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舞蹈文集:古典舞新论(古典舞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高蹈泱泱大朝气度

王克芬在《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认为:汉代是中国舞蹈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这里所谓的汉代“集大成”是指,汉代汇集了春秋战国以来的七国乐舞。这些乐舞的形式多姿多彩,在汉代安定繁荣的社会条件下,又获得了共同的发展。或许后人已经再也无法亲眼目睹汉代主流舞风的历史形貌了,但透过现有的舞史著作和文物,今人或可了解到,开朗昂扬、轻盈向上是汉代这个泱泱大朝的主流舞蹈审美特征。

“集大成”的重要表现,是在汉代产生了一种新的表演艺术——“百戏”。“百戏”又称“角抵”,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演奏、歌唱等多种技艺混合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其中有许多十分著名的舞蹈节目,如:《盘鼓舞》《巾舞》,“舞袖”“建鼓舞”等。“百戏”讲求高超的技艺,受此影响,汉代的舞蹈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准。比如,汉代最负盛名的舞蹈《盘鼓舞》,在表演时,地面上置放数个盘鼓,舞者踏而舞之,并完成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技巧,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舞蹈也不是一件易事。《盘鼓舞》是汉代舞蹈的主要形式,从今天集中在山东、江苏、四川、河南、甘肃等地出土的、现今仍保留完好的许多汉画像石(砖)及大量汉代舞蹈文物中,仍可以看到《盘鼓舞》以及其他生动的汉代舞蹈形象。

执道具而舞是汉代舞蹈的一大特点,此特点对后世中国舞蹈的影响颇大,如以袖、巾为容的《长袖舞》《巾舞》等,以手执武器的《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等,以手持乐器的《铎舞》《鞞舞》,“鼗舞”“磬舞”以及各种鼓的舞蹈等。这些舞蹈,在汉代时一般都穿插在“百戏”中表演。

汉代涌现出一部分名气较大的舞人,如擅跳“翘袖折腰”之舞的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身轻如燕擅长“踽步”的汉成帝刘骜的皇后赵飞燕等。她们的舞艺令今天的我们产生出无限的遐想。

需要格外提到的是,雅乐舞在这个时期仍在继续。但“周存六代之乐散亡。至秦唯余《韶》《武》,汉魏以后,咸有改革,然其所用,文武二舞而已……”(见《乐府诗集》)。这一时期的雅乐舞,以文、武舞形式保留下来,沿用文舞昭德、武舞象功的传统,用于祭祀典礼仪式中,并由官方乐舞机构统一管理。汉魏时,雅乐舞和俗乐舞分别由“太乐署”和“乐府”“黄门鼓吹署”管理。“太乐署”掌管祭祀雅乐,而“乐府”只管俗乐舞。应该说,“乐府”对汉代舞蹈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只是到了西汉末年,“乐府”被取消。至东汉,俗乐舞机构为“黄门鼓吹署”。而到了曹魏时期,掌管俗乐舞的机构称之为“清商署”。

我们从汉代的主要文学样式——“赋”中,也可以对当时的乐舞有所了解,许多汉代的文学家,都有描写当时乐舞情景的文学作品,如傅毅有《舞赋》、张衡有《西京赋》和《南都赋》、扬雄则有《蜀都赋》等,这其中对于汉代乐舞的记述,让我们在认识汉代的舞蹈形态时,成为重要的依据。

汉代在中原与边疆及西域地区间展开的乐舞双向交流,也对主流乐舞文化产生极大影响。根据记载,汉灵帝特别钟爱西域文化,甚至到了“好胡服、胡帐、胡板……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见《后汉书·五行志》。的地步。统治者类似的嗜好,毫无疑问地会影响到当时整个上层社会的风气。同时,中原乐舞文化也被传入到周边地区,如汉武帝时,曾赐高句丽以鼓吹歌舞伎人。类似的交流,在主流和边缘之间进行了很有效的交融与互补,是对彼此文化的借鉴与加强。

作为一个集大成的泱泱大朝,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可谓是独具风采。由于受“百戏”影响,汉代的舞蹈多注重技艺结合的方式,炫技的内容往往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七盘舞》:舞人脚踏七只盘子,在盘上起舞,的确具有非常高难的动作技巧。此外,各种手执武器乐器和道具的舞蹈,也重在表现动作与技艺的彼此结合上,大量使用长袖和长巾等织物,不但极大地拓展了舞蹈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动作语汇的表达方式。

