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觉醒——不学说话你就毁了
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所以语言具有很强的能量。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的语言是否具有影响力,将决定他生命、生活的质量。生活中,许多人失败,并不是败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败在了不会说话上。
语言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曾看过一篇报道,北京某集团公司要招聘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有一名留学生前来应聘,英语说得非常流利,但普通话却说得吞吞吐吐,词不达意。面试官问他普通话为什么如此糟糕,他说习惯了说英语。考官心想,一个连话都说不好的人怎么胜任国内的管理工作呢,于是婉言拒绝了这位留学生。
相比之下,小陈的状况就要好得多。
小陈大学毕业以后通过应聘来到深圳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听说他们的部门经理是一个性格高傲的人,非常难接近,不好相处。小王通过同事对经理的个性、喜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他和经理一见面,就谦卑又得体得说道:“经理,我一进门就有人告诉我,咱们部门的老大做事认真、严谨,对下属要求非常严厉,同时又很有同情心,对新人尤其是外地人要求虽然严,但也格外关照。希望您能够多多鞭策、监督和指导,希望今后能在您手底下做出一番业绩。”经理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这以后,经理果然对小陈用心指导,格外关照。
语言能力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个人的发展、交际能力的基石,而交际能力的好坏从很大程度上说,又往往是由语言能力所决定的。语言能力在工作沟通、领导团队、管理部属以及商业谈判、产品销售、技术引进等社会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就表示:“如果有人要拿去我所有的财富而只允许我留下一样东西,那么我选择口才,因为有了它,我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拥有其他一切财富。”
现代社会需要那种机敏灵活、能言善辩的人,而羞怯拘谨、笨嘴笨舌的人,在现代社会不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有些人很有知识,就是因为缺乏“嘴上功夫”,而得不到人们的欢迎;有些人专业水平很高,工作做得很出色,但表达能力却很差,言谈拘谨慌张、逻辑思维混乱,一讲话就语无伦次,虽然有好的经验、好的见解却说不出来。这种人在现代社会很难吃得开。
西方人对口才十分重视,他们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中,良好的口才是人生追求成功的重要技能。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讲话水平和交际风度来判断其学识、修养和能力。
口才和交际的学问,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盛行,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都很重视开设这门课程。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以其毕生的精力教给人们怎样做人处世,走向成功,卓有成效。“卡耐基课程”早已成为心理、口才与交际的成人教育的代名词,美国的卡耐基学院已达1700多所。
目前,美国已有300多所大学设有说学系或演说学系。从1976年到1980年的四年间,仅获得“说学”硕士以上的专门人才就有三万多人。
在我国,提高大众的口才已显示出迫切性。长期以来,有一种偏见,就是不把口才看作是真才实学,认为那只是摇唇鼓舌、耍嘴皮子,或只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或把口才与诡辩联系起来,或片面地认为口才只是讲话的技巧,当然也就更不会把口才和交际能力看作是人生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作为现代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口才在社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口才,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我们提高本领、开发潜力的有力武器,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人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因此,拥有良好的口才,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现代人自我完善的需要。
多少人都毁在了不会说话上
老话讲“祸从口出”,说话不带脑子,哪怕说错一句话也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某地产公司老总一次次地抛出“经典言论”,一次次地被炮轰、被攻击,他似乎在用实际行动给我们论证着这一真理。
小说家亚诺·本奈曾说:“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起因于恼人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表达能力上的缺陷常常导致个人事业的不幸或损及其所在团队的荣誉及利益。一个人的谈吐不好,企业不愿意聘请他工作,下属不愿意听从他的指挥,上司不愿意器重他,别人不愿意与之建立商业关系;一个人的谈吐不好,亦可能导致亲人反目,兄弟结仇,夫妻离异……总之,不良谈吐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生的尴尬与衰败。
某全国性火锅连锁店老总去内蒙古视察企业的食品源,晚饭安排在当地的一个为其企业提供羊肉的牧民家。这个牧民老实巴交,30岁之前穷困潦倒,连媳妇都没娶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贷款办起了养殖业,因为绿色养殖,不掺假、不坑人,得到了一些食品企业的青睐,生活总算有了起色。这其中,那家火锅连锁店是他最大的客户。
老总一行来到牧民家,客气地让牧民先进门,牧民受宠若惊,说:“还是您在前面走,我们放羊的,在牲口后面走惯了。”
老总听后一脸尴尬,乡里陪同的领导连忙打圆场,请老总进屋坐定,并吩咐牧民赶紧上菜,牧民端上一盘酱骨头放在老总面前。
老总就爱酱骨头这一口,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客气地说:“味道真好,我们企业与你合作没选错。不过,老乡你做的简单点就行了,不必搞得这么复杂嘛!”
