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一

1.001 党(1)、晓、哲(2),知也。楚谓之党(3),或曰晓,齐(4)、宋之间谓之哲(5)

【注释】

(1)党:同今天的“懂”,即清楚、明白。郭璞注:“党,朗也,解寤貌。”胡文英《吴下方言考》:“今谚通谓不晓为不党,党音董。”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谓了解为党,音如董。”

(2)哲:“知”的一种方言说法。

(3)楚:立国于殷商时期,西周初年受封于荆山。都城屡徙,至楚庄王时,楚国的疆域西起武关(今陕西丹凤东武关河的北岸),东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城北),北起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以南;战国时楚国的领土进一步扩大到今山东南部和江苏、浙江一带。《方言》中的楚比战国时的楚范围要狭小得多,它主要指以郢都(今湖北江陵的纪南城)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及其周围的地区。

(4)齐:指以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为中心的最早的齐领土,大致相当于秦代的临淄、济北两郡,即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

(5)宋:建于西周初年,都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战国初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史记·留侯世家》:“武王封殷之后于宋。”这一带是殷的故地,人民也是殷人的后代。《汉书·地理志》:“宋地……今之沛、梁、楚、山阴、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方言》中的宋大致包括以今商丘为中心的河南东部以及山东西南、江苏西北和安徽北部的部分地区。

【译文】

“党”用来记录懂得的意思,“晓”有知晓的用法,“哲”是“知”的方言音转,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知道。古楚国地区在表示知道这个意义时称之为“党”,也有的叫“晓”,古齐国、古宋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哲”。

1.002 虔(1)、儇(2),慧也(3)。秦谓之谩(4),晋谓之㦟(5),宋、楚之间谓之倢(6),楚或谓之䜏(7)。自关而东(8),赵(9)、魏之间谓之黠(10),或谓之鬼(11)

【注释】

(1)虔:“儇”的一种方言说法。关于“儇”,参本条注释(2)。

(2)儇(xuān):聪明而狡猾。《说文解字·心部》:“慧,儇。”《人部》:“儇,慧也。”“慧”“儇”都有巧慧、慧黠的意思。郭璞注:“(慧)谓慧了。音翾。”

(3)慧:慧黠,狡黠。本书卷十二:“儇、虔,谩也。”郭璞注:“谓惠黠也。”

(4)秦:《汉书·地理志》:“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方言》中的秦大致相当于战国时秦国的领土。以今地域来看,大致包括陕西、四川以及甘肃东部。谩:欺骗,欺诳。钱绎《方言笺疏》:“盖人用慧黠以欺谩人,故慧亦谓之谩也。”

(5)晋: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唐有晋水,以后叔虞的儿子燮称晋侯。晋始封之时领土很小,后来日益强大,疆域宽广,其始封之地在今山西西南。公元前4世纪中叶,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不复存在。韩、赵、魏都大大扩张了各自的土地。因此,后来的韩、赵、魏并不等于原先晋国的区域。《方言》中凡是提到晋时,一般都指以今山西西南为中心的比较狭小的地区,即汉代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及周围的地区。㦟(mái):疑为“谩”的一种方言说法。

(6)倢(jié):灵敏。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十八“倢利”注引《楚辞》王逸注:“倢,疾也。”此义在文献中经常用“捷”字来表示。张衡《西京赋》:“轻锐僄(piào)狡,趫(qiáo)捷之徒。”所谓“趫捷之徒”就是矫健敏捷的人。

(7)䜏(tuō):同“詑”。欺谩。《说文解字·言部》:“沇州谓欺曰詑。”

(8)关:《方言》中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函谷关镇王垛村。“关东”指函谷关或今潼关以东地区。“关东西”指以函谷关为中心的东西两侧,大致包括关西的全部地区和关东的周、郑、韩。《方言》中“自关东西”“自关而东西”“关西关东”“关之东西”所代表的地区与“关东西”一致。“关西”指函谷关或今潼关以西地区。

(9)赵:最初定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公元前425年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方言》中的赵指以邯郸为中心的战国赵地。主要包括今河北南部和山西东部一带。

(10)魏:本是西周时的诸侯国。《汉书·地理志》:“魏国,亦姬姓也,在晋之南河曲。”即今山西芮城。晋献公灭魏后把这一地区封给了大夫毕万。毕万的后人魏文侯与赵、韩分晋国后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公元前361年,魏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方言》中的魏指以大梁为中心的地区。黠:狡猾,奸诈。《汉书·匈奴传下》:“乌桓与匈奴无状黠民共为寇入塞,譬如中国有盗贼耳。”“黠民”就是狡黠之民。

(11)鬼:机灵,敏慧。

【译文】

“虔”是“儇”的一种方言说法,“儇”有聪明狡猾的意思。当表达这个意思时,古秦国地区称之为“谩”,古晋国地区称之为“㦟”,古宋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倢”,古楚国地区也有的称之为“䜏”。在函谷关以东,古赵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黠”,也有的称之为“鬼”。

1.003 娥(1)、㜲(2),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间谓之㜲。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3)、济之间谓之媌(4),或谓之姣(5)。赵、魏、燕、代之间曰姝(6),或曰妦(7)。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忓(8)。好,其通语也(9)

【注释】

(1)娥:女子姿容美好。《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之二:“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李善注:“秦俗美貌谓之娥。”

(2)㜲(yíng):同“嬴”,通“盈”。丰满好看。《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李善注:“盈与嬴同,古字通。”

(3)河:即黄河。

(4)济:济水,古四渎之一。济河,又称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济源,流经河南、山东入渤海。现代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古代济阴、济阳,现代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媌(miáo):眉目美好。《说文解字·女部》:“媌,目里好也。”引申为面容娇丽。《太平御览》卷三八二引服虔《通俗文》:“容丽曰媌。”

(5)姣:俊美修长。

(6)燕:燕国建立于西周初年,以蓟(今北京西南)为国都。燕昭王时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为下都,战国末为秦所灭。西汉初年拥有故秦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六郡,与战国时燕的领土大体相当。《方言》中的燕并不等于燕国,它只表示包括蓟在内的汉代广阳郡(治蓟县,今北京西南)以及周围的部分地区。代:本是戎族建立的国家,公元前476年为赵襄子所灭,赵武灵王置代郡。秦、西汉时,代郡的治所在代县,即今河北蔚县东北。《方言》中的代除了包括代郡外,还可以包括汉代的云中郡(治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雁门郡(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以及太原郡(治晋阳,今山西太原)的部分地区。姝:容貌美好。《说文解字·女部》:“姝,好也。”《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姝,美色也。”

(7)妦(fēng):丰满美好。钱绎《方言笺疏》:“《郑风·丰》篇:‘子之丰兮。’毛传:‘丰,丰满也。’《释文》:‘《方言》作妦。’丰、妦亦同。”唐皮日休《桃花赋》:“妦妦婉婉,妖妖怡怡。”