自汉以后至隋唐之前,中国舞蹈的主流舞风体现在《清商乐》的发展脉络中和“女乐”舞蹈活动的线索上。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俗乐舞的总称,最早出现在曹魏时期,是当时统治阶层喜爱的女乐歌舞,属于专业性质的表演性乐舞。伴随曹魏时期经晋代直至南北朝,在这一分裂割据和相对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清商乐》代代流传。直至唐代,还仍然是宫廷宴乐的保留节目。《清商乐》中包含了不少舞蹈,有《巾舞》《拂舞》《鞞舞》《铎舞》《巴渝舞》《前溪舞》《明君舞》《翳乐》《公莫舞》《神弦歌》等。既有前代留下来的舞蹈,又有新的作品。其实很多舞蹈,都是当时的上乘之作。

西域的“胡乐”“胡舞”,是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原地区的。承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以来,民族间的乐舞文化交流异常频繁。《龟兹乐》《天竺乐》《高丽乐》《安国乐》《疏勒乐》《高昌乐》和《康国乐》相继传到中原地区,还带来了后世风靡一时的“胡旋舞”。

这一时期,舞蹈的主流风气虽不如汉代那样盛大繁荣,但也不像汉代舞蹈那样融于“百戏”之中或依赖道具的使用,而是走向独立而具有表演性的舞蹈艺术发展道路。

持续三百多年的分裂战乱局面,终于被隋朝统一。然而,隋政权仅存三十余年即告消亡,代之而起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帝国王朝——唐朝。此时,自南北朝时期而来的乐舞文化交流融合大潮和日趋独立化的表演性舞蹈,在隋朝被再次汇集,随后,出现了唐朝的舞蹈盛况。所以,王克芬先生认为,唐代是中国乐舞的第三个集大成时期,而且其艺术成就达到中国封建时期的最高峰。

唐代的主流舞蹈分类已有定式,按风格特点的区别,有“软舞”和“健舞”两大类,广泛流传在宫廷、贵族士大夫和民间之中。“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健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它们的演出规模都不大,多以独舞或双人舞为主,动作上有一定的水平。《胡旋》《胡腾》《柘枝》《剑器》《绿腰》《春莺啭》等,都是其中非常有名的舞蹈节目,属于唐代的艺术精品,多用于观赏娱乐的目的。

而在宫廷宴享典礼活动中,用的则是大型的“燕乐”,即“宴乐”,具有娱乐欣赏和礼仪性双重作用。隋朝时期,宫廷集中整理了南北朝以来的中外各族乐舞,制定宫廷“燕乐”叫《七部乐》,即《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隋炀帝时又增加了《九部乐》,包括《清商伎》《西凉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康国伎》《疏勒伎》《礼毕伎》。到了唐代,在继承了隋朝《九部乐》的基础上,废除其中《礼毕伎》,新增《燕乐》,制定了《十部乐》,即《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其中《燕乐》《清乐》是中原传统乐舞,其余皆为兄弟民族乐舞。至此,南北朝以来的乐舞文化交流融合,得到了完整的汇集整理,形成大型完善的乐舞体制。这一时期的九、十部乐,充分反映了唐代眼界开放、心胸宽广的时代精神,对前代优秀的中外乐舞的继承和融汇,造就了唐代乐舞的繁荣景象。

“坐部伎”和“立部伎”,则是按演出形制划分的唐代宫廷乐舞。这些舞蹈节目都比较精致,有一定的艺术性,在水平上,以“坐部伎”艺人为最高,“立部伎”次之,雅乐则更次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P188.。在坐、立部伎中有一个最著名的舞蹈是传统武舞的继承和发展,名为《破阵乐》。此舞以群舞的形式表现战阵生活,舞人披甲执戟,音乐上具有龟兹乐的风格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P195.

唐代舞蹈的发达,还进一步体现在乐舞结构的完善和成熟上。我们已知,古代舞蹈往往是舞、乐、诗的结合,习惯称作“乐”。唐代乐舞大曲就是这三者完美结合的典范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P21.,其结构为:“散序”“中序”“破”三部分,其中,“破”是舞蹈部分。最著名的唐代乐舞大曲作品就属《霓裳羽衣》了,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对这个乐舞做了这样描述:“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欧阳予倩.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台北:台湾业强出版社,1990.

唐代舞蹈的繁荣盛况,充分展示了当时主流舞蹈艺术的成就。唐代舞蹈之所以能登上古代舞蹈艺术的顶峰,首先在于,唐代舞蹈是以纯粹人体形式为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段,舞蹈以独立的表演艺术品格登上艺术舞台。作为动作艺术,唐代舞蹈的动作技巧十分全面,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动作,如手袖、腰身、下肢腾跳、脚部踢跳、身体旋转、道具技巧以及面部表情和头部动作等。

今天仍可以在各地保留的历史遗迹中看到许多唐代的舞蹈文物,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以及在全国各地出土和发现的舞俑和壁画等,它们都反映了隋唐时期舞蹈发展的情况,这为今人研究这一时期的舞蹈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