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摆好角色定位,才能演出好戏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礼记·中庸》
世界是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只有找准角色定位,做出与所担当角色相匹配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才能演出好戏,博得观众满堂喝彩。
一、定位不对,一切白费
公爵不能抢了国王的风头。
——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妈妈正大声责备儿子:“你这个熊孩子,怎么又玩电子游戏了?作业做了吗?钢琴弹了吗?房间打扫了吗?你这熊孩子咋这么不听话,啥时能让人省心呢?”这是扮演望子成龙、暴躁易怒的妈妈角色。
可是忽然电话铃响了,妈妈接起电话,立刻满脸堆笑地说:“王总呀,我们随时恭候您大驾光临……您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这是扮演追求上进、天天向上的职场女性形象。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表现迥然不同,这不是她的个性,而是她所处的角色不同使然。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能不能找到正确的角色定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入戏的基础和前提。主演就应该稳站“C位”,出尽风头,配角就应该甘当绿叶,烘云托月。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才会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历史上不乏地位显赫的大人物,但因角色定位不对遭致上司忌恨,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战功赫赫的年羹尧之所以招致杀身之祸,就是因为他角色定位不对,恃功自傲,目无一切,不仅不把其他朝臣放在眼里,就是连雍正皇帝也敢有大不敬行为,最后被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雍正四年被赐自尽。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年羹尧立了战功,凯旋归来,雍正皇帝召见第一等战功的将军们时,体恤地说,“天气热,你们都是百立战功的人啊,在这儿都不要拘谨了,来,卸甲,大家凉快凉快。”哪知这些将军们竟然没有赶紧谢皇上隆恩,而是大眼看小眼,面面相觑,相继看年羹尧的脸色。直到年羹尧淡定地说了一句:“既然皇帝让你们卸甲,你们就卸吧。”这些将军们才异口同声地齐喊“嗻”,并遵照年羹尧的指示相继脱下了盔甲。
看此情景,雍正皇帝虽表面镇静,并设庆功宴盛情款待年羹尧,但是,年羹尧“只知有军令,不知有皇上”的训兵模式,已经严重触犯了雍正皇帝的心理底线,为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角色位置,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这自然非同小可。工作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普通场合,找准自己的坐标同样也很重要。
一个朋友说起他们公司空降一个总经理,要学历有学历,要才华有才华,要颜值有颜值,但是,大家却认为这个总经理和公司氛围格格不入。公司董事会选择他,是想让他通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但他上任后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他经常会盛气凌人地说:“不就是因为你们不行才让我来吗?这件事就听我的。”他将自己置身于团队之外,和公司领导团队形成对立,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董事会最后发现,他在这个位置上是不称职的,不但没有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还让公司陷入管理混乱的局面,继而免去他的职务。这位总经理自始至终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他理解总经理就是凌驾于别人之上下命令,却不能认识到总经理只有和大家风雨同舟,才能让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将公司做大做强。
二、我找到“北”了
在祖国的最北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景点是各种“找北”,沿途可以看到很多的“北”字,有的写在树上,有的刻在石头上……很多驴友特别喜欢和“北”字合影,寓意是“我找到北了”,看清了人生方向。
找到“北”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个运作良好的组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家各自管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
一般来说,职级越高,发出的管理信息就应该越抽象,越宏观;职级越低,发出的信息就应该越具体,越微观。
斯坦福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助理教授尼尔·哈勒维教授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心理学教授亚伊尔·伯森研究后发现,级别与下属接近的领导者下达的具体行动指令,以及级别与下属较远的领导者发出的抽象信息会让人们更投入,也更愿意付诸行动。反之也一样,也就是说,如果级别差异较大的领导者发出过于细化的具体指令,或者当直接上级传达抽象信息时,员工的投入程度和积极性都会更低。
如果高层级的管理者总做出一些具体、微观的指令,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结果可能是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效果平平,还可能滋生懒政现象,上面拨一拨,下面动一动。有副董事长办公室门口的对联说得很形象、很到位,“董事长,做销售,公司排名更落后;一把手,做市场,企业总是不成长。横批是自我突破”。
有一种管理错位现象叫比“外行领导内行”还糟糕的是“内行领导内行”,说的是有些管理者自以为是,以专家自居,还事无巨细,让下属完全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有一个单位的总经理是财务总监提拔上来的,应该说对财务很熟,这本是好事。但是,他当上了总经理后,没有按照新职务职责要求完成角色转换,仍然按照财务总监的思维去做事,他管得很细,细到每一笔财务费用要计哪个成本科目都要批注意见。最后,财务总监和会计变得越来越懒得思考,什么事都听总经理的,而总经理因为“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该负责的全局工作却一团糟,整个公司上下也因此变得忙乱不堪。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德鲁克的一句话:“最悲哀的,莫过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错误的事情了”“一个在10年甚至15年间都很称职的人,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得不胜任工作呢?我所见过的事例,几乎都犯了我70年前在伦敦那家银行里所犯的错误——他们走上了新的岗位,做的却仍然是在老岗位上让他们得到提拔的那些事情。因此,他们并不是真正不能胜任工作,而是因为做的事情是错的。”
管理者应该把下属能做的事,全部交给下属,一件也不要做,即使下属做得不完美也在所不惜。这样可以有两方面好处:一是给自己留余地,行不至绝,言不极端,进可攻,退可守,为下一步行动留出了充足空间;二是给别人留余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下场是自己也将无路可走。
还有一种错位现象是低层级的管理者,甚至是基层员工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热衷于探讨战略和哲学。这样的主人翁精神虽然可嘉,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非但不能升级加薪,甚至连晚餐加个鸡腿也得不到。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做好与其身份相匹配的事情。据中新社报道,2016年3月7日,有记者提问如何看待资本市场起落,曾任证监会主席的山东省长郭树清回应说,现在基本不再关心股市。他紧接着补充说:“如果你要说股价我肯定不知道,但是你要问我萝卜白菜价格,我肯定知道。现在我最关心的是玉米的价格,现在玉米积压卖不出去。”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最好的印证。