(8)秦、晋之故都:《方言》郭璞注:“秦旧都,今扶风雍县也。晋旧都,今太原晋阳县也。”雍县在今陕西宝鸡凤翔区南,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南。我们认为,晋之故都应指晋初所封的唐,即今山西翼城西。《方言》中“秦、晋之故都”包括今陕西凤翔南及山西翼城西。忓(hàn):善良美好。《玉篇·心部》:“忓,善也。”

(9)通语:在广大地区普遍使用的词语。

【译文】

“娥”和“㜲”都可以用来表示女子貌美。当表达女子貌美这个意思时,古秦国地区称之为“娥”,古宋国、古魏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㜲”。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把容貌美好而身材轻盈的女子称作“娥”。在函谷关以东,黄河、济水之间的地区表示眉目好看用“媌”,有的表示俊美修长用“姣”。古赵国、古魏国、古燕国、古代国地区叫“姝”,也有的叫“妦”。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过去的都城叫“忓”。用“好”来表示女子貌美,是共同语的说法。

1.004 烈(1)、枿(2),余也。陈、郑之间曰枿(3),晋、卫之间曰烈(4),秦、晋之间曰(5),或曰烈。

【注释】

(1)烈:残余,遗余。《诗经·大雅·云汉》序:“宣王承厉王之烈。”郑玄笺:“烈,余也。”

(2)枿(niè):树木砍伐后留下的根株。《汉书·叙传》:“三枿之起,本根既朽,枯杨生华,曷惟其旧!”颜师古注引刘德:“谓木斫髡而复枿生也。喻魏、齐、韩皆灭而复起,若髡木更生也。”

(3)陈:《汉书·地理志》:“陈国,今淮阳之地。陈本太昊之虚,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陈都宛丘(今河南周口淮阳区),公元前478年被楚所灭。陈的疆域包括以今淮阳为中心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的部分地区。郑:《汉书·郑世家》:“宣王封庶弟友于郑。”郑立国于西周,最初封于棫林(今陕西扶风东北),西周末迁至东虢(今河南荥阳一带)和桧(今河南新密东南)之间。东周初年建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汉书·地理志》:“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及成皋、荥阳、颍州之崇高、阳城,皆郑分也。”郑大致包括今河南中部一带。

(4)卫:建于西周之初,最初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文公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成公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史记·鲁世家》:“收殷余民,封叔于卫。”卫国的所在是原殷朝王畿地区,人民也主要是殷民的后裔。《汉书·地理志》:“卫地……今东郡及魏郡黎阳,河内之野王、朝歌,皆卫分也。”卫的地域在今河南北部以及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一带。

(5)(yì):同“肄”。树木经砍伐后生出的嫩条。《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毛传:“肄,余也。斩而复生曰肄。”诗句大意是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那山楸的余枝。

【译文】

“烈”是遗余,“枿”是树木砍伐后留下的根株,它们都有残余的意思。古陈国、古郑国之间的地区叫“枿”,古晋国、古卫国之间的地区叫“烈”,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叫“”,也有的叫“烈”。

1.005 台(1)、胎(2)、陶(3)、鞠(4),养也。晋、卫、燕、魏曰台,陈、楚、韩(5)、郑之间曰鞠,秦或曰陶,汝(6)、颍(7)、梁(8)、宋之间曰胎,或曰艾(9)

【注释】

(1)台:通“颐”。休养,保养。郭璞注:“台犹颐也。”

(2)胎:通“颐”。养。“台”“胎”的古音有清浊的不同,属于同一词的不同方言说法。

(3)陶:培育,培养。

(4)鞠:养育。“育”的同音假借字。

(5)韩:《战国策·韩策》:“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东有宛、穰(ráng)、洧(wěi)水,南有陉(xíng)山,地方千里。”今河南西北部皆韩国的故地。韩都屡迁,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方言》中既有韩又有郑,为了不使韩、郑在地域上重合,我们把原属于郑的地区划出,《方言》中的韩代表战国时韩的西部领土。

(6)汝:即汝水,就是今天河南境内的北汝河、南汝河、洪河。

(7)颍:古水名。颍水发源于今河南登封西南,东南入淮河。颍在《方言》中大都与汝并举。汝颍流域主要在汉代的颍川、汝南两郡,在《方言》中属于北楚,与郑、韩接界。

(8)梁:《方言》中的“梁”,有时指古九州之一的梁州,有时也指汉代的郡国。当“梁”与“益”“雍”并举时,指梁州,是秦岭以南、金沙江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今四川、陕南一带。当“梁”与“宋”“楚”等地名并举时,指汉代的郡国。汉高帝五年(前202)改砀郡为梁国。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即原来宋国的国都所在地。

(9)艾:保养,庇佑。《诗经·小雅·鸳鸯》:“君子万年,福禄艾之。”意思是君子健康长寿,幸福富贵永远滋养着他。

【译文】

休养、保养义的“台”“胎”,培育、培养义的“陶”以及养育义的“鞠”,它们都有养的意思。古晋国、古卫国、古燕国、古魏国一带都叫“台”,古陈国、古楚国、古韩国、古郑国之间的地区都叫“鞠”,古秦国地区有的叫“陶”,汝水、颍水流域,梁国、宋国之间的地区有的叫“胎”,也有的叫“艾”。

1.006 怃(1)、㤿(2)、怜、牟(3),爱也。韩、郑曰怃,晋、卫曰㤿,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或曰怜。怜,通语也。

【注释】

(1)怃(wǔ):爱抚。《说文解字·心部》:“怃,爱也。”《尔雅·释言》:“怃,抚也。”郭璞注:“爱抚也。”

(2)㤿(yān):“爱”的一种方言说法。

(3)牟:通“恈”。贪爱。

【译文】

“怃”是爱抚,“㤿”是爱的一种方言说法,“怜”“牟”都是贪爱,它们都可以表示爱义。古韩国、古郑国地区叫“怃”,古晋国、古卫国地区叫“㤿”,汝水、颍水之间的地区叫“怜”,古宋国、古鲁国之间的地区叫“牟”,也有的叫“怜”。“怜”是共同语的说法。

1.007 㥄(1)、怃(2)、矝(3)、悼、怜,哀也。齐、鲁之间曰矝,陈、楚之间曰悼,赵、魏、燕、代之间曰㥄,自楚之北郊曰怃,秦、晋之间或曰矝,或曰悼。

【注释】

(1)㥄(líng):怜爱。“怜”的一种方言说法。

(2)怃:抚恤。王念孙《方言疏证补》:“怃之言抚恤也,故《尔雅》云:‘怃,抚也’。”上一条的母题“爱”与本条的“哀”音义相近。《吕氏春秋·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高诱注:“哀,爱也。”句子大意是君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惜贤士呢。

(3)矝(jīn):哀怜,同情。

【译文】

“㥄”是“怜”的一种方言说法,“怃”是抚恤,“矝”是同情,“悼”是哀伤,“怜”是哀怜,它们都有爱惜的意思。古齐国、古鲁国之间的地区叫“矝”,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叫“悼”,古赵国、古魏国、古燕国、古代国之间的地区叫“㥄”,古楚国北部郊域叫“怃”。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有的叫“矝”,有的叫“悼”。