牧民忙说:“哪里,哪里,不值几个钱的东西,平时这都是给狗啃的。”
老总放下手中的骨头,脸色立马就沉下来了。乡里领导见状忙递给牧民一块酱骨头,意思是让他多吃少说。牧民却推却说:“领导先用,俺不忙,每天这个时间我得先喂狗,然后才吃饭,都习惯了。”
乡里领导急了,喝叱道:“你会不会说话?”
牧民哭丧着脸:“俺是放羊的,一生都只会和畜生说话……”
合同到期以后,那家火锅连锁店再没与这个牧民合作过。
会说话的让人笑,不会说话的使人跳。表达方式不同,效果亦会大不相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都要留些心眼,讲些技巧,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伤身。我们虽未手执国柄,无须担心因说话的轻重、对错,去担负“兴邦”或是“丧邦”的责任,但我们总不能不顾及“快乐”或是“招怨”这两个与自身利害攸关的大问题吧?
负面语言只会带来负面效应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语”当然是指那些带有侮辱贬损、攻击谩骂性质的语言。其实,伤人的话不只是恶语。即使你没有口出恶语,但如果经常说负面话,同样也会伤害别人。所以,我们不妨树立一种全新的意识——正面说话三冬暖,负面说话六月寒。
打个比方,一个人在打保龄球,一下子打掉了7个瓶子,还有3个没有打倒。这时,作为此人的指导,你该怎样说话呢?如果你着眼于“还有3个瓶子没打倒”,就会以不满意的口气和措辞说话,这就是反面话,它只会使人泄气、使人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你换种角度,以肯定和鼓励语气去说:“好!打得不错,已经打掉了7个瓶子,继续努力会打掉更多的瓶子!”效果则大不一样,对方会因此受到鼓舞,振作精神,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这是因为,人际交流不仅是彼此交换信息,更是感情上的相互刺激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乐于接受良好的刺激,而排斥不良的刺激。说负面话或轻或重、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以不良的刺激,这就必然会激起对方或大或小的自我防卫心理,产生抵触情绪,或明或暗地和你唱对台戏。所以说,唯有多说正面话,才能进行正常而有效的人际交流。
我们再以谈生意为例来加以对照比较。假如,甲、乙双方在交货的时间存在矛盾,怎么谈呢?
负面说话:如果贵方不在时间上按我方要求办,那就甭想达成协议!
即使乙方很愿意达成协议,若甲方如此说话,也会使其抵触、反感,从而一口回绝对方的要求,结果不欢而散。
如果甲方能从正面说话,给彼此留下商量的余地,成功的希望就会很大。
正面说话:“如果贵方能在时间上尽力提前,赶出20天,我们达成协议就没有多大问题了,请您多加关照好吗?”
这样说话会促使对方通过逻辑推理,权衡利弊得失,进一步考虑你的要求,也就很可能改变局面,达成协议了。
显然,你从负面说话,对方即使想让步,由于情绪上的抵触反感,也会嘴硬气冲起来,一口拒绝。而正面和婉转地说话,则能够争取感情上的沟通,让对方理智地思考,就容易把事情谈成。
某大学管理系邀请一位学者举办现代管理科学的系列讲座,因为内容新颖,表达生动,外系学生来了很多。这样一来,座位有限,管理系的学生晚来一步就没有座位了。为此,负责举办这次讲座的老师向大家发出一个通告:
“同学们,我们这次举办的讲座来听的人很多,为了保证我们管理系的同学都有座位,请其他系来的同学一律坐在第10排以后的座位上。谢谢大家的合作!”
这番话的意图无可非议,但这样说会使其他系的同学有一种“外人”的感觉,似乎不受欢迎。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把话说得顺耳中听一些呢?比如这样说,效果就比较好:
“同学们,这次讲座来听的人很多,不论是哪个系的同学,我们都很欢迎!但由于座位有限,为了让别的系的同学也都尽可能坐下,请管理系的同学一律坐在前10排以内!谢谢大家合作!”
爱讲负面话的人,有时是过于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还有的人是看问题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种便是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人,将别人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正如鲁迅先生曾经比喻的,一位老夫子用一枚放大镜去看美人那嫩白的胳膊,结果却看到了皮肤间的皱纹和皱纹间的污泥。试想,如果再用显微镜去观察,岂不就是骇人的细菌布满全身了吗!
