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千年的箴言:民以食为天

成语 民以食为天

解释 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说明民食的重要。

出处 《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中国亿万民众耳熟能详,且又颠扑不破的千古箴言。这个带有劝谏与警诫双层意义的成语,折射出中国二千多年来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道出多少王朝统治者心里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百姓们心里最关切的又是什么。这短短五个字,浓缩了“民”与“食”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从它那里,又可谱写并追溯中华饮食文化、中华五谷文化以及华夏文明最为深远的历史渊源。

两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心里惦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天天能吃饱肚子,不要挨饿。先民们开始将五谷之首,定为“粟”,又称粟为稷,老百姓俗称小米,因为它耐旱,便成为远古时代北方先民首先考虑能填饱肚子的粮食作物,更由于粟的耐旱、耐瘠、耐储以及耐寒等特性,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粟,历经上古时夏、商、周三朝,夏文化和商文化,有时就被称为“粟文化”。《逸周书》中记载有“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可见神农氏创建农耕技术是与粟有关。《淮南子》中有“仓颉作书而天雨粟”,这是告诉后人,仓颉的功德感动了天地,上天才赐予谷子雨,可见仓颉发明汉文字与粟有关。这与《历代名画记》中的“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有异曲同工之妙。山西农村至今还有人把带皮的五谷(粟、黍、麻、麦、豆)搅在一起,磨成面,捏成疙瘩,煮着吃,说这样可免病避灾,可见粟文化已深深印在国人的心中。

有了粟,先民们才有赖以生存的粮食,才有社会的繁荣与国家的昌盛。“厉兵秣马”这一成语,告诉我们要磨好兵器喂饱马,才能准备作战。“不食周粟”成语,是讲伯夷与叔齐两兄弟不吃“周粟”(周朝的粮食)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这是形容古代文人气节高尚的成语,但从现代人看来,这种不合时代潮流,与统治者“死磕”到底,以死相拼是不可取的。

在古代,粮食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国家与地区人口的数量。面对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粟尽管是五谷之首,但它的产量低下,难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多的需要,于是小麦在秦末汉初时崭露头角了。小麦因为口感好,产量稳定,很快普及到中国北方地区。

秦国的关中平原,气候适宜种小麦,秦军才能连年获胜,统一天下,还凭着关中平原富庶的麦田与丰足的粮仓为后盾。这一点,司马迁看得很清楚,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秦国所处关中之地,只占天下的 1/3,人口占天下 3/10;然而财富却占天下的 6/10”。他还说,“秦败亡时,全都在那里争夺金银珠宝,唯有任氏一家,独自储藏粟,后来楚汉连年战火,粟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但是项羽却不懂这个道理,他将富庶的粮仓,全留给了他的对手刘邦,自己一心想衣锦还乡,匆匆带领数十万大兵,去了他自己的故乡彭城。

古时打仗很重视屯兵、屯粮、屯田,让驻军垦田是怕断了粮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为战争永远离不开粮食供给,几万或几十万大军最怕饿肚子。楚汉战争中,刘邦想把成皋让给项羽,有个叫郦食其的书生很有学问,刘邦想听他的看法,郦说:“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楚军不守粟仓,是上天赐给你成功机会,你不能放弃成皋,把粮仓让给敌人,只有固守粮仓,才能改变局势。”刘邦照他说的去做,终于取得胜利。三国时的官渡之战,曹操军中缺粮,正在焦头烂额时,恰逢敌营中许攸背弃袁绍,前来投奔,并为曹军献上偷袭袁军屯粮地乌巢之计,曹操终于化险为夷,并以弱胜强,仅以不足两万兵力,击败袁绍十万大军。

民以食为天,治民就是“治肴”,治理国家,就是分配食物。先秦时,王或诸侯的内管家称“宰”,是专门主持分配祭祀用的牲肉。汉相陈平小时候当过乡里的“宰”,主持宰杀牺牲,分割祭肉,被乡人誉为“分肉食甚均”,后来他跟了刘邦,担任“宰割”天下的官员,当上汉初的宰相。

细读中国历史的人会发现一个规律,或者说一个秘密,那就是一个王朝能否有“盛世”出现,取决于当权者对“民以食为天”这条箴言是否敬畏,是否重视。王朝的根基是农民,农民的主力军是自耕农,每个朝代,在其鼎盛时,处理政事都会想到管子的治世名言:“仓癝实,而后知荣辱,衣食足,而后礼义兴。”粮仓充足了,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辱;让百姓吃饱穿暖,丰衣足食了,才会有安定康乐知礼义的社会。民以食为天,盛世当然离不开粮食富足,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都是因为休养生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获得粮食产量爆发增长而形成的。