1.008 咺(1)、唏(2)、㣿(3)、怛(4),痛也。凡哀泣而不止曰咺,哀而不泣曰唏。于方:则楚言哀曰唏,燕之外鄙,朝鲜(5)、洌水之间少儿泣而不止曰咺(6)。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人、少儿泣而不止谓之唴(7),哭极音绝亦谓之唴。平原谓啼极无声谓之唴哴(8)。楚谓之噭咷(9),齐、宋之间谓之喑(10),或谓之惄(11)

【注释】

(1)咺(xuān):同“喧”。哀泣不止。《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悲愁於邑(忧郁烦闷),喧不可止兮。”

(2)唏(xī):哀叹。《说文解字·口部》:“哀痛不泣曰唏。”

(3)㣿(zhuó):通“灼”。惊痛。本书卷十三:“灼,惊也。”郭璞注:“犹云恐灼也。”

(4)怛(dá):伤痛。《诗经·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毛传:“怛,伤也。”诗句大意是回头瞧瞧大道,心里好不凄惨。

(5)朝鲜:建国于西周初年。战国时,朝鲜属于燕国;秦时,朝鲜“属辽东外徼”,是秦朝领土的一部分;西汉初年,燕人卫满入据朝鲜。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灭卫氏政权,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方言》中的朝鲜大致相当于今辽宁、吉林的部分地区以及朝鲜北部一带。

(6)洌(liè)水:又写作“列水”。即今朝鲜的大同江。

(7)唴(qiàng):因悲伤过度而哭泣不止,也指失声哽咽。

(8)平原:汉代的平原郡。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平原县、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及河北吴桥等市、县地。唴哴:是“唴”在发音舒缓状态下的一种形式,意义不变。

(9)噭咷(jiào táo):啼哭呼喊。相当于“号咷”,即今天常用的“号啕”。

(10)喑(yīn):形容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的状态。

(11)惄(nì):忧郁伤痛。《说文解字·心部》:“惄,忧也。”《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译文】

“咺”形容哀泣不止,“唏”是哀叹,“㣿”形容惊恐痛心,“怛”是伤痛,它们都有哀痛的意思。大致可以这样看,哀痛哭泣不停的样子就叫“咺”,哀痛却不哭泣的样子叫“唏”。对于方言而言,古楚国地区表示哀痛叫“唏”,在古燕国外部边境,朝鲜、洌水一带把小孩子哭泣不止的样子叫“咺”。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表示大人和小孩哭泣不止的样子都称作“唴”,哭到失声哽咽也称作“唴”。平原郡一带表示啼哭到失声哽咽称作“唴哴”。古楚国地区把啼哭呼喊称作“噭咷”,古齐国、古宋国之间的地区把痛哭失声的状态称作“喑”,也有的称作“惄”。

1.009 悼、惄、悴(1)(2),伤也。自关而东,汝、颍、陈、楚之间通语也(3)。汝谓之惄,秦谓之悼,宋谓之悴,楚、颍之间谓之

【注释】

(1)悴(cuì):忧愁悲伤。

(2)(lí):忧伤的样子。

(3)“自关而东”两句:王念孙《方言疏证补》引归安丁升衢:“此句首似少一‘伤’字。”当据以补足。

【译文】

“悼”是哀伤,“惄”是忧郁伤痛,“悴”是忧愁悲伤,“”是忧伤的样子,它们都有忧伤的意思。在函谷关以东,汝水、颍水流域和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普遍使用的说法是“伤”。汝水一带也有的称之为“惄”,古秦国地区称之为“悼”,古宋国地区称之为“悴”,古楚国地区和颍水流域称之为“”。

1.010 慎(1)、济(2)、䁮(3)、惄、濕(4)、桓(5),忧也。宋、卫或谓之慎,或曰䁮。陈、楚或曰濕,或曰济。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惄,或曰濕。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濕,或谓之惄。

【注释】

(1)慎:忧虑。《楚辞·七谏·怨世》:“哀子胥之慎事。”王逸注:“死不忘国,故言慎事也。”“慎事”即所忧虑之事。

(2)济:疑为“悽”的一种方言说法。忧愁伤痛。《玉篇·心部》:“悽,凄怆也,伤也。”

(3)䁮(qián):通“憯”,或作“惨”。忧愁伤痛。《说文解字·心部》:“憯,痛也。从心朁声。”《尔雅·释诂》:“惨,忧也。”王力《同源字典》:“憯、惨实同一词。”

(4)濕(tà):表忧愁义的旧时说法,文献中未见用例。卢文弨《重校方言》:“今吴越语犹然。”《芜湖县志》:“事失机会谓之濕,音沓。”乾隆二十五年《赵城县志》:“忧,或曰惄,或曰濕。”正是这种用法在后世吴语和北方中原官话中的遗留。

(5)桓:忧患,忧虑。疑为“悹(guàn)”的方言读音。《说文解字·心部》:“悹,忧也。”

【译文】

“慎”是忧虑,“济”“䁮”都形容忧愁伤痛,“惄”是忧郁伤痛,“濕”是忧愁,“桓”是忧患,它们都表示忧痛的意思。古宋国、古卫国地区有的称之为“慎”,有的叫“䁮”。古陈国、古楚国一带有的叫“濕”,有的叫“济”。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有的叫“惄”,也有的叫“濕”。凡是有志向但未实现,有想要的东西却没有获得,爬到高处又坠落了,好不容易得到而中途又失去,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都用“濕”来形容,也有的称之为“惄”。

1.011 郁悠(1)、怀、惄(2)、惟(3)、虑、愿(4)、念、靖(5)、慎(6),思也。晋、宋、卫、鲁之间谓之郁悠。惟,凡思也。虑,谋思也。愿,欲思也。念,常思也。东齐海、岱之间曰靖(7),秦、晋或曰慎。凡思之貌亦曰慎,或曰惄。

【注释】

(1)郁悠:忧思积聚的样子。郭璞注:“郁悠,犹郁陶也。”

(2)惄:忧思。《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3)惟:思考。“思”与“惟”并列复合成词,今天写作“思维”。

(4)愿:思念。

(5)靖:谋划思考。《尔雅·释诂》:“靖,谋也。”《广雅·释诂二》:“靖,思也。”王念孙疏证:“谋与思义相近。”《诗经·大雅·召旻》:“昏椓(zhuó,通“诼”,谗毁)靡共,溃溃回遹(yù,邪僻,这里指奸邪之人),实靖夷我邦。”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实靖夷(图谋毁灭)我邦,言此昏椓回遹之人,实谋灭王之国也。”