老爱讲负面话的人,很难与人友好交往,即使他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他那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同他找到舒心满意的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还会觉得此人太爱刁难,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总讲负面话,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不重讲话的人处处碰壁
嘴甜的人总是讨人喜欢的,一样的话,在他们嘴里,就是沁人心脾的蜜,而在那些不会说话的人嘴里,就是一把伤人的刀。
一位先生十分痛苦地用手捂着牙痛部位,询问药店营业员是否有治疗牙疼的速效药。营业员找出一种药后告诉对方,这是癌症和术后患者止疼的特效药,还一再强调治疗癌痛效果很好。那位先生听后勃然大怒:“你是怎么说话的?!我是牙痛,不是癌症,你向我推荐这种药,是在诅咒我吗?”说完,他愤然离开了药店。
不重视说话的人常不带着脑子说话,往往得罪了人还不自知。在社交场合,语言是最简便、快捷、廉价的传递信息手段。一个说话得体、有礼貌的人总是受欢迎的。相反,一个说话张狂无理的人总是受人鄙视的。一个善于讲话的人,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可以使人对他产生好感,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而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往往会因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得不到改善而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李然和周军是一对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玩,互相之间说话也没什么顾忌,还经常开一些别人看来是“不正经”的玩笑。有一次,两人都应邀参加一位老同学的婚礼。李然一看见周军,又想逗乐了,说:
“老兄,你怎么不把‘小蜜’带来呢?”
周军见场上人这么多,怕影响不好,又不想开玩笑,支支吾吾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哪有什么‘小蜜’?”
李然哈哈笑道:“我跟你是什么关系,你那点事还能瞒得过我?”
“你瞎编什么呀,我对我老婆忠心耿耿,怎么会找‘小蜜’呢?”
“得了吧,背地里卿卿我我,潇洒得很,一到了人跟前,就这么不爽快,连承认都不敢。”
周军不敢应战,找个借口溜到一边去了。没想到,这事还没完,因为当时认识周军的人很多,听了李然的话,都以为周军真的找了情人,免不了有一番传说。一来二去,传到周军的妻子秦香耳里,秦香可不干了,要找周军算账。结果,两人打闹了大半年才把这个问题闹清楚。
像李然这样不顾场合地乱说话,不但破坏了他人的家庭和睦,而且会使自己在社交中步履维艰。
社交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怎样才能挥洒自如、灵活应对呢?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说话。社交场合的交谈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灵活巧妙的语言能够帮助你顺利打开人际交往的新局面。掌握了恰如其分的说话技巧,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在社交场合,你便可以在社交中游刃有余。
会说话,就能够创造奇迹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会说话的人总能在关键时刻,采取关键的策略说出关键的话,这往往是他们脱离困境脱颖而出的原因。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曾是博阿尔内子爵夫人,其夫在法国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后经人介绍嫁给了拿破仑。她曾经并不是一个忠贞的女人,当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浴血鏖战时,新婚不久的她却与一个叫夏尔的中尉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她原以为拿破仑会战死沙场,并没有等待他回来的打算,就像拿破仑已经死了一样为他准备后事。
拿破仑凯旋,一时间成了整个欧洲最知名的人物,被法国人誉为“国家的救星”,前程无量。这时她后悔了。她不辞辛苦,坐着马车,长途跋涉,去法国南部的里昂迎接拿破仑。她原想,在拿破仑与家人见面之前,趁着他胜利后的兴奋劲没过,蒙骗住他,不使自己的丑事暴露。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当她抵达里昂时,拿破仑已经从另一条路走了,并与家人会合。事实上,拿破仑对妻子的不贞早有耳闻,只是半信半疑,如今被家人们言之凿凿地一说,顿时暴跳如雷,下定决心要与约瑟芬离婚。约瑟芬知道大事不妙,连忙星夜兼程赶回巴黎。
拿破仑不允许她进门,她勉强进来了。她忐忑地来到卧室门前,轻轻敲门,拿破仑没有回答;她再次敲门,温柔而哀婉地呼唤拿破仑,拿破仑没有理睬;她痛哭流涕,肝肠寸断,拿破仑无动于衷;她承认错误,惭愧自责,并提起她们之前的海誓山盟以及床笫间的甜言蜜语,说如果他不能宽恕她的话,她就只有一死,拿破仑仍然无动于衷。
约瑟芬一直哭到了深夜,哭干了眼泪,不再哭了,她有些绝望了,她想到了死,想到了孩子,她的眼睛突然一亮。他深知,拿破仑对她的两个孩子奥当丝和欧仁疼爱有加,尤其喜欢欧仁,这是软化拿破仑心肠的好办法,如果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
