子对客人产生亲切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会主动与客人交流了。再比如,多带胆小怕生的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胆识和勇敢精神,使之逐渐适应社交场合。对见到陌生人不知如何打招呼的孩子,父母应该适时提醒孩子,并且教给孩子几个“万无一失”的称呼,以便孩子见到不知如何称呼别人时使用。
3.多尊重引导孩子。当孩子不愿和他人打招呼时,不要说“这孩子不懂礼貌”,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尴尬的局面,而应该慢慢引导,因为孩子需要较多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新的事物,新的环境。
总之,对于“不爱打招呼”这个问题,爸爸妈妈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孩子。孩子出现这个问题与家长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家长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在父母的正确教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找到自恋内因,纠正自恋倾向
“走开!我根本不需要你的帮助,这样的化学题是难不倒我的!”小松对表示愿意帮助他讲解难题的同桌大声嚷道。
“活该!你妈下岗了,你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明明对着同学小齐的背影,冷冷地说。
“我的古筝已过6级了,这次晚会理所当然地是由我先上台演奏。为什么让华斌上?他学古筝才几天呀!”高二(一)班教室里,传来了李威歇斯底里的喊叫。
“哼,黄老师每次上课都点我的名回答问题,每次都表扬我,为什么今天没有呢?是不是小宇去打过我的小报告?”
“哈哈……张老师今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的作文写得特棒!哼,看以后谁还敢小看我!”
“凭什么批评我?不就是一次作业没交吗?”童洲边愤愤不平地想,边用笔在纸上画语文老师的肖像,画好后撕掉,撕掉后再接着画。
“和马刚交朋友?不,就他那档次根本不够资格!”王庆对李强说。
……
现在,有好多孩子有很强的自恋心理,他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并且不断寻求外界的赞美,他们往往缺乏自控,争强好胜,冷漠刻薄,没有爱心。
孩子若是非常自恋,那他们就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仅看不起别人,而且会迷失自己。所以培养孩子,就要让孩子远离自恋,不让他们迷失自己。想要纠正孩子的自恋倾向,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自恋的成因。
据心理学家研究,孩子的自恋倾向大多与家庭环境等有关。当孩子在幼儿时期,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亲昵,从而使孩子的心理出现自恋倾向。孩子进入童年时,缺乏与外界同龄人的接触,某些父母阻止孩子去结交同龄朋友,让孩子孤独地度过童年,这样也有可能使他产生自恋的倾向。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孩子有自恋的倾向,或让孩子走出自我迷恋呢?
1.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父母要多关爱孩子,不要让孩子有孤独感、失望感,也不要溺爱孩子。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要把握好尺度。另外,父母在家时,有了矛盾也尽可能不要争吵,至少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否则会使孩子变得冷漠,从而不愿接近别人、相信别人,因而产生自闭或自恋心理。
2.父母要讲究正确的教育方式
发现孩子有自恋倾向后,父母要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多结交有益的朋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发现别人身上的美与善良,发现别人的优点与特长。这样,孩子在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开阔了心胸。当孩子敞开心怀去接纳别人时,就不会再自恋,不会再对别人产生厌恶感了。
孩子需要表扬,但是表扬要适度,要有节制。如父母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当着孩子或他人的面称赞、宠爱自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孩子从小就自视甚高,这常成为孩子自恋产生的基础。所以,父母在表扬孩子时要有分寸,不能够夸大,更不能因为孩子有一次不错的表现,就每天都表扬。
3.鼓励孩子多结交同龄的朋友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如果家长不但不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碍,就会促使孩子自恋心理的产生。相反,让孩子多结交朋友,让孩子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超过自己的地方,这样孩子的自恋心理就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