(6)慎:忧思。也指忧思的样子。《楚辞·七谏·怨世》:“哀子胥之慎事。”王逸注:“死不忘国,故言慎事也。”“慎事”即所忧虑之事。

(7)东齐海、岱之间:今山东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关于“东齐”所指,历来争议较大。我们认为《方言》中的“东齐”在地理范围上与“齐”大致相当,二者在《方言》中并存,反映的正是该书作为未定稿,材料来源多元,继而导致地名不统一的问题。这点我们可以从同见于《方言》和他书记载的材料对应中窥得一些痕迹。如《方言》卷十:“、额、颜,颡也。……东齐谓之颡。”而《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裴骃集解引应劭:“颜、额,颡也。齐人谓之颡。”东齐正对应于齐。又如《方言》卷三:“氾、浼、㶄、洼,洿也。……东齐海、岱之间或曰浼,或曰㶄。”而许慎《说文解字·水部》则有:“㶄,海、岱之间谓相污曰㶄。”再如《方言》卷三:“萃、杂,集也。东齐曰聚。”而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引《方言》:“东齐海、岱之间谓萃为聚。”因此我们推断东齐只是作为海、岱之间的同位语。海、岱之间指的是今天的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而古代齐国的范围与之基本一致。至于“东齐”的称谓,则因齐国地处周朝之东,故称。汉焦赣《易林·离之乾》:“执辔四骊,王以为师,阴阳之明,载受东齐。”这和“南楚”“北燕”“西秦”等称谓是一样的道理。海,渤海。岱,泰山。

【译文】

“郁悠”形容忧思积聚的样子,“怀”是怀念,“惄”是忧思,“惟”是思考,“虑”是思虑,“愿”“念”都是思念,“靖”是谋划思考,“慎”是忧思,它们都能用“思”来解释。古晋国、古宋国、古卫国、古鲁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郁悠”。各种各样的思考都可以叫“惟”。谋划思考叫“虑”。发自内心的思念叫“愿”。日常的思念叫“念”。在东部古齐国,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区叫“靖”,古秦国、古晋国地区有的叫“慎”。凡是表示思念的样子都可以叫“慎”,也有的叫“惄”。

1.012 敦(1)、丰、厖(2)(3)、幠(4)、般(5)、嘏(6)、奕(7)、戎(8)、京(9)、奘(10)、将(11),大也。凡物之大貌曰丰。厖,深之大也。东齐海、岱之间曰,或曰幠。宋、鲁、陈、卫之间谓之嘏,或曰戎。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或曰夏(12)。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13),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14),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后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

【注释】

(1)敦:大。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一》:“《汉书》‘敦煌郡’,应劭注云:‘敦,大也;煌,盛也。’《周语》:‘敦厖纯固。’韦注云:‘敦,厚也;厖,大也。’……厚与大同义,故厚谓之敦,亦谓之厖;大谓之厖,亦谓之敦矣。”

(2)厖(máng):本义为石大,引申泛指大。《说文解字·厂(hǎn)部》:“厖,石大也。”段玉裁注:“厖,引申之为凡大之称。”章太炎《岭外三州语》:“三州谓人肥大曰厖壮,亦曰丰厖。”

(3)(jiè):大。《说文解字·大部》:“,大也。”“介福”为古语常言,即大福。

(4)幠(hū):大。《诗经·小雅·巧言》:“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毛传:“幠,大也。”孔颖达疏:“今乃刑杀其无罪无辜者之众人,王政之乱如此甚大也。”

(5)般(pán):大。《孟子·公孙丑上》:“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赵岐注:“般,大也。”

(6)嘏(gǔ):大。《说文解字·古部》:“嘏,大远也。”

(7)奕:大。《说文解字·大部》:“奕,大也。”《诗经·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毛传:“奕奕,大也。”重叠使用也是大的意思。

(8)戎:大。《诗经·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毛传:“戎,大。”郑玄笺:“念此大功。”

(9)京: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杜预注:“京,大也。”

(10)奘(zàng):通“壮”。健壮。

(11)将:壮大。与“壮”声近义通。

(12)夏:大。《诗经·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毛传:“夏,大也。”也可指大屋。《楚辞·九章》:“曾不知夏之为丘兮。”王逸注:“夏,大殿也。”句子大意是怎不知大殿已成废墟啊。

(13)北鄙:北面边境。

(14)旧书雅记:古籍中的记载。

【译文】

“敦”“丰”“厖”“”“幠”“般”“嘏”“奕”“戎”“京”“奘”“将”都有大的意思。凡是指事物大的样子都可以叫“丰”。“厖”是由表及里的大。在东部古齐国,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区叫“”,也有的叫“幠”。古宋国、古鲁国、古陈国、古卫国地区称之为“嘏”,也有的叫“戎”。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凡是形容壮大的东西都称之为“嘏”,也有的叫“夏”。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形容人高大强健叫“奘”,也有的叫“壮”。在古燕国的北面边境,古齐国与古楚国的郊域,有的叫“京”,也有的叫“将”。这些说法中有古语有今语。古语起初是和别的地域之间不能用来相互沟通的话,现在有些却相同了。由于旧书故言中常有记录保留,所以很多俗语通过查考依然能够了解到原来的面貌,但后人却不了解这些情况,所以我要写书对它们进行解释。

1.013 徦(1)(2)、怀(3)、摧(4)、詹(5)、戾(6)、艐(7),至也。邠(8)、唐(9)、冀(10)、兖之间曰徦(11),或曰。齐、楚之会郊或曰怀。摧、詹、戾,楚语也;艐,宋语也。皆古雅之别语也,今则或同。

【注释】

(1)徦(jiǎ):到。《说文解字·彳(chì)部》:“徦,至也。”

(2)(gé):到。文献中常借用作“格”。《尔雅·释诂》:“格,至也。”《礼记·月令》:“蝗虫为灾,暴风来格。”

(3)怀:到,来。《尔雅·释诂》:“怀,至也。”《诗经·齐风·南山》:“既曰归止,曷又怀止?”郑玄笺:“怀,来也。”来、至意义相通。

(4)摧:抵达,达到。“摧”本义为推挤。《说文解字·手部》:“摧,挤也。”由此引申出推动之义,继而引申出到达之义。《文选·张衡〈东京赋〉》:“辨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李善注引薛综曰:“摧,至也。”句子大意是辨清四方中央之位而使法则正,五方星宿(指五帝)循此而来到(明堂)。

(5)詹:到达。《诗经·小雅·采绿》:“五日为期,六日不詹。”大意是相约五月份为期返家,结果到了六月份还没回来。

(6)戾:来,到。《国语·周语下》:“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韦昭注:“降,下也;戾,至也。”“降戾”就是降下、至临,犹言降临。

(7)艐(jiè):同“届”。到。《尔雅·释诂》:“艐,至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孙炎注:“艐,古届字。”《诗经·小雅·小弁》:“譬彼舟流,不知所届。”郑玄笺:“届,至也。”诗句大意是好像那船儿在随波漂荡,不知漂向何方。

(8)邠(bīn):同“豳”。古邑名。在今陕西彬州、旬邑一带,在《方言》中属于秦。

(9)唐:古邑名。《方言》郭璞注:“唐,今在太原晋阳县。”臣瓒认为唐在“河东永安,去晋四百里”,即今山西翼城西,这是晋的中心地区。

(10)冀:《方言》中的“冀”有时表示古九州之一的冀州,有时表示汉代的冀县。这里表示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吕氏春秋·有始》:“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两河即西河和东河,指今陕西、山西间的黄河以及当时流经现在河南北部、河北东部的古黄河。冀州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和南部。

