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突破——冲开说话怯场的心理障碍
有些人,没开口就怕被人笑,若与陌生人在一起更是闭口无言,结果是有话不敢说,甚至事事无成。不敢说话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心理障碍,一定要有勇气和胆量去克服。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很多职业必须具备的素质。
与人沟通是生存发展的需要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一个关于交换苹果和交流思想的有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若我们相互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相互交流这些思想我们就将各有两种思想。
与人沟通,有助于你摆脱原有视野的束缚,进入一个更自由的思想天地,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因质的变化产生出更多的新思想。
21世纪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作为一个想要在社会上拥有立足之地的人都应当懂得沟通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相互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沟通能力强的人能把平平常常的话题讲得引人入胜;沟通能力不强的人即使讲的内容非常好,听起来也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有些建议,沟通能力强的人一说就通过了;而那些沟通能力弱的人却连诉说的对象都没有。同样一件需要与别人商谈的事情,不同的人去面谈,结果大相径庭,有的人不仅达不到5×5的效果,甚至连5+5都做不到。如果成了5-5,那就真应验了中国那句古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你连同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你还谈什么发展,谈什么提高呢?在美国,曾有人向2000多位老板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老板,2/3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不能很好地沟通而被解雇的。”
某年年底,一家公司为了奖励员工,制订了一项香港旅游计划。有一个部门分了六个名额,可是八名员工都想去,大家要求再向上级领导申请两个名额。副经理找到了老总,说:“老总,我们部门八个人都想去香港海南,可只有六个名额,剩余的两个人会有意见,能不能再给两个名额?”
老总说:“筛选一下不就完了吗?公司能拿出六个名额就花费不少了,你们怎么不多为公司考虑?你们呀,就是得寸进尺,不让你们去旅游就好了,谁也没意见。我看这样吧,你们做部门经理的,姿态高一点,明年再去,这不就解决了吗?”
副经理灰溜溜地回到办公室。有人了解了情况,当即知道他失败的原因是“只顾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忽视了老总的心理反应”。
分析清楚情况,副经理明白了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树立一个沟通低姿态,站在公司的角度上考虑一下公司的缘由。
“老总,大家今天听说去旅游,非常高兴,非常感兴趣。觉得公司越来越重视员工了。领导不忘员工,真是让员工感动。老总,这事是你们突然给大家的惊喜,不知当时你们如何想出如此妙的主意的?”
老总:“真的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这一年公司效益不错,是大家的功劳。考虑到大家辛苦一年,年终了,第一,是该轻松轻松了;第二,放松后,才能更好地工作;第三,是增加公司的凝聚力。大家要高兴,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就是让大家高兴的。”
另一位经理立刻附和:“也许是计划太好了,大家都在争这六个名额。”
老总说:“当时决定六个名额是因为觉得你们部门有几个人工作不够积极。你们评选一下,不够格的就不安排了,就算是对他们的一个提醒吧。”
副经理频频点头:“其实我也同意领导的想法,有几个人的态度与其他人比起来是不够积极,不过他们可能有一些生活中的原因,这与我们部门经理对他们缺乏了解,没有及时调整都有关系,责任在我。如果不让他们去,对他们打击会不会太大?如果这种消极因素传播开来,影响不好吧?公司花了这么多钱,要是因为这两个名额降低了效果太可惜了。我知道公司每一笔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如果公司能拿出两个名额的费用,让他们有所感悟,促进他们来年改进,那么他们多给公司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大于这部分支出的费用。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公司如果能再考虑一下,让他们去,我会尽力与其他两位部门经理沟通好,在这次旅途中每个人带一个,帮助他们放下包袱,树立有益于公司的积极工作态度。