约瑟芬把孩子们叫来了,他们天真而笨拙地哀求拿破仑:“不要抛弃我们的母亲,她会死的!……还有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呢?”拿破仑的心也是肉长得,约瑟芬这招果然奏效,拿破仑虽然仍然对妻子的背叛心怀芥蒂,然而在她和孩子们的苦苦哀求声中心软了下来,他想起了他们曾经相爱的时光,想起了和孩子们一起的快乐回忆,他已然热泪盈眶。于是,房门打开了,拿破仑对约瑟芬既往不咎。后来,拿破仑登基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约瑟芬成了皇后,荣耀之至。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事:同样的一件事,只因说法不同,便裁定了不同的命运。会说者巧言妙语,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能使自己脱离危难;不会说者口笨言拙,触犯了忌讳或许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呢。还有些时候,明明就是事实,可如果你直言莽撞,就会让人反感,令彼此不欢而散,乃至反目成仇。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不重视说话,说话时不动脑子,往往会使事情越办越糟。
正所谓“成也说话,败也说话”。言谈不是简简单单地“话从口出”,它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纷扰复杂现实社会中,领悟语言的真谛,打造自己的话语权,于我们而言,显然是势在必行的。
智慧性语言轻松征服人心
语言的力量能够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拥有良好谈吐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跟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还能用恰到好处的语言打动和征服他人的心灵,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
说到这里,倒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生命;有人认为是爱情;有人认为是人格;有人则认为是尊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此其中,“惜命”的人一定会占据绝对比例。说得俗气一点就是,命都没了,其他的不都是浮云吗?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要你去“送死”,你会答应吗?答案很明显,排除极个别情况,正常人都不会这样犯傻。反过来,如果要你说服别人去“送死”,你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吗?相信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这简直比登天还难!但事实上,有人真的仅凭一席话,就能令人心甘情愿地去“送死”。
二战期间,美国因参战亟须增加兵力,但多数美国青年惯于安逸,担心性命有失,拒绝响应政府号召。为此,俄亥俄州地方行政长官已被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当众痛训了5次。
他为自己辩解说:“我已经想尽一切办法,说得口干舌燥,但那些懦弱的青年就是不肯应征!”正当他焦头烂额之际,有人向他介绍了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
这位心理学家略作准备,便信心十足地来到募兵现场。他先是沉默了5分钟,然后用浑厚的男中音对台下嘈杂的青年说道:
“亲爱的孩子们,我与你们一样,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
青年们见他颇有学者之风,说话又中肯,便逐渐安静下来。
“是的,热爱生命是无罪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凭良心说,我同样反对战争、害怕死亡,如果要我去前线,我也会与大家一样,希望能够逃避这项命令。但是,我也存在另外一种侥幸心理——假如我服兵役,可能只有一半的概率会上前线作战,因为也有可能会留在后方;即使上了前线,我作战的可能性同样也只有一半,因为或许我会成为某长官的左右手而留在安全地区;万一我不幸必须扛起枪,受伤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即使不幸挂彩,如只有轻伤也不致受到死神的召唤,因此,我实在没有担忧的理由;如果是重伤,或许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依然能够保住性命;就算真的运气不好,我不幸为国捐躯,亲人和朋友也将替我感到骄傲,我的父母不但会受颁一枚最高勋章,还可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抚恤金和保险金,邻居小孩子们会以我为英雄,把我当成偶像来崇拜。而我,一位伟大的战士也进入天堂,来到慈祥的天父身边,说不定还会见到万人敬仰的华盛顿将军。”
心理学家话音一落,原本安静的募兵现场又嘈杂起来,青年们纷纷表示愿意赌上一把,他们或许是想名垂千古,或许是家境不好,想着万一出事还可以给家人留下一笔巨额抚恤金……
你看,仅凭这一席话,心理学家便攻下了青年们心中的壁垒。他就如同一位催眠高手,先是卸下青年们的防御心理,然后利用他们潜意识中的心理需求,将其逐步引入了自己设下的圈套。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就必须拥有语言交流能力,不善言谈的人是很难让人了解其价值的。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人心。通过口才的交流与沟通,陌生人可熟识起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消失,甚至单位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时也可以通过它得到解决。
在交谈中,拥有良好谈吐的人,能够将意思更有效的表达出来,从而更容易说服他人并获得他人的支持。
苹果公司(APPLE)是一家赫赫有名的个人电脑公司。1977年,当时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公司——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建人和首席执行官奥尔森曾说,没有一个人在家里需要计算机。但就在那一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意识到个人电脑将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事业,他和沃兹尼亚克共同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推出了配有鼠标的Macintosh个人电脑,他虽然认识到个人电脑将会具有广泛的市场,而且下定决心要做个人电脑出售给需求巨大的用户,但他没有钱,怎么办?