(11)兖:兖州。《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尔雅·释地》:“济、河间曰兖州。”包括今山东西部、河南北部以及河北东部的部分地区。

【译文】

“徦”“”“怀”“摧”“詹”“戾”“艐”都有到的意思。古豳国、古唐国以及冀州、兖州之间的地区叫“徦”,也有的叫“”。古齐国和古楚国交界的郊域,有的叫“怀”。“摧”“詹”“戾”都是古楚国一带的方言,“艐”是古宋国一带的方言。它们都是古代常用的不同国域的方言,现在有的在使用区域上已经相同了。

1.014 嫁(1)、逝(2)、徂(3)、适(4),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犹女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5)

【注释】

(1)嫁:往,赴。《列子·天瑞》:“子列子居郑圃,将嫁于卫。”张湛注:“自家而出谓之嫁。”

(2)逝:去往,离开。《论语·雍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意思是君子可以让他离开,却不可以陷害他。

(3)徂(cú):去往。《说文解字·辵(chuò)部》:“䢐,往也。……䢐或从彳。”《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郑玄笺:“我往之东山。”

(4)适:去往。《说文解字·辵部》:“适,之也。”《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王逸注:“适,往也。”句子大意是我开始犹豫不决,狐疑不定,想自行前去又觉得于礼不合。

(5)凡语:指普遍通用的语词。

【译文】

“嫁”“逝”“徂”“适”都有去往的意思。从家离开去往外面称作“嫁”,就像女子离开家到丈夫家生活称作“嫁”。“逝”是古秦国、古晋国地区的方言。“徂”是古齐国地区的方言。“适”是古宋国、古鲁国地区的方言。“往”是共同语的说法。

1.015 谩台(1)、胁阋(2),惧也。燕、代之间曰谩台,齐、楚之间曰胁阋。宋、卫之间凡怒而噎噫(3),谓之胁阋。南楚江、湘之间谓之啴咺(4)

【注释】

(1)谩台(mán yí):表示惧怕义的一种古代方言说法。

(2)胁阋(xié xì):恐惧。单言“胁”或“阋”都有恐惧的意思。《淮南子·本经训》:“明于性者,天地不能胁也。”高诱注:“胁,恐也。”《广韵·锡韵》:“㦦,惶恐。”“㦦”与“阋”同。

(3)噎噫:也作“噫噎”。意思是忧郁,气不舒畅。宋晁补之《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石塔寺烹茶》:“今公食方丈,玉茗摅噫噎。”“摅噫噎”就是舒泄自己郁闷的情志。

(4)南楚江、湘之间:指长江中游到湘水一带的地区,属于《方言》中的南楚。南楚,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江,长江。湘,湘水。啴咺(tān xuān):通“婵媛”。忧惧。《九歌·湘君》:“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此句是说心灵飞扬无处安止,侍女为我担忧为我感叹。

【译文】

“谩台”是颤抖的样子,“胁阋”是恐惧,它们都有惧怕义。古燕国、古代国之间的地区叫“谩台”,古齐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叫“胁阋”。古宋国、古卫国之间的地区凡是形容怒气淤滞的样子就称作“胁阋”。在南部古楚国,长江、湘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啴咺”。

1.016 虔(1)、刘(2)、惨(3)、㨆(4),杀也。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晋之北鄙亦曰刘。秦、晋之北鄙,燕之北郊,翟县之郊(5),谓贼为虔(6)。晋、魏河内之北谓惏曰残(7),楚谓之贪(8)。南楚江、湘之间谓之欿(9)

【注释】

(1)虔:通“(kān)”。刺杀。《说文解字·戈部》:“,杀也。”

(2)刘:残杀。《左传·成公十三年》:“虔刘我边陲。”杜预注:“虔、刘皆杀也。”

(3)惨:通“残”。残杀。

(4)㨆(lǐn):通“惏”。杀人而取其财。《大戴礼记·保傅》:“饥而惏。”卢辩注:“惏,贪残也。”

(5)翟县:《方言》郭璞注:“今上党潞县即古翟国。”潞本春秋赤狄潞氏之国,西汉置县。治所在今山西黎城西南。

(6)贼:残害,伤害。《左传·僖公九年》:“不僭不贼。”注:“贼,伤害也。”

(7)河内:泛指时指今山西、河北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也可专指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为河外。《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张守节正义:“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河内之北”指今河南境内的黄河以北的地区,与冀州相当,包括今河北和山西在内。残:残杀。

(8)贪:因贪欲而杀害。“贪”表示杀的用法当与“惏”表示杀相近。

(9)欿(kǎn):因贪欲而杀害。《说文解字·欠部》:“欿,欲得也。”与“贪”“惏”意义相近,其表示杀的用法也当与“贪”“惏”表示杀相近。

【译文】

“虔”是刺杀,“刘”“惨”是残杀,“㨆”是杀人而取其财,它们都有杀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古宋国、古卫国之间的地区叫“刘”,古晋国北面边境也有的叫“刘”。古秦国和古晋国的北面边境、古燕国的北部郊域、古翟国的郊域,把残害、伤害称作“虔”。古晋国、古魏国河内地区的北部,把贪婪称作“残”,古楚国地区称之为“贪”。在南部古楚国,长江、湘水之间的地区称之为“欿”。

1.017 亟(1)、怜、怃(2)、㤿(3),爱也。东齐海、岱之间曰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相敬爱谓之亟。陈、楚、江、淮之间曰怜(4)。宋、卫、邠、陶之间曰怃(5),或曰㤿。

【注释】

(1)亟(jí):通“㥛”。恭谨庄敬。《说文解字·心部》:“㥛,谨重貌。”

(2)怃(wǔ):爱抚。《尔雅·释言》:“怃,抚也。”郭璞注:“爱抚也。”

(3)㤿:“爱”的一种方言说法。

(4)淮:淮水,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南阳桐柏山,东流入安徽境,潴于江苏、安徽间之洪泽湖。

(5)陶:古邑名。指汉代的定陶,即今山东菏泽定陶区。陶原为曹国国都,春秋末属宋,战国时属齐。

【译文】

“亟”是恭谨庄敬,“怜”是怜爱,“怃”是爱抚,“㤿”是“爱”的一种方言说法,它们都有爱的意思。在东部古齐国,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叫“亟”。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表示互相尊敬爱戴称作“亟”。古陈国、古楚国,长江、淮水之间的地区叫“怜”。古宋国、古卫国、古豳国、陶邑之间的地区叫“怃”,也有的叫“㤿”。

1.018 眉(1)、梨(2)、耋(3)、鲐(4),老也。东齐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梨,宋、卫、兖、豫之内曰耋(5),秦、晋之郊,陈、兖之会曰耇鲐(6)

【注释】

(1)眉:年老之称。“眉”又作“糜”。本书卷十二:“麋、梨,老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二《春秋名字解诂》:“眉寿犹言耆寿。”

(2)梨:年老。“耆”的一种方言说法。

(3)耋(dié):老。《说文解字·老部》:“耋,年八十曰耋。”