老总您能不能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第二天,老板秘书通知副经理,公司决定给他们增加两个名额。拥有沟通技巧就可以说服别人,而所谓沟通,正是一种使别人信服的艺术。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这样说:“所谓沟通就是同步。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而与人交际则要求他与别人一致。”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利益的社会,而利益的交流方向总是随着某些人的愿望和意思而见诸端倪,而表达愿望和意思的工具就是我们的语言,那些说话水平高的人总能把各种愿望和意思巧妙地表达出来,把各种利益顺理成章地聚拢到自己身边。因此,沟通尤为重要,若想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就要掌握沟通技巧,它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资本,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
沟通障碍让我们有才难展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有必须就某件事情跟别人交流,但自己首先会想象到一个令自己难受的结果,并以此结果作为一个理由,说服自己取消或者延迟这次交流。往往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以后你需要花一倍甚至更多的精力,来解决原本很简单问题。
这个过程中,其实并不是对方令你难受,而是自己令自己难受;并不是对方在拒绝与你交流,而是你自己拒绝与对方交流。这就是沟通的心理障碍。
文静重点大学毕业,人如其名,文静端庄,在别人眼中也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子,做事认真,为人朴实,就是有些面浅害羞。其实文静自己也为此感到苦恼。早在上学时,文静就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担心说不好别的同学会取笑,一开口就紧张,脸也红的像苹果一样,讲话也不利索了,如果有个别同学嘲笑她,她就更紧张,因此她尽量避免在课堂上发言。大学毕业以后,文静进入了一家前景不错的公司,经过努力,当上了部门经理,但老问题又出现了。一遇到重要的社交场合,她就开始担心自己不会说话又脸红,怕当众出丑,有时只好找借口推掉。因此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机会。上司对此颇为不满,文静也很痛苦。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被看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现在社会就是一个人与人相处的社会,如果您不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并相处,那么你在社会中就不会有立足之地。所以如果你存在沟通的心理障碍,必须马上消除它,这是当务之急。
那么现在首先我们来做一套测试题,看看你是否存在严重的沟通心理障碍。
(1)我是不是只要与人交流就会出现紧张和不安感,不敢与人交谈,甚至对视?如果迫不得已要面对面交流,就会面红耳赤,心慌心跳、不停出汗,明知没必要,却不能自控。
(2)我是不是连熟悉的人也害怕和他说话?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拒绝参加种类聚会。平时极少与人闲聊和攀谈,甚至不愿主动与人通电话。
(3)我的性格是不是偏内向,从小就胆怯,过分注重自身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不是容易感到自卑?
(4)我是不是感到非常痛苦?虽然在人面前,我极力掩饰自己的缺点,却越掩饰越让自己显得不尽人意。
如果这样的情况在你身上出现,那么请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寻求诊疗。
在沟通心理障碍的心理调节方面,大家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去做:
(1)借助榜样力量
多阅读一些名人、伟人的传记(如:林肯、福特、诺贝尔、拿破仑等),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来激励自己,使自己树立起愿意改变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人的事迹会产生一种榜样效应,使人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们的一些积极的思想和行为。
(2)积极的自我暗示
每天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自己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我可以轻松自如地与别人交谈!”“我一定能够拥有一副好口才!”