乔布斯不愧是一个演说天才。他凭借他的高超的说服能力说服一部分顾客先付钱订购电脑,利用这些资金购买设备;随后又说服了多位供应商先免费提供生产个人电脑的原材料,等到电脑售出之后再付款。此后,他就开始生产第一台Apple个人计算机了。经过他的巧妙经营,很快,苹果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自此走上了成功之路。苹果电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风靡美国和世界市场,最兴盛时占据美国电脑市场8%的份额。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加入智慧的语言如同甘醇的老酒,香气四溢,令人回味无穷。掌握说话的技巧,能使我们轻易地操纵对方的情感,使其轻易就范。
良好的谈吐能够征服人心。如果你想在滚滚人流中活得轻松潇洒,一定要对语言的力量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就会淹没于人海中,饱尝辛酸。
那么,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你所说的话是不是大多都能令人心悦诚服?你在与人的辩论中,是否多能占据主动呢?如果距此相去甚远,那你一定要加紧“修炼”了,因为你的成就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是否会说话。
机遇往往更青睐口才好的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信息化社会,良好的谈吐直接关系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生活中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说,工作场合有“一语定乾坤”之说,生意场上有“金玉良言,利益攸关”之说。可见,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能说,是否会说,关系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马文华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这种性格也确实符合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他在工作中很少出错,态度又勤奋认真,每年都能为研究所搞出两项科研成果。所长非常欣赏他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有意提拔她为项目负责人。
可是,每一次所长把自己的意思告诉马文华时,他总是客气地说:“我还没到那个层次,我真的不行,您就别为难我了。”有过两三次以后,所长再也不找马文华谈话了,把另一个能力不如马文华的研究员提拔为项目负责人。
人没有不想往高处走的,马文华也不是不想当项目负责人,然而,他不懂得怎样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把握住机会,结果机会与她擦肩而过。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曾经做过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杨利伟入选的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歼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杨利伟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就是凭借着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
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最后确定了三个人为首飞候选人。实际上,三个人各方面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但考虑到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将要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将进行巡回演讲,所以最后决定让口才好的杨利伟进行首飞。
可见,是良好的谈吐使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节目中还介绍:杨利伟认为航天无小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学技术、学政治是如此,训练后的总结会、训练小结也是如此。在总结会上,杨利伟总是准备充分、积极发言,发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从容不迫,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口头表达能力作为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时,命运的天平就偏向了拥有良好谈吐的杨利伟。
拥有良好的谈吐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重视,比一般人拥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个人必须懂得如何探寻事物、如何说明事理以及如何尽心说服性言谈,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律师出身的美国参议员、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戴普曾经说过:“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令人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地获得成功与别人的钦佩了。这种能力,容易赢得合作。”
一个会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地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增加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不会说话的人,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会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
美国化验学家路易斯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共价键”的电子理论。这个理论对于有机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这一理论发表后,在美国化学界并未引起应有的反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路易斯不善言谈,没有公开发表演说,以宣传自己的见解。
三年以后,美国另一个著名化学家朗缪尔发现了路易斯见解的可贵。于是,朗缪尔一方面在有影响力的美国化学学会会志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阐述和发展路易斯的理论,同时,又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大力宣传“共价键”。由于朗缪尔能言善辩,对“共价键”做了大量宣传解释工作,才使得这一理论被美国化学界承认和接受。一时间,美国化学界纷纷议论朗缪尔的“共价键”,而把这理论的首创者路易斯的名字几乎忘却了,有人甚至把它称作朗缪尔理论。
谈吐与事业的关系非常密切。良好的谈吐是胜任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说话水平高的人,更能将自己的才干通过语言充分地显露出来,从而脱颖而出,走向事业上的成功和辉煌。而很多人之所以在事业上遇到障碍,是因为他们的表达不够流畅,不能将自己的内在美和真才实学完全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