(4)鲐(tái):代称老年人。《尔雅·释诂》:“鲐背,寿也。”因人年老时肤色多有暗黑的特征。董瑞椿《读尔雅补记》:“古从台诸字皆有黑义。如本经《释鱼》‘玄贝、贻贝’郭注:‘黑色贝也。’《素论·风论》:‘气色炲。’王冰注:‘炲,黑色也。’皆可取证。黑背为台背,盖与黑贝为贻贝、黑色为炲色同义。即鲐鱼之鲐,亦因其背黑而取从台字为名也。后人以台背与鲐鱼同黑,故字又通作鲐。……《论衡·无形篇》:‘人少则肤白,老则肤黑。’”故“鲐”可代称老年人。古人用鲐背之年作为九十岁的别称。

(5)豫:豫州。《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吕氏春秋·有始》:“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方言》中豫州主要指今河南除去黄河以北的地区。

(6)耇(gǒu)鲐:“耇”单用可代称老年人。《尔雅·释诂》:“耇,寿也。”从句得声之字多有弯曲之义。人年老时多有驼背佝偻的特征,故“耇”可代称老年人。

【译文】

“眉”可代称年老,“梨”是“耆”的方言读音,有年老的意思,“耋”也指年老,“鲐”可代称老年人,它们都有老的意思。东部古齐国地区叫“眉”,古燕国、古代国北部边境地区叫“梨”,古宋国、古卫国和兖州、豫州中间的地区叫“耋”,古秦国、古晋国的郊域以及古陈国与兖州的交界地区叫“耇鲐”。

1.019 修、骏(1)、融(2)、绎(3)、寻(4)、延,长也。陈、楚之间曰修,海、岱、大野之间曰寻(5),宋、卫、荆(6)、吴之间曰融(7)。自关而西,秦、晋、梁(8)、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9)。《周官》之法(10),度广为寻,幅广为充。延、永,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施于众长谓之永。

【注释】

(1)骏:长。《尔雅·释诂》:“骏,长也。”邢昺疏:“骏者,长大也。”

(2)融:长久。《尔雅·释诂》:“融,长也。”邢昺疏:“《说文》云:‘长,久远也。’”

(3)绎:连续不断。《论语·八佾》:“绎如也。”邢昺疏:“绎如也者,言其音落绎相续不绝也。”

(4)寻:长。《淮南子·齐俗训》:“深溪峭岸,峻木寻枝。”

(5)大野:即大野泽。《尔雅·释地》:“鲁有大野。”郭璞注:“今高平巨野县东北大泽是也。”一名巨野泽,又名巨泽,在今山东巨野北五里,已涸为平地。

(6)荆:荆州。《尔雅·释地》:“汉南曰荆州。”《吕氏春秋·有始》:“南方为荆州,楚也。”《方言》中荆州大体上包括湖北、湖南两省。

(7)吴:吴建立于西周以前,都在吴(今江苏苏州)。《方言》中吴大致包括今江苏的大部分地区和安徽、浙江的部分地区。

(8)梁:梁州。古九州之一。秦岭以南、金沙江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今四川、陕南一带。

(9)益:此指益州郡。西汉置,治所在滇池县(今云南晋宁)。益州郡是西南夷地区最后设置的郡,兼有西夷和南夷、滇部分地区。

(10)《周官》:即《周礼》。《周记·考工记》:“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

【译文】

“修”是长,“骏”是长大,“融”是长久,“绎”是连续不断,“寻”是长,“延”是长久,它们都有长的意思。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叫“修”,渤海、泰山和大野泽之间的地区叫“寻”,古宋国、古卫国和荆州、古吴国之间的地区叫“融”。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以及梁州、益州之间的地区凡是表示事物长都称作“寻”。按《周礼》中的法度,长度上大用“寻”,宽度上大用“充”。“延”和“永”都有长久的意思。凡是形容年岁上的长久叫“延”,形容一般的长久叫“永”。

1.020 允(1)、訦(2)、恂(3)、展(4)、谅(5)、穆(6),信也。齐、鲁之间曰允,燕、代、东齐曰訦,宋、卫、汝、颍之间曰恂,荆、吴、淮汭之间曰展(7),西瓯(8)、毒屋(9)、黄石野之间曰穆(10)。众信曰谅,周南(11)、召南(12)、卫之语也。

【注释】

(1)允:诚信。《左传·文公十八年》:“明允笃诚。”杜预注:“允,信也。”

(2)訦(chén):通“忱”。诚实不欺。《说文解字·心部》:“忱,诚也。”

(3)恂(xún):诚信。《尚书·立政》:“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孔安国传:“禹之臣蹈知诚信于九德之行。”句子大意是让他们懂得诚实地相信按照九德的标准行事。

(4)展:诚实。《诗经·邶风·雄雉》:“展矣君子,实劳我心。”毛传:“展,诚也。”诗句大意是我那诚实的夫君,实在让我心劳神伤。

(5)谅:诚信。《说文解字·言部》:“谅,信也。”《楚辞·离骚》:“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王逸注:“谅,信。”句子大意是这群党徒难以让人信任,很担心他们嫉贤妒能,将美玉摧毁。

(6)穆:诚信。王念孙《方言疏证补》:“《逸周书·谥法篇》:‘中情见貌曰穆。’是穆为信也。”

(7)淮汭(ruì):淮水弯曲处。《左传·定公四年》:“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广韵·祭韵》:“汭,水曲。”

(8)西瓯(ōu):《方言》郭璞注:“西瓯,骆越别种也。”西瓯大致包括汉代郁林郡和苍梧郡,相当于桂江流域和西江中游,即广西贵港一带。

(9)毒屋:可能在今广西。

(10)黄石野:可能在今广西。

(11)周南:《史记》徐广注引挚虞《畿服经》:“古之周南,今之洛阳。”《方言》中的周南与《诗经》中所代表的地域相同,相当于今河南洛阳以南直达江汉的地区。

(12)召南:《方言》中的召南与《诗经》中所代表的地域相同,相当于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到陕西西安一线以南的地区。

【译文】

“允”“訦”“恂”“展”“谅”“穆”都有诚信的意思。古齐国、古鲁国之间的地区叫“允”,古燕国、古代国和东部古齐国地区叫“訦”,古宋国、古卫国与汝水、颍水流域之间的地区叫“恂”,荆州、古吴国与淮水弯曲处之间的地区叫“展”,古西瓯国、毒屋、黄石野之间的地区叫“穆”。被大家普遍信任称作“谅”,这是古周国南部、古召国南部以及古卫国地区所使用的词语。

1.021 硕、沈(1)、巨、濯(2)(3)、敦(4)、夏(5)、于(6),大也。齐、宋之间曰巨,曰硕。凡物盛多谓之寇(7)。齐、宋之郊,楚、魏之际曰夥(8)。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人语而过谓之(9),或曰佥(10)。东齐谓之剑(11),或谓之弩(12)。陈、郑之间曰敦,荆、吴、扬、瓯之郊曰濯,中齐、西楚之间曰。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嘏(13)。郴(14),齐语也。于,通词也。

【注释】

(1)沈(chén):同“沉”。大,分量重。《文心雕龙·风骨》:“肌丰而力沉也。”

(2)濯(zhuó):盛大。《尔雅·释诂》:“濯,大也。”

(3)(xū):大。《诗经·大雅·抑》:“谟定命,远猷辰告。”意思是胸怀大的谋略来确定政令,将这些长远的打算告知民众。

(4)敦:大。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诂一》:“《汉书》‘敦煌郡’,应劭注云:‘敦,大也;煌,盛也。’”

(5)夏:大。《诗经·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毛传:“夏,大也。”也可指大屋。《楚辞·九章》:“曾不知夏之为丘兮。”王逸注:“夏,大殿也。”

(6)于:通“迂”。广大。《礼记·王世子》:“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郑玄注:“于,读为迂。迂,犹广也,大也。”句子大意是何况只是要放大自身作用,以身作则令天子受益呢?