每天晚上睡觉前,对自己说至少1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
不要间断,每次激励自己时,都要细细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一下自己是否相信这些话。
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内心中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说话的信心。
(3)正确的自我评价
有的人患上沟通恐惧症是因为自卑,他们发现自己的弱点会夸大,以偏概全地来否定自己。其实,每个人资质不同,尽我所能即可。
(4)靠运动缓解紧张情绪
例如,两脚平稳地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两三次,可以用来消除心神不定的情绪。另外,也可深呼吸,以便缓解紧张的心情。
(5)情景练习
想要缓解恐惧症症状,可以选择一些有把握的、不会使自己难堪的熟人交往,然后缓解忐忑不安的感觉,循序渐进地尝试着让自己适应,在接受和忍耐中学会适应。
讲话恐惧只是一个心结
没有哪个人是天生的大众演讲家,所对于当众讲话,很多人都心怀忐忑。调查表明,95%的人都害怕当众说话。实际上,任何害怕的理由都是虚幻的,你以为面前荆棘丛生,实际上都是纸老虎。想获得自信、勇气和面对公众发表演讲时冷静而清晰思考的能力,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甚至可能不到其想象的十分之一的困难。有了豁出去的勇气,你就可以在没有门的情况下打开一扇窗。
卡耐基先生从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众说话很容易,你只要掌握一些简单而重要的原则就行了。
刚开始时,他也一样无知。那时人们所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他在大学中教授们教他的方法。但很快卡耐基就发现用这种方法教那些商界人士根本就行不通。即使用当时一些演讲名家,如韦伯斯特·伯克彼德、奥卡纳尔等人的一些方法也不行。因为这些学生是一些商界人士,他们需要的只是有足够的勇气在商务会议上站起来,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卡耐基只有抛开所有的教科书,用一些简单的概念,首先教他们克服当众讲话的恐惧感,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叫哥尔特。他曾经有许多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机会,但在潜意识中却十分恐惧,他总是试图躲避与人正面交流。可现在他是大学的董事会主席,这个职务要求他必须经常地主持各种会议。哥尔特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对能否学会演讲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后来他掌握并逐步尝试了克服恐惧的方法,终于成功获得演讲的能力。他所负责的教区曾经邀请英国首相来做公开演讲,而负责向听众介绍这位杰出政治家的人就是哥尔特自己。
几年前,一位家庭医生克狄斯大夫,前往佛罗里达州度假。度假地离著名的巨人棒球队的训练场地不远,克狄斯大夫是一位铁杆球迷。他经常去看球队练习,渐渐地他就和球员们成了好朋友。一天,他被邀请参加一次球队的宴会。吃饭前,宴会的主持人请他就棒球运动员的健康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克狄斯是专门研究卫生保健的,他行医也已三十多年。对主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他根本不用任何准备,就可以侃侃而谈。可是,在这种场合下,他还是第一次。当听到主持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时,他的心跳立刻加快,简直不知所措。他努力想使自己镇静下来,可无济于事,他的心脏仿佛就要跳出胸膛。这时参加宴会的人都在鼓掌,全都注视着他。怎么办?再三思虑之后,他摇摇头,表示拒绝。但却引来了更热烈的掌声,听众也自发地呼喊起来。
克狄斯心里清楚,在这种极其沮丧的情绪支配下,自己一旦站起来演讲,肯定会失败,更有甚者可能连五六个完整的句子都讲不出来。他只好站起来,背对着朋友,默默地走了出去,心中充满了难堪和耻辱。
他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公众演讲能力。正是这种迫切性,使他毫无怨言地通过刻苦学习来建立当众说话的自信心。慢慢地,他的紧张情绪消失了,他已成为班上的演讲名家,并开始接受邀请,到各地去演讲。
现在,克狄斯说他非常喜欢演讲时那种欣喜的感觉以及所获得的荣誉,更让他高兴的是,在演讲中结交到了更多的朋友。纽约市共和党竞选委员会的一名委员,在听过克狄斯大夫的演讲后,马上就邀请他到各地为共和党发表竞选演讲。
当众演讲的恐惧大多数人都有,这极大地抑制了人们自身具备的语言潜能的发挥,也使其公众形象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实际上,恐惧只是一层窗户纸,如果我们能像哥尔特和克狄斯先生那样勇敢地捅破它,当我们面对再多的人侃侃而谈时,也就无所畏惧了。
克服紧张情绪并不困难
当众讲话遇到的第一个巨大心理障碍,就是紧张。紧张,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当众讲话紧张,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我们这些普通人。
前些年,纽约举行了一个世界演讲学大会,参会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演讲学教授,他们将在大会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当时,有个教授因为害怕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同行认可,影响学术形象,心里非常紧张,刚上台还没有讲话,就晕倒在了台上。排在他后面的教授,本来正在心里反复酝酿着自己的发言,一看到他晕倒了,还没登台呢,也晕倒了。这显然都是过度紧张造成的。