西汉初期,朝廷非常注重关中平原上的小麦,关心自耕农的种粮、收粮、缴粮。汉文帝曾两次下令“除田租税之半”,实施劝课农桑,休养生息与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小麦丰收,这才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当时太仓里的粮谷极为丰盈,新粮压在旧粮上,一直堆积到粮仓外;库府里积攒大量的铜钱,由于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也烂掉了多次。

唐代是小麦产量的光高峰时期,唐王朝扩大小麦种植面积,使全国耕地达 8 亿亩,这和今天的 18 亿亩相比,已达到一半左右。贞观年间,天下安定,丰衣足食,当时的一斗小麦只卖四五钱,百姓不愁吃,不愁穿,过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小康生活。唐代诗词:“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体现关注民生情怀。

宋朝初年,从安南引来的优质水稻被泉州商人带到福建,水稻就此粉墨登场了。宋真宗曾经派人到福建取来稻种,发放给长江地区的百姓种植,鼓励当地农民采取麦稻轮种。于是粮食生产的重心开始转到南方,沿着大运河,南粮源源不断北调,宋王朝的经济也就迅速发展,粮库堆满了粮食,出现繁花似锦的富庶景象,由于水稻的引入和推广,激发宋朝住户增到一千万户,人口增加一倍,已超过五千万人。宋王朝还以每年十万两白银,送给北方游牧民族,换取北宋边境的“百年安定”。从 11 世纪到 12 十二世纪的北宋粮食经济已遥遥领先世界各国,当时的都城汴梁,已成为世界上最富庶的百万人大都市。水稻与小麦双双成为粮仓的主角后,历经宋金元明清五个王朝九百多年的时间,每个朝代的寿命增加,平均达到两百年左右。

从另一角度来看,社会在分配食物时,地位越高者,得到的越多、越好、越早;地位越低者,得到的越少、越差、越迟。当两极分化激烈,百姓无粮时,便要挣扎,若遇到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易子而食时,更引起骚动,觅不到食时,就揭竿而起,举兵造反。汉末的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都是由于巧取豪夺,土地兼并,食货俱废,粮食搜刮一空,连树皮草根吃光了,饥民扶老携幼逃入绿林山,起兵造反。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与兵役使田地荒芜,食不果腹,山东江淮地区的种粮农民,纷纷举兵起义,更证实了民以食为天不可怠废,导致历代王朝覆灭的农民起义军,往往起源于粮食的主要种植区。

哥伦布发现美洲形成的“蝴蝶效应”,让美洲的玉米和地瓜,经过漫长之路来到中国。玉米产量高,对中国贫苦农民来说,好比久旱逢雨,雪中送炭,让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民填饱了肚子。假如玉米和地瓜能早一百年进入中国,明末大批贫苦农民或许不会饿殍遍野,李自成就不可能率领百万流民打到京城灭掉大明,大清的铁骑也没有机会逐鹿中原最终取得江山。但是历史不允许假设。

清初,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玉米和马铃薯,给挣扎在底层的农民提供活命的机会,它们可以在贫瘠的山区种植。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向无主的丘陵地带,在山坡上种植玉米,在山脚下种植地瓜,粮仓充实了,多几个孩子也能养活了。仅仅一百年,经过康乾盛世,全国耕田从五亿亩跃升到八亿亩,人口实现翻一番,突破了三亿大关。没有三亿多自耕农上交的皇粮,清朝的八旗子弟哪能整天架着鸟笼斗鸡听戏那样潇洒自如?

纵观三千年的粮食发展史,可见盛世离不开民以食为天。文景之治,是小麦取代粟成为粮仓的主力军;贞观之治,是水稻小麦双双成为民众口中的“天”;康乾盛世,又是玉米、地瓜、水稻、小麦一起进入粮仓,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食”。如果没有粟、麦、稻、玉米、地瓜等粮食作物充作民之“天”,康熙和乾隆就算是天纵奇才,也无法把达到极限的中国人口翻一番,没有丰衣足食,哪来的康乾盛世?又哪来一个个被载入史册的盛世?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一场浮夸风、共产风、虚报粮食产量的歪风席卷全国,带来持续三年的全国性饥荒,华夏大地,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人群,民众节衣缩食,苦苦忍受饥饿折磨,才好不容易熬过了这场饥荒灾难,这再次证明了“民以食为天”是一句颠扑不灭的箴言,是来不得一点点含糊的。

今天的“民以食为天”又有了新的含义。我们祖先食用的糙米、全麦粉和谷子原本都是天然健康成分,然而现代人为了口感越来越好,粮食加工精度也越来越高,不惜丢弃了原生态胚芽和麸皮等大量有益成分。现在,人们由过去的营养不良,转变为营养过剩或营养素缺乏。当今要加强杂粮推广,调整五谷膳食结构,慎用或不用转基因食品,控制转基因食品生产,强化食品管理,尽量不用食物添加剂,让亿万民众的食物回归大自然。确保食品安全,吃得放心,这才是今日各级政府“父母官”在遵循“民以食为天”这一千年箴言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