(7)寇:多,相当于后世的“够”。《文选·左思〈魏都赋〉》:“繁复夥够。”

(8)夥(huǒ):多。司马相如《上林赋》:“鱼鳖欢声,万物众夥。”

(9)(huò):话过头。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言》:“之言过也,夥也。”、过、夥音义相通。

(10)佥(qiān):多,过甚。“佥”本义为皆、都。《说文解字·亼(jí)部》:“佥,皆也。”引申可指众人。《楚辞·天问》:“佥曰:‘何忧?’”王逸注:“佥,众也。”继而可引申出多、过分的意思。《方言》卷十二:“佥,剧也。”“佥,夥也。”

(11)剑:“佥”的一种方言说法。

(12)弩:通“怒”。过。郭璞注:“弩犹怒也。”《荀子·君子》:“刑罚不怒罪,爵赏不逾德。”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第七·君子》:“怒、逾皆过也。”句子大意是定刑不应超过所犯下的罪恶,授爵不应超过所具备的品德。

(13)周:《汉书·地理志》:“周地……今之河南雒阳、谷成、平阴、偃师、巩、缑氏,是其分也。”周即东周时的首都洛阳及周围的狭小地区。嘏:大。《说文解字·古部》:“嘏,大远也。”

(14)郴(lán):大。“沈”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硕”是巨大,“沈”是分量重,“巨”是大,“濯”是盛大,“”“敦”“夏”都是大,“于”通“迂”,是广大的意思,它们都有大的意思。古齐国、古宋国之间的地区叫“巨”和“硕”。凡是形容事物繁盛数量多称作“寇”。古齐国、古宋国的郊域和古楚国、古魏国交界的地区叫“夥”。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表示人说话过分叫“”,也有的叫“佥”。东部古齐国地区称之为“剑”,也有的称之为“弩”。古陈国、古郑国之间的地区叫“敦”,荆州、古吴国、扬州、东瓯国的郊域叫“濯”,古齐国中部和古楚国西部地区叫“”。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形容所喜爱的事物雄伟壮大叫“夏”,古周国、古郑国之间的地区叫“嘏”。“郴”是古齐国地区的方言。“于”是通用的词语。

1.022 抵(1)(2),会也。雍(3)、梁之间曰抵,秦、晋亦曰抵。凡会物谓之

【注释】

(1)抵:抵达,相会合。抵达与会合义相通。

(2)(zhì):通“致”。会集众物。《周礼·地官·遂人》:“致甿以田里。”郑玄注:“致,犹会也。”句子大意是将流民会集到田地和住宅中。

(3)雍:雍州。《尔雅·释地》:“河西曰雍州。”《吕氏春秋·有始》:“西方为雍州,秦也。”《方言》中雍州大致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译文】

“抵”是相会合,“”是会集众物,它们都有相会义。雍、梁二州之间的地区叫“抵”,古秦国、古晋国地区也有的叫“抵”。凡是会集众物都可以称作“”。

1.023 华(1)、荂(2),晠也(3)。齐、楚之间或谓之华,或谓之荂。

【注释】

(1)华:繁盛。

(2)荂(huā):草木荣盛。“荂”是“(huā)”的异体。《说文解字·部》:“,艸木华也……荂,或从艸,从夸。”

(3)晠(shèng):同“盛”。盛大。

【译文】

“华”是繁盛,“荂”是草木荣盛,它们都有盛大的意思。古齐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有的称之为“华”,也有的称之为“荂”。

1.024 坟(1),地大也。青(2)、幽之间(3),凡土高且大者谓之坟,张小使大谓之廓(4),陈、楚之间谓之摸(5)

【注释】

(1)坟:本义是坟墓,特指在坟墓上封土成丘。《礼记·檀弓上》:“古地墓而不坟。”因封土成丘,引申为高地。

(2)青:青州。《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吕氏春秋·有始》:“东方为青州,齐也。”青州与战国时齐国的疆域相当,即今山东北部和东部。

(3)幽:幽州。本古冀州地。《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吕氏春秋·有始》:“北方为幽州,燕也。”幽州与战国时的燕国相当,大致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4)廓:开拓,扩大。《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5)摸:展开、扩张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坟”是高大的土地。青州、幽州之间的地区,凡又高又大的土地都称作“坟”,小的扩张为大的称之为“廓”,古陈国、古楚国之间的地区称之为“摸”。

1.025 嬛(1)、蝉(2)、䌪(3)、撚(4)、未(5),续也。楚曰嬛。蝉,出也(6)。楚曰蝉,或曰未,及也。

【注释】

(1)嬛(huán):疑为“援”的一种方言说法。援引,相牵引。

(2)蝉:连续不断。《玉篇·虫部》:“蝉,婵连系续之言也。”

(3)䌪(yǎn):通“緂”。缉、搓使相接续。《淮南子·氾论训》:“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

(4)撚(niǎn):搓捻以使相接续。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撚髭”注:“撚,两指索之也,相接续也。”

(5)未:在后跟随。“尾”的一种方言说法。

(6)出:郭璞下注“别异义”。“别异义”是郭璞对《方言》一词多义现象的揭示,强调此处“蝉”不同于前面所表示的“续”义。

【译文】

“嬛”是相牵引,“蝉”是连续不断,“䌪”有搓的意思,“撚”是搓捻以使相接续,“未”是在后跟随,它们都有延续的意思。古楚国地区叫“嬛”。“蝉”还有出的意思。古楚国地区叫“蝉”,也有的叫“未”,表示在后面跟随。

1.026 (1)、䠛(2)(3),跳也。楚曰䟷(4),陈、郑之间曰䠛,楚曰蹠(5)。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跳,或曰

【注释】

(1)(tà):跳。《说文解字·足部》:“,趿也。”段玉裁注:“趿当作跳。”

(2)䠛(yáo):跳跃。“跳”的一种方言说法。

(3)(fú):跳跃。今闽语中仍有与“”古音近似而表示跳、跳跃的说法。

(4)䟷(chì):“跳”的一种方言说法。

(5)蹠(zhí):跳跃。《淮南子·主术训》:“一人蹠耒而耕。”高诱注:“蹠,蹈也。”所谓“蹠耒而耕”反映的就是手握着耒,脚踩着耒下端横绑的短木,把耒尖插入土中翻动土层的耕作状态。