央视知名主持人敬一丹也曾亲口说过,她最害怕整个人站在观众面前。她起初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当主持人,工作能力没问题,就是每年“3.15”晚会上,她一全身面对观众就很紧张。后来她调到了新闻部,只需要在屏幕上露出上半身,她的紧张情绪就极大地缓解了。
口才大师戴尔·卡耐基毕生都在从事口才培训工作,他认为,当众讲话最大的障碍就是心里紧张。他说:“我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登台的恐惧,增强勇气和自信。”显而易见,对于想拥有良好口才的我们来说,紧张心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回避令你紧张的目光。人在与陌生人对视时,最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所以当众讲话时,如有必要,你可以转移目光,或者采取流动式的虚视方法,有意识地回避目光对视,这样将有利于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让身心松弛。在当众讲话之前,运用深呼吸松弛紧张情绪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以放松的姿势站立,将目光随意地伸向远方,全身放松,做深呼吸。这个方法对调节讲话前的紧张情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转移注意力。如果你在讲话前大脑异常的紧张,可以有意识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个具体事物上。比如,可以欣赏会场婀娜多姿的礼仪小姐,也可以与身边人闲谈,借以冲淡紧张的情绪。
(4)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当众讲话之前,可以这样暗示自己:“就像和家人聊天一样,没必要紧张。”“我准备得很充分,很有信心。”通过自我的暗示,从而缓解紧张的情绪。
借助“想象法”淡化心中恐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主席艾林在《演讲季刊》中写了一篇题为《演讲与领导在事业上的关系》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在从事商业这行的历史中,有不少人是借着讲坛上的杰出表现而蒙受器重的。许多年以前,有位青年,当时是堪萨斯州一处小小分行的主管,去做了一场十分精彩的演讲之后,成了公司的副总裁。
能从容不迫地站起来面对听众侃侃而谈,会使人的前途无可限量。美国汉弗公司的总裁亨利·伯莱斯通认为:“和人们进行有效的交谈,并赢得的合作,是每一个正在努力追求上进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想一想,当你充满了自信地站起来与听众共同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时,是多么满足和舒畅。其实,用语言的力量影响全场听众的那种愉悦感,是其他任何事物都难以比拟的。它能带给人们一种力量和强劲感。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发表演讲的最初两分钟即使挨鞭子也无法开口,但到临结束前的两分钟,宁可吃枪子儿也不愿意停下来。
现在就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面对着很多的听众,充满自信地迈步走上讲台,听听你开场后全场的鸦雀无声,感觉一下你深入浅出、一语中的对听众的全神贯注,感受你离开讲台时掌声的热烈与温馨,并微笑着接受大家对你的赞赏。
学习有效面对人群讲话,其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做正式的公开演讲。事实上,即使一个人一辈子都不需要正式的公开演讲,但接受这种训练的好处仍然是多方面的。例如,当众演讲的训练,是帮助人们培养自信的方法。
大西洋城的外科医师兼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澳莫博士,曾为当众演讲的好处,开列了如下处方:
为了能够让别人走进你的脑海和心灵,一定要培养一种能力。试着面对单独的人或者在众多人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当你通过这样的努力而不断进步时,便会发现:自己正在塑造一种崭新的形象,这种形象会让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从这个处方中,你会得到双倍的好处。当你开始对人讲话时,你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而性格也会越来越温柔和美好,这将意味着你的情绪已渐入佳境。既然情绪已渐入佳境,身体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当众讲话。他十分清楚它给健康带来的好处。只要有机会便对几个人或更多的人说话,这样就会越说越好,同时也会感到神清气爽,感觉自己完整无缺。这些都是训练之前体味不到的。这是一种畅快、美妙的感觉,没有任何药物能给你这样的感觉。
集中全力,时刻不忘自信与谈笑风生的说话能力对你有多重要:想想因此而结交朋友,在社交上对你的重要性;想想自己服务人群、社会、教堂的能力将会大增;想想它在你事业上所会造成的影响。简言之,它为你未来的领袖群伦而铺路。
哈佛大学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写过6句话,这6句话很可能对你一生发生深远的影响。这6句话是阿里巴巴勇敢的开门口诀:“几乎不论任何课程,只要你对它满怀热忱,就可确保无事。假如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达成。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假若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若是你想博学,你就会博学。只有那样,你才会真正地期盼这些事情,心无旁骛地一心盼想,而不会费许多心神再去胡思乱想许多不相干的杂事。”
因此,想象自己成功地做着目前自己所害怕做的,全心全意地想着自己能够当众说话,并获得接纳时会有怎样的利益。牢记威廉·詹姆斯的话:“倘使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成功。”
积极培养当众讲话的信心