【译文】

”“䠛”“”都有跳的意思。古楚国地区叫“䟷”,古陈国、古郑国之间的地区叫“䠛”,古楚国地区叫“蹠”。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叫“跳”,也有的叫“”。

1.027 蹑(1)、郅(2)、跂(3)(4)、跻(5)、䠯(6),登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蹑,东齐海、岱之间谓之跻,鲁、卫曰郅,梁、益之间曰,或曰跂。

【注释】

(1)蹑(niè):登攀。汉司马相如《封禅文》:“然后蹑梁父,登泰山。”

(2)郅(zhì):通“陟”。登,由低处向上走。《说文解字·(fù)部》:“陟,登也。”

(3)跂(qǐ):踮起脚跟。《诗经·卫风·河广》:“跂予望之。”即抬起脚跟远望。

(4)(gé):文献中常借用作“格”。登升。《尚书·君奭》:“格于皇天。”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引《释诂》云:“格,升也。”意思就是上感通于天。

(5)跻(jī):登上。《说文解字·足部》:“跻,登也。”

(6)䠯(yuè):同“跃”。上升。

【译文】

“蹑”是登攀,“郅”是由低处向上走,“跂”是踮起脚跟,“”是登升,“跻”是登上,“䠯”是上升,它们都有登的意思。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叫“蹑”,在东部古齐国,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区称之为“跻”,古鲁国、古卫国之间的地区叫“郅”,梁州、益州地区叫“”,也有的叫“跂”。

1.028 逢(1)、逆(2),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注释】

(1)逢:迎接。《国语·周语》:“道而得神,是谓逢福。”韦昭注:“逢,迎也。”

(2)逆:迎接。《说文解字·辵(chuò)部》:“逆,迎也。”《国语·齐语》:“桓公亲逆之于郊。”韦昭注:“逆,迎也。”

【译文】

“逢”“逆”都有迎接的意思。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叫“逆”,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叫“迎”,也有的叫“逢”。

1.029 挦(1)、攓(2)、摭(3)、挻(4),取也。南楚曰攓,陈、宋之间曰摭,卫、鲁、扬、徐、荆、衡之郊曰挦(5)。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籑(6),楚郢或谓之挻。

【注释】

(1)挦(xián):拔取,摘取。唐贾岛《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镊挦白发断,兵阻尺书传。”

(2)攓(qiān):拔取。《庄子·至乐》:“攓蓬而指之。”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云:“攓,拔也。”

(3)摭(zhí):拾取,摘取。《礼记·礼器》:“有顺而摭也。”孔颖达疏:“摭,犹拾取也。”句子大意是遵循循序而取的原则。

(4)挻(shān):取,篡取。《汉书·贾谊传》:“主上有败,则因而挻之矣。”王先谦《汉书补注》:“挻,取也。”

(5)衡:指汉代衡山郡。治所在邾县(今湖北黄冈黄州区东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信阳、安徽霍山县、怀宁以西,南至长江,北至淮河。

(6)籑(zuǎn):夺取。“篡”的一种方言说法。

【译文】

“挦”是摘取,“攓”是拔取,“摭”是拾取,“挻”是篡取,它们都有取的意思。古楚国南部地区叫“攓”,古陈国、古宋国之间的地区叫“摭”,古卫国、古鲁国、扬州、徐州、荆州、衡山郡郊域叫“挦”。在函谷关以西,古秦国、古晋国之间的地区把夺取东西称作“籑”,古楚国郢都地区也有的称之为“挻”。

1.030 餥(1)、飵(2),食也。陈、楚之内相谒而食麦谓之餥(3),楚曰飵。凡陈、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飱(4),或曰飵,或曰䬯(5)。秦、晋之际,河阴之间曰䭡䭓(6),此秦语也。

【注释】

(1)餥(fēi):古人相见后请吃麦饭。《说文解字·食部》:“餥,糇也。……陈、楚之间相谒食麦饭曰餥。”《释名·释饮食》:“糇,候也,候人饥者以食之也。”

(2)飵(zuò):古人相见后请吃麦粥。《说文解字·食部》:“飵,楚人相谒食麦曰飵。”

(3)麦(zhān):稠的麦粥。《说文解字·食部》:“,糜也。”《礼记·檀弓上》:“粥之食。”孔颖达疏:“厚曰,希曰粥。”

(4)南楚之外:《方言》中“南楚之外”包括“南楚以南”,这一地区就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的“九嶷、苍梧以南”,西汉初年这一地区属于南越王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岭南一带。飱(cān):同“餐”。

(5)䬯(nián):古人相见后请吃麦粥。是“”的一种方言说法。“”亦有吃粥的意思。宋黄庭坚《武昌松风阁》诗:“野僧早饥不能,晓见寒溪有炊烟。”

(6)河阴:《方言》郭璞注:“今冯翊郃阳河东龙门是其处也。”“河阴”即今山西河津西北的禹门口。䭡䭓(èn èn):古人用麦饭招待来客。《说文解字·食部》:“䭡,秦人谓相谒而食麦曰䭡䭓。”

【译文】

“餥”是相见后请吃麦饭,“飵”是相见后请吃麦粥,它们都有吃饭的意思。古陈国、古楚国地区把相见后请吃稠的麦粥称作“餥”,古楚国地区叫“飵”。古陈国、古楚国郊域以及南部古楚国外围地区,凡是表示相见后吃饭有的叫“飵”,也有的叫“䬯”。古秦国、古晋国交界处的黄河南岸地区叫“䭡䭓”,这是秦地的方言。

1.031 钊(1)、薄(2),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3),犹勉努也。南楚之外曰薄努,自关而东,周、郑之间曰勔钊(4),齐、鲁曰勖兹(5)

【注释】

(1)钊:劝勉,勉励。“劭”的一种方言说法。《说文解字·力部》:“劭,勉也。”《汉书·成帝纪》:“先帝劭农,薄其租税。”颜师古注引晋灼曰:“劭,劝勉也。”

(2)薄(bó):努力。《管子·轻重戊》:“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

(3)鄙语:俗语。

(4)勔(miǎn)钊:勉励。“勔”和“钊”同义复合。钱绎《方言笺疏》:“张衡《思玄赋》云:‘勔自强而不息兮。’旧注:‘勔,勉也。’”

(5)勖(xù)兹:勉励。“勖”和“兹”同义复合。《说文解字·力部》:“勖,勉也。”《诗经·邶风·燕燕》:“以勖寡人。”毛传:“勖,勉也。”兹,通“孜”。《尚书·泰誓下》:“尔其孜孜。”孔安国传:“孜孜,勤勉不怠。”

【译文】

“钊”是勉励,“薄”是努力,它们都有努力的意思。古秦国、古晋国地区叫“钊”,也有的叫“薄”。所以他们俗语中所谓的“薄努”,就相当于“勉努”。南部古楚国外围地区叫“薄努”,在函谷关以东,古周国、古郑国之间的地区叫“勔钊”,古齐国、古鲁国地区叫“勖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