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没有信心,这是当众说话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问题。
很多政要、名人、艺人、知名企业家,第一次站上演讲台,开口的第一句都是:“其实,我很紧张,很没有自信。”可见,当众讲话没有自信并不是个例,这是几乎人人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可是你不能让它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因为这对你的人生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拿破仑·希尔指出,很多思路敏锐、天资聪慧的人,却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并不是他们不想表达,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在公司会议中沉默不语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不但不会被采纳,还可能被别人取笑愚蠢,我还是保持沉默吧。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自欺欺人地对自己许下诺言:“等下一次找机会再发言。”但事实上,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到了下一次,他还是会选择沉默寡言。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发言时,他就中了一次缺少信心的毒素,他会越来越丧失信心。
自信和勇气很容易丧失,其实也很容易获得。这并不仅仅是局限于少数的天才,就像炒菜的技巧一样,只要你愿意盯住目标去做出努力,你就能够把它们发展出来。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基恩先生,小时候因为自己是个黑人而十分自卑。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卖气球的小贩,这个小贩每当生意不好时,就向天空放飞几只氢气球,借此吸引周围的小孩子,小孩子们会争相来购买五颜六色的气球,不一会儿,生意就好起来了。有一次,在小贩放飞气球时,基恩在一旁围观,他一直注视着天空中一只黑色的气球。聪明的小贩立刻明白了,他知道,在黑人小孩眼中,黑色代表肮脏、卑微和低贱。小贩走近基恩,对他说:“孩子,黑色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在于它心中有没有想飞的那口气,如果气足够,它就一定能和其他颜色的气球一样飞上天空,做人也是一样,只要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能行。”
小贩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基恩,他开始相信,只要气足够,就一定可以像黑色气球那样飞上天空。在以后的岁月里,基恩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能行,渐渐地,自信变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带领他走向人生的巅峰,成为美国极负盛名的心理学家。
如果我们愿意赋予自己自信,我们就能够自信起来。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当众说话的勇气。
(1)提高你的声调
不自信的人说话声音都很小,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似乎觉得那不是他们的权利。你应该把自己说话的声调提高,这会使你渐渐相信,你有说话的权利。
(2)大胆正视对方
人际沟通不能没有眼神的交流,与人说话时非常忌讳眼神飘忽不定,一直飘动在对方之外的东西上。不自信的人往往“忘了”这一点。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这是很不好的信息。当然,你也不能瞪着对方看,最主要的是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真诚与自信。
(3)强调自己说话的权利
在你说完话以后,别人如果没有给予回应,那么一定要再重复一遍,以此提醒他,你正在和他说话,即便出于礼貌,也必须做出回应。别人打断你的话时,要继续把话说完,千万不要以此为借口,又回到沉默寡言的状态。
(4)练习当众发言
从心理学来说,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当众发言也更容易。所以,就算是强迫自己,也要让自己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生素”。
如果你是公司职员,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请每次争取主动发言,评论也好,建议、提问也罢,最重要的是敢于让自己把话说出来。而且,不要做躲在最后随声附和的那个,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也不要担心别人会认为你无知,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所以不要再对自己说:“等下一次找机会再发言。”用你的发言吸引会议领导的注意,你的机会想必离你就不远了。
实际上,就是这么的简单——正确看待自己,大声说话,看着对方,让别人注意自己,反复练习……就像改变其他行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难为情,但慢慢地,当你逐渐克服讲话时的自卑心理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强化训练让你随时侃侃而谈
如果你很难开口跟陌生人交谈,或是你觉得无论到哪里都很孤独,没有人想跟你说话,以下就是一些协助你建立自信的练习方法。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做练习。
(1)练习在电梯里和人谈话
你有没有注意过,在电梯里人人皆是噤声站着、直视前方?这似乎是个不成文的规定,限制我们在电梯中彼此交谈。其实这是谁定的规矩?难道是大楼的管理办法吗?
其实,电梯提供了一个让人简短招呼的绝佳场所。只需要简单的眼神接触、微笑,同时说“嗨,今天天气真好”或“这电梯真慢”,无论什么话都能打破沉寂。这是一招零风险的练习,你大可以满怀自信地去做。因为你很明白,待在电梯里就那么一分钟,或许你永远不会再跟这些人碰面。这个点子是针对“与陌生人交谈”做简单的练习,不是叫你一定要去做和人家接洽生意或是结成终身莫逆(虽然这也可能发生)。
下次你进了电梯后,可以来一个最大胆的“亮相”尝试:你不要直着走进去、立刻转身对众人——把你的背紧贴着电梯门,脸正对着整个电梯里的人。大家会以为你发神经了,但是你可以直接告诉大家:“我正在上一门名为‘如何克服羞怯’的课,其中有一项作业就是要在电梯里练习面对众人。”我保证你能博得众人一笑,而且你会充满自信地离开电梯。
(2)练习长一点的会话
从今天起,请在银行或超市排队时跟别人说话。在超市结账时,你可以指着画报上的小道消息说:“我前几天在一家自助洗衣店看见过毛宁。”有时候交谈也可以仅止于一声“嗨”,当然,你可能不会以这种方式找到你所爱的人或是你梦想的工作,但是经常做这种练习,会让你习惯与陌生人搭讪。
(3)练习和比较不胆怯的人谈话
你可以在快递公司的收货员、邮差、接线员、承办宴会的服务生或是修车厂技工的身上,练习你的胆量和口才。这些人由于职责所在,理当很有礼貌,你可以和他们做有趣的交谈。他们和你生活中的任何人一样重要,同时也可以变成你珍贵的伙伴。
(4)请尝试单刀直入的方式
为何要躲开那些胆怯的人呢?你可以大胆走向他们,说:“我一直想跟你说话,但是我很怕接近你。”此语单刀直入,切入对方的自我中心,他们会无法抗拒的问你何以如此。这不仅让你开始了一段话,还是种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省了一堆繁文缛节。
(5)练习学会去冒险
多去参加艺廊的开业典礼,并向艺术家道贺。在商场上一旦你听到什么人做了什么有趣的事,请拨打个电话给他(你可以从期刊上得知消息)。你也可以去听一场你熟悉的主题演讲,主动向主讲人介绍自己。尽量接近成功的人,向他们表达赞美恭维之意,如此就能为你开启机会之门。
(6)从谈话中去寻找乐趣
生命充满乐趣,没有什么事必须严阵以待。我们生而为人,是为了要拓展自己、自由思考、全心相爱,这个过程满是乐趣。
积极把新朋友带进你的生活,其收获是让生活得以扩展。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将满是新点子、新朋友和新机会;如果你不开金口、不说一声“嗨”,是无法得到的。所以,不要害怕,勇敢地运用你的沟通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